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高考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 探究世界的本质专题训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总结以前的4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从15世纪,人类开场主宰自然界。但是理论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符合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B.自然界是客观的C.人与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D.人们在理论中不断改造着自然界的客观性解析:材料没有表达人类社会的客观性,A不选。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但并不是始终和谐统一,故C不选。D本身错误。答案:B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因为人类社会是物质

2、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是客观的消费方式具有客观性消费力要素是客观的,而消费关系那么是主观的A. B.C. D.解析:社会意识形态是主观的东西,而消费关系那么是客观的,故不选。答案:C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即万事万物唯一的共同的特点。答案:D4.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如今A.存在与开展的根底一样B.运动的规律一样C.都具有客观实在性D.构成因素一样解析:此题重在考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A、B、D的表达均是错误的。答案:C5.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世界的物质性C.自然界的物质性 D.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答案:B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以下观点正确的选项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详细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解析:此题考察物质的概念。A、C、D三项都是对“物质的错误理解,世界上不仅存在物质,同时也存在意识现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物质形态的共性,不是指一切详细物质形态的总和,人脑本身也是物质的详细形态之一。答案:B7.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认为生

4、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结果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唐的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结果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A. B.C. D.解析: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的理解。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它主要说明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8.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没有虚空,世界充满着互相差异的存在物,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存在物的互相关系之中。这说明A.事物是变化开展的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解析:运动存在于客观存在物中,说明运动不能分开物质而存在。注意不要误选B,B不是最正确选项。答案:D9.苏东坡?赤

5、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以下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解析:此题只要真正读懂引文中的话意,不难选出正确答案来。B、C看到运动,否认相对的静止;D否认运动的物质性或客观性。答案:A10.?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分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分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分开了意识谈

6、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分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解析: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成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据此答复1112题。11.“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连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络A. B.C. D.解析:“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既成认了相对静止,又成认了绝对运动,既静又动的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

7、的普遍现象。符合题意;认识有误,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认识有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答案:D12.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解析:B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项错误,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D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不需要条件。答案:A13.人们按照元素有规那么的变化进展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说明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

8、的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对“规律的客现性、人可以认识与利用规律的理解。选择该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提供的信息中所表达出的哲学道理。A、B、D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应排除。只有C项符合题意,应选。答案:C14.规律具有客观性是指A.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规律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解析: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故D不选。答案:A15.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这说明A.规律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B.世界的本质是具

9、有规律性C.规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解析:A、B选项明显错误;C项的说法夸大了规律的普遍性,不选。答案:D16.以下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月亮绕地球转新陈代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商品以价值量为根底实行等价交换消费关系一定要适应消费力状况苹果落地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水往低处流A. B.C. D.解析:此题抓住规律的定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络,即可顺利作出正确选择。都是现象上的稳定,而非本质的必然;在现象上也不稳定。答案:D17.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

10、岁岁有东风。诗句蕴涵的哲理是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变化开展有其固有的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A. B.C. D.解析:?暮春?一诗,提醒了自然界有着客观规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都符合题意。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故排除,A项是正确答案。答案:A18.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消费的实际,使洋菜“外乡化,打破了“橘生淮南那么为橘,橘生淮北那么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表达的哲学道理是A.人

11、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详细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解析: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A错误;B的观点违犯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D错误。应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28分19.我国是海岸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70%左右的沙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海岸线存在海岸侵蚀现象。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沿岸采砂、海岸工程建立、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的认识。答案: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络。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为一旦违犯了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到达预期目的,获得成功。材料中人类的活动是违犯规律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活动,才导致了我国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