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黄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1页
世界上最大的黄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2页
世界上最大的黄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3页
世界上最大的黄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4页
世界上最大的黄堆积区—黄土高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乌鞘岭乌鞘岭太太行行山山脉脉秦秦 岭岭长城长城东起东起西至西至北抵北抵南连南连熟悉黄土高原周围的地形区熟悉黄土高原周围的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四川盆地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地形汾河汾河渭河渭河黄黄河河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国温度带的划分黄土高原处于什么温度带?黄土高原处于什么温度带?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黄土高原大部分处于什么干湿地区?黄土高原大部分处于什么干湿地区?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属

2、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温带季风季风气候气候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的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的“黄土风情黄土风情”1 1、传统民居、传统民居-窑洞窑洞2 2、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信天游信天游、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高原面上千沟万壑。、高原面上千沟万壑。黄土的世界黄土的世界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厚度一般在100100米左米左右,最厚可在右,最厚可在300300米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之冠。思考思考: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上 的黄土是哪来的?的黄土是哪来的?蒙

3、古蒙古中亚中亚西北西北风风活动:小组讨论下列四条证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活动:小组讨论下列四条证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条证据:黄土厚度象第一条证据:黄土厚度象冬季的积雪冬季的积雪一样均匀一样均匀 说明黄土是被风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说明黄土是被风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颗粒越来越细说明黄土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有可能是西北风说明黄土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有可能是西北风带来的。带来的。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而成的,而是外来的。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而成的,而是外来的。 第三条证据:黄土高原的成分与第三条证据:黄土高

4、原的成分与当地当地的基岩不的基岩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相同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证据: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第四条证据: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多层古土壤黄土高原的地貌:黄土高原的地貌:流水侵蚀的结果流水侵蚀的结果塬、梁、峁、川塬、梁、峁、川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地形特征地形特征黄土塬:黄土塬:顶面平坦,周边被沟谷环绕。顶面平坦,周边被沟谷环绕。黄土梁:黄土梁:是条状是条状延伸的岭冈。延伸的岭冈。黄土峁:呈馒头状呈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面的黄土丘陵,顶面浑圆,由塬或梁

5、经浑圆,由塬或梁经侵蚀。侵蚀。黄土高原的川黄土高原的川:沟:沟谷发育而成,农业谷发育而成,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发达、人口集中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导致千沟万壑千沟万壑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降雨降雨- 黄土特性黄土特性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植被- - 土质疏松土质疏松,多孔隙,多孔隙 缺乏缺乏 过垦、过牧过垦、过牧采矿采矿修路修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读图读图6.33“6.33“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的聚落和耕地”。思考:。思考:水土流失对本地的社会水土流失对本地的社会经济的影响。经济的影响。 图中显示的是黄土塬图中显示的是黄土塬

6、地区,这里农业较发地区,这里农业较发达,村镇密集。正因达,村镇密集。正因为如此,一旦水土流为如此,一旦水土流失继续发展下去,对失继续发展下去,对本地的社会经济都会本地的社会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很大的影响。 读图读图8.6“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思。思考考: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 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 ,水土流失的状况,水土流失的状况 。弱弱越严重越严重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水土水土流失流失植被植被破

7、坏破坏引发引发加剧加剧千沟千沟万壑万壑造成造成加剧加剧开垦开垦采矿采矿修路修路旱涝灾害旱涝灾害是当地最主要的是当地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小结:脆弱的生态环境小结:脆弱的生态环境原因: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原因: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频繁。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洪涝。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塌陷。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部分地区出现恶性循环。出现恶性循环。脆弱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1 1、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与与工程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相结合2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合理安排生产活动(1 1)坡地退耕还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