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块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发展:初中学生的记忆容量超出成人。 (2)记忆的主要特点: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 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思维的发展 形式运算水平:抽象逻辑性 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 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3.情绪的基本分类: 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
2、: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 满足体验。它是具有正性享乐色调的情绪,具有较高的享乐维和确信维,使人产生超越感、自由感和 接纳感。愤怒是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当人们意识到某些不合理的或 充满恶意的因素存在时,愤怒会骤然发生。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 引起恐惧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与手段。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 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悲哀情绪体验的程度取决于对象、愿望、理想的重要性与价值。 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 情等。 4.中
3、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易波动;青少年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 情绪外露和表达 趋于理性化。 5.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具体表现为: (1). 复杂与简单共存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视野的扩大,知识的增多,中学生的情绪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学生的所有情绪体验,尤其是高级情感体验尚存在一定的简单性,如 有的中学生对理想的追求仅仅是因为兴趣深厚,对学习的热情仅仅是为了荣誉,把友谊理解为“义 气”等。 (2). 强与弱共存 中学生的情绪十分强烈,为一件小事或暴跳如雷,或欣喜若狂,或欢呼雀跃,或垂头丧气的现 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他们的情绪还有着温和
4、细腻的一面,在与知心朋友、所敬重的师长交往时, 他们也会表现出温文尔雅、和颜悦色的形象,即使有令人不快的事情发生,有时也会冷静理智地对 待和处理。 (3). 波动和稳定共存 中学生的情绪波动性表现为情绪的大起大落,往往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与波动性相对 的是稳定性,中学生在形成一种看法后,有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坚持性,不易改变。 (4). 微妙的隐蔽性 中学生的情绪表现具有内隐的性质。但中学生毕竟阅历较浅,涉世未深,内心深处存在希望被 理解的强烈愿望,依然比较坦露、率直,当意志不能完全控制情绪时,也会锋芒毕露,遇到知己时, 也会倾诉真情,所以,情绪的隐蔽性是相对而言的。 6.依据情绪发生的强
5、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 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 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在这样的激情状态下 ,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 生理的唤醒程度也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顾一切的鲁莽行为。因此,在激情状态下, 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冲动性行为。 (3).应激: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
6、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 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 糖增高等。例如,当遭遇歹徒抢劫时,人就可能会产生上述的生理反应,从而积聚力量以进行反抗。但 应激的状态不能维持过久,因为这样很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 ,可能导致 适应性疾病的发生。 7.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 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一个现实的人的行为不仅是某 个特定部分运作的结果,而且总是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
7、动的结果。精神分裂症是 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布洛伊勒在提出精神分裂症这个术语时便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 裂,他将统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视为此病的本质。 (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 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 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外向的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善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 然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
8、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 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 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文化人类学家把同种文化陶冶出的 共同的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 的人所特有的。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 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 者是几种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
9、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 为人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其实,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 性制约的。 因此,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 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8.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 控等方面。 (一).气质与性格 (1)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 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
10、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 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的分类: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 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多血质的特征: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等。胆汁质的特 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等等。粘液质的特征:安静、稳重、反 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等。抑郁质的特征:孤僻、 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等等。 (2)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
11、特征 。 性 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 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 响。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 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二).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 题,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认知风格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 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1)场独
12、立性一场依存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场独立 性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 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 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 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2)冲动一沉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 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 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
13、开始解答问题。 达斯等人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与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 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 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 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 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于这种同时性的加工方式。 (三).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
14、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 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如学生意识到 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会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在行为上表现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的精 神。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9.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 利用榜样的作用,用性格培养性格;运用赏识教育,为性格
15、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实际锻 炼的机会塑造性格;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善学生的性格。 10.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前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 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口唇期(0-1 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 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 岁)。 肛门区域成为性感区。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或 权威,因此代表了伊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16、。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 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 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 秩序等人格特征。 第三阶段:性器期(3-6 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这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 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拉情结。 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的性欲,停止对父亲的敌视,逐渐接 近、接纳、认同父亲,并逐渐
17、发展起同性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否则,儿童就可能演变 成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 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 5 岁左右。 第四阶段:潜伏期(6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 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 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 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 人格的
18、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 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 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从高级阶段返回到 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他认为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1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 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 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
19、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 18 个月左右);信任与不信任(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 个月到 4 岁)自主与羞怯;(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 岁)主动性对内疚;(4)变得勤奋的阶 段(6-12 岁)勤奋与自卑感;(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 岁);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6) 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 岁);亲密与孤独(7)显示充实感的阶段(24-50 岁);充沛与停滞 (8)达到完善的阶段(50 岁以后)。完善与沮丧。 也可以这样描述: 1、婴儿期(02 岁):基本的信任感对
20、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2 岁到 4 岁): 基本的自主感对羞怯和疑虑 3、学前期(4 岁到 7 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7 岁到 12 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 岁到 18 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6、成年早期(18 岁到 25 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中期(25 岁至 50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50 岁至死亡):自我完善感对失望和厌倦感 1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 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
21、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 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 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 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
22、造了社会成员 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 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 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 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 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 养方式的父
23、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 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 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 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 (四)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 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 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
24、用。 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13.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生理特点 青春期来临,使身体发生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体态骤变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很明显的反映在其体态变化上,这些变化常以身高、体重、宽度和围度 等指标来衡量。 (2)机能增强 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因而中学生的身 体机能应正常发展,相互协调。 、脑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 人脑和神经系统在出生前就迅速发展。脑的发展由容积、重量转向功能的完善,即在青春期时, 神经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完善。 、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 心率在青春期已接近
25、成人,以后逐渐减慢,趋于稳定。(3)身体素质提高 身体素质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人体活动时肌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速度、耐力、灵活性、神 经系统功能的完善、肌肉的增长等,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快速提高。首先表现在耐力的提高;其次 是速度,速度的生理基础是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程度;最后是耐力,耐力是人体长时间 进行体力活动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 (4)性发育成熟 性发育是一个起始于胎儿期的缓慢过程。初生婴儿形成的是第一性征。青春期后,性器官迅速 发育成熟,功能完善,形成第二性征。 (二)、心理特点 随着身体的发育,中学生在生理上也发生了变化: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
26、 中学生的心理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顺序连续不断发展的,具有自己的规律性, 如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记忆方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性表 现为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如少年的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在进行抽象概括、归纳 总结、推理论证时,仍需要用具体形象做支持;而到了青年中晚期,经验型逻辑思维逐渐被理论型 逻辑思维代替。 、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心理发展的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系统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逾越某个发展阶段 或任意改变其发展顺序;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经历等 ),心理发展的 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 、共同性和差
27、异性 共同性是指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或相似性;但由于各 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2)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认知能力:中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 性上有所提高;中学生思维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过程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 向理论型,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上;在面临问题时 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 识和看法;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 、情感: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
28、热烈,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体验 比小学生深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情感有时带有矛盾性和两极性;好交往、重友情,友谊迅速发展;由于性发育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异性 交往中有时会遇到困惑。 、意志:中学生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能够有目的、 自觉地做出意志决定和努力;在果断性上有了显著发展;自控能力不断增强。 、人生观、价值观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使中学生开始对人生及世 界进行思考和探索。 、道德品质:学生的品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即道德认知(知 )、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 (意)和道
29、德行为(行),它们相对独立有彼此联系,密不可分。道德认知表现在道德思维的发展 和道德观念的建立上;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而引起的主观的内心体验,它伴随着 道德认知的发展而加深;道德意志表现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排除困难执行道德动机而引起的行为 决定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它要通过一些劣的模仿、多次强化、有意识的练习和与 不良行为习惯的斗争才能实现。 (3)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中学生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 气质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与人的遗传素质、性格、后天环境和教育有关。它主要表现在情绪 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 、性格 中学生性格差异主要表
30、现在性格类型差异和特征差异两个方面。从类型上说分为内倾型和外倾 型;特征差异表现在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或在活动中的意志力上。 、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志,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首先表现 在意志的倾向性上,即对不同学科、不同活动内容的选择态度上;其次表现在兴趣发展水平,学生 兴趣各有特点,有的是从小就有,有的是后来出现,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出现变化;最后是兴趣的 品质,即兴趣的深度、范围和持久性。 、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注意、记忆、想象和观察等认知能力上,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记
31、忆,有的学生善于听觉记忆,有的善于视觉记忆或混合记忆,在记忆强弱上,有的记忆快而遗 忘满,有的识记慢但不易遗忘;在想象能力上有的鲜明生动,有的模糊混乱。 特殊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特殊才能的差异明显,有的能富有情感的感受现实的影响而表现出文学才能;有的视觉敏感 性好,具有艺术的想象力而表现出绘画才能等等。研究表明,15 岁以前的中学生视听觉灵敏度超 过成人,最容易表现出音乐、绘画等才能。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有的高,有的相对较低。 能力发展时间的差异 不同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在同一个学生身上,会同时具有多种能力,某些能力发展快,某些能力则发展迟缓,在衰退的 时间上也有先后之别。
32、 14.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这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这一阶段 大约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对 第二性征发育的不安和烦恼,使得一些学生此时对异性有意疏远。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与相斥之后,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二三年级 逐渐明显,表现为刻意修饰打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关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感受到 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和性欲的冲动。当这种心理较为专一地指向某一异性时,便有了纯洁而幼
33、稚的 初恋,并产生相应的追求行为。 15.教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 (1)、抓好青春期教育。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使青 春期教育成为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课题。正确而适时的青春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主要包括三方 面的内容,即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其核心是性道德教育。通过青春期教育,可 以消除学生的异性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性道德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与 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严肃对待恋爱、婚姻 以及性等问题。 (2)、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异性效应”能使青少年在愉
34、悦的情感状态中积极进取,充分发 挥内驱力,树立超常的良好形象。教师应适当运用“异性效应”,提倡异性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发挥 “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改变学生的不良 行为。教师在座位编排、班级活动等方面,可有意识地进行男女搭配,以增加男女同学间接触了解 的机会,消除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所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促进正常、健康的异性交往风气。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组织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实文化生 活,提供异性学生正常交往的渠道,既可以满足他们正常的交往需要,也可以使异性交往过密的学 生迁移兴奋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
35、文化活动,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导学 生积极向上,激发异性同学间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从而把异性同学之间的吸引力转化成班集体 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推行的校园交谊舞就是很 好的方法。 第五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练习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感2【单项选择题】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3【单项选择题】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
36、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4【单项选择题】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5【单项选择题】()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A奥苏伯尔B卡特尔C霍兰德D斯普兰格6【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7【单项选择题】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8【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人格测验的是()。A智力测验B创造力测验C成就测验D兴趣测验9【单项选择题】小学阶段
37、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10【单项选择题】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 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1【单项选择题】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12【单项选择题】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反应。A压力B挫折C焦虑D愤怒13【单项选择题】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
38、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14【单项选择题】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C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15【单项选择题】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地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性计划的活动,则这个人的思维风格属于()。A鲁由开放型B保守拘谨型C
39、主动独立型D被动执行型16【单项选择题】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A定向性B不平衡性C结构性D差异性17【单项选择题】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A授受B民主平等C相互促进D依附18【单项选择题】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19【单项选择题】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20【单项选择题】教育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二是()。
40、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21【单项选择题】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22【单项选择题】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23【单项选择题】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24【单项选择题】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5【单项选择题】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
41、、手段和内容的是()。A社会文化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C社会意识形态D生产力水平26【单项选择题】儿童心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A不平衡性B阶段性C灵活性D差异性27【单项选择题】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A人身自由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28【单项选择题】儿童最早出现客体永恒性是在()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9【单项选择题】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30【单项选择题】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42、A 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31【单项选择题】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32【单项选择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A信任与不信任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33【单项选择题】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34【单项选择题】“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A关注学生
43、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5【单项选择题】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腾伯格36【单项选择题】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_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属于()。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37【单项选择题】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38【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拉小提
44、琴39【单项选择题】“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40【单项选择题】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1【单项选择题】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42【单项选择题】詹姆斯兰格理论强调()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D动机43【单项选择题】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
45、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4【单项选择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5【单项选择题】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关系,这一思维特征出现在()。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6【单项选择题】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47【单项选择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性48【单项选择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
46、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9【单项选择题】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50【单项选择题】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参考答案1.D解析: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建立或发展自我同2.C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决定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3.A解析:贯彻“以人为本
47、”的教育理念应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4.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5.B解析:奥苏伯尔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制特质和环境特质等;霍兰德把人格特质分为现实型、研究型、学术型等;斯普兰格把人格特质分为经济型、理论型等。6.D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所以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7.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过程,有时快有时慢。8.D解析:兴趣测验属于人格测验。9.C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
48、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10.B解析:暂无11.A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名师详解】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12.B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表现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
49、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体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和愤懑。所以本题选B。13.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所以教育应该循序渐进。14.C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15.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主动独立型的思维风格。16.A解析:尽管人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这是由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决定的。17.B解析: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18.B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19.
50、C解析: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20.D解析:教育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个人两方面。21.A解析: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22.D解析:人格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23.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24.B解析:如果强调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发展期是阶段性的反映。而本题强调的是这两个时期的高速发展,故反映了不平衡性特点。25.D解析: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
51、相适应的要求。26.A解析: 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可知。27.B解析: 从学生特定的社会身份来看,受教育权是他们最重要的权利。28.A解析:暂无29.C解析:暂无30.C解析:暂无31.D解析:考查问题行为的含义。32.C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33.C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34.B解析:“乐”强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35.B解析: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霍兰德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斯腾伯格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论。36.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37.C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注意的品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名师详解】注意的品质包括:(1)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即一瞬间意识能把握的事物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3)注意的转移,即注意能否根据需要较快地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其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4)注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际精密仪器销售合同主要合同细节版
- 2024个人入股分红合作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智能照明系统开发合同2篇
- 2024全新版财务岗位担保协议电子版版
- 江南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药物色谱分析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saas定制化项目销售劳务合同
- 2024商铺招商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办学场地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国际物业管理合同
- DB52∕T 046-2018 贵州省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 华为研发类员工绩效考核表(PBC模板)
- 超星世界地理尔雅答案 杜德斌
- 病历书写规范pptPPT课件
- GB_T 21944.1-2022碳化硅特种制品 反应烧结碳化硅窑具 第1部分:方梁_(高清-最新版)
- 有机膨润土PPT学习教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讲评
- 设备故障率分析资料
- 新华字典汉字拼音首字母大全
- Zabbix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参考模板
- 自动分板机操作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