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8篇_第1页
《如梦令》教学设计8篇_第2页
《如梦令》教学设计8篇_第3页
《如梦令》教学设计8篇_第4页
《如梦令》教学设计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梦令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梦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梦令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四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2.体验到这首词的意境3.重点词解析4.词的技巧分析五教学难点:1.对诗词的理解2.把握诗词情感六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

2、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师问: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要学的这首如梦令的作者是宋代伟大女词人李清照,那么大家知道的她的诗词还有哪些?对于她,大家还有什么了解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举手回答一下。(老师总结同学们答案)(二)介绍李清照生平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

3、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老师:我们了解过了李清照的生平事迹之后,是不是对她的词也充满了好奇呢?特别是在宋朝那个词作鼎盛的时候,在众多才子里面作为一个女词人能够脱颖而出,也充分证明了她的才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李清照词作的风采。)(三)词作初印象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4、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板书出来这首词,让同学们先自己理解一下这首词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举手回答自己的理解。(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独特,那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写如梦令的时候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词人很是思念自己的丈夫。甚至到了借酒消愁的地步。这日她又喝了酒,早早就沉沉睡去。第二日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小雨,便问卷帘的丫鬟,院外的海棠怎么样了。丫鬟答曰:“海棠依旧”。词人感念自己和丈夫的情形,感叹道:“应是绿肥红瘦。”意即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2(师:大家既然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那就请同学们听一下录音,看看其他人怀着这种感情朗诵出

5、来的感觉。)放录音。请同学们跟着读几遍。放音乐,让同学们跟着节奏朗诵。让同学们能够熟读背诵这首词。(四)词赏析1、.(师:大家熟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这首词也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作者用词的经典之处。)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

6、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2、.“绿肥红瘦”历来被人称道,它好在哪里?绿肥红瘦”一语

7、,是全词的精绝之笔,“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这么一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3.抒情方式:以景衬情。抒发的感情是: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写作手法: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4.(师:同

8、学们今天学习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同学们跟大家交流一下。)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李清照,懂得诗词的表达情感。如梦令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二首·如梦令。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藕”,注意“暮”“沉”等易错字的写法。2在诵读中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味,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美,情趣美。3通过李清照生活经历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李清照早期与晚期不同词风有所了解,从而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词如品人。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一、 对联引入由李清照故居的一幅对联引出李清照以及如梦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二、 初读阶段。1了

9、解学生对作品的预习情况。(如预习不够,直接引导读书,熟悉所学内容;如多数学生已熟读,可安排学生默写。)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检查自读情况,了解是否读通畅,读流利。4通过质疑了解学生自读后对词的理解状况。三、理解阶段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了解了词的大体意思;对于词的意境了解有多深;能否体会出词人的心情等。(教师可以随机将学生的回答梳理后板书出来。)2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常记”“沉醉”“兴尽”“误入”“藕花深处”“惊起”等词语的解读,在朗读中体会。3引入李清照生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不同风格。了解李清照青年时代的生活

10、经历。加深对如梦令的理解。了解李清照中年时期的生活转折,进一步感受李清照的诗品与人品。(引导回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了解李清照晚年生活境遇。感受其孤独凄凉的心境与凄婉的词风。印证“风采有后主遗风”。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再次回读如梦令,丰富理解,加深认识。对联的引入,直接由文及人。让学生在学作品之前对词人有一个大略的印象。通过学生的默写

11、,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增加生字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对诗词知识的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另一方面确定后续教学重难点。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此部分为教学的重点所在,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互助加深对词的理解。由单纯的“读词”自然转入“读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单纯地就词学词,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李清照的生平资料与诗词的了解学习串连起来,由词及人,由人及词,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如梦令的把握,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一种重要的诗歌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联系以往知识,加深理解。体会李清照作为文弱女子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浩然正气。此时的读,应该是融入对词

12、作、词人的更多认识后的一种心灵的感悟与升华。如梦令教学设计3一、导入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记忆课下文学常识2、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二、理解意涵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人物:主仆两人场景:春雨后的屋中对白:“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不忍见花被吹落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

13、?“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对侍女粗心的不悦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三、朗读与总结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样的认识?

14、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否?”“应是”。读出诗人内心复杂幽微的情感波澜。3、归;纳语言风格言浅意深,含蓄曲折如梦令教学设计4一、复习回顾,激趣导入1.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顾词的特点。2.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词,这首词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李清照写的如梦令看看她此生最难忘的一次少年经历是什么?(板书: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如梦令)题目呢?很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二、通读全词,理解大意1.下面就请大家自由

15、地读读这首词,要读得充分,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指读,相机正音,指导节奏,读出自己的感觉这里有一个生字,藕,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这里有一个词也请大家注意,兴尽,在这里都读第四声,兴指兴趣,兴致。尽是满足的意思。所以兴尽就是指兴致得到了满足。请同学再来读一下这个词。藕花,兴尽,这两个容易读错的词都在第三四句中,谁再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把它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把词读正确并不难,如果你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了。谁再来读读整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它是怎么停顿的?(指导停顿) 比如说,第一句咱们可以这样读“常记/溪亭/日暮”。 (生读全词) 节奏感把握得挺好。咱们

16、一起来读一读。3.读好了节奏,我们还要读懂它。李清照借这首词回忆了自己少年时期的一次郊游经历。整首词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这首词,结合注释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师巡视)4.好的,同学们,从我刚才听到的几位同学对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轻松的表情来看,你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词的基本意思。现在,我还想问问大家,在这首词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动,你能分辨出哪些词语是写景,哪些词语是写人物活动呢?默默地看,静静地思考,然后举手告诉大家。(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读)景 :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人 : 沉醉 误入 争渡5.细细读着这六个词,我们

17、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师引述因为“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因为“沉醉”所以“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争渡”,因为“争渡”,所以惊起“一滩鸥鹭”。你看,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得多么紧凑,多么自然啊!人在景中,景因人显,人和景的相互交融构成了那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让我们再次走进画面,读一读这首词吧!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同学们,虽然时隔千载,我们已经无法跟随李清照一起参加那一次郊游,但这首词“词中有画”,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板书:展开想象(齐读)在这首词里,有一些词语给了我们画面般的美感,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这首词,把这些词语圈出来,想一想,读着它们,你仿佛看到

18、了怎样的画面?一)画面1:溪亭日暮咱们先来读一读一二句,齐读。哪个词给了你无尽的想象,给了你画面般的美感?(开火车,指三人答)是啊,“溪亭日暮”,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溪亭日暮)展开想象,用眼睛去看,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描绘,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对景的想象预设:a、学生回答比较简单(亭子、小溪、夕阳)师评语引领:那些美好的景物你都看到了,可惜却都是静止的,谁能把这些眼前的景物说得更加具体?让这些景物活起来,让这幅画美起来!b、若学生说得比较好。教师评语引领:瞧,他说得多么传神哪,尤其是“xx”词,仿佛把我们都带入了那美景之中。c、你也走进去了,那一幅美妙的画卷一定

19、正在你的心中展现!说得那么美,你一定能读好这两句,指读。d、是啊,黄昏时分,夕阳渐渐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那玲珑剔透的小亭,都被染红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吟出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诗情读好这第一第二句。对醉的理解a、好一个良辰美景!好一个溪亭日暮!难怪李清照说她此时已经沉醉不知归路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啊,诗人陶醉了,醉得忘记了回家。在这儿给大家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 “李

20、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我们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这两句诗,一定更有味道。b、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诗人会和谁一起喝酒呢?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诗人和朋友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呢?(赏景、吟诗、作对、弹琴、下棋、聊天)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花香,那可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这可是一种全身心地享受啊!咱们再次一起读读这两句诗,读出那浓浓的醉意!(指名读)她是这样读的,你也来读一读吧(再指名读) 师深情朗读,大伙一起来读读吧。(生齐读)老师仿佛看到那样的情景了,再来一

21、次。(再齐读)二)画面2:藕花深处是啊,怪不得诗人说她后来是兴尽而归,读兴尽晚回舟。此刻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高兴、愉快),就请你读出这份高兴,这份愉快!另外,这里的兴尽,也可以说是兴未尽,也就是还没有尽兴,只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啊!此时,诗人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留恋,舍不得离开)那也请你读出这份留恋。你看,这里同一句古诗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是正确的,所以以后读诗就要用心去揣摩、去体会。就在诗人回舟时,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藕花深处。(分小组把这个词读两遍。)藕花深处,(板书:藕花深处)这个深处是指哪?对呀,你想四周全都是荷叶、荷花,这时候呀,那荷花,那荷叶的形状、颜色、姿

22、态一定看得非常清楚。你看到了吗?(满池都是、下面是绿绿的荷叶,上面一朵朵荷花含苞待放。)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还想到哪些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又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啊,让我们再次走进去,再次沉醉。读在这两句中,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词人又一次醉了?(误)误入,在这里是怎样的入

23、?能换一个词代替这个误吗?(不知不觉)是啊,诗人看荷花看得有滋有味、如痴如醉,连小船划入藕花深处都没有察觉。这是怎样的一种醉啊!我们再来读这两句,一定会读得更好。三)画面3:一滩鸥鹭读着这两句,哪一个词又让你画面般的感受呢?(一滩鸥鹭)分男女生读。读着这个词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河滩的鸥鹭扑拉拉一下子都飞起来了,那场面是多么热闹啊!)一齐读(一滩鸥鹭上青天,那场面又是何等壮观啊,再来感受一次,读)范读,在这里,除了看到鸥鹭飞了起来,你的耳边还听到了什么?(鸥鹭拍动翅膀的声音,鸣叫的声音(响)、划桨声、溪水流动声、欢笑声、水声),你们还仿佛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干什么?(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争着划桨

24、)师:你想啊,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她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指名读)这样划船能把欧鹭惊起来吗?(再读)划得再有劲一些,你再来试试。(再指名读)你想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多么开心。)是啊,那是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惊喜。)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用得多妙啊。再来读一读,读出那份热闹、那份欢快、那份惊喜!(指导朗读,两个争渡要读得稍快,有力,后面那个争渡比前面一个更有力

25、)四)一幅流动的画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 “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读全词)。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盛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深情朗读)来咱们再来读一读,老师跟你们一起读。(师生齐读)四、瘦读全词、品味语言同学们真能干。读着读着就把这首词读胖了,读美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板书:瘦)你能不能读着读着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

26、绕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 醉、记 、暮、兴)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五、对照比读,延伸课外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词。(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

27、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老师把两首词放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题目一样,作者也一样;字数一模一样,都是33个字;句式一样;格式都一样;数数它有几行?(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665646)?所有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最后一个韵母都是“U”;都写到了醉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也写到喝酒了,有兴趣可找出来读一读。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以后还有机会可以细细地品味。上节课我们演唱了西江月,你们想不想听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有味道吗?课下有兴趣可以自己给这首

28、词配上自己喜欢的曲子试试。如梦令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1、通过读诵、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2、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掌握自主鉴赏的技巧。二、教学重点: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三、教学难点:尝试领会词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四、教法学法:诵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式、讨论式。五、教学过程: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课件出示图片。师:咱们先来欣赏张图片,感觉怎么样?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才女,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最擅长作词。你们知道词吗?古诗、词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看!(媒体出示如梦令词的内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词,词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生:古

29、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样的。师: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吗?师: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如梦令这首词吗?迫不及待了吧,请大家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生:放开声音读师:声音停下来了,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就请你,勇敢的女孩子。师:挺不错的,特别是她把里边的多音字读准了。兴:在这读第四声。表示什么意思?(兴致、兴趣。)什么时候读第一声?生:大兴安岭、兴奋。师:谁还愿意再来读一读,找个男孩子来读一读。生

30、(男)读词:师:我觉得应该给他点掌声,他已经注意了停顿,能读出些词的味道来了。好,看起来把这首词读通顺、读正确没问题吧?生:没有问题!师:咱们连起来读一读。生:好!生齐读词。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1、师: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开始吧!2、师:咱们先来说一说。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3、师: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

31、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4、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师:但是你看这首词,才用了多少字就把这一次作者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数一数。生:33个字。师:是啊,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

32、凝练、含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体会、体会。生:(读全词)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师: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师: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生:“溪亭日暮”。师:看到“溪亭日暮”这个词,你脑海当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奖励你读一读吧。把这么美的画面通过朗诵表达出来。生朗读。师:你们看啊!(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

33、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师: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师: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师: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师: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师: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但此时已是

34、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读。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师: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赶紧读下去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师:读这两句啊,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师: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师:那场面多壮观啊。看媒体: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那场面壮观吗?!师:你觉得这个“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师:是啊,这可是意外的惊喜啊!所以是“鸟惊人也惊啊!”师:那简直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这发生在

35、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师:再读。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师: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生:(学生读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资料。)师:为什么这么开心?生:因为李清照她年轻时候的生活非常优越,家庭幸福美满。师:是啊,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跟词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齐读,师生合作读,生背诵。)师:这样难忘的郊游经历她能忘得了吗?师:这样身心释放的快乐能忘得了吗?师: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记得,经常地回忆啊,所以是“常记溪亭日暮”。师:词人因乐而酒,因

36、酒而醉。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4、一幅流动的画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生:(读全诗)。师: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深情朗读)师:来咱们再来读一读,老师跟你们一起读。(师生齐读)四、“瘦”读全词,搜寻词眼。师:刚才我们在学古诗词时掌握了一种本领,就是把词“读胖”,咱们还得学习另外一种本领,

37、那就是要把诗或词“读瘦”。板:读瘦。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儿?看看整首词是围绕这首词里面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学生说字眼,说理由,并板书。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呢?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

38、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生:(读、背全词。)五、对照比读,延伸课外。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词。生:如梦令 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师:老师把两首词放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师: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师: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师:有味道吗?它是用昆曲来演唱的。有兴趣可找一找别的谱成曲的词来听一听。如梦令教学设计6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

39、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3、初步了解学习古词的方法。迁移运用,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4、学习古诗词兴趣,培养古诗词热爱激发学生二、教学重点:品读字词,想象词境,并能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想象词描绘的意境,领会词人“沉醉”的心情。2、了解古词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四、教具准备:课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营造学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1、师:同学们,春天到来,又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

40、去郊外游玩过?你去了哪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那迷人的江南美景,你想到了哪首词?(点名)(课件,音乐)1、忆江南师:掌声送给她!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夏天,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诗人苏轼留下了这样的诗篇:3、山行秋天,人们喜欢登高远游,这满山的红叶,我们又想到了4、梅花冬天,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雪寻梅,墙角数枝梅师:多美的诗句啊!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名篇佳作,难怪有作家说道(课件出示于丹与叶延滨的话)看了这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上课!二、正式上课:师:我们今天来学一首关于郊游的古词(板书:古词

41、)如梦令(板书:如梦令)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预设:作者是(板书:【宋】 李清照)如梦令是词牌名,是用来吟唱的,又叫曲子词,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格式和韵律。?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词国女皇”之称。三、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一)自主学习,读“通”本词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诵读)评价:字正腔圆!你把生字“藕”和多音字“兴”读准了,(出示课件:藕花和多音字兴)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兴”在这里读第四声?(高兴、兴致)(课件)是的,兴表示“兴致”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哪位同学再来读读?(二)师生合作读1、小结:同学们,古词是用来吟唱的,(板书:吟)除

42、了读准音,还要注意好词句的节奏和停顿,这样就能读出词的味道,我们一起来合作吟一吟。(师读前两个字)3、小组赛读:同学们吟得真好,带着这样的节奏,我们小组来赛一赛,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吟诵方式,看看哪个小组吟得好。4、展示。四、读懂词的大意,抓住关键字瘦读全词。1. 同学们,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读懂它,大家可以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找一找最能表达作者心理感受的那个字,在组里和同学讨论讨论。(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生:醉、梦、记、暮、兴。2、各组代表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3、总结:刚才大家通过学习,找到了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词意的关键字,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词的内容,这是古词学习的第二步

43、: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板书:凝)但是,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五、想象画面,感悟词之意境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1、哪一幅画面让你的印象最深?(请三个同学)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再来说一说?还有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2、出示溪亭日暮图这就是美丽的溪亭日暮图,你能读一读这美丽的画面吗?评价:说的'好,读的美,还有哪位同学喜欢这样的画面?你来读一读。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板书:品) 再读“溪亭日暮”: 好一个溪亭日暮,夕阳晚霞,

44、物我两忘,难怪作者“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3、还有谁想到了不同的画面?(哦,你看到了藕花深处的迷人风景)李清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李清照,你还看到了什么?你闻一闻,闻到了现在我们跟随李清照一起走进那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谁来读一读这样的美景?(指名读)难怪词人迷醉其中呢?你再来读一读。同学们,让我们深吸一口藕花的香气,一起来读读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能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个“误”字吗?(不知不觉、情不自禁)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读这一句。4、还有怎样的画面呢?(惊起鸥鹭)(出示图) A怎么划船?

45、(争着、用力)师:关于“争渡”的注解历来有两种观点:(1)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奋力划啊,抢着划啊”(2)以唐宋词鉴赏词典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怎么划啊,怎么划啊”师:再读读这两句,考虑一下,你认为是哪一种意思呢?或者你有更新的想法吗?生1:她着急回家,就抢着划;(你抢着划一划)小组“争渡”读出抢着划的感觉。(做动作)师:此时此刻,老师也有了作诗的雅兴,真是“一群诗人争船渡,一滩鸥鹭上青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开心、激动。(激动地读一读)生2;她喝醉了酒,就不知道怎么划了?(你把那种不知

46、道怎么办的感觉读出来) 迷迷糊糊中,呼啦啦鸥鹭飞起,你会有什么感受(惊讶、惊喜) (惊喜地读一读) 这个“惊”字,既惊飞了鸥鹭,又惊喜了词人。写得多好啊。同学们,带着惊喜与兴奋,读一读这两句吧!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难怪那些诗词专家们都一直争论不休呢。不管是“抢着划”还是“怎么划”,李清照的心情都是快乐(快乐地读一读)5、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假如你是李清照,你会和朋友们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6、总结:学到这儿,谁来说说最能表达词意的是哪个字呢?(醉)(擦掉别的字)李清照,你沉醉的仅仅只是酒吗?(说到了酒)还有什么?沉醉于景吗?沉醉的还有什么?心(快乐美好的心情)(板书:酒、景

47、、心)在这份美好的醉意当中,老师也写下了这一首如梦令,伴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沉醉地读一读。(音乐起,再读全词)六、回归整体,熟读成诵。就让我们沉醉在这幅流动的画里,一起背诵这首词吧!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待会你们可以看画面、可以听音乐、可以做动作,甚至可以唱一唱。开始吧!(还有不一样的形式吗?)六、拓展读词,感悟词之情韵1、大家诵得韵味十足,谁来说说你怎样学习这首古词?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学一首同样词牌名,同一位作者的词。(先吟、再凝、最后品一品)2、要吟出词的节奏,读懂意思,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品出李清照怎样的心境?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如梦令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

48、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3、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2、理解词意。难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关键点:读词,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观赏一幅画。(出示课件)2、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描绘。)3、师:同学们,这是描绘什么景色的图画?(学生发言)

49、4、板书课题:9、如梦令,齐读课题。(指导朗读后鼻音“令”)5、介绍“词”。(课件出示)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而诗歌没有。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6、引导回忆学过的词清平乐·村居。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1、简介李清照。(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山东济南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以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

50、人物之一,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漱玉词等作品。过渡:这首如梦令就是出自漱玉词,我们来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写了什么样的风景,下面请大家自读这首词。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指导,与个别学生交流。3、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藕花 溪亭 沉醉兴尽 误入 争渡惊起 一滩 鸥鹭a、指名认读。及时正音。b、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

51、后鼻音,“藕”字写法。(2)朗读这首词。(课件出示)如梦令【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三、再读课文,读懂内容过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读通词,更要读懂词。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心地读,细细地想,试着用我们以前用过的方法,明白词的大概意思。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2、问题提示:(课件出示)(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3、师:你读懂了那一句?说一说它的意思。交流:一句一句地说意思,再整首词说。4、师小结词意。5、齐读这首词。如梦令教学设计8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