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_第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_第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_第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_第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复习题(2009-06-26 18:43:35)(一)新课程与教师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2、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3、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

4、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2.强调课程

5、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

6、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

7、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

8、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

9、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10、0;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

11、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12、0;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

13、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             

14、;  (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  (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

15、160;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

16、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

17、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1.核心理念:  (

18、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

19、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新课程实施能力考核试题(2009-06-26 18:31:49)一、判断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错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对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错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对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

20、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错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错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错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对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

21、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B?A、必修33B、必修11C、选修33D、选修3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

22、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B、C、D、8、教师

23、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多项选择题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

24、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

25、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26、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

27、,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

28、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五、分析说明题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

29、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

30、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31、,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

32、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

33、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教师如何写好职称教学案例?(2009-06-26 18:30:03)一、什么是教学案例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例实例”的意思。它必须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也可以是具体情境的某一项决策。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

34、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具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片的同时,人们常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

35、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二、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教案、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

36、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三、教学案例基本特征1、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事例的经过与结果是真实的,如实反映了事实的本来面目。2、典型性:所谓典型性,一般是指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最能显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意义,通过对一个事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标准性、联系性。3、指导性:所谓指导性,是指本案例具有启发迁移作用,对其他事例的分析与处理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4、鲜明性:所谓

37、鲜明性,是指具有时代感,有明确的指向,富有鲜明的个性。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1、背景: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2、主题: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案例的主题,是案例描述的人物行为、事件

38、所显示出来贯穿于全篇的基本思想,它是案例撰写者对事例经过深入了解、综合分析及对案例题材、背景的处理与提炼而得出来的思想结晶,是案例的灵魂。3、细节: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揭示人物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情景,不是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

39、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的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4、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取得成功的体会,也有成果的遗憾以及今后的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细节和结果是案例正文的最基本的要素。正文是案例的主体。案例描述是案例的主题部分,应该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讲明案例所要反映的事件和情况。语言要求平实、简洁、准确、生动,忌文学化和过分拖沓,同时也应该保证能够讲清楚案例的来龙去脉,不能遗漏与

40、事件有关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因素。案例正文形式,没有严格规定。5、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能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

41、来,而是“做”出来的。教师必读书目考查(2009-06-26 18:22:18) 2006年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百问请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一书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新课程新在哪里”。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化、时代性、可操作性。强调课程功能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上;2、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增设了综合实践课程;3、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积极推进

42、信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5、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6、新课程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观;7、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8、重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9、在课程改革的组织和实施上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2007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已在我市中小学全面实施,请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一书的学习,谈谈你所在学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正在或者已经发生哪些可喜的变化。2007年1、教师教学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教师教学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构建学科知识结构的倾向,重视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重视学生的个

43、体体验,重视综合性实践活动;3、改变了过去教学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4、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5、不再以分数多少和回答对错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下,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6、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课程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7、学生学习改变了过去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能够自主学习;8、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不一而足;9、能够通过课堂之外的其他路径或渠道获取知识、形成能力;10、能够着力培养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

44、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答对上述一个要点得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得分,总分不超过6分)2. 2006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文件.文件共分九部分20条,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表述.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这种设计的科学性进步性。1、课程结构一块的主要内容:一是整体设计了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二是设置了综合课程;三是开设了选修课程。2、这种设置的科学性在于:一是符合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二是适应了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三是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007年基础教育课程

45、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的学习,分析这种设置的合理性。1、“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答对上述一点可得1分,总分不得超过2分)2、这种设计的好处: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答对上述一点可得1分,其他言

46、之成理的也得分,总分不超过4分)3. 2006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表达的主要核心是什么?请结合书中有关篇目加以适当阐述。1、教育要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上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2、举例阐述:  例: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守护正义和良知才是人文学的的使命。人文学的任务应该是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教育即解放“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

47、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校招生制度,相对来说是最为公平的。可是我们为了公平付出的代价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牺牲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教育的期待“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和责罚。”审视教育目标:“如果一定要说什么素质最为重要,那我只能说这样的素质:批判性的思考力,创新的能力,开拓新的生活的能力,选择与合作的能力”。真诚的言说“多少年

48、来,学生一直有意无意地看着是需要说教和灌输、缺乏选择能力和选择余地的人的集合。难道独立的自由的思想真的是危险的吗?难道我们真要培养一批放弃理性判断、放弃独立与自由、放弃自主思考与选择权利、奴性十足的驯服工具吗?要知道这与自由的价值观毫不相容的,与与民主、先进文明背道而驰的。” 2007年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关怀人、关爱生命、关心人的成长,是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反复阐述的核心主题。请就该书的阅读,阐述你对良好的教育的理解。1、良好的教育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2、良好的教育的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最基本的是教会孩子做人,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

49、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3、良好的教育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4、良好的教育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5、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和责罚。6、良好的教育拒绝培养一批放弃理性判断、放弃独立与自由、放弃自主思考与选择权利、奴性十足的驯服工具式的学生。(答对上述一点意思可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得分,总分不超过6分)4. 2006年新教育之梦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为我们

50、描绘了无数美好的教育蓝图,其笔下“理想的教师”有哪些鲜明特质?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

51、160;                              2007年新教育之梦   好的学校是孩子的天堂、人才的摇篮。请结合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一书的阅读,说说你心目中“理想的学校”的特征。1、理想的学校,校内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面向全体,体现教育公平,尊重每一

52、个学生);2、理想的学校,有着鲜明的特色追求(有明确的定位或追求);3、理想的学校,能够积极参与最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革新;4、理想的学校,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5、理想的学校,有一位好校长和一个坚强、能干的领导班子;6、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研究型、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7、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批善于探索、形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学生;8、理想的学校,有一个面向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9、理想的学校,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设施设备的作用。(答出上述一点意思可得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得分,总分不超过6分) 5. 2006年给教师的建议

5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一口气给教师提出100条建议,请在以下五条“建议”中选一条,简述该“建议的具体内容,并作适当评论。(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3)“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4)“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5)“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2006年(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之所以会再现分化甚至落伍到无可救药,是因为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学习上成就这个概念是一种相对的东西,有所发展就是进步;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54、;让孩子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是点燃孩子“想成为一个好人的蹊径”(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教师是否有学习时间,取决于教师本身工作的方法和性质;好的课是成功积累的结晶,而不是一时准备的结果;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是由于持之以恒地读书;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溪流来滋养它。(3)“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改进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后进生脑神经细腻的萎缩惰性和虚弱;可以为后进生提供一些特别的作业或者习题;努力教会他们阅读与思考。(4)“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创造性的劳动,它是很接

55、近于科学研究的;有研究的教师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很有代表性的而有又非常严重的缺点;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天天上课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请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上来。(5)“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把 “发展暂时受阻的儿童”放在普通学校里进行教学和教育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离开对人的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发展就是不可能的;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的儿童是

56、危险的;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要细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要以百倍的细致、耐心和同情心,让他们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2007年给教师的建议  请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阅读,给你的同事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陈述理由。 每条“建议”符合新课程理念得2分,理由陈述合理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附例:1.、教师要善于挤出时间学习。理由:教师是否有时间学习,取决于教师本

57、身工作的方法和性质好的课是成功积累的结晶,而不是一时准备的结果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是由于持之以恒地读书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2. 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理由: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有研究的教师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很有代表性的而有又非常严重的缺点;教师学会从事创造性的研究,首先应当从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着手;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天天上课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请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上来。3、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

58、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我但愿把许多本教师日记搜集起来,保存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当做无价之宝。我在自己的日记里,还记录学生家里有哪些书籍,家长的教养程度如何,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上花费多少时间。把这些材料加以比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

59、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我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4、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

60、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6. 2006年有效教学方法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所说的“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具体是指那些教学行为?请就其中一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2006年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有五种:1、清晰授

61、课,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其相关表现为:逻辑的、逐步进行的次序,清晰易懂的授课,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良习惯。2、多样化教学,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地或者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其相关表现为: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问、反馈和教学策略等。3、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其相关表现为:成就(内容)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使内容覆盖面尽可能大,教学时间尽可能多。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关键行为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其

62、相关表现为:限制分散注意力的机会,使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操作、思考和探询等。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已经成为任务导向和学生投入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其相关表现为: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务上,尤其是在讲解式和传授式教学中。2007年有效教学方法  请结合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一书的学习,写出你所了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策略或方法。1、清晰地授课:即清晰易懂的、合乎逻辑地授课,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2、注意多样化教学: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3、任务导向:把大部分

63、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4、引导学生投入:限制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机会,使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操作、思考和探询;5、确保学生成功率:控制教学的起点和难度,把60%-70%的时间,用在能给学生带来中高水平的成功率的任务上;6、教学中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有差别地提问和辅导;7、善于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策略;9、了解不同问题不同的层次,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提问,要提供更多的细节、更新的信息以及更多的鼓励;10、科学地指导学生练习;11、重视课堂管理,建立必要的规则和程序,以减少课堂纪律问题;12、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答对以上一点可得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得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7. 2006年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