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复习提纲一、教师发展综述(一教师发展的意义1.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2.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3.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二新时期的教师角色定位1.国际比较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社会角色;教师的学校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教师的自我职业角色。2.我国的教师角色我国传统教师角色: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一桶水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角色: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教师是因材施教者;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教师是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是合作者。3
2、.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观的创新:知识、智力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观的创新:繁、难、偏、旧发展性、现实性、生活化;课程结构观的创新: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的创新:国家统一研制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教学方式观的创新:接受学习、应试教育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观的创新:重定量、重知智力发展、重甄别选拔发展性评价、重自我评价。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转换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由“单一学
3、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三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化理论概述“专业”概念的界定这里所说的“专业”,是个社会学概念,或称“专门职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专业的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教师专业化”的涵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提升教师
4、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一个过程。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内容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关注教师情意和职业道德
5、素质的发展;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关注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二、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及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是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教师职业是一种艺术和创造相结合的职业;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的职业。2.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全面性、先进性;从影响空间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从道德行为的结果看,教师职业道德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6、;从行为条件看,教师职业道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1.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追求真、善、美。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具有服务意识。2.对待同事的道德:培植合作精神3.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生命意识。4.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1.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教师自身职业认同之间存在矛盾;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师内部分歧之间存在矛盾;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矛盾。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新课程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
7、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评价等多方面的变化来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发展。以下我们仅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权威观念的变化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变化为例,来说明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必要性。(1重新理解“教师权威”传统“教师权威”的变化我国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很高的威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将有所变化。新课程中的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对教师地位的这种定位,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已经不是发号施令者了,也不是外在的专制者了,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没有被抛弃。新课程呼唤教师的“理
8、性权威”当前不少人喊出了教师“权威消亡”的口号,这是错误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呼唤新的教师权威观一种理性的权威。教师在行使职权时,以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专家的身份教会学生学习,以博大的胸怀感染学生情操,学生为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责任心所折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靠强迫、压制学生来达到教育目的。(2以专业化的情感关注学生新课程为教师开辟了新的课堂专业生活,教师也将开始对学生实行新的关注。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新课程吸收了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将改变过去单一的学生智力观。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关注应该以智力类型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
9、新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吸收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学习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该由原来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等代替了接受学习中的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录等成为主要的认识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加复杂和细微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都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以往的课程学习只注重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和
10、基本技能技巧的获得。新课程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也将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这其中包括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关注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心境、各种需求以及学生的状态、反应,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种种乐趣。教师的关注要处于一种积极而稳定的状态,就必须实现思想的升华。这种升华表现为将“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这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三、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内涵教师的科学精神,就应体现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待工作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
11、、追求真理、理性怀疑、民主自由、开放多元和求证检验的精神。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关注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隐含的重要旨意。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集中体现在情感上,所以,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在于情感的陶冶,应该致力于加强情感修养。情感,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由社会关系引起的,是对人的社会性需要能否满足而采取不同态度的反映。人的情感需要是复杂的,每个人的情感表现也不一样,感染力也不同。一个人只有拥有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世界,才会显现出人性的完善和个性的丰满。
12、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需要晓之以理,还需要动之以情,更应该拥有真诚的情感并使之自然地流露才会产生理想的情感教育效果。(二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迈进21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中国教育。教师素质,无可非议,是素质教育乃至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水平,直接关系教育和课程改革成败。因此,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教师对世界和人生所持有不同凡响的理
13、想精神;良好的政治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时代感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家庭美德;良好的气质、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端庄朴素的仪表风度。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国内外学者关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新课程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和新学科知识,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信息,多元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形成和不断完善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研究学生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调节自身能力和持续创新等各种能力。(三创新型教师:科学
14、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完美统一创新型教师除应具备一般教师必需具备的高尚师德、广博知识等素质外,还应具备如下素质:崭新的教育观念。独特的个性特征。多元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艺术。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四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优化教师成长环境,营建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创新型教师的校内培养机制。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转化。四、教师的能力发展(一能力概述教师能力可概括为教师的一般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特殊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教育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的一般能力:良好的语言
15、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二教师能力发展中的问题1.教师能力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表现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思想贫乏;缺乏创造力;自我发展能力存在缺陷。2.对问题的归因分析相应的培训机制不健全或不完善;评价制度对教师能力发展的错误导向作用;教师自身的原因。(三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新能力1.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科体系、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变化。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6、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使自己既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研究专业研究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时兼顾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追求科学知识的新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对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要求较高。而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直接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教育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对于专业研究者的个体式研究而言,更多地是采用合作研究,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在研究方式
17、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动研究。正如林崇德先生所描述的,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特点是“面向实际,站在前沿,重在应用,加强合作”。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应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在研究目的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改进性的措施。研究主体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群众性的研究活动,其研究的主体呈现广泛性、群众性的特征。研究内容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其研究内容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实践性是其研究内容的主要特征。研究方法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相对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更多地表现为“行动研究”的性质。2.立足
18、于新型人际关系,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新课程强调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特别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其次,新课程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的要求,强调学科课程相互整合,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对教师之间的有机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具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突出要求之一。3.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基本途径:(1社会生活调查;(2日常生活行为;(3学生个
19、体经验;(4自然环境和校外各种机构、生产和服务行业;(5网络信息资源。4.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所谓的整合,就是指通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互相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教师的课程整合应该如何进行呢?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目标上的整合。即:传授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科情感和正确的学科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学习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把握材料、方法和过程的整合。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即: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
20、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上的整合。即: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课程整合是一个包含着智慧、意志、互动、调整的行为过程。课程整合有多种模式,不同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个性化的课程整合模式。教师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会整合,体验整合,逐步培养起较强的课程整合能力。5.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精深的信息技术知识、娴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对于顺利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多重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
21、的教学环境。这是新课程对教师能力发展的又一新要求。(四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1.观念的深层转变2.建立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机制或制度3.还教师一个自由的成长时空4.教师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五、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一教师的自我意识1.教师自我意识对教师工作和教师成长的意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教师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良好的自我意识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要求。自我知识和自我意识是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意识有助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傅乐:教学前关注早期的生存关注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卡茨: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期成熟期伯顿: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费斯
22、勒:职前阶段入职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司德菲: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2.突出的问题:教师的自我意识混乱(1自我认识失实: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失衡。3.教师自我意识的培养首先,优良的社会氛围是形成教师自我意识正确取向的前提。良好的校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感染、熏陶教师;良好的教风对教师的思想发展具有实在、具体的导向作用;而良好的干部作风,既包含着高尚的道德培养、知识素养,又包含着甘于奉献的人梯精神。其次,优良的心理氛围是形成教师自我意识正确取向的关键。优良的心理氛围以成熟度为其标志,以内在的需
23、要为其核心,又以个性品质为其动力机制,这是主体心理氛围的主要内容。形成优良的心理氛围应当注重以下方面:提高成熟度。其一,具有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关爱民族下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自豪感。对此产生的模糊、动摇或淡薄、无所谓,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警惕的。其二,具有正确的道德信念、规范。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不应以西方道德中的糟粕和社会生活中的庸俗道德左右自己。应在正确道德信念指导下实施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人师表。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更应守卫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应随波逐流,做出违背师德的事情.其三,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即能客观、辩证地评价自己,从中体验进步、成功的愉悦情感
24、,克服消极、自卑或自傲、自负等心理障碍,学会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具有上述体现的教师才算是“成熟度”较高的教师。培养内在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生活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教书育人者,教师一定要把学习当作为我们的自我需要,并在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的进步,进而形成一个比较优良的心理氛围。强化个性品质。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就必须强化对教师个性品质,尤其是自制力和人格力量的训练。有上进心的教师总是精心为自己设置一个个阶梯,让自己在进步中获取自信,又在自信中得到提高。当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
25、个教师思想发展的动力时,他的进步将是稳定、明显的。(二教师的人际关系1.教师人际关系的内涵及意义教师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教师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形成的与他人的关系。教材中所指的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顺利进行,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加了教师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互帮互学的机会。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与学的活动。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2.教师人际关系的类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主要是指教师
26、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既有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工作关系;也有交往而形成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主要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倡导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3.教师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教师人际关系的现状目前学校中人际关系不正常主要体现在:领导作风不民主,校务不公开;同事之间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与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领导之间不团结,教师无所适从。教师不良人际关系的成因从教师自身来看,不少教师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存在着不少制约教师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因素,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市场化
27、的教师利益分配机制的引入,导致了教师间竞争的加剧,也造成了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学校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一些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更多地带有主观因素。这容易产生学校内部利益分配的不公平现象。由此必然会引起这些教师与领导及其他教师间人际关系的紧张。学校管理者的素质问题。3.优化教师人际关系的措施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对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迫切需要做到的。建立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将教师人际关系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加强交流与沟通,倡导团队精神,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氛围。帮助教师扫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教师人际交往能力。六、教师的心理健康
28、(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1.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指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状态。2.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坚韧与自制;好学与创新;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为有效调节不良情绪教师应该做到:(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二我国教
29、师的心理健康现状1.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2.职业倦怠:教师心理健康的突出问题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人格的解体;较低的成就感(三教师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化1.内部:自我心理调适端正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换个角度想问题。调适情感:情绪控制;合理宣泄;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改变行为:角色学习;个别或集体讨论;坚持锻炼;寻求专业帮助;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寻求新的工作体验;调换环境。2.外部:优化教师心理素质发展
30、环境社会层面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构建一个组织网络,为教师之间相互提供心理支持创造条件;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淡化竞争,注重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和自主评价。学校层面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教师心情舒畅;对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目标要定得高,但又要分层次,分步实施,不能一刀切,根据现实情况,讲求实效,量力而行,适当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学校领导要真正体现行政工作的本质,以服务的态度对待全体教师,讲求公平公正原则,尊重教师的人格。注重沟通协调的方法,务必做到让教师心服口服。但是,目前情况还不容乐观;转变管理观念,注重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建立教师
31、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为教师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提供疏导、排解渠道。七、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一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内容1.终身教育的定义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科长朗格朗于1965 年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终身教育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具有整体育人的功能,它的基本任务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已超越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种族等范围,开始成为影响广泛的教育思潮。2.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是教育发展国际趋势的必然要求;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是教育发展国际趋势
32、的必然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必然要求。终身教育思想确立了教师教育的如下新原则:连续性原则:把教师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要打破职前、在职教育各自为政和互相割裂的局面,通盘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教师一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一体化原则:终身教育要求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互相联系起来,成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可发展性原则:可发展性是要求教师专业的发展具有自觉、综合的更新能力,教师教育要把教师的态度、技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发展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知识、技能、情意一体化教育,并使教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我国顺应学习化社会的发
33、展趋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号召。3.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适应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坚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教育创新能力(二学习型组织与教师的终身学习1.我国教师学习型组织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受到重视。我国有着悠久的尊老文化传统。年轻同志尊敬老同志、向老同志学习,老同志关心年轻人,帮助年轻人,对年轻人传帮带,这是我国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教师学习型组织还远未形成。我国教师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还只是处在理论探索与局部试验阶段,学校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还停留
34、在传统非学习型组织的层次上,与学习型组织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2.以学习型组织为依托,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成长教师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在建构学习型教师组织的过程中要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因素: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及组织学习的观念这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组织的基础与关键。学校中的所有成员必须达成学习的共识,树立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信念,这种观念对于学校成员的行动具有重要的制约或支配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的指导,就不可能建立起恰当的组织学习机制和组织学习的促进与保障机制,因而将很难达到学习型组织的境地。强调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突破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当今社会里,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活动, 教师必须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室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十三节止咳平喘药
- 学校腮腺炎预防知识
- 骨盆与髋臼骨折
- 第二章会计科目帐户和复式记账
- 临床试验设计例子
- 家庭教育教师培训
- 《内部控制专题讲座》课件
- 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 田径蹲踞式起跑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介绍中国各大名校》课件
- 2024股权融资计划
- 2025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西式面点师试题与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 【8物(科)期末】合肥市蜀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 GB/T 44990-2024激光熔覆修复层界面结合强度试验方法
- ps经典课程-海报设计(第六讲)
- 钢结构连廊专项吊装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50MW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锤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