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_第1页
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_第2页
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_第3页
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_第4页
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今天, 市教研室在这里召开后茶馆式学习总结交流和座谈会, 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上海学习, 给了我很多的震撼和启示, 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感受到了南方学者的内涵所在,感受到自己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快意。根据考察团孔团长的指示,我整理书写了踏海归来再去逐浪的 27 页的学习心得,里面既有我的学习所见所闻所思,又有张人利校长的报告课件内容,同时,我还从网络上收集整理的部分有关学校的特色办学报道,配合相关图片编辑后上传至我镇教育网和我的教育博客空间, 达到成果的交流共享, 通过后期对学校的教学调研, 很多学校校长和老师给予了关注。 但前段时间

2、,市教研室领导通知我在这次会议上做汇报交流, 我有些诚惶诚恐, 感觉原来写的有些肤浅, 还不能切入本次会议的主题。 我又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 重新对我的学习心得进行了整理。 因为从 2004 年调入王庄镇教研室, 负责全镇的教学研究。所以, 我就从教研的层面谈谈我的本次学习心得。 我汇报的题目是 后茶馆式教学带给我们的教研思考,我主要从校长、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教研员四个角度展开来谈:一、校长校长和教师不是课程的机械执行者, 而应该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研究者和创造者”。 这是张人利校长经常对全体教师说的话。 确实,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在静教院附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中,

3、张人利校长秉承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提升校长自身专业化发展,将工作中心下移到课堂,听课、与教师备课、 评课成为平时的常态工作。 他积极鼓励教师投身于课改, 并与教师一起学习,一起研究, 一起亲身体验课改历程, 在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 与教师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 作为学校的负责人, 而对于一般校长特别重视的签字大权、行政大权很漠视, 多年来概不行使作为一把手的签字大权, 而将权利下放给自己的属下,自己潜下心来搞研究,搞教学,提出了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而我们有些校长的工作方式多是事务型、 会议式、 权力型。 中小学校长普遍反映很忙, 多数校长经常加班加点工作, 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消耗

4、在参加各种会议、常规的行政管理、接待各种来访、各种公关活动上。会多,是校长工作的特点。在校长参加的会议中,最多的是上级教育部门和区委政府召开的会议,其次是自己主持召开的会议和学校内的其他会议。 会议式管理成为校长主要的工作方式,即准备会议,听会或开会,传达会议精神,执行会议要求,又通过会议进行检查或汇报。 陷于具体事务性工作和文山会海之中的校长, 很难真正扮演学校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反过来,以这样的方式去工作,事不可能不多,人不可能不忙。作为新时期的校长, 除了组织协调、 策划和规划等能力外, 教学指导与评价管理、 开拓创新、 科研等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均为校

5、长应该具备的重要核心能力。校长应是校本教研的引领者、身体力行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者。用张人利校长自己的话说, 一个好的校长应该努力成为学术权威, 因为教育来不 得半点虚假。正因为张校长能静心思考教学,静心带头科研,静心沉入课堂,所 以才成就了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就了静教院附校今天的辉煌。二、教学管理人员静教院附校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落实各项研修活动。 学校教导处、 学生处、科研室和人事室也尽心尽职地承担校本研修的咨询、 指导和检查等工作。 学校总务部门保证了校本研修所需财力和物力,为之提供一切便利。引用网络上的一教研观察案例: 孙春林在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中挂职学习小结,他写道:在附

6、中, 我深刻地认识到办好一所好学校, 管理是关键, 而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形成一种自然的秩序, 学校的每个岗位、 每个环节、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这也许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无痕管理。 挂职学习期间, 我参加了附中体育组的三次教研活动, 两次是关于修订体育组“茶馆式”校本研修方案的研讨, 针对主题为“初三中考选项后体育课应该怎么上”的设置的可操作性、 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进行讨论,从下午4 点到晚上 8 点, 小组成员就每一个细节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激烈地讨论;另一次是关于两位体育教师为十年校庆准备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的修改;每次参加会议的还有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体育教研员孙裕祥老师,会议是在下午体育教师

7、结束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之后的 5 点一直到晚上9 点, 整整4 个多小时,围绕着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从指导思想的阐述到教学目标的设置、 从重难点的分析与把握到教学方法与步骤的采用, 从组织调动的缜密性到教师示范的站位与讲解的时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逐一进行推敲斟酌。虽然此时已是万家灯火, 但教研的氛围早已使教师忘记了时间。 更让我感受到整个教研活动充满着一种务真求实的研讨气氛。 也让我想到要把教研活动真正的做细做好并且有实效, 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关键, 如果领导和组织者都全力以赴, 起到了带头作用, 在这样的氛围里教师们怎么会不脚踏实地地去研究去学习呢! 无痕管理, 使得体育组每个人的目

8、标和做事准则都非常明确。 每个人都把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力争做到最好, 那么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心态就会更加从容。 随之眼界也就更宽阔, 就会更有事可做。 同时这种管理也为每个人带来的是无限的发展空间。节选自挂职回眸孙春林在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中挂职学习小结我去静教院附小, 早上 8:00 中到了学校, 离第一节课还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 就看到在张校长的名师工作室里, 几位老师拿着课本和资料, 在那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静教附校的老师已不再是惟命是从的被管理者,而是主动做事、积极思考、主动发展的独立个体。纵观我们现在的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者, 以我镇教务人员为例, 全镇八处中小学教

9、务主任, 中学的两位担任语文和数学, 小学中辛庄小学教务主任担任数学教学, 其它学校教务主任在兼任学科教学外, 遇到本校教师特殊原因较长时间不能上课,就成为了他们的后备人员,火线救急。学校迎查、验收,考核等,除了花钱的事、 购物的问题基本上包揽。 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教学, 搞研究。 很多教学管理制度不切合实际或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或随意性大, 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 教师日常教学监控机制不完善, 对教师的考核量化还尚不能调动教师工作的内驱力。 这些, 都在不时的告诫我们, 作为学校、 作为学校管理人员要从明确各自担当, 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

10、各负其责,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小做到位。有句话说的好:把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三、教师(一)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学的核心环节一是我看到的:去上海静教院附校, 11 月 17 日那一天,也正是他们学校的“开放日” (学校中小学部每一月有一次开放日, 张人利校长确定这一天让我们去学习考察, 与学校的常规活动做到有机结合) 。 我们看到许多家长配挂访客证 进入学校,走进自己孩子的班级听课。二是我查阅到的:静教院附校的开放日于2003 年设立,每星期中的一天是开放日, 临近期中期末周次不设开放日。 这一天的课表上的所有课程全都向社会开放, 其中有学校的推荐课。 为了能保证学校每位教师

11、的课均向社会开放, 现已调整为每月安排固定一天, 如九月安排在周一, 十月安排在周二, 十一月安排在周三, 十二月安排在周四, 一月安排在周五。 为了有更多兄弟学校教师参与开放日活动, 区教研员轮流指定几所学校教师参加活动, 作为区的一次学科教研活动,学校欢迎兄弟学校教师参加。 学校的推荐课, 由教学处在开学初将开课学科和次数落实到教研组, 由组长安排人员, 在开放日前一至二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备课,开课前一天试讲, 课任教师所在教研组无课教师听课, 再进行磨课。 开放活动形式先听课, 然后由教研员组织评课, 在评课这个环节上, 围绕教学有效性这个中心,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问

12、的有效性、例题安排的合理性、 课堂容量的合理性等。 包括外校教师在内, 教师的参与意识很强表现欲很强,虽然有不少是对上课教师的肯定, 但有更多的是提出不同的看法, 引起同行的讨论、 思考, 引起大家的关注与反思。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开放日已坚持两年多,活动落到实处,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学校的制度,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的载体, 越来越多的教师要求上推荐课, 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他们聊起教学、生活、管理等,教师们时时透露出对工作的珍惜,对工作有着一定的幸福感,处处体现着对教学、对学生的反思,对学校前途的关心。真正有一种校荣我荣,我为学校添光彩的精神。三是我听

13、到的: 我们上午随机听了四节课 (并不是学校特意安排, 我们和家长都可以自主选择听课班级),回顾一上午的四节课,感触最深的有如下几点:1. 每一位老师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在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学校教学理念,这些都是对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理解等很好的学习锻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能有效学习。 2. 学校班级课堂气氛和谐。 在我们进入的所有课堂里, 感受到的是师生间平等、和谐、合作的其乐融融氛围;没有疾言厉色,没有怒目相向,哪怕是课间走廊上,所见之处也是同学的欢欣雀跃。学生和老师都是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四是我所观察到目前我们的课堂现状: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

14、期,中心中学对中小学进行了随机性的教学专项视导,特别是对教师常态课教学进行了观察从中发现目前各中小学的常态课教学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师生主体错位。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学(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备课与上课严重脱节,老师的课堂语言随意,环节也随意,上到哪儿,下课就到哪儿“刹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教师板书随意性太大,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3、不能恰当使用小黑板、 挂图、 自制教具辅助教学。 很多教师只靠一张嘴、 一双手、一个课本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课前做的准备工作很不充分。4、只重视优等生,不重视后进生。5、满堂问现象严重。有的教师

15、满堂问、浮浅、简单问和一节课反复不停地问,依靠问题而统领整节课。6、问题设计、练习和作业较为随意。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或大或小,无针对性,练习作业无层次性,过度依赖课本练习,过分关注全体,没能实施分层教学。五是针对今后课堂的几点感悟:1、 借助后茶馆式教学方法, 不断将我市因学施教、 三三达标实验引向深入。静教院附校的改革,首先是秉承了段力佩老先生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的本质。 段老的“读读、 议议、 练练、 讲讲”这个教改经验,突出的是平等议论这个核心。读、议、练、讲,核心是议。什么叫议?其内涵就是老师跟学生是平等的,当然,平等中间有首席,首席是老师。过去人们的观念当中

16、,把学生当做是容器,要接受老师的灌输。到段老这里,师生不再是不平等的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师生平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段老强调先读后议。怎样才叫先读后议?先读, 其实就是学生预先自学。 学生如果没有经过预先自学,就去议,那是不可能议得起来的。而且这个议还包括在练中间议,讲后再议,议始终是教学的核心。 “议”这个核心, 其本质是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位置, 也是这个教改经验的重要支点。 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学科扩展了, 学段延伸了, 方法变为多种多样。 更为重要的是, 后“茶馆式”教学不仅坚持了读读、 讲讲、 练练、 中间的议, 而且扩展到做做当中的议。读中间

17、议,讲中间议,练中间议,这是“茶馆式”教学时就已经形成的经验,后“茶馆式”教学则发展到在做做中间也进行议论,这一点对理科教学很有用处。数学课,学生不做练习没法议,物理课、化学课,让学生先动手做实验,然后再议论, 教学效果就不一样。 虽然只是增加了“做做”两个字, 但是这个看似细微的扩展,实际上是把人的学习的两种方式,即书中学和做中学,统一起来了。从效果来看, 后“茶馆式”教学改善了轻负担、 高质量的落实途径, 创造了一种阶梯式的、 挑战性学习的前景。 比如说, 静教院附校一位数学老师上了这样一节课,他用做中学的方法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的教学。 本来这个问题学生学来学去学不懂,怎么办?教师

18、就让学生先做一个出来,然后再来议论。做中议,议中学,学生弄明白了。这个课堂的特点,就是学习是阶梯式的,是有挑战性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为他们搭建了学习的台阶,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间对自己有一个挑战性的期望。有了挑战性的期望,学生就会自觉学习,也就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这吻合了前面所说的影响学业成绩的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式”教学和和我市的三三达标实验的课堂教学, 是两个比较有突破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其理念基本是一致的、相通的。首先,课堂设计都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要上一堂课,对学生懂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

19、淡化,对学生不懂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美国有一位功勋教师叫德鲍拉,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乍一听,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因为我们一般总是认为教师是讲的, 学生是听的。然而仔细想想,他说得非常正确。教重要的在于听,因为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教师讲, 哪些不需要教师讲; 学重要的在于说, 因为要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考试, 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过程中间说说, 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自己对哪些内容还没学懂, 说明他是真的学习了。 再次, 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 从动机到结构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进行组

20、织, 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组织。 最后, 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一致。那就是“以学定教,因学施教,少教多学,让学生在欢乐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制定落实好计划,针对学科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要有系统的学习掌握和规划, 不能无全局意识, 坚决杜绝上课随意性、 盲目性和雷同性, 切实在兴趣和学习方法和能力方面下苦功夫, 追求课前的进行研究、 设计和准备,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课下的勤于反思与在生成。(二)其他环节做到精细化到因生制宜上海静教院附校后茶馆式研究覆盖了教学各环节, 在对课堂教学带来变革的同时必然给其他教学还击带来了变革, 包括备课的改进, 作业改进及辅导改进等等。一是

21、学习时间高效利用。静教院附校中午时间很短, 11:40 上午放学,下午1:00 又上课了。学生吃完饭会忙些什么,因为我们也已离校不得而知,但通过我的网络搜索,发现了其初中部的一则图片报道(该校中小学的中午时间都为11: 4512: 50,下午 1:00 钟上课)这是午餐后,中午12: 15,学生自觉的开始学习了。当然,有老师在里面,也是自发的。二是学校自修课因生制宜。下午的报告,我利用中间休息时间转了一下各班教室,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只有1/3左右的学生在上课, 其余的不知去向。 我很纳闷, 后来采访了部分学生才知道学生正在上自修课, 另外的学生是学科考试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 上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

22、等自主学习,呆在教室的学生是学科成绩不理想(考试成绩80 分以下)的,在学科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校的做法真正把教学落在实处,体现了以生文本。 张人利校长在qq 在线中说过: 我们学校从来没有停止过补课,可以说天天都有, 但是绝对不是全班, 绝对不是大多数,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差异教育。 一堂课完全有可能有同学还不能完全掌握, 对个别学生恰如其分地、适当地进行补习,常常是必要的。例如:附校初三学生在临近中考之前,放学的时间也不相同,学习最优秀的学生2: 45 放学,一般同学 4: 30 放学,个别同学 5: 30 甚至还要晚一些才能放学。所以,不是在于有没有补课、不在于时间的

23、长短,而在于针对性如何、教育的效益如何。三是作业习题针对性、及时性和生成性。 “减负校长”张人利还用事实告诉大家, 没有一本教辅书, 同样也能创造神话秘诀就是请老师下题海, 自己编写习题。 张校长向我们讲了两个案例, 该校四年级教师楚娟娟, 从来不用一本教辅书, 却坚持每周为学生开一份“学业诊断书”,逐个分析1 0 0多名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针对“病症”开“药方”,布置习题,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我曾看见一位初三老师在黑板上出题, 抄得很辛苦。当时我很纳闷,手抄费时费力,为何不直接拿去印刷呢?”张校长说,这位老师的回答让他很意外“根本来不及拿去印, 我的题目都是新鲜出炉, 同学们一做完, 我就

24、立即批改, 然后根据作业中的问题, 再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给大家反复操练, 有时候一天之内就要好几个来回。 ”所以, 经常会看见这位老师“一边出操一边批本子”, “争分夺秒”就是为了及时反馈, 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并解决掉。印象二: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中求真务实静教院附校十多年来, 坚持课堂教学改革, 潜心研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在改变了过去“实验班”、 “对照班”的实证方法, 用自己创建的“循环实证”的方法进行, 通过循环实证的教育科研方法, 并把科研与教师教育整合在一起, 带来教师对后茶馆式教学的文化认同。然而, 目前实证的教育科研方法在中、 小学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是所谓的“对照班”与“实验班

25、”的方法。 这种实证方法的弊端在于: 对照班”、 “实验班”是同一个教师教学, 还是不同教师教学?如果同一教师教学, 在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实在太高,几乎很难做到;如果不同教师教学,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往往安排优秀教师上“实验班”, 一般教师上“对照班”。 变量不能控制,结论也不能信服。上海静教院附校力图改变过去的教育科研方法,推出了所谓“循环实证”的科研方法。 在这一次的全程操作中, 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不变,授课教师不变(原来的授课教师,可能是同一位教师,也可能是两位、三位、甚至更多位教师),教学内容不变。 (这类实验一定是在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不同班级进行)。教

26、师在此项实验之前都各自作好了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不但统一内容, 而且还统一教学目标的侧重面, 但不一定统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一次“实证循环”的实证点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 所以教学设计的改进可以是比较全面的, 也可以是部分的。 相对应, 后检测可以是以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对象,也可以以某一点为实证对象。 1班、2班、3班课堂教学时,所有研究人员(包括授课教师)全部观课。在每次校本研修时,所有研究人员与授课教师一同参加教学设计的改进。授课与校本研修过程全程录像、 录音。 因为此项研究不仅是学生学业成绩变化的研究, 另外还有校本研修的研究、 教学设计改进的研究、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与学

27、生学业成绩有关的其它方面的研究。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中,这样流程可以进行多次。这样,就形成了循环。印象三:在课程开发上,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年级就开设外语课, 每周 5 节, 这是考虑了6-7 岁的孩子发音器官柔软,语言模仿能力最强,是学习听、说语言的“最佳发展期”。每天中午 30 分钟的英语长廊活动, 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空。 在静教院附校, 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人,“我的课程我做主:每周一、三、四下午第三节课,学生们背着书包到小剧场、形体房、实验室、心理室、机器人室、史地活动室和操场等地,自由选择各种拓展和探究型学习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涉及八大学习领域的近百门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时

28、间和空间,丰富的学习内容、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发起学生持续高涨的学习热情。 学校将政治、 历史、 地理学科内容进行整合,设置为综合社会课;采用合- 分 - 合的教学方式,既有分科教学,又有跨学科专题研究。 并积极尝试将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 主题班会、 团队活动等都融入德育课程改革中。 学校建设了自己的特色课程新德育, 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许多课题的研究,代替了枯燥乏味的政治课程,却让学生在辩论、学习、考察的过程中, 在快乐中学习。 这是静教院附校校本化实施基础型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 该课程已推进到小学一、 二、 三和中学六、 七、 八共六个年级。 如:静教院附校七年级“新德育”

29、课程教学专题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来设计升旗仪式;附校知多少?假如我是校长;体育课该不该补上?新德育“有话大家说”爸爸妈妈拆了我的信; 看了我的日记; “压岁钱”究竟该给谁?爸爸妈妈打我, 可以吗?你会打自救电话吗?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这些教学专题取自于学生生活。 每一专题切口小且采用儿童化的语言, 力求找准学校初中学生的“需求点”。 学生在课堂上探讨的是一个看似平常的话题, 然而其背后却蕴涵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 学生在课堂创设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中,有意义地接受并领会了与其现实生活相关的道德要求。四、教研队伍高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永恒主题 , 也是办学的一个

30、长期实践探索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抓好教研工作, 而健全的教研机构是搞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师对课堂教学的观摩、分析和研讨,十分精致而且深入,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静教院附校张校长介绍:上海的教研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形式,称为四级教研网, 这是很多国家没有的。 最近, 美国研究课堂教学的学者找到我,希望跟我们联手来做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研究中日美“教师发展指导者”的工作特色。 所谓教师发展指导者, 在我们来说就是教研员、 培训师以及教育科研人员。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跨文化比较研究?因为美国教育界有一个看法, 认为中国这次 PISA 测试成绩这么出色,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师要钻研每一堂课,而且是有人指引、 有人引领地钻研。 我想, 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工作的确非常重要, 中国教育将来如果在国际上发生影响, 这一点可能是潜在的一个生长点。 ”目前 , 农村小学教研机构建设的情况如何呢?我的个人体会是乡镇教研员工作压力大, 工作负担重, 不时地安排乡镇教研员做其它的工作, 不能做到专人专用,乡镇教研室的工作受制于其他工作。目前,县级和校级教研组人员齐备、科目齐全 , 而我们乡镇级教研人员 , 对上要配合完成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