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基本知识_第1页
新课标的基本知识_第2页
新课标的基本知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新课标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 名专家的共同努力, 18 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2、为什么要课程改革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3、课程改革的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

2、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4、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5、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课程类型主要有: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

3、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分科课程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满足地

4、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综合实践课程必修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 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农科教相结合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

5、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 ”和 “三教统筹 ”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 ”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 ”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7、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9、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创造性、主动性的劳动,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焕发活;.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灌输 接受 ”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者。教学也需要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情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发展。当学生出现问题或错误时,教师不要只是训斥、惩罚,而要加以指导、点拨,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