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第2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三离散化方法研究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416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4年4月10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按模拟系统设计方法与按离散设计方法);2熟悉将模拟控制器D(S)离散为数字控制器的原理与方法(按模拟系统设计方法);3通过数模混合实验,对D(S)的多种离散化方法作比较研究,并对D(S)离散化前后闭环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以加深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解。二、实验设备1. 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 PCI-1711
2、数据采集卡一块3. PC机1台安装软件“VC+”及“THJK_Server”)三、实验原理由于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应的信号变换装置(A/D和D/A)取代了常规的模拟控制。在对原有的连续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时,最方便的办法是将原来的模拟控制器离散化。在介绍设计方法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图3-1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3-1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由图3-1可见,从虚线I向左看,数字计算机的作用是一个数字控制器,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是离散的数字量,所以,这一系统具有离散系统的特性,分析的工具是Z变换。由虚线II向右看,被控对象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模拟量,所以该系统是连续变化的模拟
3、系统,可以用拉氏变换进行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系统,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近似地把它看成模拟系统,用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的分析工具进行动态分析和设计,再将设计结果转变成数字计算机的控制算法。也可以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适当变换,变成纯粹的离散系统,用z变化等工具进行分析设计,直接设计出控制算法。按模拟系统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当采样系统的采样频率足够高时,采样系统的特性接近于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此时忽略采样开关和保持器,将整个系统看成是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用s域的方法设计校正装置D(s),再用s域到z域的离散化方法求得离散传递函数D(z)。为了校验计算结果是否
4、满足系统要求,求得D(z)后可把整个系统闭合而成离散的闭环系统。用z域分析法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最终的检验,离散后的D(z)对D(s)的逼真度既取决于采样频率,也取决于所用的离散化方法。离散化方法虽然有许多,但各种离散化方法有一共同的特点:采样速率低,D(z)的精度和逼真度越低,系统的动态特性与预定的要求相差就越大。由于在离散化的过程中动态特性总要变坏,人们将先设计D(s)再进行离散化的方法称为“近似方法”按离散设计方法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直接在z域中用z域频率响应法、z域根轨迹法等方法直接设计数字控制器D(z)。由于离散设计方法直接在z域设计,不存在离散化的问题,所以只要设计时系统是稳定的,即
5、使采样频率再低,闭环系统仍然是稳定的。这种设计方法被称为“精确方法”本次实验使用按模拟系统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二阶系统来说明D(S)控制器的离散化方法。1、二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3-2所示。R($)>D(S)C(s)图3-2二阶对象控制系统方框图3510k100K工图3-3二阶对象的模拟电路图2、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2,超调量%v10%,系统的调整时间t1ss令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兄2n2)n根据公式%et2100%,为满足%10%,取土2可以满足要求。根据公式tsn则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仆)亦冇,已知二阶对象传递函数为G0(s)$(0;),可用
6、零极点抵消的方法来设计校正网络D(s),取5,为满足tS1s,取“兀2。所以校正网络D(S)0.610.5s10.167s3此时KHmsG(s)lims32,满足速度误差系数k2的条件。vs0s0s(0.16E1)v利用Simulink对校正前后系统进行仿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3、D(S)的离散化算法图3-4数一模混合控制的方框图图3-4中D(S)的离散化可通过数据采集卡的采样开关来实现。下面介绍几种按模拟系统设计的几种设计方法。1) 后向矩形规则法后向矩形规则S与z之间关系为SLd,代入D(S)表达式中得D(Z)0.610.5T1Z10.6T0.50.5Z10.167T0.1671_0.1
7、67T0.167Z*1于是得T0.167U(k1)0.6T0.50.167皿2) 双线性变换法此时的转换关系为ZTs2T1s2十卅或S¥匕,代入D(s)得rc21Z110.5-D(Z)0.6T1Z1rc"21Z110.167-T1Z11Z1)(1Z1)TT(LZ1)0.334(LZ1)D(Z)0-6(0.33:T)(0.334ZT)Z10.61T)1T)Z1即U(k)1T0.334T0.61T0.334Te(k1)3) 冲激不变转换法如果用零阶保持器,则D(z)(s)sD(z)(1z1)D(s)s0.5s根据前面已知D(s)0.6化咲D(z)0.6(1z1)s1.94s5.
8、88D(z)0.6么94(194e5.88T)Z11e5.88Tz1s(10.167s)则D(z)0.6(1z1)-10."即U(k)e5.88TU(k-1)0.62.94e(k)(1.94e5.88T)e(kr1)4) 零极点匹配法10.5s已知D(s)0.6k面s极点S零点S2e6t,零点Ze2t则在离散域传递函数变为D(z)K(ze2t)e6t由D(z)|z1(s)|s01e2t1e6t0.69求得K0.61e6tk,则D(z)0.61e6tze2t1e2t0.6ze6t1e6t1e2t1e2tz11e6tz1即U(k)e6tU(k1)0.61e6t1e2te(k)e2te(k
9、1)对应到Z域,极点Z由于零点数等于极点数,故可省略匹配零点与极点相等这一步骤。四、实验步骤1、仔细阅读“PCI-1711数据采集卡驱动函数说明.doc”和“THJK-Server软件使用说明.doc”文档,掌握PCI-1711数据采集卡的数据输入输出方法和THJK-Server软件(及相关函数)的使用方法。2、模拟电路接线图如图3-5所示:+15V硬件电平匹配+5VAD2图3-5模拟电路接线图下面解释硬件电平匹配电路存在的原因,由于PCI-1711卡的DA输出只能为010V的正电压,而实验中则需要输出-ioiov的电压,故先将-1010V的输出电压U进行软件电o压匹配,将其转换为010V的正
10、电压由DA1通道输出,转换关系为U|(10U),DA12o如表3-1所示:Uo-10V-7.5V-5.0V-2.5V0V2.5V5V7.5V10VDA10V1.25V2.5V3.75V5.0V6.25V7.5V&75V10V表3-1(范围为-10V10V)与卩(范围为010V)的对应关系DA1这样就把T010V电压转换为010V电压通过DA1通道输出了,然后再将此电压通过图3-5中的硬件电平匹配电路,还原为-1010V的电压,不难看出,此硬件电平匹配电路的转换关系为U2(U5),U为U在通过硬件匹配电路后的输出电压。DA1DA1DA1DA1此电平匹配方法实际作用是克服了PCI-1711
11、卡只能输出010V单极性电压的不足。3、用导线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到PCI-1711数据采集卡的“DA1”输出端,系统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的“AD1”输入端相连;4、用导线将阶跃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PCI-1711数据采集卡的“AD2”输入端,作为阶跃触发使用,阶跃幅度由软件设定。初始时,+5V电源开关处于“关”状态;5、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要求,根据不同的方法设计离散化数字控制器(此步可在预习过程中做完)。6、打开离散化实验文件夹下.dsw工程文件,源程序中缺少数字控制器算法程序。请同学用设计好的数字控制器算法编写程序。7、源程序编译通过后,先启动“THJK_Server”图形显示软件,再执行
12、程序代码,在显示界面出现的曲线并稳定后(初始化后),把+5V电源打到“开”状态,观测并记录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在实验结束后,在键盘上先按下“e”,再按下“Enter(回车键)”键,程序退出。8、采用不同的离散化方法,重复步骤6、7,比较采用各种离散化方法后的阶跃响应曲线。9、利用Simulink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将校正前后曲线进行比较,并把校正后曲线与前面步骤7、8中采用数字控制器的实验曲线相比较;五、实验记录1. 采用不同离散化方法并绘制阶跃响应曲线(1) 后向矩形规则法由后向矩形规则法计算有:U(k)0,167U(k1)0.6T°5e仮)°3
13、e(k1)T0.167T0.167T0.167对应控制器编程为:ei=sv-fVoltage;/控制偏差output二0.167/(Ts+0.167)*opx+0.6*(Ts+0.5)/(Ts+0.167)*ei-0.3/(Ts+0.167)*eix;eix=ei;T=ls:量程选择:opx=output;设置不同的采样周期T:T=0.1s厂示波器1动态显示6543ft1210-1-2±t-示波器1|oiovV|126.178127.93S110.339112.099113.S59115.619117.379119.138120.898122.658124.41S时间游标2测量值也x
14、:|1,2517也丫:|1.1871游标1测量值XI:|115.596VI:|3,805示波器2T=0.01s:结果分析:后向矩形法离散后控制器的时间响应与频率响应,与连续控制器相比有相当大的畸变。但能够保证只要原连续时间系统是稳定的,离散化后得到的离散系统也稳定的。但是随着控制周期的增大,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都随之增大。(2)双线性变换法由双线性变换法计算可得:U(k)船+U(k】)06J邛06Je(k】)对应控制器编程为:ei=sv-fVoltage;/控制偏差output=(0.334-Ts)/(0.334+Ts)*opx+0.6*(l+Ts)/(0.334+Ts)*ei
15、-0.6*(l-Ts)/(0.334+Ts)*eix;eix=ei;opx=output;设置不同的采样周期T:T=0.Is示波器i示波器1动态显示5通道1通道2410-10-38-8-2-ft116-6-04-II1-12-2-2-30-110-30.33131.S7233.41334.95421.08522.62624.1&727.24928.79时间量程选择:示波器2T=001sT=ls示波器1动态显示示波器16543ft1210-1-2/|,-161.376量程选择:游标1测量值XI:|148.090VI:|3,805游标2»值X2:|149.342¥2:1
16、45.537147.297149.056150.816152.576154.336156.096157.B56159.616时间163.136也x:|1,2517也丫:|1.2267实验分析:双线性变换法也能够保证只要原连续时间系统是稳定的,离散化后得到的离散系统也就是稳定的,离散化后的系统稳定与不稳定的部分与原系统相同。但是随着控制周期的增大,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都将随之增大。(3) 冲激不变法由冲激不变法计算可得:U(k)e5.88TU(k-1)0.62.94e(k-(1.94e5.88T)e(k-1)对应的控制器的编程为:ei=sv-fVoltage;/控制偏差outpu
17、t二exp(-5.88*Ts)*opx+0.6*(2.94*ei-(1.94+exp(-5.88*Ts)*eix);eix=ei;opx=output;设置不同的采样周期TT=0.1s示波器1动态显示通道110-通道210-8-8-6-6-4-2-2-0-10-15/'r/.-斗31071.33972.175示波器173.01173.S47量程选择:-170.50374.6S375.51976.35577.19178.027时间T=ls示波器1动态显示示波器15斗31Z/±/1/10-1-231S.041量程选择:游标1测量值XI:|:314.308Yl:|3.752游标2&
18、#187;值X2:|315.463Y2J4.318312.147312.S02313.457314.112314.767315.422316.076316.731317.3S6时间31S.696也x:|1,1551也丫:|0.5659示波器1动态显示通道1通道210-10-6-6-_2O八r/V7、IV/1465示波器1量程选择:0-10V405.101406.426407.75409.075410.399411.724413.04B414.372415.697417.02141S.346时间游标1测量值XI:|314.3UE:也X:|1,1551也丫:|0.5659示波器2实验分析:冲激不变
19、转换法可以保证离散系统的脉冲响应与连续系统相同,在采样周期较小时,相比与前两种方法,其超调量较小,但是随着控制周期的增大,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都同样将随之增大。(4)零极点配置法由零极点配置法计算可得:U(k)e6tU(k1)0.61e6t1e2te(k)e2te(k1)示波器2对应的控制器的编程为:ei=sv-fVoltage;/控制偏差output二exp(-6*Ts)*opx+0.6*(l-exp(-6*Ts)/(l-exp(-2*Ts)*(ei-exp(-2*Ts)*eix);eix=ei;opx=output;设置不同的采样周期TT=0.1s示波器1示波器2T=ls示波器1动态显示2道一一-一一一通O864286420-1/-/"7-一一二/5斗1055.099量程选择:|o10V创-游呼测量值XI:|56.405V1J3.7S7游标2测量值X2:|57.284¥2:|4.32057.9655S.44258.9259.397示波器157.487时间55.57756.05456.53257.00959.875也X:|0,8794也比|o,5325T=0.01s实验分析:零极点匹配法能保证连续控制器与离散控制器的增益相同,离散化后得到的离散系统也就是稳定的。但是随着控制周期的增大,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自然观察实践活动计划
- 服务行业2025年财务管理总结与下半年计划
- 妇产科实习生培训工作计划
- 科技行业期末复习计划构建
- 2025年中国医美移动应用(APP)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假发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六年级英语复习时间管理计划
- 2025年中国HDPE聚乙烯管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一体化振动变送器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全屋定制家具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四年级下册英语(人教PEP)高频考点每日一练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课件
- 重庆旅游课件教学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布局规划指南》编制说明
- 《大数据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 状语从句(练习)-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 DB11∕T 584-2022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JJF 2156-2024材料热膨胀仪校准规范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院感知识培训课件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