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201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历史、道德与法治综合,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卷1(选择题)本卷共11题,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口口口口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府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口口口口”应是()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博的生动画面
2、,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材料评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A.武昌起义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D.北洋军阀混战4. 如图的特派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卄衣4A為十+氏旳出理心备为农外代申工XRA.中国参加了联合国
3、成立大会B.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5. 对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芙国棉手缢二甥工人和婢務竖厂工人人毀蹴甘图-f-A,)4S0A. 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 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6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
4、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A.背景B.经过C.结局D.影响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8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
5、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C.美国开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9马歇尔计划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国态度的漫画。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c.为;10.如图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A.苏联实现工业化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D.西欧、日本的崛起11.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
6、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D.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卷11(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材料二:邓小平指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长期以来,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7、必须改革。邓小平还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认为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主张,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邓小平还积极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他刚刚复出就出访日本,加强了中日关系;1979年,在邓小平等人的努力下,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也实现重大突破,恢复了正常化。-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2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4分)(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毛泽东、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是什(么3。分)13探
8、究问题。(12分)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治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
9、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不但基本断绝了国家最需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交换,而且也促使我国必须做好应对外敌的准备。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默默地创造着奇迹。-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东方巨响”与原子弹的首次使用相距多少年。(2分)并据材料一,指出“东方巨响”在当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2分)(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我国从“东方巨响”中得到的经验。(8分)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5分)英雄榜(一)不止夺取山东的是我们的仇敌,这强盗世界中的一切强盗团体,秘密
10、外交这一类的一切强盗行为,都是我们的仇敌啊!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誉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1919年5月18日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想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1)据英雄榜(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4分)并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各自国际
11、背景及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8分)(2)据英雄榜(一)和问题(1),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3分)参考答案与解析卷1(选择题)本卷共11题,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口口口口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府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口口口口”应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知识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思路分析】本题以“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将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为切入点,考查了南京条约相关知识。【解答过程】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口口口”应是南京条约。从材料中的“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说明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说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
13、钱贱,造成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这就是南京条约的影响。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解题关键是在于对材料的理解,通过对材料内容进行逐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博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材料评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知识考点】洋务运动【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过程】据题干“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
14、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领导发动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故材料评述的是洋务运动。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A.武昌起义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D.北洋军阀混战【知识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武
15、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思路分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解答过程】据材料“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可知,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包括袁世凯独裁统治、尊孔复古的逆流、北洋军阀混战。A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其主要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不属于“痛苦与失序”。故选:A。【总结归纳】注意对材料的理解,识记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相关知识。4. 如图的特派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iI一卄琴灌护g蹋卡4扎叫出冷理4为丸*代槛此IIKA.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成立大会B.中国是联
16、合国创始会员国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知识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过程】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题干的特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史实。
17、5对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1血SC英国棉手缎二垢工人和捧跖骏厂工人人数甌井團(忙41:-卜人)jrLIiu,r°Ifllft18361-5361酩b1B56IS6-6(斗)25fl2悯A. 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 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8、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过程】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6.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
19、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A.背景B.经过C.结局D.影响【知识考点】印度民族大起义.【思路分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印度民族起义。【解答过程】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
20、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1857-1859年,印度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起因是“涂油子弹事件”,起义席卷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城市,同时受到了本国封建王公的支持,1858年章西女女王牺牲后,起义部队化解成无数小部分,最终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反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印度反殖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给与英国殖民者沉重的打击。故选:Do【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
21、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知识考点】日本明治维新【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解答过程】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
22、以上可见,明治维新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题干材料强调了“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和“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故选:Co【总结归纳】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C.美国开始
23、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知识考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思路分析】本题以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为依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解答过程】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月,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
24、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9马歇尔计划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国态度的漫画。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知识考点】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c.为;思路分析】本题以四幅历史漫画为切入点,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解答过程】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
25、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同时在经济上遏制苏联,达到美国一箭双雕的目的。其中A属于中国的漫画,BC属于苏联的漫画;D属于英国漫画,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需要美国扶植,故D符合题意。故选:D。【总结归纳】注意对漫画的解读,识记马歇尔的内容、目的及作用。10.如图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凡尔寒一华盛顿体系二|匚二芬极化趋势KJk,JA.苏联实现工业化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D.西欧、日本的崛起【知识考点】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思路分析】本题以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为依托,考查二战后的冷战政策
26、和两极格局形成。【解答过程】仔细观察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导致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遏制苏联,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表现为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组织。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的冷战政策和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知识。111975年
27、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D.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思路分析】本题以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为依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过程】1975年生产计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
28、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
29、数据的通信媒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故选:Do【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卷11(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材料二:邓小平指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长期以来,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
30、革。邓小平还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认为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主张,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邓小平还积极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他刚刚复出就出访日本,加强了中日关系;1979年,在邓小平等人的努力下,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也实现重大突破,恢复了正常化。-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2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4分)(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毛泽东、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是什(么3。分)【知识考点】
3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邓小平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过程】(1)据材料一“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可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2)据材料二“邓小平指出,虽然我国已经
32、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长期以来,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邓小平还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认为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主张,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可知,经济体制存在弊端和国家封闭,不对外经济交流是邓小平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毛泽东、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故答案为:(1)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经济体制存在弊端;国家封闭,不对外经济交流。(3)中华民族的独
33、立与富强。【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理论贡献、邓小平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的相关史实。13探究问题。(12分)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治厂和兰州气体
34、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不但基本断绝了国家最需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交换,而且也促使我国必须做好应对外敌的准备。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默默地创造着奇迹。-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东方巨响”与原子弹的首次使用相距多少年。(2分)并据材料一,指出“东方巨响
35、”在当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2分)(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我国从“东方巨响”中得到的经验。(8分)【知识考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首次使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过程】(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据“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可知,1964-1945=19年。材料一中的“东方巨响”与原子弹的首次使用相距19年。据材料一'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可知,“东方巨响”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据材料二“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治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和军事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小雪节气国旗下讲话稿范文(9篇)
- 开学典礼致辞(15篇)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模拟试卷335
- RRD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高眼压的眼前节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 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安全巡查的第三方解决方案
- 【医学课件】加强防范医疗事故(83p)
- 2025版食堂食材采购合同及食品安全培训服务协议3篇
- 养鱼店销售员工作总结
- 酒店厨房管理规范制定
- 2025版行政上诉状补充范文:权威解读与实战演练3篇
- 销售礼盒营销方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小英雄雨来》读书分享会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
-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课件
- 中科大光学讲义08光的偏振
- 黑布林英语阅读《小妇人》-中英伴读
- 小学美术-《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WINCC满足FDA规范配置说明分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