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5 三年级数学课与四年级数学课所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属于泰勒模式中学习经验的 (A)· a 纵向组织· b 连续组织· c 横向组织· d 序列组织1.2 5 杜威用来消解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但硬对立的是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 B· a 经验概念· b 连续性原则· c 主动作业方法· d 课程教学概念1.3 5 下列不属于泰勒提出的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的是( B)· a 连续性· b 实践性· c 序列性· d 整合性1.4 5 “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所采用的“

2、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的 A· a 忠实取向· b 实践取向· c 创生取向· d 相互适应取向1.5 5 教学设计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交互作用、协同进行的规划教学的活动,这一观点属于 B· a 忠实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b 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c 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 d 实践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1.1 5 目标游离评价是下面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A )· a 斯克里文· b 泰勒· c 布卢姆· d 古巴1.3 5 课程与教学评

3、价的回应模式是下列哪位学者首先提出的( C )· a 斯克里文· b 斯腾豪斯· c 斯太克· d 泰勒1.4 5 第四代评价在本质上认为评价是( D )· a 测量· b 描述· c 判断· d 协商1.5 5 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这一观点属于( B )· a 课程开发研究· b 课程理解研究· c 课程评价研究· d 课程实践研究1.6 5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

4、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这句话中体现的是哪位教育家的何种策略 A· a 卢梭,消极教育· b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 c 杜威,问题解决教学· d 布鲁纳,发现教学1.7 5 下列不属于课程变革过程的环节的是 B· a 课程计划· b 课程选择·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评价1.8 5 下列哪种课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D· a 相关课程· b 融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环境教育课程1.9 5 “儿童与课程仅仅是确定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决定一条直线

5、那样,儿童现在的观点和学科中所包含的事实与真理决定着教学”。这一论述出自 B·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1.10 5 下列不属于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的是( D)· a 基本性· b 基础性· c 范例性· d 发现性1.11 5 提出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是 B· a 伯曼和麦克考林· b 帕里斯· c 古来德曼· d 富兰和庞弗雷特1.12 5 下列不属于博比特和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局限性的是( C)· a 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6、b 秉承“泰罗主义”精神· c 忽视社会生活需要· d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1.13 5 以下关于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 b 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代替教师的讲授· c 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 d 学生的“自主性”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1.14 5 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D )(201207真题)·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 拉特克· d 夸美纽斯1.15 5 追求“解放兴趣”的是( A )·

7、 a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b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c 泰勒原理· d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1.16 5 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的是( A )· a 学术中心课程· b 学科中心课程· c 学科结构课程· d 科学化课程1.17 5 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看,研究者对个案性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这类研究者所持有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C· a 课程忠实取向· b 课程相互适应取向· c 课程创生取向· d 课程实践取向1.18 5 在非指导性教学

8、理念中,教师是作为(B)· a 指导者· b 促进者· c 学习者· d 课程开发者1.19 5 系统确立起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学者,其代表作是 A· a 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b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 课程开发的新维度· d 课程开发1.20 5 以“工作分析”作为其课程开发方法的是 B· a 博比特· b 査特斯· c 泰勒· d 派纳1.2 5 用一种折衷的态度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的是 B· a 杜威&#

9、183; b 泰勒· c 布卢姆· d 博比特1.3 5 依据“操作条件反应”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普莱西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是( C )· a 实验教学· b 发现教学· c 程序教学· d 讲解式教学1.5 5 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早在2400年前就为我们确立了教学对话的范型A.精神助产术 A· a 课堂讨论· b 情境教学· c 启发式教学1.6 5 下列哪一理论体系是赫尔巴特的教学论建立的基础 A&#

10、183; a 观念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实践哲学· d 实用主义哲学非指导性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 D· a 自我觉醒· b 自我批判· c 自我反思· d 自我实现1.8 5 下列关于教育学家杜威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对立的根源正是哲学上的二元论。· b 杜威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 c 杜威是通过“主动作业”具体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的。· d 杜威提出“课程教学”概念,这是其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

11、。1.9 5 在施瓦布提出的课程四要素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 B )· a 教师· b 学生· c 教材· d 环境1.10 5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在本质上追求的是( C )· a 技术兴趣· b 解放兴趣· c 实践兴趣· d 学术兴趣1.11 5 下列不属于博比特和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局限性的是( C )· a 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b 秉承“泰罗主义”精神· c 忽视社会生活需要· d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1.12 5 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C )(

12、201207真题)· a 杜威· b 艾斯纳· c 斯腾豪斯· d 施瓦布1.13 5 查特斯把其课程开发方法称为(B)· a 活动分析· b 工作分析· c 实践分析· d 经验分析1.14 5 追求“解放兴趣”的是( A )· a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 b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c 泰勒原理· d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1.16 5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B· a 接受· b 同化· c 发现· d 联想1.17 5 恰当地

13、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要实现 B· a 科学、艺术与道德的统一· b 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c 科学与技术的统一· d 文科和理科的统一1.20 5 “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是( D )· a 学科中心课程· b 科学化课程· c 学科结构课程· d 学术中心课程1.1 5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所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属于( B )· a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b 自主型教学方法&

14、#183; c 提示型教学方法· d 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1.2 5 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方面,博比特与查特斯的思想属于( A )· a 被动适应论· b 主动适应论· c 超越论· d 积极适应论1.3 5 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 提示型教学方法· b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 传授型教学方法· d 自主型教学方法1.8 5 下列不属于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形式的是( D )· a 示范· b 呈示· c 展示·

15、; d 对话1.9 5 课程以满足学习者需要、促进个性发展为直接目的是( D )· a 社会中心课程论· b 学科中心课程论· c 教师中心课程论· d 儿童中心课程论1.11 5 下列有关奥苏伯尔所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先行组织者策略既是一项实验技术,又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 b 组织者既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 c 组织者可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d 组织者在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水平上必须高于学习材料1.13 5 表现性目标取向是由

16、下列哪位学者提出来的( B )· a 杜威· b 艾斯纳· c 布卢姆· d 辛普森1.14 5 下列不属于课程与教学目标基本来源的是( )· a 学习者的需要· b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 教师的要求· d 学科的发展1.15 5 评价的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这一特点属于B· a 第一代评价· b 第二代评价· c 第三代评价· d 第四代评价1.18 5 提出“学习层级理论”的是 C· a

17、 瓦根舍因· b 桑代克· c 加涅· d 罗杰斯1.3 5 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哪国的大学( D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1.4 5 隐性课程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 A )· a 杜威的“附带学习”· b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d 中国的先秦1.5 5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B )· a 广域课程· b 轮形课程· c 融合课程· d 经验课程1.6 5 下列观点中符合教学过

18、程本质的是( D )· a 教师中心论· b 学生中心论· c 学生特殊客体论· d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1.8 5 下列不属于经验课程理论形态的是( D )· a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b 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c 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d 儿童中心课程论1.9 5 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属于 C· a 正式的课程· b 理解的课程· c 经验的课程· d 运作的课程1.10 5 下列不属于科目本位课程的思想形态的是( C )

19、· a 要素课程说· b 泛智课程说· c 人本主义课程说· d 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1.11 5 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的是(D)·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倍尔· d 杜威1.12 5 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201204真题) A· a 科目本位课程· b 学术中心课程· c 综合学科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1.13 5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发现,课程变革过程包括 C· a 启动阶段、实施阶段、

20、评价阶段· b 启动阶段、合作阶段、实施阶段· c 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合作阶段· d 启动阶段、合作阶段、评价阶段1.14 5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B· a 接受· b 同化· c 发现· d 联想1.16 5 在泰勒模式中,课程开发的核心因素是 A· a 目标因素· b 内容因素· c 组织因素· d 评价因素1.17 5 下列不属于赞科夫新体系的教学论原则的是 D· a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b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c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 逐渐分化原则1.8 5 又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A )· a 情境教学· b 随机访问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网络化教学1.12 5 下列不属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是( B )· a 目标取向的评价· b 实践取向的评价· c 过程取向的评价· d 主体取向的评价1.15 5 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