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岳阳楼-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登岳阳楼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公元768年 (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 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感怀之作。此诗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 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 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 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 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 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 唐诗三百首栏目。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
2、历三年(768 )。 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 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 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 篇。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 是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 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i为天下文化名楼习古堂国学网 【原文】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3、流。【注解】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 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 洞庭湖,为游览胜地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 苏、浙江一带。诉(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 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 k un)日月(一作“夜”)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 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原指天地。 此指日月。乾坤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 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
4、里,日月出没于其中。”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 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 甫生活的实况。戎(róng )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 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 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 一带。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 涕,偏义复指,即眼泪。【韵译】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
5、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翻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 楼。浩瀚的洞庭湖好像把吴、楚东两地在东南边隔开,天地日月仿佛 都在湖上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消息,年老体弱的我只好带着 一家靠着这一叶孤舟任意漂泊。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仍然没有停息, 依在窗前遥望破碎的河山,不禁涕泪潸然。【评析】杜甫( 712-770 ),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 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 史。杜甫忧国
6、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力三年(公元 768年)。是年正月,诗人携 妻子从夔州出峡,漂泊荆湘,岁暮流寓于岳阳县的岳阳楼。诗人登上 岳阳楼,望着汪洋浩瀚的洞庭湖,触景伤情,遂作此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首联上下两句紧相蝉联,表明了 时间、行动和地点。因为“昔”日有所“闻所以“今”日才登“上丁 从时间上、行动上看,前后有着紧密的承接关系。又由“洞庭水”引 出“岳阳楼”来。“楼”在“水”边,只有登“楼”,才能观“水”, 两者不可分割。这两句表明,诗人过去已听说过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心早已向往之,今日登楼绝非唐突行事,而是实现了昔日的心愿,字 里行间潜藏着喜悦之情。另外,第
7、二句又是点题之笔。更多唐诗欣赏 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登上了岳阳楼,眼界立即为之开 阔,洞庭湖的整个面貌一下子就展现在了诗人的面前,昔日的传闻果然是真实的,好一派雄伟壮观的景象啊!它好像把东边的吴地和南面 的楚地一下子劈开了似的。湖水的汪洋广阔,似乎包容了整个宇宙, 连天地日月也宛若昼夜都浮在水面之上。 这是全篇仅有的两个描写景 物的句子,诗人以巨笔从吴、楚两国的幅员辽阔的地理位置着眼,由 乾坤宇宙漫无边际的空间落笔,把洞庭湖的开阔宏伟壮观的气象, 一 览无余地描绘了出来。特别是一 “诉” 一 “浮”两个动词的运用,将 洞庭湖水波涌连天的浩瀚与宏阔画面,一笔
8、勾出,可谓点石成金,富 于神韵。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诗人运笔有神,还在于诗 人宽广的襟怀,恢弘的气度。“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当诗人沉浸在那引人入胜的洞庭 湖景象之中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又从如诗如画般的澈解湖光, 联想 到了自己眼下的不幸遭际。在这浩瀚广袤的宇宙之中,他是那样的可 怜而又渺小。多年来他到处漂泊流徙,亲朋远离,音信杳无,这令诗 人感到无比的孤独。而今他又年老多病,孑然一身,只有这一叶孤舟, 载着他在这无边的苦楚中随处飘流。 至此,诗人的感情已由开篇的潜 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了。诗句中“无一字”和“有孤舟”的出奇制 胜作用不仅表现在工整的对仗上,还体现出极为传神的作用
9、。如果说前两句是洞庭湖实景的描写, 那么,这两句便是诗人现实 处境的真实写照。上下两联,彼此映衬,益发显示出景之雄伟壮阔, 情之孤苦伶仃。这里绘景到抒情的衔接转化,极其自然、和谐,达到 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指战事。“关山北”,指 祖国北方。这一年吐蕃重兵屡次侵犯西北,朝廷派郭子仪率兵五万在 奉天(今陕西省乾县)防守。“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国家仍不安 宁。作为伟大诗人的杜甫,他怎能只陷在个人的悲苦之中呢?又如何 能忘却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大事呢? “戎马关山北”,这就是指这 件大事。平生忧国忧民的诗人,想到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灾难,在岳 阳楼上凭轩倚栏,潸
10、然泪下。作品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最后的结句, 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因而,伟大诗人的形象自然突出了出来,作 品的主题思想也得到了有力深化。另外,在结构方面,“凭轩” 一词又紧扣前面的“今上岳阳楼”,使作品收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综合前面一系列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 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 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理解。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 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 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
11、 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 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 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 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 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 “昔”与“今”的时间跳 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 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 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 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 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 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
12、抒发的过程。 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 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 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 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讲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现在我登上湖边的岳阳 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 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 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 以一饱眼福。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
13、湖水分割于东南; 苍茫的湖面上,日 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 意境阔 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 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 浑之绝”。“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 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诉”,分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 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 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 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
14、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 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 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 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戎马”,兵马,这里借指 战争。大历三年(768 )秋,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 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赏析】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 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这首诗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
15、闻 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 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 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诉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 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稹 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 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 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16、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 寓无限情意。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 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 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 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 唐诗三百首栏目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 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 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 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 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
17、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 境。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 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 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 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 然未若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 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 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全诗纯用赋法,从头
18、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 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 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 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 甚至不觉得有语 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作者介绍】杜甫( 712 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 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 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
19、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 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 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 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 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 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 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
20、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 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 称他的诗为“史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 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 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 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 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 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 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 史记、施耐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口算题大全(含答案)
- 新野县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德阳中学江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文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旅游学院《动画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水市清水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天门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冠县2025届初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分子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理试题含答案
-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研究
- 锂电池起火应急演练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
- 【年产20万吨丙烯酸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