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具审计报告时间_第1页
出具审计报告时间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审计工作流程一、审计流程的意义(一)概述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1、确定审计的目标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4、符合性测试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6、实质性测试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8、撰写审计报告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

2、、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二、准备阶段(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常用方法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

3、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签约双方的义务;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审计收费;违约责任;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

4、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四)确定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

5、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

6、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

7、如: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8、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

9、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

10、已进行适当处理。篇二: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审计工作流程一、审计流程的意义(一)概述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1、确定审计的目标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4、符合性测试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6、实质性测试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8、撰写审计报告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

11、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二、准备阶段(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常用方法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

12、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签约双方的义务;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审计收费;违约责任;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

13、制制度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四)确定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14、。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15、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

16、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

17、反向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

18、,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

19、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篇三: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1审计工作流程一、审计流程的意义(一)概述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1、确定审计的目标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4、符合性测试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6、实质性测试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

20、评价8、撰写审计报告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二、准备阶段(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常用方法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

21、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签约双方的义务;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审计收费;违约责任;应当约

22、定的其他事项。(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四)确定重要性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

23、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

24、方面理解: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25、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

26、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

27、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

28、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篇四:第七编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第二十二章完成审计工作一、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考试中审计实务部分的重点,各种题型都可涉及,所占分数也较高;考生应特别关注本章知识的简答题或在综合题中的应用,尤其注意把握调整分录的编制、考虑持续经营假设、期后事项、书面声明等知识。二、重点和难点(一)编制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1.差异调整表的编制注意:调整分录的编制2.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二)考虑持续经营假设1.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3. 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

29、力作出的评估4. 识别出事项和情况时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5. 审计结论与报告(三)或有事项(四)期后事项1.期后事项的种类2.各时段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处理(五)书面声明1.书面声明的含义2.针对管理层责任的书面声明和其他书面声明3. 书面声明的日期和涵盖期间4. 对书面声明可靠性的疑虑以及管理层不提供要求的书面声明第二十三章审计报告一、考情分析本章是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各种题型均可能涉及,尤其是综合题。考生特别要注意将第十三至二十二章的内容同审计报告结合的综合题。具体要把握好: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非标准审计报告出具的条件及其草拟;比较信息和其他信息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二、重点

30、和难点(一)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二)非标准审计报告1.非无保留意见(1)出具的情况(2)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2.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1)出具的条件(2)采取的措施3.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1)出具的条件(2)出具的具体情形(三)比较信息1.含义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四)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1.其他信息的含义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2.重大不一致篇五:关于审计报告日期关于审计报告日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第二十一条“审计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关于审计报告日期的规定,中注协已经历三次规定,前两次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