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第1部分板块6专题16生物技术实践(含答案)_第1页
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第1部分板块6专题16生物技术实践(含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六生物技术实践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题考情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019乙卷T39:培养基吕养 物质的确定、选择菌落数的 误差分析2019丙卷T39:乳酸菌的分 离纯化2019卷IT39:微生物计数 方法的选择2019卷UT39:纤维素酶的 作用、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原理和方法等2019卷IT39:水样中细菌含量检测方法及分离方法的应用2019卷UT39:致病菌单菌落的选择培养及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检 测方法1.近五年的考题中, 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的考查尤为突出,侧 重考查微生物的分离 纯化技术,对传统发 酵技术的发酵原理、 制作流程等的考查频 度也在不断提高。对 植物组

2、织培养、胡萝卜素的提取仅有2019年、2019年卷I进行 了考查,前者侧重考 查宫养条件及有关植 物激素的作用等;后 者侧重考查胡萝卜素 的萃取剂的选择等。2常借助某一特定的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考查微生物的营养、 接种方法等;对于生 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 的应用,常借助发酵 实例考查,填充内容 多为教材中一些结论性语句等。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植物有效 成分的提取的考查也 多以教材基础知识为 主。3备考时,从以下5个方面来把握:(1)掌握大肠杆菌的纯 化原理、主要方法及 菌种的保存方法。(2)认真分析教材中两 个微生物分离与计数 的实例,并掌握微生 物的筛选及技术方 法。(3)利用比较法归纳总

3、结并掌握常见传统发 酵技术的原理、流程 及影响因素等。(4)列表比较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及胡萝 卜素的提取方法、原理、实验步骤等异同。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2019丙卷T39:分离纯化乳酸菌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 的作用2019卷IT39:筛选微生物的方法2019卷IT39: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3.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 本方法及利用微生物进行 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2019甲卷T39:苹果醋的发酵原理、菌种等2019卷IT39:泡菜制作的 发酵原理、制作流程等4.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2019卷IT39:胡萝卜素的种类、性质及提取方法核心知识串联考点串讲1|微生物的利用和传统发酵技术真题避斷

4、真题避斷1. (2019全国乙卷)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 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1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I、X、H2O);2制作无菌平板;水、删*飙源、府盛撞包驾消痔和灭曲无陆技术微生物发卿】工賞总方法配制培养基一无菌*倒平板爭养披术流程 f 展种一培养r以尿索柞为唯一氮源的选培养基特点 酣养基L稀释涂布平板眶利展微撓 直撼I数苗尿索细歯分离生物技术宝践腐乳制作的主耍微生锄岳 泡集制柞的微生物”乳酸菌刚果红染吐理微生鞠wiT植物桶 m分的提取橘皮梢油 碗施压躯 胡萝卜左提

5、取 和鉴定方宓.萃取联提取、纸泾析法鉴定联系3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4将各组平板置于37C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_ 。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 _ 。(2)步骤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 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 该做法 _(填“正确”或“不正确”)。【解析】(1)牛肉膏和蛋白胨中均含有氮元素,因此微生物所需的氮来

6、源于牛 肉膏和蛋白胨。若要完成步骤 ,需要进行倒平板操作,用到的是固体培养基, 所以培养基中要有琼脂。(2)该实验的空白对照组为不进行处理的无菌平板,实验 组的操作为将各无菌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相同时间。(3)若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了菌落,说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污染现象。空白对 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导致实验变量不唯一,不能确定实验组平板 上的菌落是否仅由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微生物形成,因此不能求出实验组的 菌落平均数。【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 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 不正确2. (2019全

7、国丙卷)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 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1)_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 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 _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和o_ 。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 的菌落作为候选菌。(3)乳酸菌在20C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_ 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这样既可避免杂菌污染,又可将乳酸菌分散成单个细胞,以便在培养基表面形成 单个菌落。(2)

8、乳酸的积累影响乳酸菌的增殖,加入碳酸钙可以中和乳酸菌代谢(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另外,乳酸和碳酸钙反应,进而导致碳酸钙分解形成 透明圈,有利于乳酸菌的鉴别和分离。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3 mL的甘油瓶中,装入1 mL甘油后灭菌。将1 mL培养的菌液 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一20C的冷冻箱中保存。【答案】(1)无菌水 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2)鉴别乳酸菌 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具有透明圈 甘油3. (2019全国甲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乙醉十匚(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

9、程和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在酵母菌细胞的 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_。(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_件下才能完成。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o(4)醋酸杆菌属于_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解析】(1)图中过程和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的过程,无氧呼吸的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乙醇可用酸

10、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 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供酵母菌繁殖利用,故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繁殖速度 更快。(2)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因此,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将乙醇转变为醋酸 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酵母菌产生乙醇 的适宜温度为1825C,第二阶段醋酸杆菌产生醋酸的适宜温度为3035C,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的细胞 器只有核糖体一种,不含线粒体。【答案】(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2)有氧(3)低于(4)原 不含有4

11、. (2019全国卷U)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 若 干 灭 菌 后 的 空 白 平 板 先 行 培 养 了 一 段 时 间 , 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12、开始划线。这样做的 目的是。_(3)_示意图A和B中, 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 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_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 的利用率。【解析】(1)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0.1 mL稀释液中平均有(39+38+37)/3=38个活菌,则每毫升稀释液中活菌的数目为38/0.1=380,则稀释前每毫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0X10

13、0=3.8X104,则每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X104x1 000=3.8X107。(2)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以达到迅速彻底灭菌的目的。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 端开始划线,其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比较图A和图B可以看出:A培养基中细菌的分布呈线性,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 的结果;B培养基中细菌均匀分布,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振荡培养可以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答案】检

14、测培 养基, 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x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 B溶解氧营养物质5. (2019全国卷U)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 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_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_或_ 将样本接 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C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

15、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_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 能是抗生素D的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_。【解析】(1)实验室中对微生物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划线法和稀释 涂布法。(2)若让已经获得的单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且均匀繁殖,常用涂布 器把稀释的菌液均匀涂满整个平板。(3)对某种抗生素越敏感的致病菌,

16、在该抗生 素存在的范围内,越不易生存,形成的透明圈就越大。但是,如果在透明圈中还 有菌落生存,则说明这个菌落的细菌耐药性很强。 通过(3)可知,在应用时,要想杀死某致病菌,就得选择能使该致病菌大量死亡,即产生的透明圈大的那种抗 生素。【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 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耐药菌(4)A知识补偿知识补偿.专.1.理清微生物的培养的基本技术(1)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无菌技术1消毒: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以及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2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取高压蒸汽灭菌;对接种环灭菌采取灼烧灭菌;对 玻璃器皿灭菌采取干热

17、灭菌。(3)微生物的纯化技术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其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4)倒平板操作:待培养基冷却至50C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2.掌握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两个实例(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2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3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4鉴定方法: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

18、的培养基f细菌f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 解尿素。(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原理:纤维灌劇(址合禰)谒维盍亞】猥纤维二椭怛?鄧t葡萄辖人黑亲卜红电夏M纤蟹嚏虹腔清失、出赵區圈即:可通过雄否产生透叨岡来帰选纤维盍孑慟菌。流程:土取取样一选脚养一梯琏稀鏗- 涂布平板挑选咏3.识记传统发酵食品技术的有关知识点食品菌种呼吸类型原理温度果酒酵母菌无氧无氧呼吸产生酒精1825C果醋醋酸菌需氧糖(酒精)一醋酸3035_C腐乳毛霉等需氧蛋白酶、脂肪酶水解蛋白质、脂肪1518C泡菜乳酸菌无氧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考向对练考向对练考向1微生物的培养、应用1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

19、表格和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成分蛋白胨乳糖蔗糖K2HPO4指示剂琼脂含量(g)10.05.05.02.00.212.0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C(2)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用上述培养基来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需怎样更改? _,并用_ 作为指示剂。(3)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 。(4)图1和图2是培养某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和_ 这两种方法接种后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

20、繁殖所形成的_。图1所用的接种方法可用来对活菌进行计数。此外,测定微生物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_ 。【解【解析】(1)大肠杆菌只能从环境中摄取有机物,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属于分解者(2)该培养基中含有指示剂,属于鉴别培养基。尿素分解菌可以分解尿素,而 其他微生物不能,因此可将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改为尿素用于筛选土壤中的尿素分 解菌,并用酚红作为指示剂,尿素分解菌分解尿素产生了NH3可使酚红变红。(3)培养微生物时,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灭菌,操作者双手需要进行消毒。(4)图1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2采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单个微生物细 胞繁殖所形成的细胞群叫菌落。【答案】(1)分解者(2)鉴别 将蛋白胨改

21、成尿素 酚红(3)灭菌 消毒(4)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菌落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纤维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马、牛等食草动物具有消化纤维素的能力,请回答有关问题。(1)与培养土壤中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相比,培养马胃中分离出的纤维素分解菌要调整培养基的pH,还要保证 _条件。配制好的培养基培养前应采用_ 法进行灭菌处理。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是 _ 培养基。(2)_给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接种时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防止 _污染培养基。对无菌操作时用到的玻璃器皿要用 _ 的方法彻底灭菌。(3)_某同学使用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经一段时间培养,发现有的线上长满了 菌,有的线上无菌落,造

22、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划线操作时 _。(4)_将筛选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破碎后,用 _的方法可将纤维素酶溶液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开。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还原性的葡萄糖,根据这 一特性,可用_ 试剂判断提取物是否起到了降解纤维素的作用。【解析】(1)马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需要无氧、酸性的生存环境。对培养基需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才能够进行接种。从功能上看,用于分离某种细菌的 具特殊条件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为防止杂菌污染,接种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对操作中所用的玻 璃器皿需进行干热灭菌处理。(3)使用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时,若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会导致培养一段时间后,有的线上无菌

23、落(4)将筛选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破碎后,可用离心的方法将纤维素酶溶液与其 他细胞成分分离开。可用斐林试剂鉴定有没有葡萄糖生成,从而判断提取物中是 否有能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的纤维素酶。【答案】(1)无氧 高压蒸汽灭菌 选择(2)杂菌 干热灭菌(3)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4)离心斐林特别提醒有关微生物培养、分离的几个易错点(1)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 养基上形成。(2)平板划线法只适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 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进行平板划线应注意如下操作:1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灭菌。2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

24、,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3)平板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防止皿盖上的 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培养基污染。(4)平板划线法中的“连续划线”及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系列稀释”目的是 一样的,都是为了保证菌种在培养基中单个分布(平板划线法中最后一次划线的末 端)。(5)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有时需要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 是增大选择对象在样液中的浓度,以确保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时确实能得到所需 菌种考向2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3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果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

25、菌。在制作果酒前期,装置中的酵母菌应该处于 _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同时将温度控制在_ C左右,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2)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是_ ,在制作果酒的酒精发酵旺盛阶段,加入该微生物能否将果汁中的糖转化为醋酸? _,请说明理由:(3)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可用培养基培养大量纯净的乳酸菌菌种。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一般含有 _ 、_ 、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同时还要满足_ 培养条件。若对获得的乳酸菌菌种进行临时保存,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_ 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保存。【解析】(1)在制作果酒前期,装置中如果有氧气,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繁殖;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

26、20C左右。(2)制作果醋所需要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加入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转化为醋酸,原因是醋酸菌在有氧、温度为3035C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酒精发酵条件为无氧、温度为1825C。(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答案】(1)有氧20 (2)醋酸菌不能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 环境(醋酸菌在有氧、 温度为3035C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 而酒精发酵条 件为无氧、 温度为1825C)(合理即可)(3)碳源氮源适宜的pH和温度、无氧固体斜面I归纳总结-1果酒和果醋发酵装置的设计思路(1)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空气,醋酸菌是好氧菌,所

27、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氧。因酵母菌产生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应控制充入氧的量,故应在充气口设置O开关。(2)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0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 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3)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2.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的测定(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1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2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待用。盐水煮沸有两大作用, 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2)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考点串讲2|生物材料中

28、有效成分的提取真题诊断真题诊断1.(2019全国卷U)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_(填“a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或“ 丫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_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 _,胡萝卜素是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 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 乍为胡萝卜素的萃O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_【解【解析】(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有三类,其中最主要的是B胡萝卜素,B-

29、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胡萝卜素 是非挥发性物质。(2)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采用萃取法,萃取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以提 高萃取的效率。(3)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很高的沸点, 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如乙酸乙酯。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过程中能与水混 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作萃取剂。【答案】(15分)(1)胡萝卜素 维生素A夜盲症 非挥发性(每空2分,共8分)(2)需要(2分)(3)乙酸乙酯(2分)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知识补偿知识补偿*! wan1.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3种方法的比较提取方法实验原理适用范围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 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 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 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适用于提取玫瑰油、溥何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中芳香油的提取有机溶剂萃取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 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溶解在 有机溶剂中2识记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