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的情境教学_第1页
立足文本的情境教学_第2页
立足文本的情境教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足文本的情境教学古代文学史教学随想师范学院中文系 章旺根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应立足文本,落实情境教学。在认真备课的前提下,教师要深入体会吟咏,引导学生去领略作家的情感特征与这种情感借助于景象的表现技巧,并由此总结出作家个人风格、流派特征与时代规律,形成宏观的文学史观照,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关键词:文本 情境 教学 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即古代文学的历史。这句话可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在时限上,它是古代的,与今天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异;作为历史,它是过去的真实的存留,更是今人对过去的解读;而文学是人学,整个古代文学的历史正是古代优秀作家的心灵史。而串联这三个层面的基础即是文本古代作家的优秀

2、作品。它是作家们心路历程的真实袒露,是古代文学史的首要记录,也是我们得以进行当代解读与系统认识的平台。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之中,文本的解读便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和前提;而立足于文本,也就必然成为理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立足文本的教学过程应该如此实现:面对文本,我们首先要深入体会吟咏,去领略作家的情感特征与这种情感借助于景象的表现技巧,并由此总结出作家个人风格、流派特征与时代规律,形成宏观的文学史观照,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样,我们的教学便自然落实为情境的阐发,因为情境是指文本语句中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而生成的境况,它既有客观的物境又包蕴着主观的心境,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立足于文本的情

3、境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备课。一个古代文学的教师必须熟悉文本,他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决不是在炫耀博学,而是在增强学生的信赖与兴趣。而且,也只有熟悉文本,才能对古代作家的感情有深入的体会与共鸣,才能辞如己出,才能在你有深深的感情投入而陶醉的同时让学生感动、领悟。我有幸聆听过复旦章培恒先生的讲课,他头发散乱,总是在把他可怜的电子表拆下、装上,装上、拆下,一刻不停,连正眼都不看一下学生。但他的嘴里也一刻不停,那如数家珍、深入浅出的讲析,使人茅塞顿开,如坐春风。他是陶醉了,而他的教诲便也让学生“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小雅·隰桑)1,同其陶醉了。既然文本是作家心路历程的真实袒露,立

4、足于文本的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能深入地体会作家的情感、志趣与品格。古代文本的历久不磨,正在于此。只有首先体会作者的心境,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兴奋,才能为学生自觉地品味文本、吸收语言经验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面上只是叙说了一般的夜行体验,但仔细体味,实则陶渊明在告诉我们,月亮或者光明是劳动归来的他带回来的。他弃绝官场的坚定在这里便化成了回归田园后无限的轻松、愉悦和自豪,而他高傲峻洁的品格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又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名句, 其好处不在表现农庄优美的自然景色,也不在拟人手法本身,而在通过“合”“斜”二字,写出树与山对村庄的有意护卫

5、,使之远离城郭,现出它静美的本色,溶入作者淡静高远的志趣。体会了作者的心境,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作者借以传达的形象即物境的品味。当引领着学生沉浸其中、含英咀华之时,我们会时常有披沙拣金之感。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最为人称道的是这首诗写出了春天压抑不住的生机,然而仔细体会去,苍苔掩映、柴门不开的冷寂中见出红杏出墙的繁华,才会产生那样的惊喜。情境教学在此应侧重于文本的神韵,要求抓住文字间的传神之笔,引导学生对形象、节奏、结构、情调氛围等作多侧面的品味和推敲。这诸种因素中,氛围最难,教学中也应投入更多的关注。氛围是指情境造成的一种气氛、情调,它往往在我们还没对文本进行细细品味之时,就一下子把我们带入某种情调

6、、气氛中去。在作者,表现它是很难的。作家有感之后,进入某种境界之中,一切物象都成了他的意中之象,都带有他主观的感情色彩。物象的神态和作家的情感融为一体,便给这情境造成一种气氛。它可以偏于情感的一端,也可以是多种感情的复杂难言的交错。它是一种整体的感受,既不是写景,也不是直接抒情,但又必须从写景和抒情中表现2。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实际上存在许多抵牾之处:霜满地尚可,“霜满天”是什么样子?“对愁”又何以“眠”?“夜半钟声到客船”,多少也让人奇怪。但这首诗却分明深深感动着我们,为什么?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把他感受中凄凉的景象浓缩在一起,造成了一种凄清寒凉的气氛。而诗经·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

7、依”是送行的难舍、离别的留恋,还是痛苦中回忆的凄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欢迎还是冷漠?这便是需要仔细吟咏而又难以言说的境界。从物境入手,领略作家传达的情调气氛,便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舍此别无他途。文本教学当然应提升为对文学史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只是与其拿宏观的理论甚至成见来框架作品的微观解析,不如从微观出发,找出宏观的规律。文本的情境教学应体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文本出发,总结作家的创作理念与艺术风格。如讲析黄庭坚登快阁一诗“青眼聊因美酒横”一句,我们知道,如同这首诗其它各句,这是用典,他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诗意紧承王维过崔处士兴宗林泉“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不说白眼看人,而

8、说白眼横人;不说白眼横人,而说青眼横酒;作者狂傲的个性就如同这“横”字一样,有力而曲折地表现了出来。“山谷体”讲究字句的用力与用典的功夫可见于一斑。我们可以明了流派的特点与流变。比如宋初的西昆体,是标榜李商隐的,但他们之间有何异同?为什么李商隐是诗坛巨擘而西昆体诗却是形式主义的诗风?比较一下李商隐与西昆体代表诗人杨亿的泪3,就不难认同这个结论。这是同题之作,体裁、构思、手法完全一致,反映杨对李的亦步亦趋:都是七律,前六句都举出六种离别来囊括世间哀苦,最后一联点题。但李商隐结句“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不甘、愤怒、无奈和哀痛,这种封建社会里才人秀士普遍的心态使得全篇飞动

9、飘举感人至深;而杨亿的结句“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便贫弱了太多,通篇只剩了富丽的外表。立足文本,我们还应从不同时代的情境中去体会文学的演进。伤别而瘦损腰肢的思妇是文学里常见的形象,大概以诗·魏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为肇始,颇质朴。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承其绪,化为含蓄克制的感情,韵味深永,但语句还是平直的。唐人变平直为华美而自然,便多有鲜明的形象在。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便把泛泛的“衣带”转换为鲜明生动的石榴裙;李白杨叛儿“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则更是赋予明镜以特别的魔力,仿佛它能记忆、复制

10、而再现当初的红颜似的,可以与镜中的现在影像比照,情境之浑厚至此极矣。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发露,西厢记“听说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的夸张活泼,则又显示着通俗文学初兴的明快。因此,文本的情境教学事实上不能拘泥于字句与文本本身,明源流,知得失,比较教学法或者是收效甚好的教学方法。准此,大学老师或者便不同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教学。这自然有多种手段,但要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更深切地领略到我国语言文字的丰富的表现力,积累更多的语言运用经验,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挖掘语言情境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它不仅是优秀的语言现象,而且是饱满的情感记录,具有可以捉摸的感情形象。语言情境在语言教学中比一般语境更具优势,因为它能够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充分引发他们的情感兴奋,从而在记忆深处刻下深深的印记,悄悄地潜入他们运用语言的经验贮备。可以说,语言情境是理解语言本身和学习运用语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