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1页
导学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2页
导学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编写: 审核: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和论语。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3、品析人物象,树立正确人生观,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 教育艺术。一、了解孔子及论语: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 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反对法治”。在教育上,孔子 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品德方 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2、论语有关知识: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

2、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 弟子们编纂而成。孔子及其弟子的这些谈话,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 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 秋。)二二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字音:乘哂俟甫相铿莫(同暮)冠沂雩喟2、通假字毋吾以也士士王壬刁s鼓瑟布莫春者唯求则非邦也与3、词类活用可使足民端早甫士士王壬刁S鼓瑟布风乎舞雩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4、古今异义加之以师旅比及三年且知方也女口五六十如其礼乐异乎三子者之撰5、一词多义如:如或知尔女口五六十如其礼乐方:且知方也方六七十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何以哉以俟君子三、合作

3、探究;1、理清文章结构思路: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2、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3、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4、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5、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四、思维拓展课堂练习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喟(ku 0然舞雩(y师旅(1鼓瑟(s eB、浴乎沂(y 0莫(m®春比(bi)及曾皙(x 1)C、千乘(ch eng)率(shu尔摄(sh e)乎饥僅(jin)“侍(sh i)坐铿(k dig)尔小相(xi eng)哂(sh 0)笑2、下列词语中错别

4、字最少的一项是A、以俟君子宗庙之事舍瑟而作春服既成B、风乎舞雩喟然叹曰端早辅鼓瑟稀C、因之以饥僅恃坐裕乎沂宗庙会同D千乘之国冉有无吾以也夫子栖之3、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居:平时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C、舍瑟而作作:弹奏D其言不让让:谦让4、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 非曰能之,愿学焉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C、 以吾一日长乎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申之以孝悌之义5、下列语句不能体现孔子循循善诱教育家风度的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D吾与点也6下列对

5、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等三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的理想侧重于强国,冉有的理想侧重于富 民,公西华的理想侧重于礼乐教化,他们都有意在仕途上有所作为。B、子路等表述志向时,曾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淡泊功名,突出他与 子路等人相异之处,为写他的特殊志向,引起孔子的共鸣张本。C、曾皙的志,实际上是一种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理想,他符合孔子 晚年退隐田园的情怀,因而得到孔子的赞叹。D本文用简洁的语言表现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孔子的谦和,子路的粗豪率 直,冉有公西华的谦谨,曾皙的雍容飘洒,都跃然纸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参考答案二、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字音提示

6、:乘sh eng哂sh和俟s i甫f u 相x iang铿k aig莫(同暮)m u冠gu m 沂y 雩y u喟ku i2、通假字毋吾以也(以,通“已”,止)鼓瑟希(希,通"稀",稀疏)莫春者(莫,通”暮”)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助词)3、词类活用可使足民(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端章甫(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礼服 )(章甫,名词活用作动词,戴礼帽)鼓瑟希(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弹奏)风乎舞雩(风,名词活用作动词,吹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做名词,小事,大事) 4、古今异义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等到

7、/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 /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写作)如五六十(或者)方:且知方也(道理) 以: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则何以哉(用)孔子问志。5、一词多义女口:如或知尔(假如)如其礼乐(至于)方六七十(方圆)毋吾以也(通“已” 停止)以俟君子(就,连词,表顺承)三、合作探究;1理清文章结构思路: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弟子述志。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孔子评志。2、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子路一一治理“千乘之

8、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一一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公西华一一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一澳郦拶悍搁伞 蕉秽!? nbsp;3、概括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子路:直率冉有:谦虚公西华:更谦虚曾皙:洒脱4、简析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 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之”。对冉有: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 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既然是治理国家, 礼乐教化之

9、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孔子叹之。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 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对曾皙:孔子与之。5、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 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 所以“与点”!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 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四、思维拓展:结合课文中的言、行

10、、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 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 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 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 “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 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 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 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态 度的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 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 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 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因为“治 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 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