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同步写作指导训练第五单元学写游记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同步写作指导训练第五单元学写游记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同步写作指导训练第五单元学写游记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同步写作指导训练第五单元学写游记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同步写作指导训练第五单元学写游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目标1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能写出景物的鲜明特点和自己的真实感受。2 自然景物描写与风土民情、人文历史能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必面面俱到, 但要主次分明 , 力争使自己的文章有知识性, 趣味性。如能有历史的哲思在里面会使自己的游记更具特色。3 注意游记的写法:移步换景, 定点特写, 时空变化, 情景交融。回扣课文壶口瀑布( 节选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 山还未青, 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 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 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 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我一直走到河心, 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 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 当

2、地人叫 “ 龙槽 ” ,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 这便是 “ 壶口 ”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 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 , 正好形成一个“ 丁 ” 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 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撞向石壁,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 , 天是寂寂的蓝, 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 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 便一齐跌了进去, 更闹 , 更挤 , 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 当地人说, 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 再漂上来时, 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

3、寒噤。精| 彩| 点| 评选段主要写了河水冲击下来时的快速, 描写时 ,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 如 “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 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前呼后拥, 撞向石壁,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 写出了壶口瀑布在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 汹涌无比的景象,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回味无穷。为了凸显水的流速之急, 文段结尾处不仅引用黑猪的传说,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同时从 “ 我 ”的感受出发, “ 打了一个寒噤” 间接写出漩涡令人畏惧的气势, 从侧面烘托了壶口瀑布水流快速、急迫的特点。一滴水经过丽江(

4、节选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 , 白须垂胸的老者们, 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 东巴文的“ 水 ” 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 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 , 想被掺入砚池中, 被蘸到笔尖, 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 水 ” , 挂在店中, 那样 , 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 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 , 让这个浇花的妇人, 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 兰花在盛开。浇花时 , 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 楼下正屋, 主人一

5、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 我怕被迅速蒸发, 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 正好跳回浇花壶中。精| 彩| 点| 评选段最大的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赋予一滴水以人的思维, 这样 , 这一滴水在读者的眼睛里就活了起来, 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变得活泼、天真, 充满童趣。同时这一滴水的旅程也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选段主要写水滴经过小店、穿过小桥时看到的景象, 在描写时 , 作者通过水滴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几个角度写景, 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真实的画面 , 同小水滴一起去徜徉, 去感受旅行的快

6、乐。写作探究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 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 了解民风民俗, 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 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自拟题目, 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 字。【提示】1 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 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2 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 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3 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 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 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第一步:审题拟题。“旅游的经历”交代了写作的范围;“旅途中 , 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 , 了解民风民俗, 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 产生很多思考

7、和遐想”, 点明了写作的内容。抓住这两点, 再确定印象深刻的“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进而抒发感想。第二步:高远立意。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 , 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 , 写游记 ,除了记“游”之外 , 还要注意抒“情”。有情有景 , 情景交融, 才能打动读者, 让读者在欣赏美的风景时,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抒情时, 我们必须是有感而发, 必须是真情实感,不能生搬硬套, 造成情与景脱节;更不能“无病呻吟”, 让人产生厌恶之感。另外, 我们在描写景物后, 还可以介绍一下景物所具有的文化意蕴( 如果有的话) , 这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第三步:巧妙选材。写游记类文章时, 描写景物是必不可少

8、的。游览时, 会有很多的美景进入你的眼帘, 但在写作时不能漫天散花, 必须要有所侧重, 这就需要选择那些对自己的心灵有所触动的景物来写, 这些要详细介绍, 要有“特写镜头”, 而其他的可以一笔带过,甚至不写。这样可以做到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第四步:谋篇布局。游记一般通过游踪串联全文, 从而把游览过程交代清楚。游记往往以空间转换、时间转换或时空交织为序,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景物方位的交代, 让读者在头脑里形成一幅清晰的地图。第五步:开头结尾。文章开头或结尾处一般用来点明游记的主体。如小石潭记的结尾:“同游者:吴武陵 , 龚古 , 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 曰奉壹

9、。”当然 , 游记的主体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除此之外, 在文章结尾处要注意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 由景及情, 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 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佳作展台佳 /作 /一游金沙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主席曾以这样饱蘸激情的笔墨挥写着金沙江的风采。这曾勾起我的无限遐想, 去年暑假, 我就随父母一同去游览金沙江。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 因其金黄的江面而得名。它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 一路向东南奔腾直下, 在险些流出中华大地时突然转向东北。可以说, 如果没有这奇迹般的大转弯,就没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璀璨文明。在未出发前, 我对此就有所耳

10、闻, 因而越发地向往这神奇的地方。终于 , 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 我们踏上了金沙江畔。氤氲的水汽扑面而来, 凌厉的江风掠过耳旁, 我好奇地瞪大眼睛, 凝视着面前气势恢宏的金沙江。当时正值烈日当头,天高云淡, 金沙江如一幅流动的画, 又似一条蜿蜒的龙, 闪着粼粼的光, 和着永不停歇的奏鸣 , 撕扯着、翻腾着, 在宽阔的江道上恣意飞奔。我们随大家坐上小艇,套上救生衣,还不忘拿出相机来拍照。“轰隆隆,轰隆隆”小艇启动了!要是在平时, 我一定会嫌这声音太闹心, 可此时与震耳欲聋的水声相比, 它竟如同美人在耳边低声呢喃。“ 啊! ” 小艇突然摇晃起来, 我险些将手上的相机扔出去。“ 好险!好险!”

11、 我倒吸一口凉气, 这金沙江可真是不好惹, 一来就给我们下马威, 看来得万分小心才是。我努力拨开被风吹乱的头发, 趁着再次加速的空当匆匆低头瞥了一眼, 发现裤脚被沾湿了一大片, 鞋子里进了水, 连衣角也被点上了簇簇暗花。我虽有些懊恼, 不过更多的却是快意。我有多久没这么“ 狼狈 ” 过了?哈哈, 如此亲近大自然, 可真是痛快!我抬高脚, 在时起时落的小艇上打量四周。傍江而峙的是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 几朵悠游自在的白云飞快地从山这头遛到山那头, 时隐时现, 时聚时散, 却总在山头徘徊不去, 似是流连不舍。那山上是“ 绿 ” 的世界 , 从临岸山脚一直绿到云雾之上, 犹如通灵一般暗含某种规律。你瞧

12、, 最底下是密密匝匝的水柳, 是严峻的“ 第一战线” , 阻挠着金沙江水猛烈的攻势;往上是绿油油的草地, 放牧着牛羊, 供养着几户农家;再往上, 则是一些不知名的树,都不怎么高大, 想是被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惯出了懒散的脾性;而最上面的一层, 已有些看不清了 , 只隐约辨出是青黑的一片, 衬着高山云雾, 倒有几分仙气呢!此时再看金沙江水, 却有些不解风情, 放着温婉的青山不要, 偏要冲破江道的束缚, 与秩序为敌。它如同桀骜不驯的野马, 疯狂地冲向两岸, 将拦路的巨石撞得粉碎, 将沾在身上的树枝狠狠甩开, 将永远无法平息的怒火发泄在笑而不语的雪山身上。我忽然有种感觉:两座雪山原为一体, 只是被这奔

13、腾的江水冲开了、撕裂了。我仿佛瞥见那石破天惊的一瞬:星月失色 ,怒涛汹涌,天崩地裂,江水冲破了山缺 也许,金沙江 今日的桀骜不驯, 便是因着在千百年前, 曾有那样纵情的骄傲吧!一条征服过天地的江, 又怎会甘心像普通小溪一般困顿不堪?它本该如此浩荡!一晃半载过去了, 我仍然忘不了金沙江。我多想被蒸腾为云霞, 飘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金沙江边徜徉,直到地老天荒亮| 点| 点| 评选 材 : 文 章 以 为 题 材 , 描 写 了 , 描 写 了, 描写了 , 并展开想象, 写两座雪山被奔腾的金沙江水冲开、撕裂。实写与虚写巧妙地融合, 凸显了金沙江的恢宏气势。立意: 文章描绘了金沙江的雄壮美, 表达了

14、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同时, 赋予江水以生命与尊严, 意蕴深刻, 耐人寻味。结构: 作者以 为序 , 串起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面对浩荡的江水, 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立体描绘。语言: 语言优美,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凸显了景象的特点, 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如: “ 金沙江如一幅流动的画, 又似一条蜿蜒的龙, 闪着粼粼的光, 和着永不停歇的奏鸣, 撕扯着、翻腾着 , 在宽阔的江道上恣意飞奔。”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展现出金沙江的壮美景象 , 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佳 /作 /二梅园游记已是入冬, 凛冽的寒风随着冬姑娘那戴着银铃的脚踝轻快而来, 一朵朵梅花氤氲着清

15、晨的薄雾 , 浅笑着迎来初冬的脚步。空气中那清逸的梅花香, 笼罩在这小城的梅园之中。梅园 , 顾名思义, 拥有漫山遍野的梅树以及那时不时飘来的阵阵梅花香。远望山上那棵棵梅树, 它们傲然挺立, 不畏风雪, 不畏冰霜。光无一叶的枝头上, 已然繁星点缀, 它们霸占着整棵梅树, 张牙舞爪地盛开在专属于它们的冬天。我快步走入梅园, 入眼的便是那几阵花雨后, 在树下堆成的一地落红, 鼻间浓郁的花香萦绕着。阳光下, 那几瓣透明的花朵, 朵朵都以最美的姿态绽放着, 似妖娆 , 似飘逸 , 空气中弥漫着梅花香。梅树下的草地很柔软, 似一块浅绿的地毯。我环抱双膝坐下, 冬天清冷的风吹过脸庞,吹过梅树, 又吹落一地

16、花瓣。花香混着青草味, 争先恐后地沁入鼻间, 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草是香的, 花是香的, 连带着人一块, 心情也莫名地放松了不少。风拂过, 瓣瓣花雨零落一地 , 连带着草地上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 也顿时变得华丽缤纷了不少。枝头零星地点缀着瓣瓣花朵, 好似拿起一支眉笔点出的万千风情, 妖娆万分, 抢占着枝头, 迎向天空, 迎向云朵,迎向太阳,用最美好的青春燃烧了整个冬天。漫步石板小路, 偶然踩过几朵花, 那芳香却好似留在了脚边, 擦拭不去, 大概它们也想留下,留下看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的春天。那片梅树, 占领了整个山头, 它们嚣张地宣告:这是我们的冬天!是的, 它们的冬天。我想,梅迎春来,却不能送

17、春归, 虽也凄美 ,却少不了这其中的尽职尽责。望着满山梅花开, 突然间想起一句话:就算遍体鳞伤, 也要活得漂亮!这些梅花, 即便遭遇冰雪风霜, 却依然在这冬天里恣意绽放, 绽放只属于它们的独一无二的芳香。走出梅园, 心中装着万分憧憬, 犹如这梅花一般, 在寒冬腊月里张牙舞爪地绽放着。亮| 点| 点| 评选材: 作者叙述了游览梅园的过程, 描写了远望山上的棵棵梅树和走入梅园后近距离观赏的美景。有视觉描写, 也有嗅觉描写;有点的描写, 也有面的描写;有美景, 也有感悟。立意: 游记的灵魂在于观有所感。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既写出了梅的芬芳, 又写出了梅的风骨。作者还巧妙地将自己的感悟隐含于字里行间,

18、增添了文章的意蕴。如:“ 这些梅花,即便遭遇冰雪风霜, 却依然在这冬天里恣意绽放, 绽放只属于它们的独一无二的芳香。” 这句话既写出了梅花的特点, 也暗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结构: 作者以游览梅园的行踪为顺序, 先写远望山上棵棵梅树的景象;再写走入梅园见到的梅花、闻到的花香, 以及漫步石板小路的景象;最后叙写走出梅园时心中的万分憧憬。线索分明,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语言: 遣词造句独特而富含鲜活意象, 既写出了草木生命的粗犷之美, 也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狂野之想。技法提高技法一:写景抒情一一张弛有度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游记的写作少不了对眼中景的描写和 对心中情

19、的抒发,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是游记类文章成功的关键。如经典游记散文醉翁亭 记中,欧阳修以一 “乐”字贯穿全篇 ,情景交融。记游写景的同时,作者纵情自然、醉意 山水的雅致和与民同乐的情怀让读者为之折服。所以说,情是写景抒情类作文的魂,景因情动人,情因景真切。描绘景物应抓住特点。记游写景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才能凸显景物的神韵,从而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实现情与景融,意与境同。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 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中,“积水空明”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藻、存 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同时从侧面衬托出月色如华。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幅空明澄澈、疏

20、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夜图。抒发情感需要情真意切。大凡经典的记游写景之作,字里行间都浸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思。 同样的景物,观景者的心情不同,表现出的景物的形态也是截然不同的。面对春日的花香鸟 语,杜甫笔下流露出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痛;而在白居易眼中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喜悦。同样是秋天,李商隐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清幽孤寂、惆怅难遣之情溢于言表;刘禹锡却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满怀的壮志、冲天的豪情显露无遗。技法二:观察描写一一描写有序首先,用心观察是描写有序的前提 ,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准确到位地感 悟景物的风貌,把握

21、山川虫鱼的特点。用心观察 ,不仅指用眼去观看,更要用耳去聆听,用 手去触摸,用心去联想写游记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所见景物的次序,来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结构清晰 ,不至于杂乱无章。其次,定点观察,细细端详。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方 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 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从这一点出发进行 观察。这种观察法,适用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摄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清晰醒目。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

22、特色 ,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 ,定点观察还要注意观察角度的变 换,如果尝试改变观赏的角度一一或登高远眺,或低身俯视,或举头仰望,你便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最后,移步换景,疏密有致。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以游踪为序,将出游过程及见闻感受写出来。如此行文记游,有条不紊中富有动感,读者读后如随同游览,亲临其境。如小石潭 记一文便是于移步换景中让我们随着文字领略到各种不同的景致,感受到作者情绪由乐到哀的变化。作者先写“小丘西行”遇篁竹;后循水声而入,发现小石潭;再以特写镜头细绘潭中游鱼无拘无束之乐;接着远望小石潭水源;而后写“坐潭上”所感受到的潭中“凄神寒 骨”的气氛;

23、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游踪明晰可辨,写景中概述和特写相结合,整个出游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 ,引人入胜。移步换景,还要注意紧扣游记的主旨明确详略,最忌走马观花,面面俱到,如此作文才会疏密有致,重点突出。如法三:表达语言 描写有法妙用修辞,文采飞扬。游记作文写作过程中倘若忽略了修辞手法的运用,必定使得文章语言干瘪无味,令人生厌。贴切的比喻、传神的拟人、恰如其分的夸张等像镶嵌在文章中的一粒粒明珠, 照亮了文章的语言, 使全文熠熠生辉。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极尽比喻、拟人之妙 , 不但形似, 而且神似,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无论是把小山比作“小摇篮”, 还是把山坡

24、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 无一不小巧秀丽 , 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 真是恰到好处。总之, 修辞的运用可以使你的作文语言充满诗意, 景物描写充满灵性, 从而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联想想象, 虚实相生。有人把联想和想象喻为作文腾飞的翅膀。这一点, 在写游记时显得尤为重要。如朱自清的游记散文绿中就综合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文中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联想到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 , 而这些地方的绿不是“太淡”“太浓”, 就是“太明”“太暗”了。联想中突出了梅雨潭之绿无可比拟、令人沉醉的美。文章后面“裁你以为带”“挹你以为眼”的描写就属于想象了 ,

25、这种想象不仅把汪汪一碧的潭水写活了, 凸显了梅雨潭的美好, 还将自己的倾慕、欢愉、神往之情浸润于文字之中。调动感官, 立体呈现。写景时调动多种感官, 可以使所写景物立体丰满。比如春一文中写春风, 依次调动了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 将春风的和煦表现了出来。写作训练微写作选择你游览过的一个景点, 围绕其中的一处风景, 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提示】1 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但要注意详略得当, 不要面面俱到地写所有看到的风景。2 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介绍该处风景, 不要泛泛而谈, 要深入细致地, 展开具体的描绘。3 描写风景时要加入一些个人感受, 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大作文你一定看过一些展

26、览, 参观过一些纪念馆或博物馆。请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 以参观为题 , 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 字。【提示】1 参观记是游记的一种, 一般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2 参观过程中会看到许多东西, 不可能全都写进作文中, 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 做到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3 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接受教育。在适当的地方, 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思路点拨与佳作示例佳作展台游览金沙江 金沙江的汹涌波涛傍江而峙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山上的风景与农家时间微写作【思路点拨】写游记通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就是以游踪的变化和景物的转换为序,从不同的立足点仔细观察景物。描

27、摹景物、再现风光是写游记的第一步。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景中有情,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佳作示例】秋天,是那样恬静,那样温柔。在这个落叶时节出去玩,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天下午 ,带着欢笑,带着希望,我们走进秋天的画卷。远处几棵大树,伸枝展杈,翠绿中零零星星地点缀着黄色。金色的稻田边镶着一簇簇小 野花,淡淡的颜色,小小的花朵,妩媚的姿态,足以让人陶醉。那边的枫叶 ,一簇簇,一片 片,像云霞,像火焰,灿烂炫目。穿过一条马路,很快便来到了双月湖。只见湖水是那样平静,那样明亮。岸边的景物倒映其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水中几条通体透亮的小鱼儿,摇头摆尾地游来游去,神气十足。湖中央的小山上,树木挨得密密的,仔

28、细瞧瞧,树下的黄叶一层又一层,给人一种神秘 感。亮点评析:作者在特定的季节一一秋天,特定的时间一一下午,游览了双月湖,用移步 换景的写法再现了沿途的景致 ,以抒情的笔调写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拟人手法的运用 ,既显 示了作者联想的丰富,又体现了其观察的细致,更表现了万物在这大好的秋天里 “竞自由” 的景象。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作者对大自然欣赏赞美的感情跃然纸上。大作文【思路点拨】参观一个地方,比较详细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成文章 ,就是参观记。参观记 着重写一些有价值的地方,如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有丰富内容的博物馆和展览会 ,或者充满 新气象的工厂、商店、学校等。写好参观记要注意以下几点:一、

29、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好材料,确定好详略。写参观记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有所取舍。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都要根据中心思想来确定。参观记的中心一般是指 在参观过程中,自己所受到的启发和教育。所以 ,这类文章不能写成流水账,即不能从头到 尾把参观过程讲述一遍,而必须纵观在这次参观过程中 ,自己思想上得到的启发,受到的教 育,从而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作文时就以这个中心为主体来选择、组织、安排材料 ,并确 定各部分的详略。二、要有一个恰当的顺序。 参观记的记叙顺序,一般是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 ,随着场景 的转移,使读者仿佛有随作者一同参观之感。如果参观的时间较长 ,所到之处较多,则根据 中心的需要,把所到之处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也可在开头交代参观的时间和经过,然后把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列出来,根据逻辑关系来安排材料。三、要恰当地进行评述。写参观记 ,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 ,适当插入一些评述,但 插入的评述不宜过多,并且要扣紧参观内容或自己的感受来评述。【佳作示例】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暑假时,我随爸爸到西安旅游,有幸参观了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7 月 25 日上午 , 我和爸爸坐上了前往兵马俑博物馆的汽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以东的临潼区, 离西安三十多公里, 它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沿途的秀丽风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