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C.硝酸中含氮元素可直接做氮肥D.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B.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起到了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的作用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水是纯水3.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A.P+O2↑PO2B.4Fe+3O2=2Fe2O3C.CH4+2O2CO2+2H2OD.C+2CuO2Cu+CO24.有a、b两组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组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组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B.C. D.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B.盐类物质模型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模型D.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关系模型6.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杭州举办。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 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C.共享单车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7.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8.NH1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1NO3溶液的pH=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NH1NO3是一种复合肥料B.NH1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C.久施NH1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复合肥料: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B.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C.有机化合物:甲烷、酒精、醋酸D.碱:烧碱、熟石灰、氢氧化钾10.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车圈表面镀铬防锈 B.用焦炭制墨汁书写字画C.用碳酸氢钠自制汽水 D.刷石灰浆保护树木11.食盐、食醋、纯碱等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与酸反应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20°C时,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a或b)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如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B.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a表示C.只有②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①13.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烧碱Na2CO3B.小苏打NaHCO3C.熟石灰CaOD.水银Ag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C.干燥氢气 D.制取氧气15.根据右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在后面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______[______];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硫酸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I.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可简示如下:FeS2SO2H2SO4黄铁矿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_____。在实验室模拟制硫酸时用如图装置吸收三氧化硫,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_____。工业上常用石灰乳来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提示:生成物有一种是CaSO3)II.黄铁矿锻烧后的另一种产物是铁的一种氧化物,其中铁氧质量比为7:3,则其化学式为_____。该物质可用来生产氯化铁晶体。氯化铁也是常用的净水剂之一,相比于明矾,其作为净水剂的优点是_____。III.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配制稀硫酸。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来配制500g20%,需要水_____g.溶解时,应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实验中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_____。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IV.某化工厂以黄铁矿为原料产生硫酸。如果该厂生产98%的浓硫酸100t,不考虑其他各生产阶段的物料损失,需要含FeS260%的矿石质量为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18.(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填“影响”或“不影响”)。[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的质量。[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成立(填①或②)。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为______,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混合溶液温度T/℃15.219.622.026.028.226.725.724.723.722.9(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___。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___。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丁同学向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写出OA段与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A点横坐标为100,B点横坐标为150,则B点纵坐标为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白醋中的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中含钙元素,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C、硝酸是一种腐蚀性强、氧化性强的强酸,不能直接做氮肥,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

A、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能将一些微小的难溶于水的物质吸附在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出来,选项A正确;B、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选项B正确;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选项C正确;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只除去了水中的难溶性物质,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得到的水是混合物,选项D错误。故选D。3、C【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生成物应为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C。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4、D【解析】

根据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a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即a反应快,但a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来解答。【详解】因a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b为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

由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a反应快,时间短,

a中混有二氧化锰,则a中氯酸钾的质量小,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小,

显然只有D符合。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5、C【解析】

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故选项错误;B、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盐,氯化氢不属于盐,故选项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中溶质的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度,叫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不属于并列关系,有的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有的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6、D【解析】

A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减少白色垃圾的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7、C【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水在高温条件下与单质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B、在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在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氢元素在水中是+1价,在氢气中是0,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选项错误;C、由上图可知,CO和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6):(1×2)=14:1,选项错误,故选C。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其特点是“一变多”。8、A【解析】

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1NO3溶液的pH=1,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NH1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降低肥效,NH1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NH1NO3溶液的pH=1,显酸性,久施NH1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某NH1NO3溶液的pH=1,显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色,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A【解析】

A、尿素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正确;B、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C、甲烷、酒精、醋酸中都含有碳元素,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C正确;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均属于碱,故D正确。故选A。10、B【解析】

A、车圈表面镀铬可以隔绝铁与水、氧气的接触,可以防锈,故A正确;B、制墨汁用的是炭黑,不是焦炭,故B错误;C、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造汽水,故C正确;D、孰石灰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石灰浆能用于刷在树木的表面用于保护树木,故D正确。故选B。11、C【解析】

①氯离子一般用硝酸银检验,不能完成实验,不符合题意;②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故可以用食醋来鉴别食盐和纯碱,符合题意;③食醋中含有醋酸,检验鸡蛋壳能否与酸反应,可用食醋来完成,符合题意;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符合题意。能完成实验的是:②③④;故选C。12、C【解析】

A、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20g:100g=1:5故正确;B、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a表示,因为升温到40℃,固体全部溶解,故正确;C、40°C时,物质甲的溶解度为40g,只有②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③恰好饱和,故错误;D、①~③中溶液溶质质量③>②>①,溶剂质量相等,故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①,故正确;故选:C。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B【解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NaOH;故选项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故选项正确;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a(OH)2;故选项错误;D、水银是汞:Hg;故选项错误;故选:B。14、B【解析】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错误;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故正确;C、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气体要从长导管通入,干燥后的气体从短导管排出,故错误;D、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使试管炸裂,且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故错误。故选B。15、C【解析】铝的核电荷数为13,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是13,故A错;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含有两个电子层,故B错;根据表中信息,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C正确;在化学变化中镁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而不是镁元素失去电子,故D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3Fe+2O2Fe3O4化合反应CaCO3CaO+CO2↑分解反应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3)铁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混合物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三氧化硫易溶于水Ca(OH)2+SO2=CaSO3+H2OFe2O3,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398将浓硫酸盐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玻璃棒金属除锈100t【解析】

I、(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所以黄铁矿是混合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2)在吸收装置中,液体由上而下形成喷雾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三氧化硫溶于水,所以除了达到与工业上相同的目的外,还可能考虑的因素是:三氧化硫易溶于水;(4)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II、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56x:16y═7:3,x:y=2:3;所以化学式为Fe2O3,相比于明矾,其作为净水剂的优点是: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III、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水500g﹣=398g,溶解时,应将浓硫酸盐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实验中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稀硫酸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IV、设需要含FeS260%的矿石质量为x,x=100t。18、[设计方案]Zn+H2SO4==ZnSO4+H2↑;干燥[实验探究]11:80;1:8[分析交流]在D装置的后面,再连接一个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分析交流]不影响[提出猜想]Cu2O[拓展探究]反应后玻璃管的质量和红色固体的总质量[定量分析]①【解析】该题中水是实验的关键,故需要对水的质量从各个方面防止其它不是本实验产生水的干扰。为了防止制取H2的过程带出水分,故要对H2进行干燥处理,H2是中性气体,故可选择浓硫酸干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故需要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和D一样的装置;由于装置C中发生H2+CuOCu+H2O,D中的水其实是C中反应产生的水,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其实质是Cu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其实质是产生水的总质量为1.82g,故氢元素质量为1.82-1.6=0.22g,所以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0.22:1.6=11:80;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不会影响水组成,原因是它的存在不产生水;本实验中测定C、D装置质量变化是关键,而C、D装置质量变化都是由于水的质量变化引起的。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Cu2O+H2SO4=CuSO4+Cu+H2O144643.6xx="1."6g答:生成铜的质量为1.6g由于1.6g<2g,故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猜想1成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能溶于水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