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吨、千克、克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_第1页
二年级下册吨、千克、克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_第2页
二年级下册吨、千克、克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_第3页
二年级下册吨、千克、克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_第4页
二年级下册吨、千克、克的认识集体备课记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教研组数学低段教研组时间4月22日参加人员数学低段教师主讲人魏延峰地点三、四教室研讨内容第六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

2、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估计能力。能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情感态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认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难点: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W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动物趣闻”这一素材,由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引出对质量问题的探究。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有关动物体中的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对蜂

3、鸟、蓝鲸等动物质量的大小感到好奇和兴奋,主动提出“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2、重视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克、千克、吨的认识。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作支撑。教学时,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通过估、掂、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感受、体验。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质量是1克、1千克的物体,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3、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物品的质量,巩固和深化对克、千克、吨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

4、己体重的变化情况,认识自我,体会成长的快乐。一、魏延峰说教学设计思路考虑到克、千克和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前,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课前调查活动:我让孩子们到商店里看一看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我更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感性材料,如花生米、2分硬币、各种袋装食品、袋装食用盐家用体重计等物品,让学生通

5、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充分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学生总结出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一步猜测:1吨有多重?因为吨这个单位离孩子们更遥远,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100袋净重10千克的大米重1吨;40个这样孩子(找个班级体重适合的孩子做标准)体重大约是1吨,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单位的大小,从而得出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由此一步一步,学生逐步达到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目标。二、听课教师点评发言高庆瑞:这一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课前

6、应该让学生充分调查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在预习时布置去超市调查物品质量的作业,并把调查结果写在练习本上。王伟:这一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是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和1吨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高娟:本单元的难点是建立质量概念。初步会估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宋振如:本单元内容分两节课进行,第一节课学习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第二节课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王君:在学习克、千克认识时,通过大量实物让学生分类,感知这两个单位的区别,再给学生固化一枚两分硬币质量大约是1克,两袋盐质量大约是1千克。讨、王飞:在学生估计物品质量时,可以让学生

7、通过对比的方法估计。如知道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一些练习本的质量大约是两袋盐的3倍,那练习本的质量大约就是3千克。最后再用弹簧秤验证。侯凯:课后作业可以布置调查自己和父母的体重,从而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张耀富:学生在学习千克这个质量单位时,容易把它与我们生活中的斤这个单位混淆,这个部分要强调一下。秦贞男:在学习吨是,可以首先让学生说说前一天自己调查的体重情况,然后计算20个、30个、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是表示很中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潘文美:让学生固化4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40袋25千克的大米质量是一吨这个的概念。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内容:青教版第

8、五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操作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质量,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2、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教学准备:各种秤,2分硬币,2袋盐,蜗牛,天平教学过程:活动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谁先来交流?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生2:我买的蛋卷75克。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生5:一袋茶叶450克。生6:一袋大米是25千

9、克。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的轻重,实际指的是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品质量的两个常用单位“克和千克”。出示课题活动二认识秤:师:要知道一件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师:哦,可以用秤来秤出它们的质量,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生4:我姥爷卖药材用的是天平。师:同学们可真是生活中的

10、有心人!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了解一下天平和台秤的使用方法,现在谁能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生:师:天平两边的这两个小圆盘叫做托盘,小盒子里的这些叫做祛码,中间的叫做指针,我们习惯把物品放在左边的托盘中,然后再拔动游码,等到指针停在中间的时候,就说明两边的物品一样重了,如果这边的祛码是1克,那这边的物品也是1克。活动三在活动中体验感悟1克师:同学们的见识可真广!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小客人,瞧!是什么?生齐声说:一只小蜗牛。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师:那么我们选什么秤来称呢?生:天平。师:好,我们用天平来称(教师示范操作)师:瞧!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生:l。师:哎呀!小蜗牛好轻呀,才1克重

11、。那以小蜗牛为准,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1枚2分硬币,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生1:1克。生2:2克。师:到底是几克呢?谁估的最准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称称。学生操作活动,师:告诉大家,是多少?谁猜对了?师:哦,有这么多同学猜对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感觉怎么样?生:好轻哟!师:1克真的是好轻。象这种较轻物品的质量,我们习惯上用克作单位,并用英文字母“g”来表示。生活中象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生l:一小块橡皮。生2:2粒黄豆。生3:1个扣子。生4:1个小发卡。生5:两块石子。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

12、子。活动四在活动中体验感悟1千克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还有1袋盐,谁能估一估这袋袋盐有多重?生1:300克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实物显示):多少?师:哎,500克,那一袋盐重500克,两袋呢?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算一算。生:1000克。师:(板书)哦,500克+500克是1000克师:刚才我们是用算的,如果我们用秤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生:不行!重了。师:那用什么?师:谁能用台秤为大家称一称这两袋盐的质量。师:你来!同学们可以下位来看一看。称好了吗?是多少?生:1千克。(板书)师:还是这两袋盐,我们计算得到的是1000

13、克,用台秤称却是这样的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生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板书=)师:认识了1千克与1000克的关系,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称出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哪个小组称的多。师:停,我们交流一下,你们发现哪些物品加起来的质量是1千克师:同学们可真棒!刚才我们掂了掂1克的物品,感觉它好轻,现在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师:这次的感觉怎么样?生1:1千克有点重。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师:象这种较重的物品,我们习惯上用千克作单位,并用英文

14、字母“kg”来表示。活动五巩固练习师:通过掂、称,相信同学们对物品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以验了,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考考你的眼力师:同学们这节课活动得真好,乘U下的时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件物品,你来估计有多重?重了或轻了,老师会给你提示,不过,每人只有3次机会,猜对了,物品奖给你,猜不对,这个机会就得让给别的同学了。小结:大家玩得开心吗?那今天晚上小朋友回家就可以找一些你喜欢的小物品,称一称,象老师一样考考爸爸、妈妈的眼力,怎么样?活动六教学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后反思质量单位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5、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动物质量单位的信息,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一粒花生豆,几粒黄豆等比较轻的物品。课上,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信息窗中的信息: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学生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下来。学生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充分感受1克的质量,并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加深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教学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质量。1千克=1000

16、克。接下来,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动物质量单位的信息:大象重37吨,河马重35吨,犀牛重10003600千克,棕熊重量超过680千克大量有关动物质量单位信息的呈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本节课的新授知识。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在教学千克、克、吨这一单元时,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很快就感受并认识千克、克、吨这几个质量单位,了解到1千克、1克、1吨的实际质量,还掌握了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但当要求学生做填质量单位的题时,真是错得让你笑掉牙,如“一艘轮船重500(千克)

17、”、“一只鸡重4000(千克)”、“一包方便面重100(千克)”、“一头牛重500(吨)”等。为什么会这样?明明不是掌握得很好了吗?我思前想后,是不是我在教学上出了问题,还是哪个地方做得不足?最后,我明白了,原因是学生平时少参与社会活动,缺少亲身体验的机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那怎样才能冲破这个障碍呢?1 、家长要积极配合。家长不要把孩子局限于家、学校两个地方,应大胆地让孩子走出去,去玩、去做力所能及的事。玩,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少新鲜事物,感受事物,开阔眼界。做事,可丰富经验,如可以让孩子到超市买买东西,吃完饭让孩子收拾碗筷等,这样从中可以感受物品的轻重。2 、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千克、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3 、课间,多让学生互相交流。子日:“三人行,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