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刷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设备是企业赢利的重要工具,我们只有安全,正确地驾驭它。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安全印刷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及设备的安全。本文仅根据实际经验,讲述在操作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正确判断滚筒及水辊墨辊旋转方向 1 在擦洗滚筒时手掌根要朝着两滚筒间隙的内旋转方向而手指指向朝外侧旋转的滚筒间隙(需要选择滚筒合适的旋转方向)。否则 由于疏忽容易将擦洗橡皮布用的棉布带进滚筒间而轧坏橡皮布严重时会压伤手指。2擦洗墨斗时要待墨斗辊停止转动后再进行手指应总是指向躲开墨斗辊向内旋转的部位。擦洗墨辊水辊必须看清楚转动方向与擦洗
2、滚筒方法相同。在印刷厂由于大意操作不规范擦洗墨辊或滚筒时,手被夹进滚筒或墨辊间的事故屡有发生 这些血的教训,应特别引起同行的重视! 为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更好地维护印刷设备在操作印刷机时一定要思想集中严格认真按照规范操作。 杜绝由设备引起的意外事故 由机器本身或工作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重大事故也应引起管理人员和每位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操作者要善于观察细微问题并能预测出后果;管理人员要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俗话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些细节管理不当,更易导致事故,如电线短路是引起
3、火灾的最大隐患,所以车间要有充足的灭火器材;新机器的磨合(跑合)阶段,因各部件运转不灵活安装调试误差或机器缺油油路不畅引起发热,都可能弓I发意外事故了解印尉材料的化学与物理性能 印刷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并要注意以下问题。 1清洗剂能够生成有爆炸作用的雾气以及可燃性气体,且对健康有害,因此要防止清洗剂接触明火和火星 2不要使用A I和A I类清洗剂,这些清洗剂易挥发气化后可生成可燃性气体,引起爆炸。 3清洗剂不
4、可存放在印刷机附近,也不能存放在紫外线干燥装置及红外线烘干装置附近,盛放清洗液的容器要远离热源 4 使用溶剂类清洗剂对印刷机进行手工清洗时,不允许溶剂进入烘干装置内,更不能在烘干装置内或其周围存放溶剂 否则,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会有爆炸的危险 5芳香烃类清洗剂,如苯甲苯酯类甲酮,及氧化烃类清洗剂,如三氧乙烯甲基氧等均不适合作为墨辊的清洗剂 6夏季温度高,如果车间通风条件差,油墨中的溶剂及油墨清洗剂,如汽油等燃点低易发挥的溶剂在空气中浓度过大,也会成为火灾隐患专色印刷控制技巧近年来,在纸质
5、包装产品的印刷中,大量采用了专色印刷。专色印刷的特点是:大面积实地色块色彩夺目,货架展示效果好;减少了因网点叠印、网点变形产生的色差,颜色稳定,易于识别等。下面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专色油墨的应用与颜色控制的技巧。 一、专色的检测 目前国内大部分包装印刷企业对专色的测控手段都比较落后,多数依靠工人师傅的经验来调配专色墨。这样做的缺点是专色墨的配比不够精确,调配时间长,主观因素影响大。一些有实力的大型包装印刷企业已采用了专色配墨系统对其进行管理。 专色配墨系统由电脑、配色软件、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匀墨仪、展墨仪组成。用该系统将公司经常使用的纸张、油墨的参数收入数据库中,应用
6、配色软件对客户提供的专色进行电脑自动配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CIE Lab值、密度值、E,从而可以实现专色配墨的数据化管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分光光度计有美国X-Rite和瑞士Gretag两种品牌。不同的分光光度计,测量色差时采用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会带来不同的容差。 颜色容差所描述的色差空间区域分为盒状容差(CIE Lab)、扇状容差(CIE LCH)和球状容差(CMC 21)种。容差所描述的色差空间区域体积越小,表示颜色的精确度越高。 按照不同的容差方法计算出来的色差结果,与人眼对颜色的评价是有一定差异的。盒
7、状容差的准确率为75%,扇状容差的准确率为85%,球状容差的准确率为95%。可见,不同的分光光度计,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容差方法,对颜色描述的准确度也是不同的。 可以看出,国家标准中使用的是盒状容差(CIE Lab),而它对颜色的描述,准确度为75%。也就是说,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的E值即使是零,颜色仍然存在25%的偏差。由于人眼对蓝色较为敏感,所以这种差异在蓝色上体现得最明显。对于那些对印刷品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客户来说,这个细小的偏差必须克服。因此在配制专色油墨时,一般采用人眼观测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纸张性能、印品表面
8、整饰、撤淡剂、干退密度、系统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专色印刷的色彩控制。 二、影响专色色差的因素 在印刷过程中,导致专色油墨生产色差的因素很多,下面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探讨。 1.纸张对颜色的影响 纸张对墨层颜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纸张白度:白度不同(或带有一定颜色)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对同一种白板纸而言,白度不同,印刷墨层的颜色差异主要体现在专色墨中黑墨成分的多少,尤其是对明度在70以上的颜色,影响特别明显,造成专色墨的配比差别很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选用白度相同的纸张印刷,以减小纸张白度对印刷颜色的影
9、响。 (2) 吸收性:同一种油墨在相同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时,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纸张的结构决定了纸张表面存在着由植物纤维形成的凹凸和孔隙,为了使纸面获得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一般要在纸张表面涂布不同厚度的涂料。涂料的性质和厚度决定了纸张表面对油墨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不同,必然要使印刷墨层的颜色产生差异。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相比,黑色墨层会显得灰暗、无光泽,并且彩色墨层会产生漂移,由青色墨和品红色墨调配出的颜色表现最明显。 (3) 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用纸的表面属于半光泽表面,尤其是涂料纸。 在彩色印刷
10、品上,当光线以45°入射角照射到纸张表面时,约有4%的光会被反射掉,这就是首层表面反射光。而其余入射光穿过油墨层,经过油墨的选择性吸收后,再透过墨层反射出来,进入人眼,被人眼所感知,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颜色。若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高,则首层表面反射光是做镜面反射,不易进入人眼,此时观察到的颜色基本就是透过墨层反射出的颜色。若纸张表面粗糙,光泽度低,则首层表面反射光将发生漫反射,此时我们看到的颜色是主色光和首层表面反射光产生的混合色。由于这里面含有白光成分,因此降低了主色光的饱和度,所以人们观察印品时感觉颜色变浅,用密度计测量时密度值降低,明度上升。 2.表面处理对颜色的影
11、响 包装类产品的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有覆膜(亮光膜、亚光膜)、上光(罩亮光油、亚光油、UV光油)等。印品经过这些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和色密度变化。这些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产品表面增加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这对色密度有一定影响。覆亮光膜、罩亮光油和UV油时,色密度增加;覆亚光膜、罩亚光油时,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来自覆膜胶、UV底油、UV油内含有的多种有机溶剂,它们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变化。 3.撤淡剂对颜色的影响 撤淡剂是一种油膏状的无色透明物质,在专色印刷中主要起冲淡颜色的作用。撤淡剂的加入量不同,对色相的影响也不同,尤其是蓝色表
12、现得最明显。 在配制专色墨的过程中,匀墨仪、展墨仪对油墨产生的剪切力、压力要比印刷机上的小。在印刷时不需加入撤淡剂,但在配墨制作色卡时只有加入撤淡剂,才能打出均匀的专色墨颜色展示卡。在色密度相同情况下,色卡与印刷品呈现出的颜色是存在色差的,这是因为撤淡剂的加入,改变了油墨中颜料的分布状态,使油墨对光的吸收、折射和反射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就产生了色差,这种色差是由系统的差异引起的。 4.干退密度差异的影响 刚印出的印品,油墨尚处于湿态,与干态时有一个密度差。湿色密度大于干色密度的现象称为干退密度现象。这是因为刚印出的墨层有一定的流平性,所以表面反射以镜面反射为主
13、,看上去色彩鲜艳,光泽好。当墨层处于干燥状态时,表面反射以漫反射为主,色泽自然比刚印刷出来时显得要暗淡无光。 由于干色密度一般要在印完干燥3060分钟之后才能测量,这就给专色密度的测量、控制带来了困难。 带有偏振镜装置的密度计能够消除墨层表面因镜面反射而产生的光,所测得的湿色密度与干色密度非常接近,使测得的密度值不受墨层干湿影响。对于涂料纸,测量密度差为0.050.15,非涂料纸的测量密度差为0.10.2。不同的颜色色差也不同,黄色差异最小,黑色最大,蓝色和红色介于二者之间。因此用这样的密度计测量时,测量值应当比标准色样的密度值适当高出一部分,这样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
14、#160; 5.系统差异的影响 用匀墨仪、展墨仪制作色卡的过程是"干印"过程,没有水参与,而印刷是"湿印"过程,有润湿液参与印刷过程,所以在胶印中油墨必然要发生油包水的乳化现象,乳化后的油墨由于改变了颜料粒子在墨层中的分布状态,必然要产生色差,印出的产品也就显得色泽灰暗、不鲜艳。 另外,调配专色所用油墨的稳定性、墨层的厚度、称量油墨的准确性、印刷机供墨区的新旧差异、印刷机速、印刷时的上水量等也都会对色差的产生有不同的影响。 三、专色的控制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同批、不同批产品的色差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我们在印刷过程中
15、对专色进行了这样的控制。 1.制作色卡 首先根据客户提供的颜色标准样,用电脑配色系统给出专色油墨比例;再调出油墨小样,用匀墨仪、展墨仪"展示"出不同密度的颜色样;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或客户)对色差的要求范围,用分光光度计确定标准、浅限、深限,制作印刷标准色卡(色差超标需进一步修正)。色卡一半是普通颜色样,另一半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颜色样,这是为了方便质检时使用,如附图所示。 2.验证专色 考虑到纸张是影响色差的主要因素,所以每次印刷前都要用实际印刷用纸"展示"颜色样,对照色卡做微修正,以剔除纸张的影响。 3.印刷
16、控制 印刷时领机用印刷标准色卡对专色墨层厚度进行控制,同时辅助以密度计测量颜色的主密度值和Bk值,来克服油墨干、湿色密度差异。 总之,在包装印刷中,导致专色产生色差的原因各种各样,要针对实际生产中的不同原因具体分析,解决问题,尽量把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生产出令客户满意的包装印品。如何提高油墨调色准确度油墨厂调好的颜色,到了印刷厂使用时,往往与标准颜色有误差,这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只能是把色差减到最低限度,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问题,又如何控制,如何提高油墨厂调色的准确度呢?本人有机会在印刷厂、油墨厂工作,就此分析一下原因。 1. 印刷方式:油墨厂
17、大多数采用英国进口小印刷机,这种机的网孔是在平整的版上,通过圆的压印辊带着印膜移动来完成印刷,印刷厂的机器是圆压圆方式,网孔是在转动的圆周辊上。这两种网孔的线数、角度等都有较大的差别,这就使得同样的油墨,在两种印刷方式下就有不小的区别,有时不仅仅是色深色浅的问题,而是色相、明度等都会带来较大差别的效果。有些小厂用刮墨棒对样,就更差了。用制版厂的打样机来对颜色,效果会比进口小印刷机要好得多,而价格却差不多,这种打样机可制成印刷厂一样的版,并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层次、深浅的印刷图案,这就使得印刷方式基本与印刷厂的相同,而影响色相的一个重要因素印版,也与印刷厂的相同。 2. 版深:不同的印件
18、有不同的版深,油墨厂对印件所用的版深的了解或估计也影响着调色的准确度。很明显,如果油墨厂对色时用45深的版印刷,而客户的版却是远小于45时,印出的颜色就变浅,反之,就会变深。有些人认为都是按用户提供的标准油墨对照来调油墨,版深可以不必考虑,其实这是一个理论的看法,在实际中却不是这样。从理论说,一模一样的两个油墨(比如把一杯油墨分成两份),无论是版的深、浅(其他条件都相同)其色相都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调色中,不可能调配得出一模一样的油墨,所以往往就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有时是印浅的版颜色更接近(可达到客户要求),但如果印深的版,颜色就差很多了,所以对版深的掌握很重要,客户的版多深,就一定要用多深的版
19、来印刷对色。 3. 粘度:油墨厂调色对色的印刷粘度要尽量与印刷厂印刷此墨时的印刷粘度一致,两者差得越远,最终也导致色差越大。油墨厂调色用22s,而客户用35s,此时颜色肯定深许多,反之浅许多。有些油墨厂不太注重这一问题,不考虑印刷厂的使用粘度,一律以统一的粘度对比客户的标准样(有油墨样、印件样),这就造成较大的色差。 4. 印刷材料:油墨厂对色时用的材料与印刷厂的不同(包括其他工艺)也会造成较大的色差。有些油墨再印一层白墨颜色会与客户印件更接近,有些则相反。有些油墨客户复合后变化不大,有些却变化非常大,比如一些透明色,所以油墨厂调色时,一定要弄清楚客户的工艺情况,最基本的包
20、括:是否印白墨托底,复合什么材料,是否上光油。 从理论上说,油墨厂调色时的印刷条件与印刷厂使用该油墨印刷时的条件越接近,调出的油墨准确度就越高。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两者还是有许多差别,比如:印刷速度、观看颜色的环境,印刷压辊的压力等都是不可能统一的,只要控制好了这四个部分,肯定可以大大提高油墨厂的调色的准确度。印刷企业中如何进行色彩管理一张包括图文的原稿,往往要经过许多设备的处理,才能得到其复制品。这些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图形及图像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由于数字化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开放型的,并不受限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过程。各种品牌、类型和颜色特征的设备的呈色特征的多样性增加了颜色准
21、确再现的难度。图文信息在这些设备的传递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信息损失,使复制出的图像与原稿无论在色彩、层次及饱和度上均相去甚远,严重的甚至使整幅图像面目全非。要正确而完善地复制原稿,必须有一种对色彩转换和传递进行控制的机制,这就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MangementSystem),它首先是一个色彩空间的问题,即基于哪个色彩空间来进行色彩的控制。显示器、数字相机、扫描仪等都工作在RGB的色彩空间;打印机、打样机、印刷机等都工作在CMYK的色彩空间中,同一幅图像在这些设备上输出时,最后的颜色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同。这就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色彩空间
22、的缘故,出现色彩表达上的差异。 色彩管理需要建立在一个与任何具体的设备、材料、工艺无关的颜色空间的基础上。目前,在色彩管理技术中,所谓的颜色特征连接空间,是采用CIE1976Lab的色度空间,任何设备上的颜色都可以转换到此空间上,形成“通用的”描述方式,然后进行色彩的匹配转换。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部,实施色彩匹配转换的任务是由“颜色匹配模块”完成的,它对颜色转换的可靠与否,对颜色是否匹配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实现色彩在“通用的”色彩空间中传递,实现颜色的无损或尽可能少的损失呢?这就要求每一套设备生成一个profile,即
23、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我们知道,在呈现和传递颜色时,各种不同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性。在色彩管理中,要将一种设备上呈现的颜色高保真地呈现在另一种设备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色彩在各种设备上的颜色呈现特点。由于已经选定了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即CIE1976Lab色度空间,设备的颜色特征就表现为:该设备的描述数值与"通用的"颜色空间的色度值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即为该设备的颜色描述文件。 色彩管理技术中,最常见的设备颜色特征描述文件有三类。第一类是扫描仪特征文件,它提供了柯达、爱克发、富士公司的标准原稿及这些原稿的标准数
24、据,利用扫描仪输入这些原稿,扫描数据与标准原稿数据的差值反映了扫描仪的特性;第二类是显示器的特征文件,它提供了一些软件,可测出显示器的色温,然后在屏幕上生成一色块,这些色块信息反映出了显示器的特征;第三类为打印设备的特征文件,它也提供了一套软件,该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一个含有数百个色块的图形,然后将图形在输出设备上输出,如果是打印机就直接打样,印刷机就先出胶片、打样再印刷,对这些输出的图像进行测量即反映出打印设备的特征文件信息。 生成的profile,即颜色特征文件,其格式是由文件头、标记表和标记元素数据三大部分构成的。文件头,它包含了该颜色特征文件的基本信息
25、,如文件大小、色彩管理方法的类型、文件格式的版本、设备类型、设备的颜色空间、特征文件的色度空间、操作系统、设备制造厂商、色彩还原目标、原稿的介质、光源色度数据等,文件头共占128个字节。标记表,它包含了标记的数量名称、存贮位置、数据大小的信息,而不包含标记的具体内容,标记的数量名称占据4个字节,而标记表的每1项占12个字节。 标记元素数据,它是按照标记表的说明,在规定的位置上存储色彩管理需要的各种信息,根据标记信息的复杂程度、标记的数据量大小各异。 对于印刷企业中的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图文信息处理的操作员有两种途径获得。 &
26、#160;第一种途径就是在购置设备时,生产厂商随设备一起提供的profile,它可以满足该设备一般的色彩管理要求,在安装设备的应用软件时,profile就装入系统了。 第二种途径就是使用专门的profile制作软件,按照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生成适用的色彩特征描述文件,这样生成的文件通常比较准确,也较为符合用户的实际情况。由于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的状态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或产生偏移。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制作profile,以适应当时的颜色响应状况。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色彩怎样在各设备中传递的。
27、160;首先,对于一幅有正常色彩的原稿,先用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输入,由于扫描仪的profile,提供了从扫描仪上色彩(即红、绿、蓝的三刺激值)向CIE1976Lab色度空间的对应关系,因而操作系统可以按照这一转换关系获得原稿颜色的色度值Lab。 扫描后的图像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由于系统已经掌握了Lab色度值与显示器上的红、绿、蓝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显示时,并不是直接使用扫描仪的红、绿、蓝的色度值,而是从上一步原稿的Lab色度值中,按照显示器的profile给出的转换关系,得到能在屏幕上正确显示原稿色彩的红、绿、蓝的显示驱动信号,驱动显示器将颜色显示出
28、来。这样就确保了显示器上显示的色彩与原稿颜色的匹配。 操作员观察到准确的图像色彩显示后,可根据客户要求,依照屏幕色进行图像调节处理,又由于含有印刷设备的profile,在图像分色以后,可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印刷以后的正确颜色。当操作员对图像的颜色满意后,对图像进行分色并存储。分色时,按照印刷设备的profile携带的颜色转换关系,得到正确的网点百分比。经过RIP(栅格图像处理器)、记录打印、晒版、打样、印刷之后,即可得到原稿的印刷复制品,从而完成整个过程。 纸张保管之注意事项纸张是印刷书刊的重要材料之一,因此保管好纸张十分重要。保管纸张时应注意下列事
29、项: (1)运纸时切勿从高处向下抛掷,以免发生散件和损坏纸张。纸不要竖立,尽可能平放。卷筒纸的堆垛不应过高,以免压坏纸边或纸芯;堆垛过高还会发生人身事故。搬运时禁止使用铁钩。卷筒纸应按箭头指向滚动推送。 (2)露天存放时间不要过久,要及时运进仓库储存。 (3)防潮。纸张吸湿性强,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纸张中的水分含量是随着空气的湿度而变化的,所以贮存纸张要选择清洁干燥的地方。纸张堆放时,要垫搁脚。不能紧贴墙壁堆放。存放纸张的库房和车间的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
30、60%70%。 (4)防晒。纸张含有木质素,要避免阳光直接曝晒。纸张曝晒后纸中水分蒸发,纸张变脆或者变形,严重时不能上机印刷。 (5)防热。纸张贮放时温度不易过高。超过38时,纸张的强度显著下降,尤其铜版纸类会粘结成块,变成废品。存放纸张的库房和车间的温度在1820为宜。 (6)防折。纸张折包堆放时,要绝对避免一折三叠地堆放。堆放时纸的四边不可交错凸现,否则会使凸出的部分破裂、起绉、变色等,因此纸张要码放整齐。印刷经验五则一、清洁墨斗小经验
31、; 把一条与墨斗宽度差不多的透明胶带上的油墨刮干净,拉出胶带扔掉即可。在用胶印机特别是小型胶印机印刷短版活件时,用此方法可迅速,便利地清洗墨斗。 二、印刷实地一法 一曾承接了一批专色实地印品的印刷业务,用的是80g/m2铜版纸。按常规应晒一块实地PS版印刷,但我们用废旧PS版印出了质量好、实地饱满不发花的实地印品,受到客户好评。具体做法是:选用一块版面平整、没有透镜凹凸和破损现象的放心旧PS版,印刷时,该版的反面朝外、正面朝里、不上水、只上墨。 在印刷铜版纸时,为了防止反面粘脏
32、,最好使用快干油墨。为8%的克粘剂,对防粘脏十分有效。油墨中加入克粘剂后,不但能防止粘脏,也不影响色彩饱和度,而且墨层显得更加鲜亮、清晰,也更方便印后加工,如压光、覆膜、烫金等。 在这里,克粘剂可替代燥油等防粘脏材料。 三、胶印花版、糊版故障排除 花版、糊版是胶印最常出现的故障之一,及时发现并解决之,是提高印品质量、降低废品率的必然途径。下面就导致花版、糊版的常见原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1.花版 (1)供水量太大
33、; 可通过减小水斗辊转角或降低水斗辊转速解决。 (2)水胶绒内积水过多 使水辊在暂停上水状态下运转,以消耗水胶绒吸收的过多水分,或用刮板刮除水胶绒中过多的水分。 (3)油墨乳化严重 可更换油墨试一试。 (4)着水辊与印版之间压力过大 减小着水辊的压力即可。 (5)着墨辊与印版之间压力过小 加大着墨辊的压力即可。 (6)晒版时间过长 来自印版的问题必须通过更换印版才可彻底解决。 2.糊版< (1)上水不足 可通过加大水斗辊转角或提高转速来增大上水量。 (2)水斗内水少,造成供水不足 采用手动加水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故障。解决办法是:向水斗内加水,
34、保证供水充足。 (3)传水辊或着水辊水胶绒磨损严重,造成上水不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更换水胶绒了。 (4)水斗辊表面附着油墨等油性杂质,因水墨相斥导致不传水<BR>将水斗辊擦洗干净即可。 (5)水胶绒或串水辊表面油墨太多,造成水传不过去将水胶绒或水辊清洗干净后,问题就会解决。 (6)水辊之间的压力或着水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不足可试着调整一下压力。 (7)着墨辊与印版之间压力过大 调整压力。 (8)墨量太大 需要减小供墨量。 (9)着墨辊合上时间过早 应当先上足水再上墨。 (10)印版表面曝光,造成亲水性不好必须更换印版。 胶印中的花版、糊版,除了与印版本身有关外,说到底,还是
35、水墨不平衡。实践证明:胶印水墨平衡的最佳状态是在不脏不糊的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水,当然无水胶印除外。正确掌握水墨平衡,才能印出好产品。 四、CPC上出墨量很大,而实际出墨量却相对较少 1、故障原因:墨斗片使用时间过长,漏下的油墨在墨斗片下结块,造成出墨量下降。 排除方法:清洗圆柱偏心(共32只)上的积墨,并把脏的海绵条的掉,代之以新的墨斗片即可(墨斗片使用寿命为36小时)。 2、故障原因:控制出墨量的电机螺纹上有积墨,使螺纹转动不足甚至卡死,造成不出墨或出墨量不均匀。 排除方法:拆开墨斗下的32块挡片(注意:紧固螺纹上的空心套千万别丢失),用针剔除螺纹上的油墨,并清除干净所有积墨,打动CPC,使
36、每个电机都能灵活地从最低出墨量打到最高出墨量,并把槽内加注满黄油,就可长时间保持出墨效果,经使用效果很好。 五、橡皮布的老化原因及克服方法 橡皮布的老化原因 1.橡皮布在日常生产中,由于长时间与润版液、油墨及汽油、煤油接触会发硬,弹性降低,表面老化发光。 2.长时间固定,绷紧在滚筒上,并且受到滚筒的滚压后,橡皮布僵硬而失去平衡和高弹性。 3.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空气、光照、热能的作用等,破坏了橡皮布的化学结构,改变了其物理性能,其机械性能下降,变硬、发脆、严重时会出现裂纹或发软变黏。 防止橡皮布老化的方法 1.每次长时间
37、停机时,要将橡皮布的墨迹洗掉擦干,不留残迹,以防表面橡胶过于光滑、硬化,提高老化。当像皮布表面堆积较多的纸毛,粉质及填料等杂质时,要坚持勤洗橡皮布,保持橡胶布表面的清洁,防止杂质堆积过厚,硬化成固体,硌压橡皮布,使橡胶局部失去弹性。 2.洗完橡皮布后,可以在橡皮布上拍一些滑石粉,以恢复橡皮布的弹性。 3.长时间停机不印刷时,应将橡皮布放松,使其恢复原来的弹性。对于替换下来的橡皮布,应清洗干净,拍上些滑石粉,并用不透光纸包好置于阴凉处。 4.选用挥发快、溶解性强的有机溶剂作为橡皮布的洗涤剂,我厂常用轻质油作为洗涤剂,而挥发慢的煤油等易使橡皮布溶胀。另外,印刷时
38、要注意印刷压力,过版纸要保存好,不应带有沙子等杂物,不要用有褶皱、粘连、残缺的纸。同时,橡皮布要防止高温或温度过低,要远离电磁、强光以及化学药剂.印刷基本知识1、 网点:网点是组成印刷图案的最小单位。凹版网点由于制版方式的不同,版辊上所反映的网点也有所差别:电雕雕刻网点随着网成的变化,网点的大小和深度也跟随着变化;涂布腐蚀网点随着网成的变化,只在网点大小上变化;激光版网点不同网成的变化一般则表现在网点深度上。 2、色彩: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如印刷品、花草、树木。它们的颜色是来自对太阳光谱的色光加以反射或透射而产生的。自然界中光的三原色是红、绿、兰
39、,这三种色光不同的组合可组成无数种色光;色料的三原色是青、品红和黄,理论上,此三色颜料不同比例的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一切颜色。 3、硬刮和软刮:凹版印刷中刮刀的不同装法在印刷中所产生的效果是不样的。硬刮是指刮刀离支撑刀片较短,效果反差大,易磨损版辊,对解决版面不干净会有一点作用。软刮是指刮刀离支撑刀片距离较长点,效果是色调平缓,易产生灰雾。对于版上浅网部分的转移会有一定的帮助。 版辊的运输和保管: 版辊运输中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在版辊表面包上一层厚实的瓦楞纸,忌在运输中进行碰撞和颠簸。 版辊在印刷后首先要清洗干净,油墨残余在
40、版辊里将会引起掉铬和堵版。然后在版辊上均匀涂上一层防锈油,用质地柔软的纸张(也可用印后的废样)将其包住,置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特别要注意一点,保管场所要远离酸性物质。 凹印版辊保养指南 凹印版辊表面的铬层在遇到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气体或不合格溶剂时,很快便会被腐蚀,在版面上形成小点,印刷时会在印膜上转印出来。此种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生,因为空气中的水份很易吸收酸性或碱性气体,而空气与版辊表面随时都在接触。在铬层刚被腐蚀时,如不尽快退铬重镀,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腐蚀到铜层,使版辊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避免以上现象发生,我公司通过多
41、方面研究,现提供一种保存版辊的方法,供使用中参考: 1在一个印次完成后,把版辊用溶剂清洗干净 2用干净的软布将版面擦干,不要留下指纹(因指纹中含有汗液等腐蚀成份); 3用软布蘸取干净的低挥发性轻质机油,在版辊表面均匀地涂一层,注意不能使用废机油; 4用薄膜(或废印膜)把涂好油的版辊包好,(油墨面朝外),竖放或用架子架起来放在通风、干燥的房中保存。 以上方法经过验证,对版辊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版辊印刷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拉丝起线:印刷过程中在印样上有时会出现非图案
42、的线条,线条时断时续。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油墨受污染、油墨颗粒粗引起的。 解决办法 1、对印刷版辊用1000#沙纸打磨会起拉丝区域处。 2、更换刮刀,或者打磨刮刀,调整刮刀压力和角度。 3、油墨中的杂质会导致拉丝现象,对油墨进行过滤处理或更换油墨。 4、经常出现拉丝现象的印刷厂家应对印刷车间的环境给予多些关注。 二、咬色:印刷过程会出现后一色油墨将前一色油墨带下来的现象。 产生原因:这往往是由于前一色油墨还没完成干燥,第二色油墨已开始转移
43、时产生。 解决办法: 1、降低印刷速度。 2、使用快干溶剂。 3、调整干燥系统的温度和风速。 4、降低压印滚筒的压力。 三、脏版:高速凹印会出现脏版问题,表现为滚筒的非印刷面也会沾上朦朦胧胧的一层油墨,使印品呈片状污脏。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树脂析出聚结在一起,以及树脂对滚筒的亲和性,在刮刀压力下,树脂更会紧紧地粘在滚筒上,导致脏版。 解决办法: 1、使用溶解能力强,挥发快的溶剂。(可以参
44、考我们提供的溶剂参数附表)。 2、降低油墨粘度,使树脂充分溶解。 3、印刷中刮刀采用硬刮方式。 4、刮刀角度放在60度左右。 5、以上办法均无法解决时,可试着用1000#砂纸打磨版辊。 四、网纹现象或龟纹困扰过你吗? 如果我们仔细察看印品,特别是在棕色色相上,或者在黑版较重时的情况下会发现印样上有很多不光滑但有规律的干涉纹,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和质感。这对于制版公司来说是一个课题,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已研发出解决这种问题的一整套办法,如果贵公司曾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愿意为您解除烦
45、恼。 五、烦人的过渡网上的白点(鱼鳞状纹)? 过渡网在印刷中一定要求光滑细腻自然,但是往往在网点80%处会出现一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就是有网点堆积的鱼鳞状纹出现。如果您想让您的产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请您联系我们。 如何印出最好的印品? 七分制版,三分印。您的产品的质量好坏,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制版公司没有适合你的专用工艺。 能否让你的印刷机做出好产品的因素很多,印刷机、油墨、承印物、印版以及技术出从的印刷员工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不同的印刷机在印同一套版辊时,效果是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印品上可能是浅网出的效果不一样、色相饱
46、和度不样、中间调的层次有所差别。 不同油墨对印刷效果也会产生很大区别,这同油墨自身的特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不同厂家的油墨的带灰、色偏和色效率是不一样的。最终表现在印品上可能灰平衡失调,出现色偏、某一色出现版浅等现象。不同的承印物对印品的影响会更大,BOPP、PE、PVC、PET纸张、尼龙在印刷中所产生的效果更是大相径庭. 以上这些原因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如果在制作版辊时就加以考虑的话,就能起到事功倍的效果。 制版公司往往是采用相同的一种制版工艺进行制作所有客户版辊,这样的版辊是大众化的,它不会考虑某个客户的印刷条件,这样的版辊可能无法适合您的设备和工
47、艺,发挥不出印刷厂设备和工艺的最佳性能。因此,为了您的产品更加出色,有必要让制版公司了解您的印刷条件,让他们制作出适合你们胃口的特餐。 我们通过研究测试开发,掌握了如何根据客户的印刷条件来制作出适合客户印刷专用工艺的方法和过程,并且为一部分印刷公司制作了适合其印刷工艺的专用制版工艺,效果反应良好。 印刷要素是什么纸张:纸张分类很多,一般分为涂布纸、非涂布纸。涂布纸一般指铜版纸(光铜)和哑粉纸(无光铜),多用于彩色印刷;非涂布纸一般指胶版纸、新闻纸,多用于信纸、信封和报纸的印刷。 颜色:一般印刷品是由黄、品红、青、黑四色压印,另外还有印刷专色。 后加
48、工:后加工包括很多工艺,如烫金、起凸等,有助于提高印刷品档次。印刷分哪几个过程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出片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裁切、覆膜、模切、糊袋、装裱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各种印刷基础知识与理论一、 印刷基础知识与理论 (一) 印刷基础 1、 印刷定义: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2、 印刷种类: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
49、 (二)彩色复制原理 1、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2、 色料三原色:青、品红、黄 3、 彩色印刷品色彩再现原理:利用网点并列、叠合来实现彩色印品的色彩再现原理是先减色法(印在纸上),后加色法(被人眼观察)。 二、 包装印刷技术基础 (一) 平版印刷 1、 平版印刷工艺:a.印前准备(包括印版、油墨、润版液、印刷纸张、印刷环境) b.印刷 2、 平版印刷原理:利用水墨平衡的原理,使印版上图文部分形成厚薄均匀的墨层,非图文
50、部分形成一层较薄的水层,再由橡皮滚筒的转印,油墨转移到纸上,形成图文。 (二)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工艺:a.印前准备 b.印刷 (三)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工艺:a.印前准备 b.垫版 c.印刷 (四) 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工艺:首先要将油墨调到丝网印版上,然后用刮版与丝网版接触并形成一定夹角,边施加压力边移动,从而使油墨通过丝网印版漏印在承印物上。印刷工艺主要包括: a. 印前准备;b.绷网;c.印刷 (五) 柔性版印刷&
51、#160; 柔印工艺:a.印前准备(油墨、印版、承印物、网纹辊等) (六) 特种印刷 特种印刷主要包括喷墨印刷、静电印刷、全息照相印刷等 (七) 直接制版系统或称数字化印刷 1、 计算机控制的印刷机直接成像; 2、 数字打样。 三、 印刷后加工印刷品印完后,可根据要求进行压油、上亮、复膜、烫金、模切、糊盒等操作。 公司印刷产品的分类介绍: 1 包装印刷类: 主要包括药盒、皂盒、牙膏盒、电池挂卡、烟盒、期刊宣传画、地图、说明书。&
52、#160; 特点:多色印刷,精细美观,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安全防伪性能。摩托罗拉、宝洁、联合利华、中美史克、辉瑞、卡夫天美等国际知名企业选择了我公司为其长年产品包装物供应商。 2 卡类: 主要包括IC卡、非接触卡、IP卡、ID卡、磁条卡、纸卡。 特点:样卡美观大方,使用便捷。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交通、医疗、通讯、娱乐等行业。 3 金融票证类: 主要包括人民币纸币、国库券、存单、银行支票、汇票、本票、股票、股权证等有价证券。此类产品涉及到我公司整套严密的数字生产管理系统和高安全性防伪印刷技术。 4
53、60;电脑表格类: 主要包括各种无碳复写纸票据、存折、护照、证书、飞机票、登机牌。 生产线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打码/喷码、裱磁、轧垄、模切等。如何保护好印版如何保护好印版 在晒版、印刷过程中,印版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工艺条件和工艺操作等影响、印版保护好,会降低耐印率,缩短使用寿命,影响印品质量。 在印版存放时,为保护好印版,操作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防氧化。晒版完成后,应及时在版面均匀涂布一层亲水胶体(如阿拉伯树胶),并保持版面干燥。如果没有保护层,版面直接暴
54、露在空气之中,版面易被氧化,生成的氧化物具有亲油性,使印版上脏。 2. 防摩擦。印版在存放时,应使版面向上。如果两印版相对重叠,应使版面朝里,并用一张纸隔开两版面,防止相互擦伤。 3. 防光解。必须在弱光(最好是黄光)下存放。在白炽灯等强光下,感光层会发生光解。 4. 防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大,会使印版发生电化学腐蚀,破坏非图文部分改变其亲水疏油性能。而且感光药膜吸湿力强,会自然老化,降低感光度。温度在20土2,相对湿度在6065为宜。 5. 防酸碱。常用印版版
55、基大多选用锌或者铝。它们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6. 防马蹄印。在拿版时,要轻拿轻放,不要任意卷曲,避免造成马蹄印,使印版局部造成凹凸不平,损坏图文部分。 在上版过程中,保护印版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产生折痕,马蹄印和擦伤。 2.印版下的衬垫应平整,以免造成压力不匀。 3.拉版时,必须松开所有版夹螺丝,防止印版变形。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印版撕裂。 4.版夹螺丝必须拧紧,防止松动脱落,损坏印刷机及印版。 印刷时,保护印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适当控制润湿液的PH值。润湿液酸性太强,会破坏亲水盐层。应当在不影响空白部分稳定的前提下降低润版液的酸性。 2.
56、0;正确调节着墨辊,着水辊与印版滚筒的压力。压力太大或太小,都易导致印版磨损,从而造成亲墨性能不强而带脏。 3. 正确调节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 4. 合理选择包衬的材料和厚度。 5. 控制好版面墨量、水量。印刷品上光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基印刷品上光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各种干燥方式上光的纸基印刷品。 2.引用标准 GB 8941.3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测定法75°角测定法 GB 7974 纸和纸版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 10335铜版纸(胶版印刷涂布
57、纸) 3.质量要求 3.1外观要求 表面干净、平整、光滑、完好、无花斑、无皱折、无化油和化水现象。 3.2根据纸张和油墨性质的不同、光油涂层成膜物的含量不低于3.85g/m2。 3.3A级铜版纸印刷品上光后表面光泽度应比未经上光的增加30以上,纸张白度降低率不得高于20。 3.4印刷品上光后表面光层附着牢固。 3.5印刷品上光后应经得起纸与纸的自然磨擦不掉光。 3.6在规格线内,不应有未上光部分,局部上光印刷品,上光范围应符合规定要求。 3.7印刷品表面上光层和纸张无粘坏现象。 3.8印刷品上光层经压痕后折叠应无断裂。 4.检验方法 4.1外观 按标准要求,用目测检验。 4.2光泽度 在印刷品
58、上光前后的相同部位,成75°角,用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测定法测试。 4.3白度 在印刷品无图纹的空白部位,用纸和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进行上光前后的白度对比测试。 4.4耐折性 上光后印刷品,经对折后用5kg重压辊与折痕处滚一次无断裂。 4.5牢度 用国产普通粘胶带与印刷品成大于170°角缓慢粘拉。 4.6耐粘连性 印刷品上光后,取不少于1000张纸张,在温度30、压力200kg/m2的条件下,经24小时叠放,进行耐粘性测试。 注:本标准由上海出版印刷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鹤松、王伯君、李诚、杨澄中。引起印刷品退色、变色的多方面因素书刊、画册、报纸
59、、广告招贴画,年画等印刷产品,在太阳光、日光灯、白炽灯和其他光源的照射下,通过油墨色料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才能呈现出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颜色。引起印刷品退色、变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油墨的耐光性能、纸张的酸碱性、温度、印刷色序安排等方面出问题都是造成印品退色、变色原因。 、油墨干燥过程的变色 在印刷的过程中,刚印好的油墨墨色与干燥后油墨墨色相比较,刚印好的油墨墨色比较深,隔一段时间,印迹干燥之后,墨色就会变淡一些,这并不是油墨不耐
60、光退色、变色的问题,主要是油墨在干燥的过程中渗透和氧化结膜的原因形成的变色。凸版油墨以渗透干燥为主,刚刚从印刷机台上印出来的产品,墨层比较厚实,此时渗透和氧化结膜干燥还需要一段时间。然后,油墨里面的连接料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渗入纸张纤维内部,经过氧化结膜干燥后的墨层变薄,颜色也就会变淡,这是经常见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印刷时应把墨色控制在比原打印样张墨色略深的程度,当油墨干燥之后就会达到样张墨色的要求。 印刷品的呈色机理是以减色法进行的。太阳光、日光灯、白炽灯和其它由光源光线照射到油墨颜料细小的颗粒上,经过颜料对光线的选择性的吸收再反射出来的色光才能
61、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光线透过墨膜越深,反射出来的色光越趋饱和,所以墨层较厚,色泽就较深;油墨的透明性好,色泽就鲜艳一些。 、油墨本身不耐光而退色 油墨遇光后退色、变色是难免的,所有油墨遇光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色、变色现象。浅淡颜色油墨在光线长久的照射之后退色、变色很严重。黄、品红、绿退色快,青、蓝、黑退色慢一些。实际工作中在调墨的时候,应尽量选用耐光性能好的油墨,调浅谈色时应注意油墨冲淡后的耐光性,在调配油墨时还应考虑几种颜色的油墨之间耐光性能的一致性。户外广告招贴画由于暴露在日光下容易
62、退色,就要考虑油墨的耐光特性。同样是蓝色的油墨,酞青蓝就比淡湖蓝、孔雀蓝耐光,不易变色。灰色可以在白墨中稍加黑墨与酞菁墨;翠绿色可用单色酞菁绿,不够黄的话可以加点亮光树脂黄墨,如果再加一点白墨色彩更鲜艳一些。假如用孔雀蓝加铬黄墨,天长日久容易退色、变色、泛黄。 、纸张的酸碱性对油墨退包、变色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纸张是呈现弱碱性的。理想中的纸张值为,呈中性,由于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烧碱()、硫化物、氯气等化学物质,在制浆和造纸过程中处理不妥当,可能会使纸张呈酸性或碱性。浆料中存在着一定
63、的残氯与有机酸,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所造出的纸张就是酸性;如果在造纸过程中所使用的是碱性填料和色料,浆料中存在着残碱溶液,而又没有作必要的处理,这样造出来的纸张则呈碱性。 纸张的酸碱性对印刷工艺和印刷品的颜色耐久泻艽蟮挠跋臁秸潘峒钚远杂难趸崮稍镉兄苯佑跋欤嵝源蟮闹秸庞稍锞吞乇鹇馐且蛭嵝缘奈镏视幸种朴趸崮稍锏淖饔谩?BR>纸张的酸碱性也会引起油墨的退色、变色问题。原材料纸张值小于呈酸性,大于呈碱性,酸性强的纸张和由于水斗溶液也呈弱酸性等因素,就会影响到油墨,使其发生变色,如孔雀蓝通酸后变绿。 油墨耐碱性能更差。基本上所有的油墨遇碱都会退色或变色。铬黄墨通碱变红色,中篮遇碱性大的纸退色。尤其是金墨、银墨、电化铝箔烫金遇到碱性物质会失去原有的光泽,金光灿灿的颜色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安装质量培训
- 2025素质教育实施心得体会
- 医疗器械安全使用与管理年度计划
- 2025年八年级生物课程教学计划实施细则
- 七年级上学期多元智能培养计划
- 初三班主任学生个性发展计划
- 六年级语文知识掌握计划
- 快递行业仓库出入库管理流程
- 养护施工培训课件
- 2023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水泥回转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档案编研工作》课件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
- 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年级至九年级
- 枪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MOOC】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动汽车课件
- 原始点医学(201904第1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