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及太阳能_第1页
太阳及太阳能_第2页
太阳及太阳能_第3页
太阳及太阳能_第4页
太阳及太阳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何何 道道 清清 编制编制2011.12 由于太阳光照射,地面温度保持在由于太阳光照射,地面温度保持在1414左右左右。 除除原子能、地热和火山爆发原子能、地热和火山爆发的能量外,地面上大部分的能量外,地面上大部分的能源均直接或间接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均直接或间接与太阳有关。 原子能原子能:来源于院子的裂变和聚变,是院子本身的属:来源于院子的裂变和聚变,是院子本身的属性,与太阳无关,也叫核能。(太阳能的氢聚变)性,与太阳无关,也叫核能。(太阳能的氢聚变) 地热能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来源于地球自: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来源于地球自身蓄积的热能,这些热能来源于史前宇宙大爆炸,即与生

2、身蓄积的热能,这些热能来源于史前宇宙大爆炸,即与生俱来。俱来。 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地下岩浆活动的结果,是地球内力作用:是地下岩浆活动的结果,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太阳辐射属于外力作用,两者没有直接联系。的结果。太阳辐射属于外力作用,两者没有直接联系。2.1 太阳太阳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有三个来源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来源于第一:来源于太阳能太阳能 由千万年以前的植物、动物尸体变成的煤、石油、天由千万年以前的植物、动物尸体变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所含的能量间接来自与太阳然气等物质所含的能量间接来自与太阳 生物能、水能、风能等也是太阳能的作用。生物能、水能、风能等也是太阳能的作用。第

3、二:来自于第二: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能源地球内部的能源 如地热能如地热能第三:太阳、月亮等星球对地球的第三:太阳、月亮等星球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所带来的能量万有引力所带来的能量 如潮汐能如潮汐能2.1 太阳太阳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 -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生涯的一半左右。 光度为光度为383383亿亿亿瓦,亿亿亿瓦,绝对星等绝对星等为为4.84.8,他是一颗黄色,他是一颗黄色G2G2型型矮星矮星 太阳每太阳每25.4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转得快),每2 2亿年绕亿

4、年绕银河系中心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公转一周。 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中华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希希腊神话腊神话中,太阳神则是宙斯中,太阳神则是宙斯( (万神之王万神之王) )的儿子。的儿子。2.1 太阳太阳2.1 太阳太阳 其实,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其实,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

5、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它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它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也比太阳远2727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万倍,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光点。 太阳的年龄约为太阳的年龄约为46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50亿年。在其存在的亿年。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太阳中的氦将转变成重元素,太阳的体积也将开始不断膨最后阶段,太阳中的氦将转变成重元素,太阳的体积也将开始不断膨胀,直至将地球吞没。在经过一亿年的胀,直至将地球吞没。在经过一亿年的红巨星红巨星阶段后,太阳将突然

6、阶段后,太阳将突然坍坍缩缩成一颗成一颗白矮星白矮星-所有恒星存在的最后阶段。再经历几万亿年,它将所有恒星存在的最后阶段。再经历几万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最终完全冷却。 2.1 太阳太阳2.1.1 太阳基本物理参数太阳基本物理参数 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半径半径: R=6.96 105 km (地球的地球的109倍);倍); 体积:体积:1.4122 107 km3(地球的地球的130万万倍)倍); 质量:质量:约为约为1.991027t(地球质量的(地球质量的33万倍);万倍); 平均密度:平均密度:1.409g/cm3(地球密度的地球密度的1/4); 160g/

7、cm3(核心核心); 温度:温度:5770(表面表面),1.56 107 (核心核心); 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1.5 108km; 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时间: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时间:约约8 18 ; 年龄:约年龄:约50亿年;亿年; 寿命:寿命:100亿年亿年。 2.1 太阳太阳2.1.2 太阳的结构太阳的结构如图如图2-1所示所示 1. 里三层里三层太阳内部太阳内部 核反应区:核反应区:0.25R内,温度内,温度1500万度,太阳一半的质万度,太阳一半的质量,压力约量,压力约2500亿大气压;氢聚合时放出亿大气压;氢聚合时放出 射线,这种射线射线,这种射线通过较冷区域时,消耗能量,增加

8、波长,变成通过较冷区域时,消耗能量,增加波长,变成X射线或紫射线或紫外线及可见光。外线及可见光。 辐射区:辐射区:0.250.8R范围,温度范围,温度13万度,密度万度,密度0.079g/cm3;太阳能量通过这个区域由辐射传输出去。太阳能量通过这个区域由辐射传输出去。 对流区:对流区:0.81.0R范围,温度范围,温度5000度,密度度,密度10 8g/cm3;太阳能量主要靠对流传播。太阳能量主要靠对流传播。 2.1 太阳太阳2.1.2 太阳的结构太阳的结构如图如图2-1所示所示 图图2-1 太阳结构和能量太阳结构和能量传递方式示意图传递方式示意图2.1 太阳太阳2.1.2 太阳的结构太阳的结

9、构如图如图2-1所示所示 图图2-1 太阳结构示意图太阳结构示意图2.1 太阳太阳2.1.2 太阳的结构太阳的结构如图如图2-1所示所示 2.外三层外三层太阳外部(太阳大气)太阳外部(太阳大气) 光球层:厚度光球层:厚度500km,温度,温度5700,太阳的全部光能几,太阳的全部光能几乎全从这个层次发出。太阳的连续光谱基本上就是光球的光乎全从这个层次发出。太阳的连续光谱基本上就是光球的光谱,太阳光谱内的吸收线基本上也是在这一层内形成的。谱,太阳光谱内的吸收线基本上也是在这一层内形成的。太阳黑子产生。太阳黑子产生。 色球层:厚度色球层:厚度2000km,温度由内向外升高,温度由内向外升高,430

10、0几几万度万度;边缘产生日珥、耀斑(极光)等。;边缘产生日珥、耀斑(极光)等。 日冕层:内冕层高度日冕层:内冕层高度17万万km,温度,温度100万度;外冕层高万度;外冕层高度在度在17万万km以上,温度低于内冕层。以上,温度低于内冕层。 太阳大气分层并不严格,实际是连续变化的。太阳大气分层并不严格,实际是连续变化的。2.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2.2.1 地球的纬线与纬度地球的纬线与纬度 地轴:地轴:地球自转的轴线,通过地球的南北极和地球中心。地球自转的轴线,通过地球的南北极和地球中心。 赤道:赤道:地球中腰与地球中腰与赤道赤道垂直且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垂直且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圈。

11、 纬线:纬线:赤道的南北两边若干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即纬赤道的南北两边若干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即纬圈,构成纬圈的线段,称为纬线。圈,构成纬圈的线段,称为纬线。 纬度:纬度:赤道南、北各有赤道南、北各有90 ,规定赤道为纬度,规定赤道为纬度0 ,分别向,分别向两极排列,南、北极分别为南、北纬两极排列,南、北极分别为南、北纬90 。纬圈越小,纬度。纬圈越小,纬度越高。纬度的高低标志气候的冷热。越高。纬度的高低标志气候的冷热。 030 ,低纬度区;,低纬度区; 3060 ,中纬度区;,中纬度区; 6090 ,高纬度区。,高纬度区。2.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2.2.1 地球的经线与经度地球的经线与经度

12、经线:经线:南北极间若干南北方向的且与赤道垂直的大圆南北极间若干南北方向的且与赤道垂直的大圆圈,即圈,即“经圈经圈”,构成经圈的线段称为经线,即地面上连,构成经圈的线段称为经线,即地面上连接南北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接南北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度:经度:计算经度(计算经度(0 )的起始线,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的起始线,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规定为台原址的经线,规定为0 经线,即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它是确定地本初子午线,它是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的标准参考线。子午线总长度球经度和全球时刻的标准参考线。子午线总长度40008km。 2.2 太阳

13、与地球太阳与地球2.2.2 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 地球自转:地球绕着通过它本身南极和北极的地球自转:地球绕着通过它本身南极和北极的“地轴地轴”自西向东转动。每转一周(自西向东转动。每转一周(360 )为一昼夜,一昼夜又分为)为一昼夜,一昼夜又分为24h(实际一个恒星日为(实际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小时56分分4.0905秒),所以地球秒),所以地球每小时自转每小时自转15 。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循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循着偏心率很小的椭圆形轨道着偏心率很小的椭圆形轨道(黄道黄道)上运行,称为上运行,称为“公转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一年为其周期为一年,一年为365天天(实际一个

14、恒星年为(实际一个恒星年为365天天6小时小时6分分9秒)。秒)。2.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2.2.2 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运行的轨道面(黄道面)的法线倾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运行的轨道面(黄道面)的法线倾斜成斜成23 27 的夹角(的夹角(黄赤交角黄赤交角),而且地球公转时其自转轴),而且地球公转时其自转轴的方向始终不变,总是指向天球的北极。的方向始终不变,总是指向天球的北极。图图2-5 地球绕太阳运行及其影响地球绕太阳运行及其影响2.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2.2.3 太阳的视运动太阳的视运动 地球上人们观察到的太阳运动轨迹,称地球上人们观察到的太阳运

15、动轨迹,称太阳视运动太阳视运动(The sun looks at motion),实质是相对运动。),实质是相对运动。 图图2-6 观察者在南纬或北纬观察者在南纬或北纬35 时所观察到的太阳的视运动时所观察到的太阳的视运动( 是地球自转平面是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平面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平面(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之间的夹角( 23 2723. 45 ) ) 2.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极坐标描述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极坐标描述图图2-7 观察者在南纬观察者在南纬35时太阳视运动轨道的极坐标图时太阳视运动轨道的极坐标图2.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2.2

16、.1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 1.天球与天球坐标系天球与天球坐标系 天球:天球:观察者为球心,任意长度为半径观察者为球心,任意长度为半径 的球的球面面(图图2-2); 地平面地平面,地平圈;地平圈; 天顶天顶和天底天底 ; 周日运动周日运动 南天极南天极和北天极北天极,天轴;天轴; 天球赤道面,天赤道;天球赤道面,天赤道; 子午圈子午圈 图图2-2 天球及天球坐标系天球及天球坐标系 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2.赤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时角坐标系) 以天赤道以天赤道QQ为基本圆,与为基本圆,与天子午线圈交点天子午线圈交点Q为原点的天球为原点的天球坐标系,坐标系,PP

17、分为为北天极和南分为为北天极和南天极,通过天极,通过PP的大圆都垂直于的大圆都垂直于天赤道,通过天赤道,通过P和球面上太阳的和球面上太阳的半圆也垂直于天赤道,两者相交半圆也垂直于天赤道,两者相交于于D点,在赤道坐标系中,太阳点,在赤道坐标系中,太阳的位置的位置B由由时角时角和和赤纬角赤纬角两个两个坐标决定。坐标决定。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2.赤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时角坐标系) (1)时角)时角 相对于圆弧相对于圆弧QD从天子午圈上的从天子午圈上的Q点起算(即从太阳的正午点起算(即从太阳的正午算起),时角是用角度表示时间,每算起),时角是用角度表示时间,每15 为一小时,上午为

18、正,为一小时,上午为正,下午为负,下午为负,正午时正午时 =0=0, 例如:例如: 上午上午1111时,时, =+15=+15 ; 上午上午8 8时,时, =15=15(12(12 8)=608)=60 ; 下午下午1 1时,时, =-15=-15 ; 下午下午3 3时,时, =-15=-153 3-45-45 。 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2.赤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时角坐标系)(2)赤纬角)赤纬角 通常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太阳中心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通常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太阳中心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赤纬角,以的夹角称为赤纬角,以表示。地球上太阳赤纬角的变化如图所

19、示。表示。地球上太阳赤纬角的变化如图所示。在一年当中,太阳赤纬每天都在变化,但不超过在一年当中,太阳赤纬每天都在变化,但不超过23 27的范围。的范围。夏天最大变化到夏至日的夏天最大变化到夏至日的+ 23 27 ,冬天最小变化到冬至日的,冬天最小变化到冬至日的- 23 27 。 太阳赤纬按库珀太阳赤纬按库珀(Cooper)方程计算方程计算 式中,式中,n为一年中从元旦算起的日期序号,如在春分,为一年中从元旦算起的日期序号,如在春分,n=81,则则=0。 赤纬角仅仅与一年中的哪一天有关,而与地点无关,即地球上任赤纬角仅仅与一年中的哪一天有关,而与地点无关,即地球上任何位置,同一天的赤纬角相同何位

20、置,同一天的赤纬角相同365284360sin45.23n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2.赤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时角坐标系时角坐标系)(2)赤纬角)赤纬角 赤纬角在一年中的赤纬角在一年中的0 到到23.45 之间变化,但这个近似公式不能之间变化,但这个近似公式不能得到春分日、秋分日得到春分日、秋分日值同时等于值同时等于0的结果,更为精确的近似公式为的结果,更为精确的近似公式为 式中,式中,N1=92.795(春分日到夏至日的天数),(春分日到夏至日的天数),a1为从春分日开始计算的天数为从春分日开始计算的天数N2=93.629(夏至日到秋分日的天数),(夏至日到秋分日的天数),a2为从夏至日

21、开始计算的天数为从夏至日开始计算的天数N3=89.865(秋分日到冬至日的天数),(秋分日到冬至日的天数),a3为从秋分日开始计算的天数为从秋分日开始计算的天数N4=89.012(冬至日到春分日的天数),(冬至日到春分日的天数),a4为从冬至日开始计算的天数为从冬至日开始计算的天数 春分日春分日a1=0,以此类推。,以此类推。计算精度提高了计算精度提高了5倍倍443322112sin45.23NaNaNaNa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太阳赤纬角太阳赤纬角一年中一年中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规律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规律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3.地平坐标系地平坐标系 以地平圈为基本圆,天顶为基本点

22、,以地平圈为基本圆,天顶为基本点,南点为原点的天球坐标系,人在地球上南点为原点的天球坐标系,人在地球上观看空中的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位置时,观看空中的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位置时,通常用通常用高度角高度角h和和方位角方位角两个坐标决两个坐标决定。定。 天顶角天顶角z z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法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线之间的夹角。 高度角高度角h h是太阳光线与其在地平面上是太阳光线与其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它表示太阳高出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它表示太阳高出水平面是高度。水平面是高度。 h+z=90 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3.地平坐标系地平坐标系 方位角方位角 :太阳光线在地

23、平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地面上的投影与地平面上平面上正南方的正南方的夹角,夹角,它它表示太阳光线的水平投表示太阳光线的水平投影偏离正南方向的角度,影偏离正南方向的角度,向西为向西为正,向东为负,变化范围正,向东为负,变化范围 180 ; 它表示太阳的方位,决定太它表示太阳的方位,决定太阳光的入射方向。阳光的入射方向。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太阳的太阳的视位置视位置,用太阳的,用太阳的高度角高度角和和方位角方位角表示,如图表示,如图所示。所示。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h在天文学中,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在天文学中,

2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sinh=sin sin +cos cos cos (2-3)式中,式中, 为观测点地理纬度;为观测点地理纬度; 为当日观测时刻的太阳赤纬为当日观测时刻的太阳赤纬角;角; 为观测时刻的太阳时角。其中单位均以度(为观测时刻的太阳时角。其中单位均以度( )计。)计。 正午时,正午时, 0,cos =1,式(,式(2-3)可简化为)可简化为sinh=sin sin +cos cos =cos()因为因为cos()sin90(),所以,所以,sinh= sin90() (2-4) 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h 正午时,若太阳在天顶以南,即正午时,若

25、太阳在天顶以南,即 ,取,取sin90 (),从而有从而有h=90 (2-5) 若太阳在天顶以北,即若太阳在天顶以北,即 ,取,取sin90 (),从而有,从而有h=90 在南北回归线上,有时正午时太阳正对天顶,则在南北回归线上,有时正午时太阳正对天顶,则 ,从而有从而有h90 。 注意:注意:地理纬度地理纬度 ,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太阳,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太阳赤纬角赤纬角 ,太阳位于赤道以北时取正值,位于赤道时,太阳位于赤道以北时取正值,位于赤道时 =0,位于赤道以南时取负值。位于赤道以南时取负值。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h例例2-1 计算

26、夏至日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夏至日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解:解:夏至日正午太阳赤纬角夏至日正午太阳赤纬角 =23 27 ; 南回归线纬度南回归线纬度 = 23 27 。 所以太阳高度角为所以太阳高度角为h=90 ()=90 (66 33 0 )=23 27 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2)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计算公式为太阳方位角计算公式为 (2-6)也可用下式计算也可用下式计算 (2-7) 根据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及观测时间,利用式(根据地理纬度、太阳赤纬及观测时间,利用式(2-6)或)或式(式(2-7)中任一个可以求出任何地区、任何季节某一时刻)中任一个可以求

27、出任何地区、任何季节某一时刻的太阳方位角。的太阳方位角。coscoshsinsinsinhcoscoshsincossin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3)日照时间)日照时间 太阳在地平线的出没瞬间,其太阳高度角太阳在地平线的出没瞬间,其太阳高度角h0,若不考,若不考虑地表面曲率及大气折射的影响,根据式(虑地表面曲率及大气折射的影响,根据式(2-3),可得出),可得出日出日没时角的表达式日出日没时角的表达式cos tan tan (2-8)式中,式中, 为日出或日没时角,以度表示;正为日出时角,为日出或日没时角,以度表示;正为日出时角,负为日没时角。负为日没时角。 对于北半球,当对于北半球,

28、当 1 tan tan 1,由式,由式(2-8)可得可得 arccos( tan tan ) (2-9) 因为因为cos = cos( ),所以,所以 出出 , 没没 。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3)日照时间)日照时间 由式(由式(2-9)可求得任何季节、任何纬度上的昼长。求出)可求得任何季节、任何纬度上的昼长。求出时角时角 后,日出日没时间用后,日出日没时间用 求出,一天中可能的求出,一天中可能的日照时间日照时间T(昼长)可由下式给出(昼长)可由下式给出 (1-10)ht/15)tantanarccos(152T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例例2-3 计算上海地区计算上海地区9月月2

29、2日中午日中午12时和下午时和下午2时的太阳时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以及该地区冬至日的日出日没时角及全高度角和方位角,以及该地区冬至日的日出日没时角及全天日照时间。天日照时间。 解:解:上海地区的纬度上海地区的纬度 31.12 。 9月月22日距春分日的时间日距春分日的时间n265,则当日的赤纬角为,则当日的赤纬角为 正午正午12时的时角时的时角 0 ,下午,下午2时的时角时的时角 15 2-30 。 中午中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由于时的太阳高度角:由于 ,则,则h=90 9031.12 ( 0.6 )58.28 6 . 0365265284360sin45.23365284360sin45.

30、23n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下午下午2时的太阳高度角:时的太阳高度角: Sinhsin sin +cos cos cos sin31.12 sin( 0.6 )cos31.12 cos( 0.6 )cos30 0.7359 h47.38 下午下午2时的太阳方位角时的太阳方位角由此可得由此可得 47.6 。738. 038.47cos30sin)6 . 0cos(coshsincossin1.2 太阳与地球太阳与地球 冬至日的太阳赤纬角冬至日的太阳赤纬角 23.45 ,则,则cos tan tan tan31.12 tan( 23.45 )0.2619因此,上海地区冬至日的日出时角因此,

31、上海地区冬至日的日出时角 出出 74.82 ,日落时,日落时角角 没没74.82 ,全天日照时间,全天日照时间h98. 9h1582.742h152)tantanarccos(152T2 2. .3 3. .1 1 太阳的太阳的成分(书成分(书1.21.2) 炙热的气体火球炙热的气体火球 主要成分是氢和氦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氢氢:约约71.2%71.2% 氦氦:约:约27%27% 其他其他元素如氧、镁、氮、硅、硫、碳、铜、铁、钴、元素如氧、镁、氮、硅、硫、碳、铜、铁、钴、钛等钛等6060多种元素:多种元素:1.8%1.8% 地球的大气由地球的大气由77%77%氮,氮,21%21%氧,氧,1%1%

32、其他元素组成其他元素组成2.3 太阳能太阳能2.3 太阳能太阳能2.3.1 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太阳能:太阳能:核聚变反应(氢聚变成氦)核聚变反应(氢聚变成氦)6.571011kg/s氢氢6.53 1011kg/s氦氦 质量亏损质量亏损m=0.41010kg/s 能量转换能量转换E=mc2 =3.90 1023 kW 总辐射功率:总辐射功率:3.865 1026J/s(相当于相当于1.32 1016t标煤能量标煤能量/s); 地球上界辐射能:地球上界辐射能:1.77 1014 kW(二十二亿分之一二十二亿分之一 ); 地球表面辐射能:地球表面辐射能: 8.5 1013kW (大气衰减大气衰减)

33、。(GB:标煤燃烧值:标煤燃烧值29305kJ/kg)2.3 太阳能太阳能2.3.1 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地球表面辐射能)地球表面辐射能)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体分为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体分为三部分三部分: 一部分转变为热能(约一部分转变为热能(约4.0 l013 kW),使地球的平均温度,使地球的平均温度大约保持在大约保持在l4,造成适合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造成适合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同时使地球表面的水不断蒸发,造成全球每年约境,同时使地球表面的水不断蒸发,造成全球每年约50 1016 km3的降水量,其中大部分降水落在海洋中,少部分落的降水量,其中大部分降水

34、落在海洋中,少部分落在陆地上,这就是云、雨、雪、江、河、湖形成的原因。在陆地上,这就是云、雨、雪、江、河、湖形成的原因。 第二部分(约有第二部分(约有3.7 1013 kW)用来推动海水及大气的对)用来推动海水及大气的对流运动,这便是海流能、波浪能、风能的由来。流运动,这便是海流能、波浪能、风能的由来。 第三部分(约第三部分(约4 1012 kW )的太阳能被植物叶子的叶绿素)的太阳能被植物叶子的叶绿素所捕获,成为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捕获,成为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 2.3 太阳能太阳能2.3.1 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地球上的能流图(地球上的能流图)火山火山0.3太阳辐射太阳辐射173000

35、 单位:单位:106 MW短波的直接反射短波的直接反射52000直接转换直接转换为热能为热能81000121000长波辐射长波辐射40000光合作用光合作用40化石燃料化石燃料风、波浪风、波浪370蒸发、降雨蒸发、降雨39590衰变衰变潮汐潮汐3地热地热322.3 太阳能太阳能 太阳能辐射量太阳能辐射量 太阳在单位时间内以辐射形式发射出的能量称太阳的太阳在单位时间内以辐射形式发射出的能量称太阳的辐辐射功率射功率,也叫辐射通量,单位是瓦特,也叫辐射通量,单位是瓦特(W=J/s);投射到单位;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叫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叫辐照度辐照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米米2(W/m2);从单位

36、;从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称为面积上接收到的辐射能称为曝辐射量曝辐射量,单位为焦耳,单位为焦耳/米米2(J/m2); 在在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内(如每小时、日、月、年等)太阳内(如每小时、日、月、年等)太阳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称为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称为辐照量辐照量,单位是千瓦时,单位是千瓦时/(平方米平方米 日日(月、年月、年)(kW h/(m2 d(m、y)。 单位换算:单位换算: 1kW h=3.6MJ 1cal=4.1868J=1.1627mW h 1MJ/m2=23.889cal/cm2=27.8mW h/cm2 1kW h/m2=85.98cal/cm2=3.6MJ/m2

37、=100mW h/cm22.3 太阳能太阳能 2.3.2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能量在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能量在大气上界大气上界随波长的分布,称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为太阳辐射光谱辐射光谱(能譜)。太阳以光辐射的形式将能量传(能譜)。太阳以光辐射的形式将能量传送到地球表面,但由于地送到地球表面,但由于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谱与大气上界面的太阳光谱与大气上界的太阳光谱有所不同,其的太阳光谱有所不同,其辐射光谱分布如图辐射光谱分布如图2-9所示。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太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太阳辐射被大气所吸收的部分。辐射被大气所吸收的部分。图图2

38、-9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2.3 太阳能太阳能 2.3.2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太阳光谱(能谱)能谱)。 发射光谱:连续光谱;明线光谱发射光谱:连续光谱;明线光谱 吸收光谱:太阳光谱属于吸收光谱。吸收光谱:太阳光谱属于吸收光谱。 地球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地球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波长波长0.154.0 m的光,的光,99%; 0.40.76 m(可见光可见光),40.3%; 0.76 m(红外光红外光),51.4%;最大辐射能量波长,最大辐射能量波长,0.475 m.图图2-9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

39、2.3 太阳能太阳能2.3.3 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 1.太阳常数(太阳常数(solar constant) 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地球大气层外(大气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地球大气层外(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受的所有波长的太阳总辐射能量值,它基本上是一个所接受的所有波长的太阳总辐射能量值,它基本上是一个常数,所以这个辐照度称为常数,所以这个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值被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为:太阳常数值被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为:I0(1367 7)W/m2

40、对于不是垂直照射的情况,到达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对于不是垂直照射的情况,到达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着下面的关系:度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着下面的关系:I= I0sinh (2-11)式中,式中,h为太阳高度角;为太阳高度角; I0为太阳常数;为太阳常数;I为投射到大气上界为投射到大气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2.3 太阳能太阳能 2.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部分以平行光的方式直接到达,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部分以平行光的方式直接到达,称为称为直接辐射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太阳光线经大气散射,投射到;另一部分是

41、太阳光线经大气散射,投射到地面的称为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总和为地球;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总和为地球接受到的太阳接受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总辐射能量。 图图2-10 大气对太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辐射的影响2.3 太阳能太阳能 (1)影响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能的因素)影响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天文因素:日地距离;太阳赤纬角;太阳时角。天文因素:日地距离;太阳赤纬角;太阳时角。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理因素: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物理因素:大气透明度;接受太阳辐射面的表面物理物理因素:大气透明度;接受太阳辐射面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表面涂层性质。化学性质,包

42、括表面涂层性质。 几何因数:接收太阳辐射面的倾斜度和方位角。几何因数:接收太阳辐射面的倾斜度和方位角。 图图2-10 大气对太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辐射的影响2.3 太阳能太阳能 (2)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大气衰减大气衰减 大气衰减大气衰减在于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水滴、尘埃等杂质在于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水滴、尘埃等杂质对太阳光的作用对太阳光的作用,形成大气层对太阳光线是一种不透明介形成大气层对太阳光线是一种不透明介质,主要质,主要衰减作用衰减作用: 吸收作用;吸收作用; 散射作用;散射作用; 漫反射作用。漫反射作用。 大气衰减与太阳光线大气衰减与太阳光线经过大

43、气的路径长短有经过大气的路径长短有关,路径越长,衰减越关,路径越长,衰减越厉害。厉害。(与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相关)相关)图图2-1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2.3 太阳能太阳能 (3)大气质量)大气质量m 为了能够方便地研究太阳辐射受地球大气衰减作用的影为了能够方便地研究太阳辐射受地球大气衰减作用的影响,将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厚度称为大气质量响,将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厚度称为大气质量(air-mass,AM),其,其确切确切定义定义是:是:太阳太阳光线通过大气的实际距离光线通过大气的实际距离与与大大气的垂直厚度气的垂直厚度之比,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用之比,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用

44、m表示。表示。图图2-11 大气质量示意图大气质量示意图2.3 太阳能太阳能 海平面上太阳光线垂直入射(太阳高度角海平面上太阳光线垂直入射(太阳高度角h90 )时,)时,m=1,记为,记为AM1;大气层上界的大气质量;大气层上界的大气质量m=0(AM0););m=1.5,写成,写成AM1.5,表示太阳,表示太阳光线通过大气的实际距离为光线通过大气的实际距离为大气垂直厚度的大气垂直厚度的1.5倍倍。 大气质量越大,说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径越长,受大气质量越大,说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径越长,受到的衰减越多,到达到的衰减越多,到达地面的能量就越少地面的能量就越少 。 大气质量计算公式大气质量计算公式 图图2-11 大气质量示意图大气质量示意图sinh1seczm2.3 太阳能太阳能 3.落在倾斜表面上的辐射落在倾斜表面上的辐射 落在水平面上的直射成分落在水平面上的直射成分S需要转换成在相对水平面倾角需要转换成在相对水平面倾角为为 的斜面上的直射成分的斜面上的直射成分S ,如图,如图2-12所示。所示。 h 90 -南半球纬度,南半球纬度,适用于适用于位于南半球,朝北的太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