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 工 技 术 交 底 通 知 单单位名称: 编号: 工程项目过渡段填筑工程部位路基工程接受班组工程数量各作业区数量进度要求质 量 标 准一、主控项目1、过渡段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过渡段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填料种类颗粒级配相对密度液、塑性击实试验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碎石类土每10000m3每10000m3-每500010000m-每10000m3-2、桥台、涵洞基坑回填所采用碎石质量应符合设
2、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每400m3为一批进行检验,不足400m3按一批计。检验方法:试验室根据铁路土工试验规程及相关规范进行土工试验。检验内容:强度(压碎指标)有害物质含量(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氯化物、有机质含量)3、过渡段压实标准采用地基系数和孔隙率双指标进行控制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填筑部位 填料类别压实指标砾石类碎石类级级级级过渡段压实系数Kh-地基系数K30(MPa/m)120120130130孔隙率n(%)31313131二、一般项目过渡段的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质 量 标 准顶面高程
3、、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查数量检验方法1高 程±50mm左、中、右各1点水准仪测量2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左、右各1点尺 量3宽 度不小于设计值左、右各1处尺 量4横 坡±0.5%左、右各1处尺 量5平整度100mm3个点2.5m直尺量测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1、施工准备2、施工工艺的实施与技术标准的控制3、施工应注意的问题4、施工顺序详见后附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过渡段填筑。安全环保注意事项详见过渡段填筑安全技术交底主要附件设计图纸过渡段设计图其他/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过渡段填筑其他/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
4、量员交底人时间工区长班组签认施 工 技 术 交 底 资 料 过渡段填筑一、 简述因桥涵与路堤承载特点不同,为了确保路桥、路涵承载均匀,使铁路行车安全、平稳,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及新建铁路太中银路基设计图纸要求,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如下图:本标段设计设有简支梁大中桥6座,框构桥3座,横向结构物28座,旅客地道1座,其中路桥过渡段12处,路涵(横向结构物)过渡段64处。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工点地形和地质进行施工复查核对工作,如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通知项目部进行处理。2、施工前进行图纸审核,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如发现设计遗漏或失误及时通知项目部上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3、过渡
5、段填筑A组填料,施工前先对周边可取料源进行调查和选择,并取样由试验室试验确定,试验检测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三、施工方法1、采用施工机械1.1挖掘机:EX300-3型1.2装载机:50型1.3推土机:160型1.4压路机:YZ-18D型振动压路机1.5自卸车:运载30T 2、施工步骤2.1桥台及涵洞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人工清除基坑内杂物,采用碎石分层填筑,并采用高频冲击夯充分夯实,直至填筑至原地面标高。2.2根据各区段路基顶宽及原地面标高推算出过渡段A组填料区域,采用红油漆在桥台和涵身砼面上标出A组料填筑区域及过渡段分层填筑尺寸线,0.2m/道,以便填筑时进行厚度控制。路桥填筑区域宽度
6、为路基顶宽向内侧平移1m,按1:1坡比延伸至原地面,长度为基床底层顶面自桥台或涵身砼面平移5m,按1:2坡比延伸至原地面。(详见附图1) 横向结构物以上填土高度不大于1.5m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正梯形范围内及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采用A组填料填筑;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填土高度大于1.5m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仅正梯形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填筑。(详见附图2)2.3路桥过渡段填筑前先进行透水管埋设,埋设前填筑层面须找出5%横坡。以满足透水管排水要求。超前分别采用C20混凝土和C10无砂混凝土预制透水管基础和渗水板,详细尺寸详见附图1。预设时先于填筑层面摆设C20混凝土基础底槽,底槽内设置0.2m透水软管
7、,上设C10无砂混凝土基础顶槽,基础之上依次逐层摆设渗水板,透水管基础及渗水板设置时要确保基础底、顶凹槽以及渗水板间接缝严密,平直。2.4选择试验段作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根据试验段确定主要施工参数为:虚铺厚度0.25m,压实后厚度0.20m,碾压遍数8遍。2.5填筑时根据过渡段填筑宽度、长度、虚铺厚度进行方量控制,避免出现超厚现象。2.6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进行填料整平,人工配合进行细平,摊铺过程中保持过渡段上表面顺路基方向成2%坡度,以防雨水沿构造物外壁渗透。横断面中线至外缘成4%横坡,以便雨天排水,防止雨水长期浸泡过渡段。2.7摊铺整平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距
8、离结构物2m范围内及边角机械你碾压困难时,采用手扶式高频冲击夯夯实。四、质量控制要点1、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试验、技术交底控制虚铺厚度、碾压遍数,加强现场数据收集,并随时对施工情况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按数据分析及工艺试验结果不断进行施工工艺及参数完善。2、严格控制填料粒径,确保过渡段压实质量及外观质量。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cm或摊铺厚度的2/3。超限粒径要通过多个环节进行控制2.1首先从源头抓起,取土场取土、装车时注意尽量避免超限粒径石料装上车运至现场,也可采取提前备料的办法,预先将需运至现场的填料中超限粒径进行筛选遗弃或另行储置;2.2其次施工中针对已运至现场超限粒径安排
9、专人进行破碎;2.3再次针对无法破碎或破碎困难的超限粒径安排装载机、推土机及人工配合进行清理,清理程度要求远离施工区域(铁路征地界内),严禁摆放于边坡上或结构物旁边。3、严格控制填料级配,填筑过程中避免出现集料窝现象,如果出现,安排人工进行清理或掺入细料拌匀。4、加强填料含水量控制,控制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2%幅度内,以提高碾压效率和压实效果。4.1含水量较大填料先翻晒后摊铺碾压,避免出现弹簧土、橡皮土现象,如果出现弹簧土、橡皮土现象马上进行填料更换;4.2施工遇雨应及时封面;被雨水浸湿过,要进行翻晒;若间隔时间较长表面有松散现象,要进行复压,并重新核查压实度。5、填料摊铺、整平要做
10、到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无显著的局部凹凸,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的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并做出4%的横坡,始终保持压实后的层面处于快速排水状态。6、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7、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压实标准与相邻路基基床表层压压实标准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压实标准要达到相邻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8、结构物的锥、护坡填土与过渡段填筑同时进行,分层铺筑夯实,压实度要求与路基相同。9、过渡段应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至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涵洞两侧的路涵过渡段填筑要同时进行,严禁出现两侧倾填现
11、象,避免一侧填料侧压力过大造成涵洞偏移。10、过渡段施工时加强结构物成品保护,避免机械碰撞结构物混凝土面或防水。11、及时进行边坡整理,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按设计要求路堤宽度、边坡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先用挖掘机粗刷,后人工细刷,边坡应平顺、圆滑,无浮碴。五、沉降观测1、技术要求1.1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两个观测断面,一个在距桥台边线中心1.0m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断面结合相邻路基地段。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一个沉降观测板,在两侧路肩(基床填筑完成后)设一个观测桩(40mm,钢钎长1.0m),在两侧路 堤坡脚外1.02.0m及10.012.0m处各设一个观测位移边桩
12、,各观测桩及沉降板在同一个横断面上。1.2边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1.3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0.1m。埋置时先挖坑,将预制边桩放入坑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1.4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3cm,用C15混凝土预制;测杆采用40mm 钢管,与底板固定在垂直位置上,保护套采用塑料套管,套管尺寸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能进入为宜,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 管亦相应接高,
13、每节长不超过50cm。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 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2、观测要求:2.1用于观测位移及沉降的基桩,必须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响稳定地基内,基桩及位移观测桩在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 保护。2.2边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较长时(d15天),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设计高程后,前23个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铺轨验交结束。观测后即时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2.3观测控制标准:路堤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不得大于5mm。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 下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2.4测量精度按等水准测量。六、雨季施工1、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在雨季前做好防水、排水工作。1.1雨季过渡段填筑应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传媒居间推广提成协议
- 医疗器械融资存款居间合同
- 2024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济南汶源工商管理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甘德县红格尔多吉民族职业高中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施工安全防范合同范本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参考答案
- 城市绿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
- 花卉静物美术课件
- 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 2025年龙江森工集团权属林业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生猪购买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DeepSeek+AI组合精准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实战 课件 (图片版)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流程
- 外来植物入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 初中生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