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认定的寿州孔庙空间布局研究——以寿州孔庙为例_第1页
基于价值认定的寿州孔庙空间布局研究——以寿州孔庙为例_第2页
基于价值认定的寿州孔庙空间布局研究——以寿州孔庙为例_第3页
基于价值认定的寿州孔庙空间布局研究——以寿州孔庙为例_第4页
基于价值认定的寿州孔庙空间布局研究——以寿州孔庙为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价值认定的安徽地方文庙空间布局研究以寿州孔庙为例邹甜(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61)摘要:儒学被认为是古代封建文化的正统,地方文庙也随着封建统治者对尊孔祭祀活动的升级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寿州孔庙建筑群是安徽省境内始建年代较早,遗存规模较为完整的地方孔庙建筑群,是寿县古城区内主要建筑构成要素。本文以寿州孔庙建筑群为例,从价值认定角度出发,解析安徽地方文庙建筑群基本型制与空间布局,进一步了解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以及理解文庙建筑群在古代城市中的功能与意义并为寿州孔庙建筑群的研究、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价值认定;孔庙;空间布局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An

2、alysisontheSpatialLayoutofLocalBuddhistTemplesinAnhuiProvinceBasedonValue-ACaseStudyofConfuciusTempleinShouzhouZOUTian(SchoolofArchitectureandPlanning,AnhuiJianzhuUniversity,AnhuiHefei,230061,China)Abstract:Confucianismisconsideredtheorthodoxoftheancientfeudalculture,andlocalConfuciustemplesaregradu

3、allybecomingpopularthroughoutthewholecountrywiththeescalationofrespectingarctivitieswhicharesacrificingConfuciusbyfeudalrulers.ShouzhouConfuciusTemplearchitecturalcomplexinAnhuiProvinceistheonesthatisbuiltearlyintheterritoryandremainedalmostunbroken,whichhashighvalueofhistoryandculture.Thispapertake

4、stheShouzhouConfuciusTemplearchitecturalcomplexasanexample,takingvaluedeterminationasthepointofview,analyzingthebasicsystemandspatiallayout,realizingtheeducationalinstitutionoffeudalsocietyandthefunctionsandmeaningsofConfuciusTemplearchitecturalcomplexinancientcities.Keywords:Valuedetermination;Conf

5、uciusTemple;Spatiallayoutanalysis.0引言儒学在封建社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它不断升高的社会地位正是文庙发展壮大的基础。文庙又称孔庙、学宫1,最初只是孔子后人祭祀孔子的家庙,随着封建帝王对孔子的祭祀升级而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兴建。古代凡立学必祭祀孔子,京城和全国各地的孔庙不仅是国家礼仪和庆典的活动场所,同时又是官府修建的庙学并置的设施,特征是祀奉孔子的庙堂依附于学馆之中,其作用是祭祀先圣孔子和培养地方人才。文庙是古代城市主要的建筑构成要素,也是当地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庙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文庙在古代城市中的功能与意义。1安徽地方文庙的兴起与发

6、展1.1 地方文庙的起源基金: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SK2015A002);作者简介:邹甜(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地方文庙是集祭祀与教学两种功能合二为一的场所,祀奉孔子的庙宇与地方学馆相结合后,文庙便出现了。元始四年,专门的学校建筑“辟雍”才正式出现,并且在中央和地方的学馆都已开始祭祀孔子,但是“庙”、“学”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东晋太元十年,“庙”、“学”并置网,文庙正式成为祭祀和教化合一的场所。这是自汉武帝兴太学以来,第一次在地方学馆设置孔子庙的记载。自此,历代封建君王在中央和地方官学均设置孔子庙。1.2 安徽地方文庙的兴起与发展文庙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

7、官学,它的制度化开始于两汉,定型于六朝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至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唐太宗时期,下诏令各州县皆作孔子庙。唐代,安徽省内已建有四所文庙,寿州孔庙便是其中之一(如图1)。历经宋、元、明各代,到了清代,安徽省境内各府、州、县均建有文庙。2寿州孔庙建筑群概况据清朝光绪年间的寿州志记载:“寿州宫学(孔庙),唐宋并在城内东南隅,元时移建于西清淮坊。”4由此可知,寿州孔庙始建于唐代,位于城内东南角,元泰定年间移建于西街今址,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图1寿州学宫图(来源:清洗绪寿州志)2.1寿州孔庙的历史沿革寿州孔庙从初建到规模完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唐宋时位于城内东南角,元时选址新建,泰定年间

8、经安丰路岳复修复使规模初具,此为初建阶段。明代是寿州孔庙大规模兴建的时期,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于元代旧址重建。明正德年间,知州林僖大修明伦堂尊经阁及师生居所共百余间”4,使得原有规模扩大。明嘉靖年间,随着全国孔庙的变化,寿州孔庙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建戟门、明宦祠、乡贤祠、崇圣祠等建筑。此为规模完成阶段。清顺治年间洪水入城使得孔庙遭到较大破坏,此后经历了两次大的重修才得以恢复其主要功能。嘉庆末年至道光初,乡绅孙氏一族组织大修孔庙,将原根星门外泮池移至门内,增建仰高、泮宫、快睹三坊、文明坊、万仞宫墙,又改建文昌祠为奎星楼,学署也从学宫西北侧移至东侧。此时,寿州孔庙的规模达到清代以来最大规模

9、,为规模成熟阶段。表一寿州孔庙历史沿革(来源:作者自绘)阶段时间事件变化初建阶段元代移至西清淮坊迁移至新址发展阶段明代新建戟门、明宦祠、乡贤祠、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师生居所、牌坊等规模完成成熟阶段清代移泮池至根星门内、新建三坊、文明坊、万仞宫墙最大规模2.2寿州孔庙的遗存现状寿州孔庙建筑群地处寿县城内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中段,坐北向南,现存规模约6000平方米(原址约20000平方米)。西大街北侧中轴线上布置四进院落。第一进院落是由南侧临街的极星门和中轴线上的戟门围合而成,中心处为泮池,戟门两侧东西耳房分别为名宦祠和乡贤祠。第二进院落则是以大成殿为主体围合而成的祭祀空间,两侧为东西廊虎。第三

10、重院落则是以敷教坊为中心围合而成,其后的明伦堂与两侧的碑廊构成第四进重院,为主体教育空间。“泮宫、快睹、仰高”三坊位于西大街以南,与极星门隔街相对,与上述四进院落构成寿州孔庙中路建筑群。椽星门东侧为魁星楼,中路建筑群以西原为忠义祠、节孝祠建筑群,现仍有三处清代遗存。孔庙建筑群主要遗存为三坊、戟门、大成殿、明伦堂、魁星楼等五处,根星门、东西廊虎、敷教坊为新建复建建筑(如图2)。图2寿州孔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3寿州孔庙价值认定3.1 寿州孔庙的价值认定3.1.1 历史价值寿州孔庙建筑群始建年代早,主体空间基本保存了清代道光年间的格局,并且历史沿革清晰,纪年材料丰富详实,是目前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

11、孔庙建筑群之一。文庙作为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载体,历朝历代都对其有详实的记录材料。寿州孔庙作为其中之一,它反映了寿州古城及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及政治经济制度。3.1.2 艺术价值建筑雕刻细致、精良。以大成殿为寿州孔庙现存的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例,其宏大的体量具有较高的建筑等级,做法富有地方特色,是清中前期江淮地区孔庙建筑群的典型。明伦堂保持了明代建筑特征。魁星楼、三坊则为做工精良、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遗存,是研究皖中地区清代地方建筑的重要典范。3.1.3 文化价值寿县历来为淮南重镇,古称寿州,历史上曾四次为都,十次为郡。寿州孔庙现为安徽省保存最完好的文庙建筑群之一,前后历经42次修葺、扩建

12、5,才形成今天我们所看见的规模。孔庙作为古寿州地方官学所在地,不仅是祭祀孔子和当地的教育场所,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3.1.4 科学价值寿州孔庙内遗存的明清木构建筑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对皖北及淮河区域建筑形制、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能够清晰的掌握寿州孔庙建筑群的历史沿革及格局变迁,对研究省内及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孔庙的厘革、格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4基于价值认定的寿州孔庙的基本形制与空间布局探析寿州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安徽省境内最早修建的文庙(见附表1)中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孔庙之一。它规模完整,保存良好,在我省

13、及全国都有着极高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对于省内及皖北地区孔庙建筑群的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寿州孔庙价值认定的基础上来研究其空间及总体布局,就更加可以深刻认识孔庙建筑群的营造内涵。14时佗堂13弭咻12时鞋坊I东却应西加明g大成省日月白;亨说M?1国宣柯5就口1津池5岁¥楼上机里门1汴苜、性睹,加而功»二ABC中懒ft时¥空间生怵空瓦后莲空向图3寿州孔庙现状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图4寿州孔庙空间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4.1基本形制与总体布局自唐代以来,文庙与官学相结合的体制传统形成后,“庙学合一”的空间格局逐渐在地方文庙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一一以祭祀建筑“大成殿”

14、为核心和以学署建筑“明伦堂”为核心的两类建筑群并置的学宫建筑群体院落空间。在实际建设中,通常有四种基本形制,分为前庙后学、后庙前学、左庙右学、右庙左学6。由于儒家思想以中、以左为尊。换句话说,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的建筑空间布局为最常见的“庙学合一”布局体系。即在地方文庙建筑布局中,以明伦堂为核心的教学空间常位于祭祀空间的北侧或西侧。地方文庙建筑群在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及不断的重建和修复的过程中,原有的标准化格局也有所改变,加之受到行政等级、地方传统及其他建筑元素植入的影响,“庙学合一”渐渐全国各地形成了格局各异的组合形式。寿州孔庙则属于典型的前庙后学(如图3)。4.2空间布局探析4.2.1前导仪礼

15、空间位于西大街中轴线两侧的三坊、根星门、泮池构成了前导仪礼空间(如图4)。前导仪礼空间中的建筑、景观的由来皆出自古籍中的典故,如泮池出自诗鲁颂泮水日:“思乐泮水。”网在空间感受上,为体验尊孔重儒的政治导向营造出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具有文化上的象征功能。三坊中泮宫坊、快睹坊、仰高坊系牌楼式栅门,三开间,深两间,保留脊柱,中间置栅栏门一道。明间为歇山顶,较高;次间为半截歇山顶,檐部靠近明间处作斜切角檐口。其中,泮宫坊居中,快睹坊与仰高坊位于两侧,略低于泮宫坊。4.2.2 主体祭祀空间主体祭祀空间由位于极星门之后的戟门、大成殿、东西廊虎围合的院落组成;附属祭祀空间,例如为行典者提供祭祀准备的礼器与

16、换装空间由戟门两侧的更衣所、祭器库、礼器库组成;大成殿外设有用于祭拜的凸字形拜台。主体祭祀空间具有庄重肃穆的空间氛围,区域内的建筑与室外环境均为尊孔祭祀活动服务,具有服务于祭祀的功能特征。大成殿,是寿州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九檀前后双步梁式梁架。它融合了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建筑两种做法,梁架结构接近北方官式做法,斗拱和翼角等则接近南方做法。大成殿前建有约一米高的月台,周围砌有雕花石栏,是古时举行祭祀或仪礼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成殿后墙上还镶嵌了一块“太和元气”石碑,书者为学监高举。院落两侧为东西廊庞,各有11间,库厨位于东西廊庞两头。戟门、大成殿、东西廊虎围合而成的院落为寿

17、州孔庙建筑群中最大的院落。4.2.3 后续空间后续空间由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学署建筑组成,在庙学合一的体系中,学署建筑主要满足日常教学的功能需求,较少承担礼仪象征的职能,因此布局较为灵活。明伦堂左右两侧为碑廊,前面为敷教坊,现存的敷教坊是本世纪初重修的。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硬山顶,九楝前后双步梁式梁架。明伦堂是学署建筑空间的核心,是孔庙内主要的教学之处,也是宣扬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一系列仪礼流线的组织配合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展示了儒家以中为尊、富于理性秩序的文化内涵9。唐高祖时,尊孔祭祀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学校被广泛推广,此时教育活动与祭祀活动相结合才推动了“庙学合一”的模式正式形成。在

18、建筑上,孔庙不仅具有教育学习的空间,也有祀奉孔子的场所,庙学合一的格局同时还增加了仪礼教化的功能。也就是说,学生在孔庙内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接受儒家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教化。5寿州孔庙利用现状及发展寿州孔庙现为县文化馆所在地,经过室内改造,东廊庞成为安徽省县级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西廊虎为书画展览厅。当地文化部门利用大成殿前的院落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寿州孔庙已经成为当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一块重要阵地。结语建筑作为人类物质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综合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文庙作为宣扬儒家思想的圣地,它不仅是祭祀孔子和地方学堂的中心,更是封建文明的象征,是一本书写封建时代礼制文化的百科全书。现存寿州孔庙建筑群是寿县境内目前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是当地旅游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在充分认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同时,分析孔庙建筑群的布局特征和文化象征,有助于更好的支撑孔庙建筑群今后的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