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教案_第1页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教案任课教师:李用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识记新陈代谢的概念;2、识记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概念和区别;3、知道自然界存在中间代谢类型。教学重点:1、新陈代谢相关的多个概念;2、生物的新陈代谢基本类型。教学难点:1、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四者的关系;2、化能合成作用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引入:在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陈代谢基本代谢的课题二、讲二、板书:1、新陈代谢的概念(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概念和关系(2)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和关系(3)新陈代谢的意义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同化作用的

2、类型1自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2异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2)异化作用的类型1需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2厌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3)介绍自然界存在的中间代谢类型小结:类型、与对生物的意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生本节课程详细讲述了生物新陈代谢的概念、义,让学生理解新陈代谢与生物的重要联系,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作业:名词:新陈代谢第二节、酶与新陈代谢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酶的本质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酶制品教学重点:1、酶的本质与特性2、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酶的本质与特性2、酶的作用机理过程:引入:图片引入(生活中

3、的含酶制品)板书:1、酶的概念与本质(1)酶的概念(2)酶的本质2、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3)作用条件温和4)活性可调节5)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3、生活中含酶制品的使用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从而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第三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重点:1、生物生殖的类型2、生殖的意义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教学难点:1、生殖的类型2、不同生殖方式的对比教学过程:引入:提问:生物通过什么来产生后代,所有的生物生殖方式都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有哪些不同呢板书:1、生殖的概念2、生殖的类型3、无性生殖类型(1) 分裂生

4、殖(2) 出芽生殖(3) 孢子生殖(4) 营养生殖4、有性生殖类型(1) 同配生殖(2) 异配生殖5、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6、变态发育7、生殖的意义让学生再一次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生物繁衍的手段生殖,领略生命的伟大。第四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重点:1、遗传物质DNA的结构2、变异的类型3、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教学难点:1、DNA的结构与特点2、DNA的复制方式3、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机理4、变异类型的区分教学过程:引入:图片引入(明星父子的照片对比),为什么会长的如此相似为什么有的长得不行呢板书:一、遗传1、遗传的概念2、遗传物质DNA(1)DNA结构(2

5、)DNA复制(3)基因表达(基因怎么控制生物性状)(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二、变异1、变异类型(1)基因突变(2)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2、变异对生物的好处与坏处小结: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够了解生物生殖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本质,并能够知道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的重要作用。第五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自然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了解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所发生的改变3、让学生见识更多的奇异生物,从而爱上与自然界中生物相处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概念2、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3、生物对环境适应过程中所学会的手段教学难点:1、生物与生物之

6、间各种关系的区分2、生物对环境适应过程中学会的手段的区分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图片引入(犀牛和犀鸟关系图、大豆与根瘤菌关系图等),引发学生思考生物圈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板书:一、生物圈的概念二、生态学的概念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光照2、水3、温度4、湿度四、生物对生物的影响1、种内关系(1)互助(2)斗争2、种间关系(1)共生(2)寄生(3)共栖(4)捕食(5)竞争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保护色2、警戒色3、拟态小结: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讲授,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其次,发现学生对有趣的图片很有兴趣,以后可以多多加入进ppt。作业:新陈代谢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方式

7、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第一节、植物的主要类群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知道各类植物的特点2 、让学生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3 、让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美丽,并懂得去欣赏这种美教学重点:1 、各类植物的特点2 、植物的分类教学难点:1 、植物的种类繁多,完全记忆下来较为困难2 、有一些植物形似都很高,较难区分教学过程:引入:图片引入(诗句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所描绘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江水会绿如蓝呢板书:一、藻类植物1 、基本特征2 、常见的藻类植物二、苔藓植物1 、苔藓植物的特征2 、常见的苔藓植物3 、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三、蕨类植物1 、蕨类植物的基

8、本特征2 、常见的蕨类植物3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四、裸子植物1、裸子植物的基本特征2、常见的裸子植物3 、裸子植物的意义五、被子植物1、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2、常见的被子植物3 、被子植物的意义小结: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区分,了解这些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学生较为喜欢看图,可继续保持第二节:植物的形态结构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知道植物各个部位的组成,名称及类型2、学生能够讲述植物各个器官对植物的作用3、学生能够从植物的单独的各个部分去发现植物的美教学重点:1、植物各个器官的类型2、植物各个器官对植物的重要作用3、植物各个器官的

9、形态结构教学难点:1、植物共有6个器官,每种都有不同的类型,区分起来易混淆2、每种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要想熟记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引入:图片引入(千年古树图),千年古树之所以能够活这么久,是因为什么加入某个部分断掉,是否还能继续存活呢板书:一、根1、根的类型2、根系及根系的类型3、根的特性4、根的结构5、根的生理功能二、茎1、茎的形态2、茎的结构3、茎的生理功能三、叶1、叶的组成2、叶的基本形态3、单叶和复叶4、叶序5、叶的结构6、叶的生理功能四、花1、花的结构2、花的种类3、单生花和花序4、花的生理功能5、开花和传份五、果实1、果实的结构2、果实的类型3、果实的生理功能六、种子1、种子的结构

10、2、种子的类型3 、种子萌发的条件小结: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了解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组成,并能简要叙述各个器官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第二节、光合作用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以及概念。2、了解光合作用意义及作用。3、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今儿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手段的重要性。4、通过探究实验的结果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5、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环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光合作用产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爱护绿

11、色植物,关心农业发展的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本质;2、光合作用发现史与意义。【教学难点】:通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是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以及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上,以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的掌握上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每天都需要通过吃饭来补充能量,那么,同学们知道米饭中的什么物质为我们每天的生活提供能量能回答:淀粉那么,这些淀粉是哪里来的呢回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对,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中的淀粉都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前人的步伐,进

12、一步了解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图片、讲解、提问结合):1、柳树实验2、普里斯特利的小鼠实验3、天竺葵遮光实验4、金鱼藻实验5、银边天竺葵实验6、天竺葵去二氧化碳实验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引导学生推导)四、光合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推倒得出):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五、光合作用的意义:1、物质转化2、能量转换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六、光合作用的应用:1、合理密植2、延长光照3、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七、板书设计:1、海尔蒙柳树实验结论:水是植物建造自身的重要原料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在光照下

13、能够产生氧气3、天竺葵遮光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4、金鱼藻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了氧气5、银边天竺葵实验结论: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天竺葵实验H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7、总结:光合作用反应式光合作用概念八、总结与作业: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场所、条件、原料与产物。2、思考:齐民要术中强调农作物栽培要通其风、正其行的原因3、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呼吸作用的原料与产物。第三节、呼吸作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14、力,分析试验现象的除试验结果。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重点和难点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是重点。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引入:用微机课件展示:一只小白鼠生活在密闭的玻璃钟罩里,另一只小白鼠生活在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钟罩内。教师配合课件,提出问题:(1)这两只小白鼠哪一只先死去(2)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原因吗学生回答之后,进一步用课件展示小白鼠生活的环境,将B装置用黑布罩起来。教师讲述“有一个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中装置,结果,他发现B装置中的小白鼠不久就死了,而且寿命比A装置中的还短”。这时,请全

15、班同学讨论: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得出:不仅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引出本节课课题: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由此导入配以形象画面,提出问题,引出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也从中引入下一阶段的教学。2、过渡: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02就会减少,C0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3、讨论: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方案。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课件展示以下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一棵树,一株小草或是植物的

16、某些器官如种子。(2)选择实验场所:在开放的空间(如教室)做实验,还是在密闭的容器里(如广口瓶)做实验为什么(3)怎样才能检测02含量的变化(02可助燃,缺02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4)怎样才能检测C02含量的变化(C0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教师可演示:口含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使石灰水变混浊)4、实验实验一:人呼吸会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事先准备好的澄清石灰水,分组进行操作,一名学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吹气,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思考:(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就知道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人呼吸时会呼出很

17、多二氧化碳,我们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测CO2含量的变化。实验二:种子呼吸时吸入氧,放出二氧化碳大屏幕:材料用具:萌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固定蜡烛的燃烧匙,火柴,广口瓶;带漏斗和玻璃导管的塞子,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盛清水的烧杯。实验:学生上台操作,把种子密封。实验完毕,学生上台观察温度计的变化。结论(用课件展示):过渡:以上我们是用活着的种子做的实验,如果换作绿色植物的话,也是这样吗5、演示:用绿色的叶片、较小的水果如圣果等植物体的一部分做实验,放入密封的黑暗的容器中,一定时间后,放入燃烧的蜡烛,通过蜡烛的熄灭,证明绿色植物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需要氧气。可得出结论

18、: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活的叶片,种子等器官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过渡:现在我们对呼吸作用有了一些认识,那么呼吸作用放出的热,也就是能量是怎么来的请大家阅读课本73页,到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中找寻答案。6、演示课件: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7、讲述: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在此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失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根对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8、提问:(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怎么来的(光合作用)(2)光合作用的公式课件:呼吸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公式9、讨论(表格):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部位含叶绿体

19、的细胞所有活的细胞与光的关系在光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气体变化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物质变化合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能量变化贮存能量释放能量联系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10、思考题:(1)干燥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同是有生命的种子,课本为什么不选择前者呢(萌发的种子生命旺盛,消耗的氧多,效果明显)(2)刚刚收获的种子为什么要尽快晒干(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3)居室放置过多的花卉,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小结: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20、学生基本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生理意义。第三章、动物第一节、动物世界珍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2、让学生增长见识3、让学生通过学习,爱上这些珍稀动物并主动保护他们教学重点:介绍珍稀动物教学难点:如何吸引学生的眼光,让他们对动物保护感兴趣教学过程:引入:金丝猴、大熊猫图片引入板书:1、动物分类系统的简要介绍2、珍惜动物的图片及纪录片观看小结:并尽力使用纪录片能够是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地球的珍稀动物,保护他们。第二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4 、让学生能够知道各类动物的特点5 、让学生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6 、让学生能够了

21、解动物的美丽,并懂得去欣赏这种美教学重点:3、各类动物的特点4、动物的分类教学难点:3、动物的种类繁多,完全记忆下来较为困难4、有一些动物具有其他种类的动物的特征,较难区分教学过程:引入:图片(鱼类化石)引入板书:鱼纲1、代表动物观察2、主要类群3、鱼类的特点二、两栖纲1、代表动物观察2、常见种类3、两栖纲特征三、爬行纲1、代表动物观察2、常见种类3、主要特征四、鸟纲1、代表动物观察2、鸟类特点3、鸟类多样性的保护五、哺乳纲1、代表动物观察2、主要类群3、特点小结: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区分,了解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学生较为喜欢看图,可在课件中多

22、插入图片第三节、无脊椎动物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知道无脊椎动物的特点2、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的种类3、能把所学到的无脊椎动物的只是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重点: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2、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1、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很难认识全面教学过程:引入:小视频引入(缤纷多彩的海洋动物水母),让学生见识海洋动物的美丽,从而对本节的内容充满兴趣。板书:一、图片观看:草履虫、蜘蛛等二、视频纪录片观看三、通过纪录片总结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小结:采用纪录片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第四节、动物的行

23、为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动物行为2、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看到生活中动物的行为能做出一定的判断3、通过动物的行为深入了解动物教学重点:1、动物行为的概念2、动物行为的意义3、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教学难点:1、动物行为的类型区分2、动物行为的意义教学过程: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导入(蚂蚁一起搬运食物),提问,蚂蚁为什么会集体搬运食物,他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还有其他行为吗板书:一、什么是动物的行为二、动物的行为有哪些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从意义上来分:1、攻击2、防御3、贮食4、繁殖5、社群6、节律:昼夜、潮汐、季节从获取途径分:1、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2、后天性行为:模仿.三、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小结:运用到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活中能够做到趋利避害。第五章、微生物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