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微观经济学导论:原理与问题一、本章要点概念(注:*表示中级水平的微观经济学概念,在原教材中没有讲述,但将在补充内容中加以介绍)市场;政府;成本;收益;效率;静态效率;动态效率;帕累托最优;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比较静态分析;*机会成本;*边际分析;*稀缺资源。原理(注:序号m.n,m代表第几节,n代表原理的序号)1.1经济学认为,从本质上讲,人类社会所出现的大多数现象,与人们的决策有关。因此,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是本学科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2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事实与解释现象。1.3在经济学里,世界可以被抽象为三大行为人和三大市场。三大行为人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大市场
2、是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1.4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是有缺陷的。而此时,政府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不足。2.1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的理性行为,“理性”就是指一个行为人在最大化某个目标。认为人是理性的,是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另一个基本假设是资源是稀缺的。2.2经济学的核心是选择,选择就是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有时也被称作经济思维。二、补充材料1.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随
3、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现在几乎可以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学科。而微观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的基本单元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拥有者的决策规律,以及他们在消费、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市场是经济活动发生的场所。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市场的因素必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产品市场上,需求的主体是消费者,供给的主体是生产者。那么微观经济学首先就要对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做出分析,与之对应的就是消费者理论(包括偏好、约束、消费者选择、需求等内容)与生产者理论(包括技术与生产函数、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供给决策等内容)。要素市场上,要素的需求者企业是消费
4、品的供给者,而要素的供给者则是消费品的需求者。由于要素市场的需求直接受厂商的供给决策影响,而厂商的供给决策与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有关,通常的教材都将要素市场理论的阐述放在商品市场的市场结构理论之后。在我们的这本初级水平的教材中,要素市场理论作了非常简化的处理,在涉及到要素市场不能简单用商品市场原理进行分析的地方,我们在合适的地方给出了简要的补充这句话怎么说再说。有必要的话,我们再做具体的补充。在分析了市场主体之后,就要考虑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学理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福利经济学与市场效率这一部分内容专门针对市场效率作了阐述。但是,读者要明白,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只是一个参
5、照系,现实世界与完全竞争市场所需要的条件距离非常大。将各种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的均衡结果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相比较,可以得出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损失程度。博弈论是分析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一种工具,这种理论方法强调行为人的决策是在“互动”中做出的,也就是说,行为人根据其他人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其他的理论是不同的,因为通常情况下,都假定行为人只对市场的价格作出反应,而不是直接对其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在博弈论中,经济学家们更多考察的是人们相互不合作而导致无效率的情形,而人们相互之间不合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对于别人会合作没有信心,博弈是一次性的,等等。可
6、能使现实偏离完全竞争状态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引起了很多新的问题,如委托代理问题、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也常常会造成效率损失,具体的问题,我们在相应章节会有所介绍。外部经济效应也是影响市场效率的因素。外部经济效应是指一项经济活动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相等的情况。那么,在存在外部经济效应的条件下,追求私人最优的行为就会导致非社会最优的结果。这时,政府的干预就变得十分必要。当然,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在微观理论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得到一些相应的政策应用,因此,我们的教材也会涉及到政策的分析。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这些政策分析中,尝试着寻找政府干预与市
7、场自由运行的边界。在我们看来,“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因此,学习并体会微观经济学对此问题的认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2.最优化和均衡最优化和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简单来说,最优化是指经济行为人对某个或某组变量进行选择,以使其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均衡是指一个多人(或一人)参与的经济活动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改变其行为变量时的状态。这两个概念的运用需要弄清楚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经济行为人的目标函数。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决策问题中,经济行为人在最优化什么?比如,在消费
8、者选择问题里,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是在最大化其效用;在生产同一产量的要素选择问题中,生产者是在最小化其成本;而在产量决策中,一般认为企业是在最大化其利润;等等。第二,行为人的可控变量。也就是说,哪些变量是行为人可以改变的。比如消费者选择问题里,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数量是消费者可以决定的,但是他通常不能改变价格,除非消费者的数量少到他(们)拥有对价格的谈判能力。第三,约束条件。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行为人的任何选择都会受到一定的约束。约束条件有很多种,收入、制度、信息、时间都可能成为决策的约束条件,对于特定的经济分析而言,准确地把握行为人决策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均衡是一个较
9、为复杂的问题,但是均衡的思想却是显而易见的。经济学考察均衡状态原因在于,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中可观测的现象一般都是行为人进行理性决策之后出现的稳态的结果。从均衡与最优化的关系角度看,当其他经济行为人的选择都给定的情况下,经济行为人有自己的最优选择(我们可以看作该行为人对他人抉择的反应),而当所有人在他人行为给定情况下,都已经使自己的选择最优时,经济就达到均衡了。用完全竞争市场供需均衡的例子来看,市场需求是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对价格的反应,而市场供给是生产者的最优产量对价格的反应,当最优消费与最优产量同时达到时,市场就进入均衡状态。3.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分析方法。给定各种
10、外生变量(一个经济模型不可控制的变量),经济模型会达到某个稳态,我们称之为静态均衡。而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同一模型会有另一个静态均衡。通过比较某个外生变量变化时,静态均衡的异同,从而反映该外生变量对均衡的影响,叫做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根据比较静态分析,我们可以将一个现象的时序变化理解成为某个(或某些)外生变量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将一个现象的空间差异理解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某个(或某些)外生变量的差异。比如,在需求理论中,给定消费者偏好,给定价格和收入,通过最优化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而当其他条件不变但收入上升时,运用同样的
11、方法,我们可以求得新的消费者选择,通过比较收入不同时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我们就可以得出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例子,随着我们的进一步学习,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得出更多有用又有趣的结论。4.关于经济学的假设 我们分两个层面讨论经济学的假设。一个层面是经济学这个学科的基本假设,另一个层面是特定经济学模型的特定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条,一是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二是资源是稀缺的。对于理性人假设,再次强调,理性人假设是很容易满足的,人们总是在最大化某个目标,这个目标不仅限于经济利益。我们有时批评说人的行为有时是不理性的,是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该行为人的目标或者其约束条件而已。我们常常先入为主地
12、认为最大化经济利益才叫做理性,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但是,关于行为人目标的讨论非常复杂,所以经济学家通常把理性具体化为某个特定目标函数的最大化,而这个目标函数则作为他们分析经济问题的前提假设而存在。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理性人假设:在已知行为人目标和约束条件时,该行为人总会去最优化这个目标,“最优化”就是理性。那么,对应的,不理性应该是和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进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修改行为人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很多传统上被认为是“非理性”的行为都被纳入了“理性”行为的分析框架,从而成了经济学的一部分。“资源是稀缺的”是指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都是相对稀缺资源。
13、相对稀缺资源是指有限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经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约束。如果任何资源都是无限的,那么就不存在如何配置资源的问题了。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多种用途呢?设想一下,如果某种资源只有一种用途,那么我们就不用去权衡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了。经济学经常被批评为只重视效率,事实上,效率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通常认为重要的其他目标也都或多或少地与效率有关。比如说,人们认为公正和平等是很重要的,但是,公正、平等和效率本身就并不总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时,不平等本身就会危害效率;另一方面,有时,非效率本身也会危害平等。,对此,读者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14、弄清以了上两条假设,我们就弄清了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特定经济学模型的特定假设是很具体的,比如行为人目标函数的具体形式,行为人选择的条件和环境(决定哪些变量是外生和内生的,以及行为模式),外生变量的取值,等等。关于这一类的假设这里只说明三点:第一,一个模型的假设是导致模型结果的直接原因,对同一问题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不同,其根源一定是他们的假设不同(如果他们都没犯逻辑错误的话);第二,对结论差异贡献最大的假设是模型的关键假设,这是特别要关注的地方,一个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地模拟现实,就在于这个模型的关键假设是否捕捉到了现实中的最重要方面;第三,检验一个假设是否合理有两种方法,一是看该假设是否符合现实世界中
15、人们的行为规律(直接检验),二是看由该假设导致的结论是否符合知觉直觉和经验事实(间接检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读者可以慢慢体会。三、新增习题1 以下对于“理性”行为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 理性行为得到的结果应该在事后看来仍然是符合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目标的。B 理性行为实际上就是行为人在某种约束条件下在最大化自己的目标。C 理性行为是自利的,与人的爱心和利他行为是矛盾的。D 理性行为不应该包括人对于其他人行为的模仿。2在经济学家看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 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用理性决策的方式来分析。B 经济学不谈道德。C 教育也应该用经济学来分析。D 对于社会来说,最优的结果就是犯罪率
16、为零。3对于经济学模型,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A 好的经济学模型,应该用复杂的数学。B 经济学模型的假设不能偏离现实。C 经济学模型可以简化,但不应遗漏对于所分析的问题至关重要的信息。D 经济学模型不应该运用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和发现。4有人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力雇用决策,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由于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已经转变成了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人,因此,其劳动力雇用的决策之下,应该解雇那些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小于其工资的员工。请问,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两个方面来看,作者的分析可能遗漏了什么?5有人认为,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造成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并增加失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
17、动力丰裕的国家,失业率升高,显然有害于经济效率。请用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的概念对此进行评论。6在接触经济学后,必须首先了解经济学讨论中的“最优”的含义。有人认为,政府应该全额出资来提供免费的医疗。请结合对“最优”这个词的认识,简要谈谈你对政府免费提供医疗服务的看法。7由于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有人提出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对此,很多人认为不可行,其原因在于,这样做将会使就业压力更大。请对这种观点给予评论。你是否用到了“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概念?四、参考答案及提示1、ACDA、人的决策都是基于当前信息集的,决策时的最优选择在事后看来不一定符合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为信息
18、集可能扩大了。另外,如果行为人存在短视行为,那么,也可能事后的最优并不一定是当前的最优。CD、人的目标函数里包含和多心理和社会的因素,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理性(最大化自己目标)不排除这些因素。2、CA、经济学并不否认有一部分人类行为是无法用理性假设来分析的,比如说,当被分析的对象如果是病人或者是孩子,他们并不一定具有理性决策的能力。B、经济学对于行为人的假设本身就包括了人类行为的道德维度,而且,道德本身作为一种规范也成为人类行为的约束。但是,经济学通常不假设人类达到了这样的道德水平,以至于每个人都自动地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的行为。D、如果防止犯罪的成本不是零,那么,当犯罪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治理犯
19、罪越来越难(边际成本越来越高),社会资源用来减少犯罪就可能不如用于在其他方面改善社会福利。3、ABDA、评价一个理论模型的好坏,要看其模型变得更复杂时是否得到了简单模型不能得到的结论,并且这些增加的结论有足够重要的价值。B、适当的对于现实的偏离对于经济学模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只要这种偏离并没有遗漏对于所分析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方面。D、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方向恰恰是越来越多地借鉴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和发现。4、提示:从目标函数看,国有企业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转变为最大化利润,这中间有可能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即出资者(国家)的目标为利润最大化,而代理人的目标为代理人效用最大化。如果激励不相容,既
20、约束条件不能使代理人按出资者意愿行事,那么完全信息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导出的结论(解雇那些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小于其工资的员工),在这里就不成立。同时,企业的劳动力雇用决策还面临着来自政府的制度约束,如果国家考虑到大规模的解雇会带来社会动荡,那么,对企业的大规模解雇行为进行一定的管制就可能符合全社会的利益。对单个企业来说,这可能构成其劳动力雇用决策的约束条件。5、提示:从静态效率角度说,劳动成本的提高会使得企业减少劳动力使用,增加失业,短期内确实会可能损害经济效率。但是,从长期来看,劳动成本的提高会促使企业改进技术,降低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劳动成本提高
21、,就业压力增大也会促使劳动者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这在长期内也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许多行业技术进步缓慢。长期来看,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利于打破这种格局。实践中,一项制度或者法律的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也是成本-收益进行权衡的结果。6、“最优”要求用同样的成本达到最好的结果,或者达到相同的结果使用最小的成本。政府提供免费医疗服务,首先的确会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使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但是,如果按提供免费医疗之前的价格计算医疗服务的社会成本,政府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一定会提高医疗的社会成本,因为看病的人肯定比以前多了。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如果医疗完全免费,可能会使一些患小病,并不需要去看病的人也去看病,反而加剧看病难的局面。但是政府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会减少目前医疗服务市场上送红包,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管破洞保守治疗方案
- 新近员工安全培训
- 2024年度离婚协议及财产分配2篇
- 氯气使用安全培训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标的为人工智能应用3篇
- 2024年度版权授权出版合同2篇
- 《常用药物常识》课件
- 《多元回归》课件
- 《天连锁酒店》课件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发明专利的许可与使用3篇
- 空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T-NAHIEM 96-202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儿童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查房
- 个人简历电子版表格下载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考英语3500词汇(诵读加记忆)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自我分析职业定位实施计划
- 设备的前后期管理与改造
- 平面模特新人培训方案
- 企业文化价值观对员工的影响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