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1_第1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1_第2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1_第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1_第4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 第一学时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2、学习夸张、讽刺的手法。学习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把握人物形象及主题。 2、别里科夫的形象及其意义。学习难点 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知识链接:一、小说分类:就流派来分,有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新新闻主义小说、 “ 垮掉的一代 ” 小说等等。就表现的方法分,有叙述体小说、散文体小说、诗体小说、生活意识流小说、纪实体小说等等。 就题材分,有儿童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神话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等。 就雅俗分,有通俗小说、严肃小说等。就篇幅长短分,有长篇小

2、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又称微型小说 四大类。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 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和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 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小人物 ” 。短篇小说有变色龙 小公务员之死 装 在套子里的人 ,中篇小说有第六病室 ,戏剧有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 海鸥 。三、写作背景: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 1898年, 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 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 会生活。 19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

3、思主义已在全 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形势, 极力加强反动统治, 疯狂镇压人民, 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 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 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小说里的别里科夫正反映了这些人的灵魂。【预习案】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胆怯 . ( 怂恿 . ( 祈祷 . ( 噩 . 梦( 游说 . ( 讥诮 . ( 促 . 狭鬼( 憎恶 . ( 削 . 铅笔( 陶冶 . ( 【探究案】 解析第一部分(自然段 1-51、 阅读第一自然段,

4、小说塑造的别里科夫总把自己装在 “ 套子 ” 里, 按照下列提示写出别里科夫 “套 己”有形无形的“套子 ” 及相关内容。服装套:思想套: 行为套:环境套:所教语言:塑造别里科夫的手法:影响: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阅读第四自然段。2、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他怕:3、阅读第四自然段,别里科夫他能管制全城吗?请誊写出全城人的八个“不敢”句子。八个“不敢” :别里科夫他管制全城选项( A 能 B 不能4、 " 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 10年到 15年 " 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5、为什么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检测案】下列句子与人物(a .外貌描写; b .心理描写;

5、c .语言描写; d .动作描写; e .环境描写 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 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 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 小套子里的。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A .e a c c B.e d b cC .e a b c D.d b c c005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 第一学时 答案【探究案】解析第一部分(自然段 1-51、小说塑造的别里科夫总把自己装在 “ 套子 ” 里,按照下列提示写出别里科夫“套己”有形无形的 “套子 ” .集中表现在他

6、的套子。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小刀、脸、眼、耳朵。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一个劲、慎重、多疑、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门、炉子、厨房影响: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塑造别里科夫的手法: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因为他把一切不合 “ 规矩 ” 的言行报告校长。此外,他反对一切新生事 物。同事骑车交游。他认为大逆不道,怕教室吵闹出乱子就建议开除 “ 彼得洛夫和叶果落 ” 。他就象 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胆小、多疑、封闭、守旧,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总是害怕生活中 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

7、序。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就 缩进自己的壳里2、阅读第四自然段。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 旧秩序。3、别里科夫他能管制全城吗?4、 " 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 10年到 15年 " 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5、为什么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 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 " 不敢 " , " 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 10年到 15年 " ,让学生咀嚼体味是 因为

8、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 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 周围的人还没有勇 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 " 套子 " 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 " 套子 " 里。 这两种 " 怕 " 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 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 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 以别里科夫还能 " 辖制 &

9、quot; 全城。005望闻问切,剖析别理科夫的双重性格。医者父母心,假如你是一名医生,请你为别里科夫会诊一下,然后把会诊结果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学生探究,填写病历表。病 历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婚姻状况症状病因病源病害5、别里科夫死了,但原因尚不明确,你能写一个发动教职员工调查的通知吗?“可是 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别里科夫”死了么?读课文疏通情节:(一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 序幕生活套(1、思想套(2套己(二别里科夫的恋爱 (6 37开端:怂恿(6 7发展:漫画、骑车(8 17 套人高潮:争吵(18 36(三别里克科夫之死(38 40 尾声 套死第二课时一、学生

10、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别里科夫结婚的原因?别人撮合,华连卡表示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出生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小结:以上种种均为外在因素或外在诱惑,不是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他准备结 婚只是昏了头。二、这件婚事成了吗,为什么?答:没有。因为有人画了幅漫画。华连卡骑自行车。这触犯了别里科夫的套 子,他不能接受新事物,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迂腐、多疑、慎重 的别里科夫就一本正经地找华连卡,妄图用自己的套子去套住她。结果华连卡不在, 一向讨厌他的科瓦连科与他谈话,话不投机被科瓦连科推下楼梯,所以婚事失败了。 更致命的是这一幕恰好被回来的华连卡看到,率真的她大

11、笑三声,别里科夫的命运在 这笑声中结束了。他永远地装进了自己的套子中。005小结:小说集中笔墨刻画了别里科夫婚事的波折,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 一起,让保守落后的别里科夫承受新事物的冲击,让最怕出乱子的人承受了他认为的 最大乱子,将别里科夫送入自己的套中牢牢地被套住,再也拔不出来。就在这一推一 笑,一滚一死中展现了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新势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旧势力,表现 了旧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势力的旺盛力量三、自读与讨论最后三段1、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 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

12、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 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2、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3、 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 含义?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 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 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 的腐朽反动的统治。小结:别里科夫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 忠心拥护者、 卫道士, 他守旧、 落后、 、 释词义 (A级 六

13、神不安:心神不安。我国道家迷信说法,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叫 六神。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什么疾病和事故。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 小心谨慎的样子。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严守规矩, 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 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是 一个受沙皇专制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悲,可憎又可恨的人。 4、讨论小说塑造

14、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揭示沙皇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毒化,号召人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四、夸张与讽刺的手法夸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张人物形象,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 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 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讽刺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 嘲讽了“套中人” 的丑陋和可憎;二是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 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搞出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五、作业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 的?知识链接:1、 幽默 指的是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比喻、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笔法批评和揭露现实 生活中的乖缪和不通情理的现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用巧妙的、 出人意料的人物对话或人物的自我揭 露,引起读者的哄笑,达到批评、暴露的目的。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外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