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_第1页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_第2页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_第3页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_第4页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历史事实】【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例: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例: 1.完璧归赵:完璧归赵:史记史记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

2、,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史记的原文是的原文是“完璧归赵完璧归赵”)。蔺相如到)。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

3、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完璧归赵”这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 2.擢发难数:擢发难数:史记史记范睢列传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须贾说: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拔我

4、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史记史记的原文是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来)后来就用就用“擢发难数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完璧归赵”“”“擢发难数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并不多。成语中的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并不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投笔从戎”“”“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唇唇亡齿寒亡齿寒”“”“一鼓作气一鼓作气”“”

5、“门庭若市门庭若市”等,都出自史实。等,都出自史实。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前人故事】【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真人真事,只是其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真人真事,只是其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例: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例: 1.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6、。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后来,“胸有成竹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定见有把握的人。 2.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满城风雨近重阳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

7、兴,只有这,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此外如“威武不屈威武不屈”“”“抱薪救火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而来的成语。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寓言传说】【寓言传说】 古书中含义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育或讽刺的意古书中含义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育或讽刺的意味。例:味。例:

8、1.杞人忧天:杞人忧天:列子列子天瑞天瑞说: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后来就把“杞人忧天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2.邯郸学步:邯郸学步:庄子庄子秋水秋水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

9、回家。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后来把“邯郸学步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3.掩耳盗铃:掩耳盗铃: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自知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

10、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淮南子说山训说山训也有这也有这个故事。成语个故事。成语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钟”改为改为“铃铃”了。这个成语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掩目捕雀 ”,出于,出于三国志三国志陈琳传陈琳传,跟,跟“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基础较差,使用的人

11、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古人原句】【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 1.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醉翁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

12、思并不在饮酒上,而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2.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石出。”。“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3.更上一层楼:此成语见唐朝诗人王之焕的更上一层楼:此成语见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原诗是:。原诗是:

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更上一层楼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思。 成语里面的成语里面的“ 一笑千金一笑千金”“”“咄咄怪事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下笔成章”“”“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

14、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再进行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例:后再进行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例: 1.舍生取义:舍

15、生取义:孟子孟子告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截取出后人从这两句话里,截取出“舍生舍生取义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2.一曝十寒:一曝十寒:孟子孟子告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

16、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一曝十寒”四四个字作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个字作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3.一毛不拔:一毛不拔:孟子孟子尽心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

17、人把这句话里的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拔一毛不为”改成改成“一毛不一毛不拔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4.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后来截用来截用“近水楼台近水楼台”四个字作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四个字作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

18、日三秋”“”“一字千金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

19、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气息。例: “大海捞针大海捞针”“”“指桑骂槐指桑骂槐”“”“另起炉灶另起炉灶”“”“三三两三三两两两”“”“大刀阔斧大刀阔斧”“”“囫囵吞枣囫囵吞枣”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

20、见于宋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谚语俗语】【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敝帚千金敝帚千金”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

21、么知道这些成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了。如:战国策战国策楚策楚策说: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曹丕掉,也还不算晚。曹丕典论典论论文论文说:说:“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意思是:俗语说

22、,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金相比。“享享”就是就是“当当”或或“当做当做”。史记史记白起王剪传白起王剪传说:说:“鄙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里语”、“鄙语鄙语”的。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

23、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牛头不对马嘴嘴”“”“坐山观虎斗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一类的。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外来的成语】【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

24、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语。例: “一尘不染一尘不染”、“现身说法现身说法”、“心花怒放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即不离不即不离”、“回头是岸回头是岸”皆是。皆是。 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 “时者金也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25、,以牙还牙”、“旧瓶旧瓶装新酒装新酒”、“火中取栗火中取栗”、“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物竞天择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按劳取酬 ”等等都是。都是。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改造的成语】【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

26、特别能引起读者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 “物极则反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鹖冠子环流篇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物极不反”,表达,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

27、绪。又如“事半功倍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孟子公孙丑公孙丑,意,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半”、“倍倍”两个字的位置一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换,改为“事倍功半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

28、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改为改为“欲速必达欲速必达”;把;把“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改为改为“一举三一举三得得”、“一举多得一举多得”;把;把“一箭双雕一箭双雕”改为改为“一箭三雕一箭三雕”、“一箭多雕一箭多雕”;把;把“知知难而退难而退”改为改为“知难而进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

29、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符合现金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容,显然不符合现金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知难而退”。新成语。新成语“知难而进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古为今用”的效果。的效果。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新生成语】【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

30、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厚今薄古”、“推陈出新推陈出新”、“多快好省多快好省”、“分秒必分秒必争争”、“力争上游力争上游”、“百花齐放百花齐放”、“勤俭持家勤俭持家”、“修旧利修旧利废废”、“上山下乡上山下乡”、“勤学苦练勤学苦练”、“只争朝夕只争朝夕”、“化废

31、为化废为宝宝”、“比学赶帮超比学赶帮超”、“全国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等。等。 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 “缩手缩脚缩手缩脚”、“少慢差费少慢差费”。 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而得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而得以广泛地使用。以广泛地使用。 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一唱一一唱一和和(h)一丘之一丘之貉貉(h)一一抔抔(pu)黄土黄土衣衣(y)锦还乡锦还乡鹬鹬(y)蚌相争蚌

32、相争臧臧否否(p)人物人物恣恣(z)意妄行意妄行自怨自自怨自艾艾(y)螳臂螳臂当当(dng)车)车箪箪食食( s )壶浆)壶浆间间(jin)不容发)不容发前前仆仆(p)后继)后继窗明窗明几几(j)净)净曲高曲高和和(h)寡)寡一一哄哄( hn )而散)而散 锲锲(qi)而不舍而不舍如法如法炮炮(po)制制 乳乳臭臭(xi)未干未干 色厉内色厉内荏荏(rn) 歃歃(sh)血为盟血为盟 数数(shu)见不鲜见不鲜提纲提纲挈挈(qi)领领挑拨离挑拨离间间(jin)同仇敌同仇敌忾忾(ki)妄自妄自菲菲(fi)薄薄相相(xing)机行事机行事枵枵(xio)腹从公腹从公心宽体心宽体胖胖(pn)兄弟兄弟阋阋

33、(x)墙墙徇徇(xn)情枉法情枉法刚刚愎愎(b)自用自用呱呱呱呱(g)坠地坠地汗流汗流浃浃(ji)背背诲诲(hu)人不倦人不倦济济济济(jj)一堂一堂矫矫(jio)揉造作揉造作踽踽踽踽( j)独行独行良良莠莠(yu)不齐不齐绿绿(l)林好汉林好汉民民脂脂(zh )民膏民膏泥泥(n)古不化古不化拈拈(nin)轻怕重轻怕重否否(p)极泰来极泰来强强(qing)人所人所难难翘翘(qio)足而待足而待爱爱憎憎(zng)分明分明安步安步当当(dng)车车安土安土重重( zhng)迁迁暴暴殄殄( tin)天物天物草草菅菅(jin)人命人命嗤嗤(ch)之以鼻之以鼻殚殚( dn )精竭虑精竭虑丢卒保丢卒保车车(j)茅茅塞塞(s)顿开顿开度度(du)德量力德量力返返璞璞(p)归真归真风尘风尘仆仆仆仆(p)风风靡靡(m)一时一时敷衍敷衍塞塞(s)责责负负隅隅(y)顽抗顽抗易读错的成语易读错的成语语文-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易写错的成语易写错的成语暗(黯)然失色暗(黯)然失色按步(部)就班按步(部)就班暴珍(殄)天物暴珍(殄)天物别出新(心)裁别出新(心)裁毕(筚)路蓝缕毕(筚)路蓝缕变本加利(厉)变本加利(厉)病入膏盲(肓)病入膏盲(肓)安(按)兵不动安(按)兵不动不可明(名)状不可明(名)状不加(假)思索不加(假)思索不茅(毛)之地不茅(毛)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