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阅读学案_第1页
新闻类阅读学案_第2页
新闻类阅读学案_第3页
新闻类阅读学案_第4页
新闻类阅读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级南校区高三语文二轮重点突破之实用类文体“新闻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阅读导学案【学习目标】 1.整理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够陈述考点要求和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能够说明题型特点 3.依据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4.通过强化练习,能运用解题技巧并做到规范答题 【自学指导】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

2、两种体裁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2全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3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二)时效性 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三)语言简明

3、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是新闻的语言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一)消息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2基本特征(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要素要素又称“五个 W”,即:“何时”(When)、“何地 ”(Where) 、 “ 何 人 ”(Who) 、 “ 何 事 ”(What) 、 “ 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

4、完全一致的。 4结构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1)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即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 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新闻事实内容;

5、“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 :何时 、何地、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 (3)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4)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来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它对于

6、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5)结尾:即结语,它紧扣主题进行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二)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

7、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且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5)议论色彩较浓 (三)访谈 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比较灵活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感想的记叙访谈的主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结尾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有敏

8、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 (四)特写 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细节,作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特写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新闻特写兼具有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讯比较接近,却比通讯更集中、精练;而在报道的及时、迅速方面则与消息相同,却比消息更形象、生动从特写的题材角度出发

9、,可分为四种:(1)人物特写以人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物通讯,而有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2)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3)景物特写景物特写跟风貌通讯有些相似,但侧重于对场面的描写(4)专题特写写一个问题或一种社会现象 高考选文要求 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阅读指导】 一、整体阅读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按照如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

10、,基本上就能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要点、方法:第一、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第二、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第四,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辨析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 第五,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 D 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

11、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 F 层级的探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 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 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 层级的探究“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些考点 二、题型分类指导 以下是根据考纲要求,按照考查的不同考点和题型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一)分析综合类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解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

12、方面。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在考试中,信息的整合能力将集中考查以下三个方面:将隐含信息明示出来的概括化的能力;将初始信息加以转化的能力;重组初始信息推断新结论的能力 【方法指导】第一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理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提取各方观点并加以整合,基本了解作者的倾向性 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 第三步组织答案,一种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信息语句;另一种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删去细节,或将分散、

13、重复表述的内容整合概括为简洁的语句,信息内容较多时要注意进行分层作答。整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材料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题型解说】对新闻的语言特色考查集中在客观、简练、准确、通俗四点,能就具体语词和句子说出其体现的新闻语言特点;少数需分析作者具体的行文风格,包括一些新闻手法的运用或具体的描写方法新闻结构有着较为固定的程式,比较简单,考查频率也较少,但需注意考查标题的拟制和结尾的效果 【方法指导】分析语言特色,抓住客观、简练、准确、通俗四点,从表述方式、语气、语词和说明方式的运用等方面加以辨

14、析把握新闻结构,注意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详略、功能、行文要求等,例如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导语的概述作用,主体的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组织结构等,快速梳理文章的脉络 依据新闻文体特点概括中心意思,如标题(特别是正题)、导语、结语是主要的快速把握文章中心的依据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题型解说】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包括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新闻标题的艺术性,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考查表现手法包括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对吸引读者的作用,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

15、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方法指导】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这与其他文体一致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应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具体而言包括: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二)评价类 【题型解说】评价类题型一般考查以下几个角度: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

16、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新闻注重事实,崇尚客观,力避作者主观倾向的介入但新闻事件的确定、被访对象的选定都离不开作者独到的眼光,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因此,新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作者的观点及好恶等,也包括文本中人物的观点及感情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实用类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历史价值、人生价值等方面对于新闻类作品来说,要能够理解新闻作品的现实针对性、社会意义及其产生的影响,对新闻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方法指导】阅读新闻,要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相关材料,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

17、判断观点评价要力求公允,有可能还要参照文章中已有的观点,吸取各方意见,达成一个比较妥当的看法,表述上应讲究条理,分层叙述 新闻价值是衡量事实能否成为新闻、新闻能否传播的客观 标准新闻中的社会性是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评价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也就是看文章要传达的信息被读者接受的有效性;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读者的观念,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此,应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整个社会大环境来分析,在表述上应做到有理有节 (三)探究类 【题型解说】探究类题型一般考查以下几个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

18、提出自己的见解 【方法指导】1.认真审题,把握命题角度新闻报道的事件、人物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对报道对象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角度考查;考查的层面也可以从表面的语句到深层的普适性的意义因此答题之前先要审清题目要求我们探究的范围和角度 2紧扣原文,寻找答案探究类题型虽然有很强的主观性,但考生应该谨记问题是出自文章,是与文章紧密相关的不可天马行空,纵意而论要善于结合文本中的人物描写,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特征性细节描写,发现人物身上体现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3概述相关事实,分析阐发人物精神包括品质、素质,所受启发可以与文章相同、相反新闻的

19、好恶褒贬一般比较显豁,从文章的报道对象和记者的措辞、行文方式就可推测出来,因此考生发掘探究的落脚点也应从此出发,合理联系社会现象、学科知识,对新闻报道的对象作出恰当的评价,对所揭示的问题提出独到成理的看法新闻写作背景一定要和该新闻产生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对当下的社会热点予以关注,可以结合社会通常的褒贬爱憎、普遍性的道德行为评价作出判断,不要进行夸大的分析与评价 【合作探究】 新闻的结构 7000余人连续40多小时 全力搜救武警福州某部遭受山洪袭击失踪人员(引标题) 找到50遇难者遗体 仍有36人下落不明(正标题) (电头)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在解放军总部机关、武警总部工作组和福建

20、省有关领导的现场组织指挥下,经7000多官兵、公安民警和当地干部群众连续40多个小时的全力搜救,截至4日17时,共找到遇难者遗体50具,还有36人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主 体) (背 景) 受19号台风影响,福州地区突降特大暴雨,2日傍晚造成山洪爆发,武警福州指挥学校训练基地突然受到山洪袭击,部队驻用的两幢民房被冲毁,部分学员被山洪冲走 广州日报2005年10月5日 注:在继续进行中的短新闻中,一般省去导语和结尾 新闻的眼睛标题 要求:醒目、吸引人,第一时间传达出最重要的信息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 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

21、内容,是标题的核心 副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技巧:虚实结合,所谓“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只有正题时必须“实”,多题时必须有虚有实如: 珠 峰 “ 矮 ” 了 3 7 米 国家测绘局昨宣布: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 广州日报2005年10月10日 一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解析: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这三个方面也是回答新闻真实性的一般解题思路,在具体回答的过程中,考生可根据分值的多少灵活把握答题的详略程度 一、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22、例1: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8点04分,南澳全镇停电南澳:“风眼”里经受冲击节选 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

23、数据突出真实性 【方法小结】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 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二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一定要把握所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含义,有效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二、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例2:新“哥德堡”与“哥德堡”一号在形状、结构、大小上基本相同,但新“哥德堡”的内脏却设置有高科技设备,它完全具备了现代远洋航海安全的要求瑞典“哥德堡”号官方网站充满了对“哥德堡”号的溢美之辞:“这一工程是传统造船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继承了18世纪的高超手工工艺任何人在海上见到了升

24、起全帆航行的哥德堡号,都看不出她和历史上的古帆船有任何区别”2005年10月,一艘18世纪的古船再次扬帆远航了复活的“歌德堡”号到了广州节选 题目:作者称新“歌德堡”号为“复活的歌德堡”号,是否准确? 【参考答案】非常贴切“复活”两字使历史与现实、沉船与新船很自然的勾连起来了;同时也是对文中“形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的应证,很好的表现了瑞典人的航海梦想与行动激情 【方法小结】 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三体会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

25、欲望试析本文标题发妙处 我们在分析文题好处的时候,应从修辞、语言或其他形式上加以分析,然后对内容进行关注 三、体会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例3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吴××,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天看见你,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虽然你不很帅,也很爱逞能,但我心中还是很喜欢你你的性格和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但后来,我从别的女生口里得知你甚至两天换一个女朋友时,我很震惊虽然我很想找你谈话,但却很害怕别的女生会骂我我哭了一个星期”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人前

26、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试析本文标题发妙处 【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暴粗”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方法小结】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5、分析新闻标题对受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四.筛选、整合信息:提炼大、小标题 1例4我曾经主张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要提高门票价格,作为抬高文化遗产身

27、价、回归这类私家园林的文化价值和加强遗产保护的措施之一但听到西藏布达拉宫门票涨价的消息后,我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与我当初对苏州园林的主张完全是两回事 南方都市报2007年7月10日节选 (1)问:请为这则新闻评论拟一个标题 【参考答案】:布达拉宫门票涨价毫无道理 【方法小结】先分清新闻的类别本文是一则新闻评论,要在标题里体现要评论的事实(布达拉宫门票涨价),以及作者的态度(毫无道理) 如果是消息或者通讯,则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根据新闻的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来进行合乎题干要求的概括整合 五、了解新闻导语的作用 2、1、提问方向:导语的特色、作用 2、导语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

28、(1)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2)定下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3)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1、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2、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3、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4、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5、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了解文本手法的灵活性 例5在连续34天的高温带来的商机面前,苏宁抓住了各大空调厂商06年最后的促销资源,30万台空调尾货清仓甩卖,价格优势明显与此同时,市场反映能力较弱的商家则货源严重吃紧,采取服务外包、在淡季减少了服务安装量的商家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机的流失苏宁秋季大会战初战告捷 题目: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主

29、要采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了主体(苏宁集团)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业运作能力 【方法小结】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 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受众接受的作用 让受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 让受众体会作者态度 让受众把握新闻主题 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 2、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 例6、小方的妈妈说: “我决不会让儿子上这样无聊的论坛”她的儿子小方今年读初一,平时孙小姐对儿子上网看得比较严,小方一般在休息时间玩玩赛车之类的竞技游戏,以及上与学习相关的网站,一般时间都不会太长不过,当孙小姐在记者介绍下看完贴吧里的帖子后有点吃惊,她说,决不会让儿子上

30、这样的网站广州市南方医院心理科主任洪军说,早恋、暗恋之类的话题,孩子们都会因为好奇私下讨论,但是贴吧容易使孩子过多关注这类问题,当孩子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都接受了早恋这类东西,而在现实中又不能发泄出来,容易形成巨大反差,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性格扭曲今年读六年级的小亮说,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在学校里又要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很多孩子把在贴吧发帖子看作是一种发泄渠道而且,很多平时不敢骂的人在网络也敢骂了,“毕竟在这个吧里不会有人查出你是谁”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目:贴吧现象引起了社会个方面的关注,请根据新闻的内容分别筛选整合出家长、心理专家以及孩子们对这一现象所持的主要态度 【参考答案】家

31、长担心孩子学坏,禁止他们上贴吧;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常上贴吧发泄,易性格扭曲;孩子们认为压力太大,上贴吧可以发泄不满 【方法小结】 1、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 2、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3、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 3,感悟思想内容的独特性 例7创业艰难戈壁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这里自然环境异常恶劣:发射场区空气含氧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冬季严寒,最低气温零下32摄氏度,夏季酷暑,最高气温42摄氏度,地表温度最高达58摄氏度官兵们就像胡杨一样,顽强挺立在大漠戈壁之中从成功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到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从成功发射

32、第一艘试验飞船到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47年的艰巨历程中,他们用赤诚和智慧,创造了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三个第一”功铸九天的部队,永远的胡杨林!大漠英雄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节选 题目:文章以“大漠英雄”为题,而这一部分为什么要写“永远的胡杨林”? 【参考答案】胡杨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它们不畏恶劣环境,顽强挺立在大漠戈壁之中,生生不息,有“生长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之说在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的官兵们就像胡杨一样,顽强挺立在大漠戈壁之中写“永远的胡杨林”,是对“大漠英雄”精神品质的形象赞颂,非常巧妙独特

33、 【方法小结】 1、抓对比点,分析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 2、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3、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意的内在联系 4.探索文本安排的合理性 例8动辄搬出“专家观点”如今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比如,最近有好几件事让人对某些专家学者的所言所行不敢恭维在调控政策之手逐渐引导房价理性归位的时候,不少专家学者在许多公开场合发表力挺房价的高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后有两个楼盘恰在此时盛大开盘,房地产商竟推出了“同质化”的气派庆典,不是大搞那种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而是盛情邀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演讲,请他们在论坛上发布“房价不会下跌”之类的观点不管说得如何动人,其实都只不过是转弯抹角地引你掏钱罢了 前不久

34、,国内一家专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研究竟然能得出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此外,在“苏丹红”“雀巢奶粉”事件风波中,专家的表现忽左忽右,有位学者竟抛出了“一支烟就含多少苏丹红”的袒护之辞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节选 题目:文中列举了某些专家学者成为利益俘虏的所言所行,这些事例是否有堆砌之嫌? 【参考答案】并无堆砌之嫌疑所举事例的性质越来越严重;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讽刺意味越来越浓 【方法小结】 1、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 2、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 3、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人前我是乖

35、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吴××,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天看见你,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虽然你不很帅,也很爱逞能,但我心中还是很喜欢你你的性格和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但后来,我从别的女生口里得知你甚至两天换一个女朋友时,我很震惊虽然我很想找你谈话,但却很害怕别的女生会骂我我哭了一个星期”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目:这篇新闻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你认为现实怎样做才能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 【题目】这则新闻报道以后,

36、有读者认为在贴吧上“爆粗”的行为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代表什么,因此“不要太紧张”;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的网络就像公共厕所,什么脏东西都可以往里面发泄,小孩子有不平事,利用网络这件利器,敲敲键盘就行,着实堪忧!对此,请结合新闻内容谈谈你的主要观点 【答案】本人觉得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家长平时忙于工作,而漠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孩子无法在感情上得到父母和家庭的满足,就容易使注意力转向贴吧、网络游戏因此家长应该冷静下来,多跟孩子沟通,排解孩子的心结,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未来”充满阳光! 方法小结 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

37、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 注意:要点须全面; 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5、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 例9面对围歼,最初踌躇满志,吆喝着“博客网”年盈利上市,并计划用年时间赶超新浪的方兴东,语气明显平和了许多:“博客网的上市,我们现在不会这么着急年的盈利目标,我们还要努力”没有大型网站运营经验的方兴东,坦言自己不懂管理,已经把“博客网”放手交给自己的团队他在互联网的路上,一边前行着,一边放弃着,而放弃是为了在前行中更好地调整和进步游走在学者和商人之间,如何准确找到

38、定位还是要依靠他自己,这个勤奋的互联网青年,有自己衡量成功的标准“博客之父”方兴东节选 题目:结合文本说说方兴东是如何前行,如何放弃的,他的这些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呢?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方兴东的“前行”: 他从互联网评论家转型为颇有成就的IT业商人,这是他能力品质和事业财富的提升,他失去了评论家的客观中立的立场和高调张扬的态度,而这对于商人来说是更大的智慧他的“放弃”:人的一生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前行和不断放弃的过程,就比如我们现在专注于高考,就必须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这没有什么可惜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方法小结】 1、概述相关事实 2、分析人物精神(

39、品质、素质) 3、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 【精讲点拨】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博士越多越好吗? 记者 肖舒楠 实习生 刘跃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对32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参与调查的人中,本专科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者分别占到51.0、27.1和11.2 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 去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7年,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

40、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据了解,随着博士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如今除高校教职岗位、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需要从业者有高学历之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也“水涨船高”,纷纷提高学历门槛比如有的地方招聘处级干部,就明确提出应聘者学历须为博士;还有的地方,在人才晋升中,学历也是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标准 有人指出,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为晋升而读博,使得培养研究型顶尖人才的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 北京市某高校教师李晓霞坦言,自己读博就是为了评职称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校工作的李晓霞,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近年来她发现,新同事都是清一

41、色的博士,学校也开始把博士学历作为评职称的必须条件这个现实逼得她不得不在临近40岁时重回课堂,读起了在职博士 此次调查中,5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一些单位不应惟学历取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 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道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部分单位,比如高校在录用教职人员时都会盯着博士,这不是一个好现象王义遒说,哈佛大学虽然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校,但它的教职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甚至将哈佛大学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排在全美最后一位“不过,这和我们的一些评估体系有关系,高校需要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学校出成果,加分

42、数但一些实践能力强,技术高明的人才高校也很需要” 调查中,43.5的人认为,人们选择读博是因为找工作不顺利,通过读博推迟就业;3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只是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 “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 有学者用“大跃进”“泡沫化”形容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博士生质量下降的情况,认为博士生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博士论文抄袭现象,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去年9月,中国科协的一项

43、调查显示,对一直以来都令社会不齿甚至愤怒的“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39和23的博士认为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的这种“宽容”实在令普通人感到难以理解 此次调查中,44.1的人对博士生的印象是“抄袭严重,水分很多”此外,56.8的人认为一心为搞研究读博士的人太少了;50.6的人感到现在的博士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还有29.0的人对博士的印象是“书呆子,创新能力较弱” “现在我们很多博士论文都能上国际前沿杂志,这在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从我个人看来,现在的博士水平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王义遒告诉记者,他在参与北京大学博士生论文答辩时发现,很多博士论文质量远超过10年前的水平,加之现在国内的

44、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已经和国际接轨,博士生的眼界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不过各个大学的情况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不过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博士太多,师资不够” 据调查,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当下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8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 “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王义遒曾问某高校领导“学生的论文情况如何”,那个博导很坦率地告诉他,自己没有看学生的论文,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论文框架,“像这样的情况,据我所知不在少数”王义遒说,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博士人才,但现在的增长速度太快了,“我很赞同博士生教育回归精英教育的说法

45、” (选自文萃2009年第12期,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调查报告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对此,作者持反对态度 B作者认为,随着博士生教育的迅猛发展,人们读博只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 C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具体表现是:多数人都在为评职称、晋升和推迟就业、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而读博 D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博士生质量下降,将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是: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 E王义遒认为,现在的博士水平很好,不过各个的大学的情况

46、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 (2)怎样理解“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的含义?(6分) (3)本文谈到了我国博士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请结合本文,谈谈本文涉及了博士教育中的哪些突出问题?(6分) (4)本篇调查中,包括一些专家和学者在内的76.1的调查对象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请结合本文和你的体会,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8分) 答案:(1)CD解析:A“作者持反对态度”错,作者并未发表反对的意思B这不是作者的看法,是多数被调查者的看法E“水平很好”绝对化,应是“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 (答对一项2分,全对5分) (2)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通过读博推迟就

47、业而读博一些人为职称晋升或者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而读博,读博已经成为“敲门砖”人们都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去读博,而不是真正的为了知识和学术去读博(每一小点2分意思对即得分) (3)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 业教育”,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博士论文抄袭现象等学术不端行为,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博士生导师所带学生过多(每一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赞同一、博士教育回归精英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博士质量,也是进一步拓宽博士就业渠道和机会的需要二、博士教育精英化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的关键问题,如读博的功利化色彩可以得到控制,

48、挤掉博士培养中的泡沫和水分,有效地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等因此,我认为博士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不赞同一、我国国情和美国不一样,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博士生比例相同的话,我们在人数上自然要超过美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美国看齐,以他为标杆二是我们国家急切需要大量的博士人才,时不我待,只要注意质量监控,宽进严出,保证质量的同时也 可以讲求数量所以,博士教育不应回归精英教育,可以讲求数量上的优势(观点1分,分析每一小点3分,结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观点明确,分析必须客观、公正、有说服力) 【拓展提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端午节 ( 2008年6月4日14:30,著名学者纪连

49、海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就如何传承端午节习俗等问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 中国自古就是个尚“礼”的国家,各种典礼和仪式都是组成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部分,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可能通过提倡重新举办大规模的典礼来宣传传统节日,但没有了先人最朴素的崇拜感和庄严感,传统节日就很容易变淡、变味了 您怎么看“过节的概念已经很淡化了”这样的现象? 纪连海(以下简称“纪”)我觉得是这样,过节的概念淡化了,是因为他不了解我们的节日,如果他了解了我们的端午节,那么他一定不会淡化比如说中华民族这么多的节日,除了给神和鬼过的以外,给人过的其实就是端午节当然这个端午节真的就是给屈原过的吗?历史不是

50、这么简单,我们中华民族的端午节真正的起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起源于吴越,今天的江苏和浙江地区在几千年前就创造了龙,他们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那么我们如何和自己的祖先进行交流呢?这样就有了最早意义上的端午节 我们现在都会说我们是龙的子孙,那么你的纪念和你的仪式在哪里呢?比如说我们现在是划龙舟,划龙舟代表我们是龙的子孙现在包粽子是给人吃的,过去是给蛟龙吃的,是我们祭祀祖先的一个方式过去过端午节的时候南方比较普遍过去南方过端午节的时候都缠五色丝,因为龙有龙纹,过去花和尚鲁智深就是因为他身上纹着花才得名后来这个纹身比较痛苦, 就衍变成为系五色丝以代表我们是龙的传人的后代过这种端午节本身就有回味祖先的意思

51、主: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像端午节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节日,您是如何看待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纪:端午节有两个源头,最后这两个源头落脚点是在屈原这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了很多人,有的人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荆楚地区的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等到了宋朝的时候却把这个节日划定成为我们的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呢?从宋朝到现在一千年,屈原的诗,屈原的离骚在我们印象里比较深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屈原呢?中国的老百姓说要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屈原投江自杀,而是他那种精神,面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我要起身抗争,我要保持一种民族的气节,我要保持一种清白那么屈原说的话,不是像我们老百姓这么容易理

52、解,那就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屈原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维护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一个端午节,人为地和屈原联系起来其实我们中国人过端午节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比屈原早多了吴越划龙舟划了3000多年,中原像我说的挂艾蒿这种东西也有3000年了,都比屈原要早上1000年 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越是封闭落后的地区的传统文化保存的越是完整,内容和形式也越丰富;相反,越是发达和现代化的地区的传统文化越单薄和冷淡您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纪:这种现象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

53、这个现象在过去应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越落后、 越封闭的地区传统的文化保护得更好,而越开放、越发达的地区这种民族节假日的味越淡,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时间过节第二、随着我们中西交流的增加,很多人会去过西方的一些节日,所以看起来传统节日的味道就淡一些第三、由于我们前面诸多的原因,再加上我们近一百年来对这种节日的宣传和了解比较少端午节原来从中医药的角度来讲是一个防病治病的,这样的话,你还会不过吗?这两年,每当中华民族节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网友在网上纪念,你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所有节日都有一批人在推广,他们是义务的,他们就是在推广中国人要过中国节 这就是因为当一

54、个民族足够强大的时候,一定会问三个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从哪里来?第三、我去向何方?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我要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改变、影响整个世界,所以不要说我们的发达会让我们的文化消失恰恰相反,在发达地区,我们传统的文化之所以淡化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发达还不够发达,如果我们再发达一点,我们都会说: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会更加有意思 主:您觉得有给其他人物设立纪念日节日的必要吗? 纪:我觉得这个人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屈原就是独一无二的,屈原之后有千千万万的屈原,但是屈原之前没有我们可以看到有哪一个人是官吏?是伟大的诗人?既是文人又是官吏,为国忧国忧民,最后又在国破家亡之际投江自杀呢?如果

55、我们真的能讨论出来有这样的人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个人一定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比如说我们讲屈原,我们讲中华民族周围的很多的国家都是要过端午节的,如果我们找出一个人也能有这么广泛的认知度我是赞成的 (1).下列对文本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人们的传统节日意识之所以淡化,是因为传统节日都是为鬼神过的,端午也不例外 B.历史真是不简单,人们为和祖先交流就产生了最早意义上的端午节,真的是为纪念屈原 C.人们在端午节纹身,后改为系五色丝以示自己是龙的传人,都有回味祖先的意味 D.这篇访谈有一个亮点就是:主持人巧妙的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过传统节日的话题联系起来 E.被访谈者认为:屈原的独一无二是因为他独特的身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诗人兼官吏 (2).以“端午节”为话题,主持人提了四个问题,请概括这四个问题的要点,并归纳概括访谈的主题(6分)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我们传统的文化之所以淡化恰恰证明了我们这个发达还不够发达,如果我们再发达一点,我们都会说: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会更加有意思”,这句话的理解(6分) (4)纪连海先生认为: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端午节是为屈原设立的,而且也只有屈原才有资格达到这样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