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春秋战国时期学习教案_第1页
通史复习春秋战国时期学习教案_第2页
通史复习春秋战国时期学习教案_第3页
通史复习春秋战国时期学习教案_第4页
通史复习春秋战国时期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通史复习通史复习(fx)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第一页,共56页。春秋时期(前春秋时期(前770-前前476)第2页/共56页第二页,共56页。名称名称内容含义内容含义本质本质成效成效齐齐国国管仲管仲改革改革“相地而衰相地而衰征征”-不论不论公田私田都按公田私田都按土地好坏和产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量征收实物税实际上承实际上承认土地私认土地私有有鲁鲁国国初初税税亩亩不论公田和私不论公田和私田,都征收实田,都征收实物税物税公开承认公开承认土地私有土地私有特特点点顺乎了时代需要顺乎了时代需要; ; 重在经济改革重在经济改革( (改革税制改革税制, ,增加增加收入收入) )第3页/共56页

2、第三页,共56页。第4页/共56页第四页,共56页。战国七位君主战国七位君主变法变法示意表示意表魏文侯魏文侯李悝李悝吴起吴起变法变法前前445-387445-387年年楚悼王楚悼王吴起变法吴起变法前前401-381401-381年年秦孝公秦孝公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前前364-338364-338年年齐威齐威王王邹忌变法邹忌变法前前356-320356-320年年赵武灵赵武灵王王胡服胡服骑骑射改革射改革 前前325-299325-299年年燕昭王燕昭王乐毅变法乐毅变法前前312-279312-279年年韩韩昭侯昭侯申不害申不害变法变法前前362-333362-333年年战国战国(Zhngu)的变法潮

3、流的变法潮流第5页/共56页第五页,共56页。魏魏文文侯侯变变法法(bin f)李悝李悝政治政治(zhngzh)经济经济(jngj)“选贤任能,赏罚分明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强调法治,制定强调法治,制定法经法经吴起吴起军事军事“尽地力尽地力”的农业政策的农业政策 创建军队创建军队“武卒武卒”第6页/共56页第六页,共56页。变法领变法领域域具体措施具体措施作用(影响)作用(影响)经济经济(jngj)(jngj)严肃严肃(yn s)(yn s)军纪军纪废井田废井田(j (jn n tin), tin),开阡陌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耕织, ,实行重农抑商实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1 1)废除了世卿

4、世禄制,)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打击了旧贵族击了旧贵族的特权的特权, ,树立地树立地主阶级优势;形成了尚武的主阶级优势;形成了尚武的风气(风气(2 2)极大提高)极大提高秦军的秦军的战斗力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1 1)用)用法律法律的形式从根本上的形式从根本上确立确立封建封建 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 2 2)推动秦国)推动秦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稳定国,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3 3)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经)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经济基础。济基础。军事军事奖励军功,废奖励军功,废除除“世卿世禄世卿

5、世禄”制,实行制,实行“军功爵制军功爵制”第7页/共56页第七页,共56页。变法领域变法领域具体措施具体措施作用(影响)作用(影响)“塞私门之塞私门之请请”,移风,移风易俗。分异易俗。分异令。令。杜绝腐败滋生;增加户口,提高生产积极性。实行县制,国君实行县制,国君(gujn)(gujn)任任免官吏免官吏推行推行(tuxng)(tuxng)什伍、连坐制什伍、连坐制强化法治强化法治, , 轻罪轻罪(qn(qn zu) zu)重罚重罚燔诗书而明法令,以法燔诗书而明法令,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家思想为治国思想。1)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与统治,中央)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与统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

6、开始。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2 2)强化人民法律意识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彻底执行,加强了思想控制加强了思想控制 政治政治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习俗习俗有利于国家赋税和集权统治有利于国家赋税和集权统治商鞅变法第8页/共56页第八页,共56页。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1 1)政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政治: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大特征。治制度一大特征。(2 2)经济:井田制度破坏,

7、土地私有制确立,农耕经济成为中)经济:井田制度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农耕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手工业商业发展、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手工业商业发展、“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出政策出现。现。(3 3)文化:因)文化:因“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社会、社会(shhu)(shhu)变革而起的变革而起的“百家百家争鸣争鸣”使士阶层提出新社会使士阶层提出新社会(shhu)(shhu)的构想,的构想,“霸道霸道”思想最思想最终脱颖而出,并诱发社会终脱颖而出,并诱发社会(shhu)(shhu)转型,影响后世。转型,影响后世。第9页/共56页第九页,共56页。第10页/共56页第十页,共56页。第11页

8、/共56页第十一页,共56页。第12页/共56页第十二页,共56页。铁犁牛耕铁犁牛耕封建封建(fngji(fngjin)n)土地私土地私有制有制交纳交纳(jion)(jion)贡赋贡赋税制改革税制改革(初税亩(初税亩)小农经济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重农抑商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1.经济转型经济转型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第13页/共56页第十三页,共56页。小农经济小农经济(xionng jngj)形成的条件:形成的条件: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

9、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chnpn)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组织方式:男耕女织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

10、shngchn)(shngchn)劳动)劳动)生产生产(shngchn)(shngchn)特点:精耕细作特点:精耕细作第14页/共56页第十四页,共56页。消极消极(xioj(xioj):是我国封建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fngjinshhu)(fngjinshhu)农业生产的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fngjinshhu)(fngjinshhu)发展发展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积极积极(jj):(jj):阻碍阻碍了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发展;. . 阻碍着阻碍着资本主义

11、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中的发展,是中 国落后的根源。国落后的根源。人地矛盾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生存环境的恶化。破产:破产:18401840年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解体。小农经济的评价:小农经济的评价:第15页/共56页第十五页,共56页。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官僚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官僚政治(un lio zhn zh)逐渐取代贵族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第16页/共56页第十六页,共56页。俸

12、禄俸禄(fngl)制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制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第17页/共56页第十七页,共56页。郡县制出现郡县制出现(chxin)第18页/共56页第十八页,共56页。学在官学在官府府(gunf(gunf)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bi ji (bi ji zhng zhng mng)mng)科学文化繁荣科学文化繁荣学在民间学在民间儒儒家家墨墨家家道道家家法法家家【文学文学】诗经、楚辞诗经、楚辞【书画书画】战国帛画战国帛画【戏剧戏剧】优伶优伶【科技科技】战国司南战国司南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兴起,

13、中国传统思想奠基。想解放运动兴起,中国传统思想奠基。第19页/共56页第十九页,共56页。“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局面出现(chxin)的原因的原因百家争鸣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bi ji zhng mng)第20页/共56页第二十页,共56页。第21页/共56页第二十一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u 出现原因出现原因u (1 1)经济)经济(jngj)(jngj):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u (2 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重视人才。)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重视人才。u (

14、3 3)阶级:)阶级:“士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u (4 4)文化:私学兴起,)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铁器和牛耕的推广铁器和牛耕的推广(tugung)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思想文化空前发展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奴隶制瓦解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封建制确立第22页/共56页第二十二页,共56页。 公元前公元前800800至公元前至公元前200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600至前至前300300年间年间, ,是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wnmng)(wnmn

15、g)的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轴心时代 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30度上下度上下, ,就是北纬就是北纬2525度至度至3535度区间。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wnmng)(wnmng)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时代里,各个文明(wnmng)(wnmng)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他

16、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23页/共56页第二十三页,共56页。 春秋:孔子春秋:孔子(1 1)核心思想:仁、礼)核心思想:仁、礼(2 2)伦理思想:性相近。)伦理思想:性相近。(3 3)政治思想:)政治思想: 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17、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刑杀 恢复礼乐制度,克己复礼,每人行为符合礼仪要求恢复礼乐制度,克己复礼,每人行为符合礼仪要求(4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首创私人讲学,打破首创私人讲学,打破(d p)(d p)贵族垄断文化教育。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5 5中庸、天命思想中庸、天命思想诸子百家诸子百家(zh z bi ji)思想:思想:第24页/共56页第二十四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礼”与“仁”有何关系(gun x)?礼礼仁仁社会社会(shhu)行行为规范为规

18、范自我道德约束自我道德约束外在外在内在内在中中庸庸理想:和谐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第25页/共56页第二十五页,共56页。第26页/共56页第二十六页,共56页。战国战国(Zhngu):孟子:孟子仁政仁政(rnzhng)(rnzhng)、民贵君轻、性善论、民贵君轻、性善论第27页/共56页第二十七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战国战国(Zhngu)(Zhngu):荀子:荀子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荀子王霸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制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

19、贫,古今一也。荀子正名君者舟也,庶人(sh rn)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仁义、王道、德治、民本仁义、王道、德治、民本性恶论,主张礼法并用。性恶论,主张礼法并用。制天命而用之,尊重客观规律。(朴素的唯物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尊重客观规律。(朴素的唯物思想)第28页/共56页第二十八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道家:老子道家:老子(lo zi)(lo zi)(春秋)(春秋)哲学观:万物哲学观:万物(wnw)的本原是的本原是“道道”。政治理想:无为而治,政治理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

20、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29页/共56页第二十九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万物的本原是“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p s)辩证法思想:运动变化观念,矛盾观念。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xingxng),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道家:老子(春秋)道家:老子(春秋)第30页/共56页第三十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道家:庄

21、子道家:庄子(zhung zi)(zhung zi)(战国)(战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冀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tin ch)也。庄子逍遥游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世间万物是相对的。崇尚自然,获得精神自由。第31页/共56页第三十一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法家法家(fji)(fji):韩非子:韩非子

22、法家法家(fji)(fji)集大成者(战国)集大成者(战国)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zhngyng);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主张:以法治国,君权至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第32页/共56页第三十二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张:以法治(fzh)国,君权至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法”:严刑峻法。(:严刑峻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术术”:驾驭大臣的权术:驾驭大臣的权术(qunsh)(qunsh)。

23、(。(“潜御众臣者也潜御众臣者也”)“势势”:君主的地位和权力。(:君主的地位和权力。(“如虎豹之爪牙如虎豹之爪牙”)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法家:韩非子法家: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战国)法家集大成者(战国)第33页/共56页第三十三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宋人有耕者,田中(tin zhn)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 王 之 政 , 治 当 世 之 民 , 皆 守 株 之 类也。 韩非子五蠹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

24、政策、措施(cush)必须与时俱进。守株待兔 法家:韩非子法家: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战国)法家集大成者(战国)第34页/共56页第三十四页,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补充(bchng)资料;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代表是齐国的邹衍。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zhzu)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第35页/共56页第三十五页

25、,共56页。第1课 “百家争鸣(bi ji zhng mng)”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要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儒家儒家孔子仁、礼、以德治民、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道家道家老子“道”、辨证、“无为而治”庄子相对主义、消极避世法家法家韩非子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墨家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课堂(ktng)小结第36页/共56页第三十六页,共56页。1.(2017年全国卷年全国卷3,24)图)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范蠡(fn l)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

26、,这一现象反映了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交通条件决定(judng)地方经济状况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A第37页/共56页第三十七页,共56页。2.(全国卷(全国卷2,2017,24)图)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文字(wnz)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各国变法的实施(shsh)D

27、“书同文书同文”的推行的推行A第38页/共56页第三十八页,共56页。3.(2016全国卷全国卷2,24)图)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Xin Qn)古文、小篆等三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当时统一(tngy)文字的努力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B第39页/共56页第三十九页,共56页。D第40页/共56页第四十页,共56页。5.(2016全国卷全国

28、卷3,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形成了重视历史(lsh)传承的风尚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B第41页/共56页第四十一页,共56页。3.(2016全国卷全国卷2,24)图)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为三国

29、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cn pin),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n l)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B第42页/共56页第四十二页,共56页。D第43页/共56页第四十三页,共56页。C第44页/共56页第四十四页,共56页。(2017全国卷3,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

30、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yu rn),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

31、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第45页/共56页第四十五页,共56页。第46页/共56页第四十六页,共56页。(2017全国卷全国卷1,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分)材料材料 公元前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

32、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文身断发”的的“夷人夷人”聚居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gujn)对他的佩剑十分喜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始吾心已许之,岂以

33、死倍(背)吾心哉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贤人”。 据史据史记等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贤人人”的原因。(的原因。(7分)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根据材料并结合

34、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面的意义。(8分)分)第47页/共56页第四十七页,共56页。第48页/共56页第四十八页,共56页。(2015全国卷2,40)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 公元前3

35、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dz)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dz)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dz)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

36、值。(15分)第49页/共56页第四十九页,共56页。第50页/共56页第五十页,共56页。(2011全国卷,全国卷,37)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邦宁。”孔子主张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37、见贤焉,然后用之。”荀荀子中说: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zi zhu),水则覆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据孟子等材料二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

38、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中国古昔有所谓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他强调“民国之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

39、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治。(8分)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10分)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分)第51页/共56页第五十一页,共56页。第52页/共56页第五十二页,共56页。v材料一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同样是这样一个春秋战国时期,同样是这样一个“需要巨人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 的时代。的时代。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