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宋八大家”的后裔今安在唐宋八大文学家的文学杰作,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对他们的生平和学术,学术界的研究作品不计其数。但由于50年代以来,大陆一度对宗亲之间的联谊活动视为封建活动,将家谱列为“破四旧”的对象,致使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谱牒学研究被中断30余年。近年来,谱牒学开始恢复与重建。特别是历代名人的后裔研究也日益引起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对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后裔有了重大发现。1 .柳宗元后裔潜隐于山西沁水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柳宗元的传记和作品对其先世记载很是详细,惟独没有记载他的后裔任何文字。大家都知道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州人(今山西运城)
2、,亦称柳河东。被贬为湖南永州司马,最后病逝广西柳州。他力主革新而遭陷害。贞元21年,其同党王叔文、王丕显先贬后杀,而柳与刘禹锡、韩泰、韩哗、陈润、凌淮、程异、韦执宜等均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由于仕途蒙难,加之二王先贬后杀的遭遇,“众党人中罪状最甚者”柳宗元深感前途未卜,为避“灭绝九族”之祸,他被贬临行前即命河东柳姓世家分散外迁,因“中条道中,皇恩食邑",故而柳氏之一大系便弃府始徙至沁,隐居中条道中历山一带。恪守祖训,耕读为本,隐姓埋名,历经宋、元,门庭不宣。明永乐4年,柳氏后人柳琛殿试三甲,治文赐进士由身,又与河东杨府千金喜结良缘,为光宗耀祖,便大兴土木,选址建
3、宅。明嘉靖25年,柳氏第6代后人柳遇春中进士,皇赐“青云接武”金匾,柳家再兴土木,历经28载,建13院府邸,吏部尚书王国光亲题楹联“屏障插文峰百世书香飞骥足,楼台围带水九天春暖由龙头”。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的土沃乡西文兴村。柳氏民居现存的“河东世泽”、“司马第”两块门匾和柳氏家谱中“柳氏系河东世泽唐末世祖,永州司马”,以及村内关帝庙碑文中“关帝与吾同乡”(柳宗元与关公同为河东人)、“念祖怀乡”等记载均可佐证柳氏民居系柳宗元同宗后裔住所,是否为柳宗元直系后裔因缺谱系,目前仍无法确认。如今,柳氏族人遍布九乡十八村,更显旺势。柳氏民居现存有朱熹、王守仁、文征明等历代名人的书法墨迹碑刻,甚
4、属罕见。当然,随着谱牒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肯定还会发现更多的柳宗元后裔。2 .河北昌黎发现韩愈家谱据新华社消息:“一本在光绪二十三年重修的韩氏家谱最近由韩愈39世孙韩英利向新闻界展示。韩英利目前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荒佃庄乡韩家营村的村长。据这本已保存了100多年的韩氏家谱载,韩氏家谱于明崇祯十五年仲秋已是第5次重修,至清康熙五十七年,清嘉庆十八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又3次重修韩氏家谱中提到,韩愈之祖为后魏尚书令韩茂,韩茂之子韩均从河南颖川徙居北平之昌黎,为昌黎韩氏之始祖。韩均官居定州刺史,韩均之子韩俊官居雅州都督,韩俊之子韩仁泰官居曹州司马,韩仁泰之子韩睿素官居桂州长史,韩睿素之子韩仲卿官居秘书郎
5、赠尚书左仆射。韩仲卿生有3子,第3子即是后来成了唐代着名文学家、哲学家的韩愈。韩氏家谱记载了韩愈以下的宗子世表,至光绪二十三年已是34代。据展示韩氏家谱的韩英利先生讲,这个家谱原系韩愈嫡裔36世孙韩寿堂所保存。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韩寿堂亲手将家谱从废墟中抢救由来。”(孙志升屈维英)3 .潮汕台湾韩姓同系韩愈裔孙韩清奇,福建芾田人,元末明初为避战乱由福建芾田迁居于潮州府揭邑之霖田(今揭西河婆)。据揭阳韩氏族谱记载,韩清奇的远祖是唐朝末年卜居于福建沙县的兵部侍郎韩。韩(842923),宇致光,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韩官拜左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乾宁三年(897)任兵部侍郎。后为避迫害而占
6、籍福建沙县,成为福建韩姓的始祖。按江苏锡山韩氏宗谱,韩乃是韩愈的五世孙。韩愈生韩昶,韩昶生韩第,韩维生韩亘,韩亘生韩。由此看来,韩清奇是韩愈的后世裔孙。据韩思道编撰,刊于1973年的韩氏家乘考,祖籍河南孟县(韩愈家乡)的韩姓“清”字辈中,有韩清濂,韩清溪。后来两人皆南下迁徙卜居台湾。这说明,河南孟县的韩姓辈序与由福建芾田迁潮的韩姓辈序相吻合。从而可以看由,福建芾田的韩姓是由河南孟县的韩姓辗转迁徙而来的。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韩清奇(福建芾田人)是韩愈(河北昌黎人)的后裔。自韩清奇占籍潮汕之后,韩姓便在潮汕地区蕃衍迁播。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韩清奇裔孙韩见渠由揭邑霖田到黄陇都松柏蓝村设
7、私塾授学徒,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其家眷最后卜居于潮阳黄陇都潘岱(今红场镇潘岱);乾隆八年(1743),韩见渠第六代裔孙韩振激由潘岱迁居于黄陇都刘借庵(今仙城镇刘厝);今台湾的桃园、八德等地的韩姓也是韩清奇的后裔。明嘉靖三十六(1557)年,另一支韩姓也由福建芾田迁徙入湖。其开基祖为韩镇翁。韩镇翁最先卜居于潮阳峡山都长厝村(今属沙陇镇)。清初迁界,韩镇翁裔孙被迫迁徙各地。今仙城镇新湖村、五石及仙城,潮州彩塘,普宁咸寮,惠来点埔、里行、神泉及陆丰碣石国头及湖东,皆系韩镇翁之后。潮汕人口约2万移居港台等地超3万。潮汕韩姓人口不到2万。揭阳约1万,主要集中于揭西河婆,惠来点埔、里行及普宁咸寮;汕头约50
8、00余人,主要集中在潮阳仙城镇新湖,五石及刘厝,红场镇的潘岱,陈店镇的定安及海门镇的城北、北新;潮州约2000余人,主要集中在潮安彩塘;止匕外,旅居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的潮汕籍韩姓约3万多人。4 .曾巩后裔散居九江、广昌、南丰等地曾参的后代曾据,为了避王莽之乱,率领宗族一千多人从山东向南迁到今天的江西吉安市西南、江西广昌县东,江西临川市西,广东韶关市南,江西赣州等地。曾巩为今江西抚州南丰县人。该县为了纪念曾巩,在80年代末期建立了曾巩纪念馆。近日,记者打电话向该馆打电话了解曾巩后裔的情况。该馆熊孟秋副馆长介绍说:“曾巩有后裔,主要居住在南丰、广昌甘竹镇、九江德安等地。南丰的曾巩后裔至今还未做
9、谱,广昌的甘竹镇、九江德安的曾巩后裔在近年续谱,并到南丰寻根,祭拜先祖曾巩,他们也将新续的宗谱赠送给先祖曾巩纪念馆,作为后人研究曾巩的珍贵资料。”熊馆长最后答应将对南丰、九江、广昌的曾氏宗谱详细调查后,将有关曾巩后裔的谱系资料提供给记者,届时再作详细的报道。5 .吉安发现欧阳修的后裔聚居地古建筑村2000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作了题为浓缩古代村落建筑瑰宝吉安发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村的报道:“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村最近在江西吉安被文物工作者发现,这就是离吉安市区只有20公里的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该村是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聚居地。钓源村现有150余户,700多人。在现存的150多处古建
10、筑中,上可追溯至宋元,下则延绵于明清,其中基本保存完好的有祠宇5座,石桥2座,民宅120余幢。据钓源欧阳氏家谱记载,钓源欧阳氏于北宋末年开基,其后子孙繁衍,俊才辈由。既有父子登科、兄弟连科的高官大员,又有富甲一方的巨商大贾。他们在家乡营造私第、铺路架桥,使钓源成为显赫一时的乡村闹市。至明清鼎盛时,有居民近万人,酒楼茶肆百余家,商贾云集。时至今日,那巨型青石铺砌的长街短巷,纵横连接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照壁门巷牌楼,处处飘逸着古朴典雅的风韵,仍可让人追忆那久已逝去的喧嚣市声。钓源古建筑中,营造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祭祀欧阳修的“文忠公祠”。始建于北宋末年、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的这座祠宇,前有3
11、0多米长的甬道,上饰宝顶的门坊,内有天井、回廊、串楼、殿堂,整个建筑群落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的丰富多样,是钓源古建筑中最显着的特色。既有常见的单檐屋面,又有罕见的重檐瓦顶;既有遍及南方民宅中的马头墙,又有建在前后瓦檐上的骑瓦风火墙;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式厅房,又有庭园式、院墙式等风格迥异的居屋。建筑构件中的杨楝雀替,藻井漏窗,往往雕刻有寓意吉祥如意的鳌鱼、蝙蝠、麒麟、奔鹿、走象和梅、菊、兰、桂等花木,以及栩栩如生的文臣武将人物造型。一些历数百年风雨幸存下来的彩绘精品,表现了古代艺术家非凡的绘画技艺。如文忠公祠三扇大门上的文臣画像,线条简洁流畅,勾勒了一个个神态安详雍容大度的官员形象。
12、而两幅面积分别为2.7平方米的鎏金画“求富贵亦寿考”、“访贤才于渭滨”,历数百年沧桑,仍金碧辉煌,丝毫毕现,堪称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绝。钓源村中还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如迄今尚未见诸史载的,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的欧阳修名篇“昼锦堂记”,仍保留镌有米芾手迹159字的两通碑刻。文物工作者在对钓源村古建筑群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这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荟萃了我国南方古代民间建筑的主要基本类型,成为浓缩我国古代村落建筑风韵的一处瑰宝,是研究我国古代民间建筑艺术发展历史的理想村址。(通讯员邹晓明记者王绍雄)”6 .陕西发现韩信韩愈同宗的宗谱一部记载了韩姓起源、崛起及表明西汉名将韩信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为同宗
13、的韩氏宗谱,新近在陕西省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的韩家巷被发现。这部韩氏宗谱是今年6。岁的韩氏后裔韩安发保存的祖传之物,系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所镌木刻印谱,共两册。其中记载:“韩氏本姬姓之苗裔,周襄王时,有食采于韩者,因以为姓焉起世为晋卿,确有可考六传。而与赵、魏二家三分甘地,化家为国,其傍支之子抱其宗谱以奔楚,两传而生(韩)信。(韩)信有雄才大略,文武足备,为古今名将。始因家贫而投霸王项(羽),仅授以执戟郎官,不能大用,故弃楚而就汉,佐高祖,平定天下,爵封淮阴侯其子后移居西蜀,相传六十世复迁河南,到唐代宗时,而文公生焉。文公名(韩)愈,字退之。宪宗攫为太尉,爵封昌黎伯,以文学着称后五十世
14、,又迁居于安徽奉阳生(韩)成。”从这部家谱中得知,韩成的儿子韩政迁居关中高陵县南乡上,其子为世袭金带指挥、受命镇守汉中阳平关总兵的韩国栋,与元兵作战死于战场。韩国栋之子武显侯韩奠邦率子韩镇、韩熔扶柩到城固北乡原公安葬,韩氏家族便迁居于此,形成了韩家巷自然村。韩家巷由上百个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院落组成,目前仍集中居住着韩氏后代2300多人。村子中部有气势恢宏、雕梁画柱的“韩公祠”,占地约5亩,为3进老院,共有正房16间,侧房8间,照壁、牌楼各一座,东有“华佗堂”,西有“祖师厅”。今年清明节前,韩氏后裔们还自发集资捐款上万元,对“韩公祠”部分损坏之处进行了修缮。据多次到韩家巷实地考察的汉中市文
15、物工作者王春贵介绍,韩氏宗谱记载年代跨度长达2000多年,分段撰谱留下的时间、空间,在衔接上有待更多的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2003年06月01日新华网,贾连友)7 .王安石的后裔今何在王安石(10211086),中国宋代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
16、宁二年(1069),王安石由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王安石有否在其生生地的江西留下直系后裔一事,近日通过电话与王安石纪念馆负责同志取得联系,始知在王安石故里已没有他的直系后裔,他的兄弟的后裔却非常繁盛。王安石的同乡晚学傅林辉先生花费近20年时间,完成了王安石世系
17、传论(长江文艺由版社,2000年5月由版)一书,对王安石的世系和生平作了非常详尽的叙述。傅林辉先生在该书的自序写到:“王安石研究会的熊焰先生又提供给我大量的王氏家谱,金溪柘岗的吴氏后裔,我的文友吴文丁和吴汉又为我提供了王安石岳家和外祖家的柘岗吴氏家谱,掌握了王安石上三代,下三代与王安石有关人物一百多人的资料。”其中王氏家谱就有抚州市孝桥璜溪三修王氏宗谱、临川县展坪竹溪王氏十一修族谱、金溪县陈坊王氏四修宗谱、临川县展坪乡大坂三公王氏族谱、抚州市长岭九井王氏宗谱、金溪县陈坊城湖吴氏宗谱据该书介绍,王安石兄弟姊妹十人。兄弟有安仁、安道、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姊妹三人。在江西临安的王氏宗谱记载可知,
18、王安石没有直系后裔繁衍至今。唯有抚州市孝桥璜溪三修王氏宗谱在王安石的名下载有子王旁。清梁启超在所着王荆公第十九章荆公之家庭中说:“公子二:日雪,曰旁。惟公集有题旁诗一首,亦可征其早慧。”金陵新志”王安石对旁有一点记载:“雪弟旁,旁生桐,桐生琮、珏”陆游老学庵记载:“荆公所玉带阔十四真宗朝赵德明所贡,至绍兴末,王氏犹藏之,曾孙奉议郎琮始复进入禁内。”可见王旁还有后代,这就证明王安石有直系后代。王安石长女郸女早天、次女婿为吴持节,幼女婿为蔡卞,蔡京之弟。王安石的两位女儿,想必也会有后裔流传至今,可惜未作详考。8 .“三苏”后裔遍五洲眉山(现在的四川)苏轼,为着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清新豪健,独具
19、风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他的书法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他的文章明白畅达,同他的父亲、散文学家苏洵以及弟弟、散文学家苏辙,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介绍:“东汉顺帝时,苏章之后定居栾城,世称赵郡苏氏。赵郡苏氏至唐代有苏味道。苏味道于神龙初年(公元705年)病逝眉州刺史任上,一子不能归,眉山苏氏自此始。苏洵和其子苏轼、苏辙系苏味道裔孙,由于他们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在唐宋八大家中占居三家。“三苏”父子对其祖籍栾城十分怀念,自称赵郡苏氏或栾城苏氏,苏辙自己全部作品用栾城集命名,并在为其兄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为弘扬“三苏”刻苦奋进
20、精神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光辉业绩、满足苏氏后裔到栾城寻根谒祖的强烈愿望,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馆址座落在县城东北部1公里。纪念馆主体部分为“三厅一廊一阁”:一为苏氏源流纪念厅,设置苏氏先祖塑像和布展源流资料,建筑面积300350平方米;二为苏味道纪念厅,建筑面积450500平方米,重点反映苏味道与“三苏”渊源关系;三为三苏纪念厅,突生反映苏东坡及苏洵、苏辙事迹,建筑面积450500平方米。另外还设有碑廊,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初步计划镶嵌300块全国知名书法家关于苏味道与“三苏”的书画作品及苏东坡书法手迹。银花阁为仿古高层建筑,内可布展。纪念馆两疣,为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21、的侧室4座,设三个展室和接待处、档案处、办公处等。整个建筑风格古朴大方、内涵丰富,由全国知名苏轼和苏学研究专家论证、策划,资料丰富,证据确凿,既是海内外苏氏后裔寻根谒祖之地,又是研究苏轼、苏味道、苏洵、苏辙的资料库,并且是旅游和启迪青少年奋发学习的胜地。纪念馆总占地面积约1.3公顷。苏洵子苏迟后裔在浙江金华据宋濂撰太史苏平仲文集序写到:“平仲名伯衡,其先居眉。自文定公(苏洵)长子、徽猷阁待制迟来知婺州,遂家焉。今为婺之金华人。去文定公九世矣。”刘基在苏平仲文稿序写到:“平仲于文定公为九世孙。文定公长子讳迟,以徽猷阁待制、工部侍郎守婺。遂家于婺。故平仲今为金华人。”苏伯衡后裔现居金华等地。苏轼四
22、子苏辽后裔在四川筠连四川筠连苏姓始祖苏辽为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第四子,后任教谕定居筠连,至今墓葬于筠连城东之凤凰山。苏辽的后裔苏奎章,在明嘉靖元年(1521年)16岁时随父上山遇到老虎,老虎欲伤其父,苏奎章奋力与老虎救父的孝行入明史。如以前苏姓的家联为“籍托筠阳先百族,派分宋代祖三苏”,表明苏姓为宋代苏东坡的后裔。万绿湖边苏家围的苏轼后裔万绿湖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因处处是绿,四季皆绿而得名。它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全国罕见。万绿湖内设有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和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地球北回归线上“沙漠腰带的东三奇”之一。370平方公里的浩瀚碧水,1100平
23、方公里延绵青山,360多个绿色岛屿,在蓝天、白云、朝霞、夕阳的映衬下,展现由一幅幅迷人的画卷。这里峰峦叠秀、飞瀑扬波、松涛拍岸、鸟语蝉鸣,万绿湖呈现给您的是一个镜花水月般的人间仙境,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乐园。距湖边十余公里有一个“苏家园”,是苏东坡后裔的居住地,八百年前苏东坡的第七代后人苏天荣路经此处,夜泊东江河,梦中五仙人飘然而至,向其暗示此是隐居休养生息的佳处。苏天荣骤然梦醒,第二天观看此处,果然两江夹一处,林茂土沃,村人生活恬和陶然。但凡事俗务缠身,终怀梦想而去。到苏天荣第四代后人即苏东坡第十一代后人时,他们带着祖先的梦想全家从中原迁徙而来,在此生根落叶,圆了先人的梦。我在苏公社祠里看苏
24、家的族谱,苏家的渊源原来可追溯到汉朝的苏武,苏东坡的祖先中还有一个苏味道。居然也是宰相之才。村中距今800年的宋代客家建筑别有风味。这里古榕、竹林、水车、小河相映成趣,让人留连忘返。秀丽的自然景色、悠久的人文建筑使“苏家园”成为河源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纯净美丽的山水风光和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吸引着每一个人。正因为如此,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其中的点点滴滴,透过镜头,愿将一份真、善、美的感受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苏轼第31世孙苏国荣修苏氏族谱苏国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崇尚科学和民主的北大精神,陶冶了他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宗白华、杨晦、林庚、吴组细、王瑶等着名教授、学者的谆谆教诲,不仅为苏国荣打下了扎实
25、的学术功底,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毕生的为人治学之路。1964年苏国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到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研究工作。由版了中国剧诗美学风格戏曲美学、宇宙之美人、艺术的三维观照等学术专着,以其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睿智的哲理思辨,在海内外学人中引起广泛注意。他在戏曲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意义和领先地位,在戏曲理论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公元1101年苏东坡从贬地海南岛遇赦北还,途中病逝于常州,其子苏过因而居留当地。苏家一脉,自此繁衍,耕读传家。自幼在江南长大的苏国荣深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为自己的故乡感到自豪。1993年他从北京专程去无锡,登门拜访了族人苏茂伦先生,第一次见到由苏茂伦先生珍藏的装
26、帧得整整齐齐的苏氏族谱复印件,这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续修的聚星堂版本。苏国荣当即与同去的海峡两岸的兄弟们商议,决定以此为契机,发动同里苏姓一同来续修已中断了近半个世纪的族谱。在苏国荣的倡议下,很快成立了族谱修撰筹备小组,村中每户发了表格进行原始调查。此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琐细,不仅需要热情和毅力,还需要相当的人力财力,因此进行并不顺利。为此,老苏几年间数次偕夫人回无锡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进行组织协调工作。1997年初夏,在苏家渚支苏轼族亲商量修谱的会议上苏国荣语重心长的一席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修家谱是我们家里的私事,不能动用公家的钱,更不能因为修谱害人家去犯错误。关于经费还是
27、大家凑凑。”2.5万元的印制费中,他个人由资1万余元,而他为修谱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旧有族谱的断句和标点工作没有较高的学养难以胜任,这全要靠他一人默默地坐冷板凳;新搜集的材料体例不一,字迹潦草,甚至有不少错字,需要一一订正,加上族谱已多年未修,数十年间人事沧桑,变化极大,材料的搜集和史实的考证,相当不易。就在重病住院化疗期间,苏国荣连续呕吐,浑身疼痛无力,他还是咬紧牙关,让妻子搀扶自己以惊人的毅力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地校阅着苏氏族谱。他看到样书中仍有错字,坚决要求改正重印,不惜为此承担经济损失。他说,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苏国荣一再强调要做到尽善尽美,不能留下任何一点遗憾。他忍受着巨大煎熬,抱病写成的修谱前言和后记,长达万余言,对修谱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记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就在临终前几天,特地赶印的样书送到了他面前,看到印制精美的苏氏族谱,老苏欣慰地笑了:“终于了却我一桩心愿,我放心了。苏轼逝世九百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序幕据光明日报2001年4月24日载,今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逝世九百周年,为纪念这位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露地栽培管理》课件
- 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计划024 小学音乐工作计划
- 三年级校本教学计划二上校本1手工教学计划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2024-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六年级下学期思品教学计划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
- 《城市交通中》课件
- 《话题作文拟题技法》课件
- 城市燃气安全
- 胃镜室工作总结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管执法与执法程序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完整版)
- 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标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国库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
-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红色校史课-红色校史题库2022
- 虫控消杀行业报告
- 《古从军行李颀》课件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