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礼仪教案-非常全面_第1页
举止礼仪教案-非常全面_第2页
举止礼仪教案-非常全面_第3页
举止礼仪教案-非常全面_第4页
举止礼仪教案-非常全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举止礼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习惯从形式上看是一个人言行的外在表现,实质却反映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 -容止格言(世说新语中的一章,叫容止,一共39章,记载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名士中的美男子)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读于南开大学,曾把教学楼门的大镜上的镜铭(容止格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举止礼仪礼仪规范举止就是一个人的表情、动作、行为以及在活动时身体各个部分所呈现出的姿态,是一个人的性格、情感、气质、教养的集合。 举

2、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反映一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也是构成一个人外在美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举止显示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教养,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举止又被称为体态语1、社交礼仪对举止的要求:文明、优雅、敬人2、举止礼仪的作用: 比语言更丰富 举止起到无言的沟通 举止能够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真情 有助于展现风采,塑造良好形象 二、手势手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它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在人际交往中,手势运用的自然、大方、得体,使人感到既寓意明晰又含蓄高雅,恰倒好处的手势能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善于判断他人手势语的真实含义,对沟通起到更好的作用。法国大画家德拉克洛瓦则指出:“手应当像脸一样富有表情”

3、。他的话从侧面指出了手势的重要性。手势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表示形象;二是能传达感情。(一)手势使用的基本原则:使用规范化手势;注意区域性差异;手势宜少不宜多手势力度和幅度适当;自然而亲切(二)常见手势1、正常垂放2、自然搭放3、手持物品:稳妥、自然、到位、卫生4、递接物品:双手为宜、递于手中、主动向前、方便接拿、尖刃向内5、展示物品:便于观看、操作标准、手位正确 一是将物品举至高于双眼之处,这适于被人围观时采用; 二是将物品举至上不过眼部,下不过胸部的区域,这适用于让他人看清展示之物6、招呼他人:面向对方,手臂上伸,掌心向外7、挥手道别:身体直立,目视对方,手臂前伸,掌心向外,左右挥8、

4、握手握手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标准的握手姿势行礼时,行至距握手对象1米处,双脚立正,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手掌应与地面垂直),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握手的原则:尊者居前。各种场合的握手都应该遵照上级、长辈、主人、女士在先的顺序进行。作为下级、晚辈、客人、男士,应该先问候,再伸出手与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职位高者先伸手,职位低者应先问候,然后伸手相握, 体现对领导的尊敬);男女之间,女士先伸手;长晚辈之间,长辈先伸手;同级同辈之间,不分谁先伸手。注意:介绍时应尊者居后(先介绍地位低者,后介绍地位高者);

5、 但握手时应尊者居前(地位高者先伸手)。客人和主人握手时,伸手顺序有所不同。握手的禁忌在人际交往中,行握手礼时应努力做到合乎规范,并且避免违犯下述失礼的禁忌。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而应当遵守秩序,依次而行;不要握手时戴手套;握手后切忌用手帕擦手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依旧拿着东西;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俗套;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不要在握手时拉来拉去,或上下抖个没完,不要以肮脏不洁或传染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9、引导手势 横摆式:请进、请,手位齐腰

6、高 斜摆式:请对方落座的手势,手指向座位 直臂式:手臂伸直,与肩同高,用于给对方指引方向 曲臂式:用于单手持物或扶门,须向对方做请的手势 双臂式:适用于面对众多人作请的手势10、手势禁忌易误解的手姿由于个人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一些手姿有可能易为他人所误解。OK型手势,在我国表示数时,表示0或3,英美表示赞同、了不起,法国表示0或没有,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钱,印度表示正确、不错,突尼斯表示傻瓜。V型手势,表示胜利或2,注意手掌一定向外,向内就有侮辱人的含义。大拇指手势,拇指向上,表示好,拇指向下,向左右,含义不同。不卫生的手姿:挖鼻、剔牙、搔头、抓痒、搓泥等欠稳重的手姿失敬于人的手姿:掌心向下挥动手

7、臂,勾动食指或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招呼别人,或用手指指点他人(食指只能指物)都是失敬于人的手姿。三、站姿不要小看站姿,有很多人因为不良的习惯,站姿缺乏美感。站姿是一个人的静态造型,并且是我们其他动态造型的基础。优美的站姿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并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站立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举止,是生活静力造型的动作。优美而典雅的造型,是优雅举止的基础。男士要求“站如松”,刚毅洒脱;女士则应秀雅优美,亭亭玉立。 训练符合礼仪规范的站姿,是培养仪态美的起点,其动作要领也是培养其他优美仪态的基础。 标准的站姿是:(1)头正,双目平视,嘴角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2)双肩放松,稍向下沉

8、,人有向上的感觉。 (3)躯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 (4)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两手自然放松 (5)双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0,身体重心落于两脚正中 几种常见的站姿 (1)肃立。身体立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 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型;面部表情严肃、庄重、自然。例如,参加升降国旗仪式或庄重严肃的场合,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应该用肃立站姿。(2)直立。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贴在腹部,或两手背后相搭在臀部,两腿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型。 具体到女士与男士,直立站姿有所区别对于女士而言,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手指上,自然贴在腹部,右脚

9、略向前靠在左脚上成“丁”字步。 对于男士而言,身体立直,右手握在左手手腕上,也可以两手背后相搭,贴在臀部,两腿分开,两脚平行,比肩宽略窄些。 正确健美的站姿会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俊美、庄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积极向上的印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对站姿的规定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基本姿势和体态训练之需要,站姿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由站姿的基本要求构成的站姿,似有呆板之嫌,其实不然,按这些要求经过反复训练后,能从体态上形成一种优雅挺拔、神采奕奕的体态。 站姿的基本范式是其他各种工作姿势的基础,也是发展不同质感美的起点,是优雅端庄举止的基础。在保持正确的站姿时,我们要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不正确的姿势

10、:(1)正式场合站立时,不可双手插在裤袋里,这样显得过于随意;(2)不可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这种姿势容易给人傲慢的印象,随意摆弄手指或双手插入口袋;(3)不可歪倚斜靠,给人站不直,十分庸懒的感觉;(4)忌过于随意、懒散的站姿,如探脖、塌腰、耸肩、抖腿、频频变换双腿姿势等动作;(5)忌当众搔头皮、挖耳朵、抠鼻子、咬指甲。四、坐姿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坐姿的礼节要求很高。比如“箕坐”也称“箕踞”,指伸开腿而坐,在古代则被认为是一种不合乎礼节的举动,所以,礼记。典礼上说“坐毋箕”。坐姿总的要求是舒适自然、大方端庄。在日常国际交往中,对入座和落座都有一定要求。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

11、能猛地坐下,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正确的坐姿:上身自然挺直,两臂屈曲放在双漆上,或两手半握放在膝上,手心都要向下。谈话时,可以侧坐。侧坐时上体与腿同时向一侧。要把双膝靠拢,脚跟靠紧。不要有摆弄手指、拉衣角、整理头发等懒散的姿态。 两腿的摆法:暨不能过于前伸,也不能过于后展,更不能腿脚摇晃。 坐姿要依据不同场合,与环境相适应。如一般沙发椅较宽大,不要坐得太靠里面,可以将左腿跷在右腿上,显得高贵大方,但不宜跷得过高。女士尤其应注意,不能露出衬裙,有损美观与风度。 入座时,要轻而缓,走到座位前面,然后转身(或从座位的左侧)入座,然后右脚后退半步,掌握好重心,轻轻地坐下。(女士坐椅子的2/3或1/

12、2处,男士可做2/3或坐满整把椅子)然后将右脚收回与左脚平放。女士穿裙装时,需要手将裙子向前拢一下,把裙子整理平展在落座。男士落座时,双手自然下垂即可。不雅的坐姿:两膝分开,两脚呈八字形;两脚尖朝内,脚跟朝外;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或把腿架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 架在茶几上;两腿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不能向上,更不能上下抖动或摆动;与人谈话时,勿将上身往前倾或以手支撑着下巴。 三、蹲姿基本蹲姿 1、下蹲拾物时,应自然、得体、大方,不遮遮掩掩。 2、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避免滑倒。 3、下蹲时,应使头、胸、膝关节在一个角度上,使蹲姿优美。 4、女士无论采用哪种蹲姿,都要将腿靠紧,臀部向下。 蹲姿实

13、例 1、交叉式蹲姿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蹲姿,如集体合影前排需要蹲下时,女士可采用交叉式蹲姿,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靠紧,合力支撑身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高低式蹲姿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稍后,两腿靠紧向下蹲。右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左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左膝低于右膝,左膝内侧靠于右小腿内侧,形成右膝高左膝低的姿态,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左腿支撑身体; 四、行姿走姿即步态、行走的姿势,它产生的是运动美。古人说“行如风”,是要求人们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在古代,女子头戴的簪子上的坠子,又名“匀摇”,除了装饰

14、之外,还有另一种作用,那就是衡量女子走路的步态和速度。如果走路摇摇晃晃,步伐太快,簪子上的坠子就摇晃得厉害,这种步态是不符合规范的。1、走姿的要求方向明确:在行走时,必须保持明确的行进方向,尽可能地使自己犹如在直线上行走,不突然转向,更忌讳突然大转身步幅适中就一般而言,行进时迈出的步幅与本人一只脚的长度相近。即男士约每步40厘米,女士每步约38厘米速度均匀在正常情况下,男士每分钟108-110步,女士每分钟118-120步,不突然加速或减速重心放准行进时身体向前微倾,重心落在前脚掌上身体协调走动时要以脚跟首先着地,膝盖在脚步落地时应当伸直,腰部要成为移动的轴线,双臂在身体两侧一前一后自然摆动,

15、摆幅30-50度,不要左右横摆体态优美做到昂首挺胸,步伐轻松而矫健男士协调、稳重、刚毅;女士轻松、敏捷、优雅;2、行走的礼仪靠右侧通行:在办公区、公共场所、都要靠右侧行走。把走廊左侧让给迎面而来或有急事的人男士走外侧:当男女一起走在路上,男士应该走外侧,因为人行道外侧靠近马路,册子来来往往的地方总是比较危险,为了显示男士的风度,履行保护女士的义务,一定要让女士走在内侧不可冲撞他人:遇有急事可加快步伐,忌讳慌忙奔跑、冲撞别人不要从交谈着中间穿行:礼记。玉藻中说“离立者,不出中间”,意思是有二人并行立着,不要从他们中间穿过不可多人并排而行:与其他同事并列行走,不可并肩同行,不可嬉戏打闹,不可闲聊,

16、走在人行道上时,如果马路较窄,不可多人并排走,可以两人一排,靠右侧行走反向而行的礼仪:与同事反向而行,要靠右侧行走,离对方有2米处,应放慢速度,与对方打个招呼陪同客人的礼仪:引领客人时,位于客人侧前2-3步,按客人的速度行进,不时用手势指引方向、招呼客人3、行走忌讳低头看脚尖:我心事重重,萎靡不振 拖脚走:未老先衰,暮气沉沉 跳着走、心浮气躁;走出内/外八字 摇头晃脑,晃臂扭腰;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会被误解,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很易给自己招麻烦走路时大半个身子前倾:动作不美,又损健康 行走时与其他人相距过近,与他人发生身体碰撞 行走时尾随于其他人时候,甚至对其窥视围观或指指点点, 此举会被视为侵犯

17、人权或人身侮辱 行走时速度过快或过慢, 以至对周围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边行走,边吃喝 与早已成年的同性行走时勾肩搭背,搂搂抱抱 五、服务和交际距离操作规范(一)引领嘉宾1、行不中道:礼记。典礼上说“行不中道”,即不能再路的正中间行走,而应走两边,因为中间为尊者所行。“行不中道”是对尊者的尊敬。引领嘉宾时,根据惯例,应站在嘉宾左前方1-1.5米最为适当2、及时关照提醒:在嘉宾不熟悉前行方向时,不应该请嘉宾先行,或让嘉宾走在外侧。陪同引导时,经过拐角、楼梯、地面湿滑的地方,一定要提醒嘉宾留意3、采用正确的体态:陪同引导嘉宾时,注意体态规范、优雅。比如请对方开始行进时,应面对对方,微微欠身。在行进

18、中与对方交谈或答复对方提问时,头部和上身应转向对方。(二)引领嘉宾上下楼梯上楼或下楼时,上体均应保持直挺,且靠右行,勿低头看梯,双眼应平视正前方。落脚要轻,重心一般位于前脚的脚前部,以求平稳坚持“右上左下”的原则,以方便对面上下楼梯的其他人上楼梯时应请嘉宾先行(如果女嘉宾着裙装时,则引领者先行),下楼梯时引领者先行让嘉宾走在靠近楼梯栏杆的一侧,引领者应在靠近墙壁的一侧行走引领者与嘉宾的距离以相差1级阶梯为宜(三)引导嘉宾进出电梯1、乘坐无值班员的电梯引领者“先进后出”以便为嘉宾控制电梯2、乘坐有值班员的电梯引领者“后进后出”在电梯内,只要空间许可,应与嘉宾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四)搭乘轿车

19、有很多女性坐轿车时,一只脚先进入轿车,然后猫腰、厥臀,很不雅观。女性正确的坐车动作有两种:第一种,做到座位边,背对座位,先坐到座位上,然后双腿一起进入车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双膝一定要并拢第二种与第一种的差异是,因为有时双脚无法一起收进车里,一只脚轻挪进入,然后另一只脚迅速跟进车里。前提是两膝盖始终要并拢。六、表情在我们的世界里,如果看不到温暖的表情,生活就如一潭不流动的死水。投以真诚的微笑,亲和的眼神,神采便会立刻飞扬起来,变得明眸顾盼,楚楚动人。(一)眼神“眼睛是心灵之窗”,其实说的不是眼睛,眼睛的大小、形状代表不了什么,关键是目光,即眼神。不同的眼神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心理活动等信息,

20、在与他人交流时,也反映了一个人在说话时的态度。目光是面部表情的核心,是一种真实、含蓄的体态语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目光,有的清澈、透亮、有的冰冷无光,有的亲切、善意,有的咄咄逼人。所以每个人的目光对自己的形象起着很大的作用。有的人借以温暖人心的目光,打动了周围的人,有的人借以居高临下、冰冷的目光,让人不能靠近。一般而言,心胸开阔、刚正不阿的人,他的眼神一定是清澈、坦荡、执着和自信的;一个不求上进、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人,其眼神一定是呆滞、昏暗、胆怯的;一个轻浮、浅薄、成天算计的人,眼神一定是飘忽不定、狡黠、躲闪的。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眼神很重要。当我们与人交流时,首先从看着对方的眼睛

21、开始,但注意方式也很重要。1、注视区域严肃注视区域指以双眼为底线,额中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区域。按着对方的严肃注视区域,就会显得严肃、庄重,不含任何感情色彩。适用于上午谈判、贸易洽谈等。如果在上午谈判上,看着对方的严肃注视区域,就会显得严肃、认真,对方也会感到你很有诚意社交注视区域指注视对方的双眼至上嘴唇的三角区域。它传递的是一种友好、尊重、亲切、温和和自信,会给人一种平等、轻松的感觉。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比如:各种酒会、舞会、宴请等,或是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的交谈。但在注视对方这个三角区域时,不要聚集于一处,以散点柔视为宜。亲密注视区域指下嘴唇到胸部的三角区域。这种注视区域带有亲昵、

22、爱恋的感情色彩。适用于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对于初次相识的人,或与自己关心一般的异性,更要注意这一点,不可超过这个空间。一般情况下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不宜注视对方的头顶、大腿、脚和手,或是“目中无人”。对异性而言,通常不应该注视肩部以下,尤其不要注视胸部、裆部、腿部2、注视的时间一般的,注视对方的时间占全部相处时间的1/3左右表示对对方友好;注视对方的时间占全部相处时间的2/3表示对对方重视,听报告或者请教问题时多时如此;注视对方的时间不足相处时间的1/3表示瞧不起对方或对对方所讲的话不感兴趣;如果注视对方的时间超过了全部相处时间的2/3则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是表示对对方本人发生兴趣,可能是对方很老成而自己很天真;也可能与对方是公开的仇敌或者在审讯犯人,还可能是谈判中表示自信和力量、上司想从下属那里得到更多信息等情况。按注视礼仪要求,与人交谈或谈判时,视线接触对方面部的时间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这也叫“社交注视”。对于关系不熟或关系一般的人,不能长时间注视,否则就是一种失礼行为。若眼神直视对方的时间超过60%,也属失礼的表现。3、注视的角度平视:一般用于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的人进行交往侧试:是平视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位居交往对象的一侧,面对对方、平视对方仰视:即主动居于低处。抬眼向上注视他人。表示尊重、敬畏,适用于面对尊长。俯视:抬眼向下注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