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_第1页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_第2页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_第3页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_第4页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人类社会的早期,出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开始了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也不断的变化,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时期,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地理学进入近代科学阶段;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当代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作用的综合体,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各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军事地理学等。为此,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一是注

3、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的主线。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二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起发展变化的趋向。1、注重区域与空间研究2、人地关系研究的传统3、对时间序列的关注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比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

4、,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人文地理研究主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饿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二区域性: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不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

5、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三综合性:横断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其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一、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概念:古今中外约250多个概念古代中国,文化:文治教化古代西方,文化:培育、栽培

6、、耕耘日常生活,文化:文学、艺术、宗广义的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二、文化的结构(一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例如,人类的衣、食、住、行,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都属于物质文化。具体的器物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精神、欲望、智慧、爱好等。物质文化的特点:物质性。物质文化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产品,能反映出创造者的主体的意识。基础性。物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其他形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常以某一时期的物质作为该时期文化的标志,例如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时

7、代性。物质文化与物质生产的技术发展有关。(二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正式制度:由权威机构颁布实行的正式条文。(社会的完善是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与和谐。否则,必然影响正式制度的效用。组织机构:实施制度的组织机构制度文化的特点强制性和权威性。动态性。随着物质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独立性。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当其在人们观念中影响深刻并形成理论体系后,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

8、不能随物质文化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三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的特点:时代性。欧洲中世纪:在宗教控制下,信奉上帝或相信天命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从神的意志引申出社会和国家制度“君权神授” 。民族性(地域性。精神文化在不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农业经济组织产生的血缘社会的民族心理反映在政治思想上,使政治思想与宗法伦理有紧密联系“君臣如父子”。精神文化的结构:1、书面文化:以书面形式凝固化的精神文化借

9、助书面符号,使人类的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的传递、扩散,避免了经验重复,从而使文化获得较快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书面文化是经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具有比较确定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含意。2、行为文化: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活动形态。行为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之间。它与书面文化均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形态,书面文化具有外在的固定形态,而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活动形态。在不同民族、不同集团,或不同时代,相同的精神文化并不具有相同的外在活动形态;反之相同的外在活动形态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精神文化内涵。3、艺术文化: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艺术文化是思想

10、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艺术价值是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艺术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古今中外,艺术形式往往差异很大,彼此往往不能相互沟通。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本身只能在使用汉字的国度流行,而书法艺术又往往与中国的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4、心理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产生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等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在风俗习俗、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意识、宗教情绪、感觉认识、民族性格里感性的、直观的反映,是属于初级层次。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初级层次进行理性思考和艺术加工的成品(以著作、艺术作品

11、表现出来。包括:基础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上层意识形态:艺术、宗教和哲学。文化的结构模式:文化的“三位一体”,文化结构上三种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案例分析】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典型。民居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我国典型民居多由四合院,或多个四合院组成,可以容纳几代多子女家庭聚居在一起。是我国传统家庭制度的反映,属于制度文化。民居的建筑装饰、室内摆设,例如砖雕、木雕上的人物、花草、动物以及墙上挂的字画又都是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第一节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12、一、人口密度;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算术密度:土地总面积人口土地密度:可居住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GDP、GNI、商品零售额面积指数比较密度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一分布特征:极不平衡海陆分布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洲际分布国家间差异(二一般规律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二、中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垂直差异:低地指向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一自然因素:五大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

13、(三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第二节人口移动一、基本概念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人口流动:暂时性人口迁移:非暂时性。移民、迁出地、迁入地、迁出率、迁入率、净迁移率人口移动的重要意义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人口移动的历史发展远古时期农业社会时期近代工业社会时期欧洲新大陆地区非洲新大陆地区:奴隶贸易亚洲新大陆地区现代社会国内移民:城乡之间、落后与发达地区之间暂时性移民:劳务二、人口迁移的形式(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1年左右。永久性迁移非永久性迁移

14、:暂时性移民,劳务输出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主要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州主要人口迁出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性移民增加城乡间迁移是主流: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3、人口迁移的空间取向研究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空间取向研究:英国人口统计学家,7条人口迁移法则李对迁移规模的研究:美国人口学家(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5、三、人口迁移的机制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移民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第四章人口与发展第四章人口与发展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一、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人口分布特征: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人口发展特征: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二、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农业发展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人口发展的特征高出生、高死亡长期缓慢增长波动性增长: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死亡率死亡率下降原因分析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

16、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二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出生率早期的出生率上升与后期的下降原因分析人的意愿:控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下降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国家政策(三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趋显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发达国家人口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的比重占世界的比重1650年,20% 80% 1950年,32% 68%1998年,20% 80%2050年,13% 87%(预计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差异四、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公元1800年,世界人口达到第一个10亿130年后(1930年,世界人口第二个10亿 30年后(1960年,世界人口第三个10亿15年后(1975年,世界人口第四个

17、10亿 12年后(1987年,世界人口第五个10亿12年后(1999年,世界人口第六个10亿倍增 1650年(工业革命初期世界人口约5亿,人口倍增时间1500年1800年,世界人口10亿,倍增时间150年 1930年,世界人口20亿,倍增时间80年1975年,世界人口40亿,倍增时间45年 2010年,世界人口预计80亿,倍增时间35年趋势目前,全球每年净增人口约8000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3人/km2以目前速度,2600年平均人口密度约1人/m2:2800年(包括海洋面积120人/m2(热极限:人类会因为无法耗散自身生命活动所产生的热能而遭到毁灭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

18、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兰迪的“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中间过度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现代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阶段一:人口高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阶段二:人口过渡增长阶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阶段三:低增长阶段,低出生、低死亡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HS:高出生=高死亡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开始下降后期扩张阶段(LE:出生率开始下降低位静止阶段(LS:低出生=低死亡减退阶段(D:出生率?死亡率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数量界限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二人口转变

19、的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政府政策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和模式加速增长阶段(AG负增长阶段(NG高速增长阶段(HG减速增长阶段(DG波动增长阶段(FG持续增长阶段(SG三、中国的人口转变(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程公元前21世纪(夏人口约1350万,约占世界的20%,人口增长率0.6封建社会时期,增长率1.2初期:战国至隋代(1090年人口2700 6000万,(其中最高记录汉代人口约6500万中期:唐代至元代(750年人口约0.8-1.1亿晚期:明清(470年人口在18世纪突破2亿、3亿和4亿近代,增长率2.1。1949年,人口5.4亿现代(1949-2000年,平均增长率17,2

20、000年人口12.7亿(仅包括大陆人口中国人口增长现状目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9左右每年绝对增长量1300万每天的新生人口相当于一个军的编制 2040年前后达到人口峰值,约16亿;此后趋于平衡或缓慢回落(二中国人口转变的原因分析第三节人口增长的机制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一人口构成: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口的自然构成:年龄、性别。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阶级、民族、种族等。(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性比例92-106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年龄金字塔图、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系数人口文化构成的影响

21、:成人文盲率、中学和大学入学率、人口中大学生比例和科技人员比例、初级教育普及率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第四节人口与发展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生产者消费者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马尔萨斯:1788年,人口原理两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食;人口的繁衍是必然的性两个级数:人口增长的几何级数(2、4、8、16、32、64、128、256食物增长的算术级数(1、2、4、8、10、12、14两种抑制:积极抑制(客观因素,疾病、战争、饥荒、瘟疫预防抑制,主观控制生育马寅初:1957年,新人口论人口激增产生五个矛盾:人口增长与经济建设资金积累之间人口增长与提高生活水平之间人

22、口增长与工业原料需求之间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和发展科学事业之间人口增长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之间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人口容量:人口承载量,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经济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意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影响,欧盟国家73%的劳动力养活27%的退休者,而到2050年,将由47%的劳力养活53%的65岁以上的退休老人。Ø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

23、”国家。n 当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60个已进入“ 老年型”。n 人口老化最严重的19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22%的国家:(1个摩洛哥;>17%的国家:(2个意大利、瑞典;>16%的国家:(9个保加利亚、德国、挪威、英国、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日本;>15%的国家(8个:瑞士、奥地利、匈牙利、芬兰、葡萄牙、圣马力诺、丹麦。n 目前全球老龄人口总数已达6.29亿,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二、城市化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

24、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由于人口想城市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括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以城市地区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故这一城市化定义为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但是,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是否还包括其它的过程?对此,各个学科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人类学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过程变,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

25、式。由于社会规范的概念十分抽象,难以量度,所以少量人类学家为使其探讨有实用价值,曾采用文盲率、语言统一率及大众传播普及率作为两种生活方式的量度方法。其意思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普及化,即文盲率下降,带来高社会移动性,随之相应减少乡土情感,促使城市生活方式广泛传播。可见此种城市化量度指标是间接的,所以很少为其他学者所采纳。尽管如此,城市化包含生活方式转变这一概念逐渐为其它学科认可。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特别重视生产要素流动,即资本流、劳力流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探讨一国一地区

26、的城市化问题。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其研究具有综合性。地理学除了认识封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与经济的转换与集中外,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大两个方面。综合上述,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 Friedmann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

27、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因此,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我们可以从上两种空间过程相互配合的情况出发,将当今世界各国一的城市化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定统的城市化类型,郁既有了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垫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

28、化(pseudo一urbanization,如非洲一些国家。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或over一urbanization。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城市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

29、ur- banization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rural urbanization .当然,要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除必须改变劳动方式、经济来源外,还必须使居民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准,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等。为了发挥这些设施和所有非农业活

30、动的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达到上述乡村城镇化的要求,这些非农业活动及其从业人员,应该在地域空间上实现相对集聚,形成和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设施水平。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在城市化研究中,还存在三个问题的争论。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就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来看,大都认为城市化概念应该是一种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包含某种结果,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如果没有一定结果的话,城市化无从继续发展,对此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的。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

31、市化?例如,建筑密度较为稀疏的地域,随着商业服务网点的增多、交通线路的开辟,人流将逐渐稠密,建筑密度升高。再如,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内部一些设施较为落后的地段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像这些城市内部地域级差的变化,是否属于城市化概念的范畴?就这一问题,国外学者有明显分歧。英国学者施梅莱斯(A. E. Smailes和瑞典学者亚历山德逊( G . Alexanderson 等认为,城市化概念只能包括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过程,不能包括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转化。持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城市性地域(或城市性状态与农村性地域(或农村性状态之间存在一条明确的界限。城市化,指的是超越这条界限的转换过程,至于

32、界限内部的转化过程不属于城市化。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二元论。但另一些学者,如美国的哈里斯(C . D. Harris、亚历山大(J . W . Alexander,法国的查博特( G . Chabot 等认为,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变化完全是城市化中的一种现象,它从属于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总过程。他们认为,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连续的。即使进人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连续论。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这是因为,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变而来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不足,特别是在旧

33、市区、小城镇,缺乏铺装道路、下水道、煤气等等,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因此,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也属于城市化这一总进程。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是滋生于地表的一种渐变的人文地理现象,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应该承认,欧美自工业革命后,城市和城市人口有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由于欧美国家在世界近现代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其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世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在推动城市迅速发展的

34、同时也带来大量城市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城市化问题的关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人们主要研究工业革命以后欧美地区的城市化,由此产生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的观点。但是,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及城市的历史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国情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欧美国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它们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现代经济很不发达,城市化速度也很缓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政治上的独立,才开始工业化进程。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始于19世纪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后呢还是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一般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研究都上溯至19世纪,但当时发展中国家的

35、社会性质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中国则是一个更为特殊的例子,它具有悠久的城市发展史,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就大量出现,只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性,在这些城镇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才没有进一步发展。如把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城市化的起点,似乎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因此,目前赞同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有增多趋势。我们认为,有关城市化起始的两种观点似可统一于一个概念之内。即后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广义城市化,前一种观点可称之为狭义城市化。而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狭义城市化概念中的当代(即50年代起城市化阶段。此外,在中国还广泛使用“城镇化”这个术语。实际上,“城市化”和“城镇化”两者完全同义,只是后一术语更强调镇的作

36、用而已。由于镇是城市的初始形态,属于城市的类型之一,再加上人们更习惯使用“城市”这一名称(如城市规划、城市地理,所以本书均使用“城市化”。(四城市化的后果1、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2、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威胁三、中国的人口问题1、人口规模继续扩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2010年约14亿、2040年约16亿2、人口年龄结构老化2000年65岁以上人口约9000万,占6.84%2030年65岁以上人口约2.24亿,占14.65%,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3、人口性别结构失调:Ø 出生婴儿性别比,反映的是婴儿出生时男婴与女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通常表示为平均每一百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的

37、数量。Ø 按照国际上长期的观察,正常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比较稳定,一般在103107之间。Ø 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以及随后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率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口群体的性别构成,直接影响着婚姻、家庭的形态和结构,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我国从1982年初显偏高端倪,到90年代出生性别比为112114,并可能上升为135,超出国际公认正常范围约十个百分点。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为11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变116.9。4、人口

38、就业压力持续。劳动年龄人口继续增加,1564岁人口比重始终在65%以上,2000年为8亿、2030年在10亿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增长,2000年约1.5亿;2010年超过2亿5、人口素质长期偏低。n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但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至50岁的青壮年文盲。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n 目前全球共有约8亿文盲,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巴西、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n 中国文盲总数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世界上不足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n 我国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一半文盲在

39、西部地区,文盲中七成是女性。四、人口增长的后果n 环境恶化:污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n 资源危机:土地、水、森林、矿藏n 社会问题:粮食短缺、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教育、健康第二节资源问题一、资源和资源问题(一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来自于自然环境的自然物质1、特点:社会效用历史范畴动态变化的2、类型Ø 五大自然资源:土地、水、生物、气候、矿产Ø 性质的差异:非耗竭性:由太阳能所产生的,包括气候、耗竭性:可再生性生物、土地不可再生性可重复利用金属矿不可重复利用能源(二资源问题1、长期性资源问题:长期来看,由于人为破坏(污染和过度利用,导致Ø 非

40、耗竭性资源的质量下降;Ø 可再生性资源的再生速度和能力下降Ø 不可再生性资源日益减少2、短期性资源问题:由于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使各地区在资源贸易上产生利益冲突,而引起的资源暂时性短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3、产生的原因n 资源的供需不平衡:Ø 总量的不平衡: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Ø 生产与消费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源及其产品不足发达国家:工业资源短缺n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Ø 生活方式的不合理浪费:发达国家n 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技术限制,导致利用效率不高和破坏:发展中国家三、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一土地资源1、数

41、量有限:苏联学者曾把地球陆地按其适合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程度,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无需采取超出通常范围的措施,即可大规模开发,占地球陆地总面积 43.2%;第二类也可供大规模开发,但要采用大量的土壤改良技术,占25.l%;第三类虽也可以大规模开发,但需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措施,即便如此,环境对于居民也不适宜,占4.3%;第四类,不适于大规模开发,占27.4%。(1总量:地球陆地总面积中真正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不超过70%,即大约100亿ha,其中九成是耕地、草地、地这三项农用地,其余为各类居住地、建筑物、道路、休闲观光地以及内陆水面等。(2人均量:按世界总人口平均,每ha大约为0.6人,或人均占有1

42、.6ha耕地不断减少:1800年世界耕地总面积仅为4.5亿ha。1970年达到14.1亿ha。7080年代,耕地的增速减缓,从前170年的年均增长0.7%降至0.3%。80年代后半期,世界耕地开始减少。1994年降至14.5亿ha,比历史最高的1985年减少了2560万ha。耕地人均水平的迅速下降:1800年世界人均占有0.5ha,1970年为0.38ha,1994年为0.26ha,后24年减少的数量竟和前170年持平。中国:耕地总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逆转发生于1957年,迄今40年,减幅已达15%。人均占有耕地的下降趋势已持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即从汉代至宋代的人均0.7ha,明代的0.5

43、ha,清代的0.3ha,一直减少到现在的0.11ha。2、分布不均:俄罗斯、巴西和美国分别人均7ha、5ha、3ha,3、土地退化n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导致的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农田退化(土壤板结、盐碱化、涝渍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n 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亚太地区是荒漠化比较突出的一个地区,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n 全球每年水土流失损失土壤达250亿吨。(二水资源1、总量: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提供的资料表n 全球大约14.1亿立方公里的水量中,

44、98%是不适于人类利用的咸水,2%是淡水;n 淡水中,估计有87%储藏在冰盖和冰川中,难以利用,其余的大部分储藏在地下、土壤、大气圈和生物体内。n 除湖泊外、仅有大约2000立方公里淡水,其中大多数是河流水,可以安全地为人类利用。世界水资源分布n 目前,全世界每年用水总量约5000立方KM,大约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储存在河流里水量的2倍。n 从总量上看,不存在淡水资源危机问题。但由于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问题。2、空间分布:n 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4.7万km3n 分布非常不均衡,水资源贫乏国家与富裕国家之间相差非常悬殊,如199

45、5年利比亚平均每k?O土地拥有水资源400m3,人均130m3;而挪威却分别高达113万m3和8.4万m3,人均拥有量相差了600多倍。n 总的看来,北非、西亚、中亚以及中国的北方水资源十分贫乏。n 联合国指出,50年代中期全世界只有7个国家,13%的人口,生活在缺水区;而到90年代中期,已有大约80个国家,40%的人口,面临着严重的水荒。n 中国人均水资源现约为2300m3,尚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三成,(“国际人口行动”确定人均1000m3为临界值淡水资源在各大陆及其内部的分布是不均的(三森林资源1、森林价值的认识n 森林可以向人们提供木材、薪柴和各种林副产品,又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46、防风固沙、保护野生动物,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障农业生产上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 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大范围的国家或地区内,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且分布相对均匀,其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良,水旱灾害发生较少,农业生产比较稳定。反之,则会出现种种问题。森林的林产品价值约占其固有价值的1/4;而在维护全球生物圈的稳定和有序、环境保护及自然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价值约占其固有价值的3/4。n 美国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约为1:9。n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据估算,其每年提供的直接经济效益仅15亿元,而生态效益高达170亿元,为前者的11.33倍。2、森林面积减少n 远古时代地球上大约有60亿ha郁闭森林

47、。农业出现后,森林逐渐减少,但直到1862年仍达55亿ha。20世纪以来,郁闭林面积下降速度显著加快,1958年为37亿ha,目前已不足28亿ha,按人口平均现在仅为19世纪中叶的1/10。n 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1980年至1990年期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森林995万公顷,约等于一个韩国的面积。n 森林的锐减在现阶段主要发生于热带地区,80年代初每年大约减少1140万ha,90年代初每年减少达17002000万ha。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南美洲的亚马孙林区,仅在19781997年间毁林即达5320万ha,占总面积的12.8%。n 照此趋势,几十年后热带森林将荡然

48、无存,地球失去自己的“绿肺”,碳循环的主渠道之一被阻断,数以10亿ha计的士地无遮拦地听任热带的烈日暴雨侵蚀。3、生物多样性减少Ø 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Ø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四矿产资源1、石油n 当前,世界己探明的石油总蕴藏量约为7000亿桶,天然气总蕴藏量约55亿米3。n 全球陆上石油的可采储量的最乐观估计也只有约5万亿吨,若按现在的开采和消费速度,只能使用30 40年,至21世纪30年代,世界将无油可采。n 海底石油储量约在250

49、0万亿吨以上,按现在的消耗量,能用270年。但海底作业开采困难且成本高。现在,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在海上钻井抽油取气,石油年产量8亿吨,相当于陆上产量的近1/3;天然气年产量近4000亿米3,相当于陆上产量的11/4。世界石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n 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近2/3,每年产量达12亿吨左右n 世界己探明的石油储量还有近l/3分布在美国、前苏联和中国。n 目前,世界的七大产油区分别为:中东、美国、俄罗斯、加勒比海地区、东南亚、西北非和北海。2、其他矿产资源4类24种战略矿产品n 贵金属(金、银、铝、铂;n 铁和铁合金(铁、铬、锰、铝、镍、钒、钨;n 非铁金

50、属和稀有金属(铅、铝、铍、锗、镉、铜、镁、铜、钛、锌、镐;n 核燃料(钍、铀这些矿藏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尖端技术发展,对一系列新兴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电子、宇航、激光工业以及国防工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四、中国的资源问题中国在世界大国中的地位五、正确的资源观(一两种不同的认识1、资源危机论: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n 人口增长导致对粮食、资源、环境、经济的巨大压力n 人类缺乏对这一系列危机的充分认识n 增长的极限会在100年内到来n 立刻实现人口和经济增长的稳定2、资源无限论:1977年美国哈德孙研究所n 资源取决于技术,资源的范畴、利用范围不断扩大n 人类的智慧和主观能动

51、性可以解决全球问题n 经济增长使人类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二正确的资源观n 在资源的数量上,承认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包括绝对意义上的有限性和相对意义上的有限性。n 在资源的价值认识上,承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其价值与其他商品或物品并无不同。n 在资源的利用上,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n 在资源的系统性认识上,承认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及与自然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即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n 在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认识上,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第三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一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有害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变化,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

52、环境质量下降。1、环境污染2、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二环境问题的成因二、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1、全球变暖ü温室气体:ü温室效应:大气中吸收长波红外线的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面温度升高的现象。Ø 每年人类向大气释放2000亿吨CO2,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CO2的浓度增加了25%。Ø 从1860年有陆地和海洋温度记录以来,1998年为气温最高的一年。最热的10年均发生在1987年以后,其中9个最热的年份发生在1990年以后。Ø 自1978年进行卫星观测以来,2002年9月北冰洋冰雪覆盖的范围与历年同期相比为最小。2002年格陵

53、兰岛表层冰雪融化的总面积超过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全球变暖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Ø 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世界1/4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千米的范围内;Ø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厄尔尼诺现象;Ø 影响人类健康,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痢疾、血吸虫病、疟疾等。2、臭氧空洞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微量气体,浓度只有0.4%。它90%存在于1050千米的高层大气中(平流层。在地面气压状态下,整个大气层中的臭氧只有3毫米厚。Ø 臭氧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它能吸收太阳中90

54、%的紫外线,主要是波长<298纳米、能杀灭所有的地球生命的短波紫外线;但不吸收只占10%的长波紫外线,而长波紫外线能杀灭细菌、促成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防止佝偻病。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即大气层中的臭氧总量下降到地面气压状态下,小于2毫米厚,并证实其同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平流层臭氧浓度若减少10%,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加25%。n 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n 农作物受害而减产;n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3、大气污染。Ø 主要污染物有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

55、#216; 大气污染会导致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影响。酸雨:ph<5.6的大气降水,被称为“空中恶魔”,已成为一种范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Ø 酸雨会破坏土壤,使湖泊酸化,危害动植物生长(酸雨使世界每年损失10亿美元的森林;Ø 会刺激人的皮肤,诱发皮肤病,引起肺水肿、肺硬化(德国每年直接死于酸雨的儿童和老人有4000人、英国有5000人、美国约25000人;Ø 会腐蚀金属制品、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含碳酸盐的建筑。据测算因酸雨使建筑物每年减重4%。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有40%的地区有酸雨现象,主要集中

56、在长江以南。4、水污染水污染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从污染源看有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1河流污染n 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氮、磷含量过大,导致蓝藻、绿藻繁殖过快,消耗水中氧气,使鱼虾、水草死亡,水体发臭,藻类又产生氮、磷等物质,形成恶性循环。n 全世界多数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约有40%的河流稳定流量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n 全球每年水污染导致10亿人患病,3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2海洋污染全球每年都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赤潮:由于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海洋中的某些浮游生物过度繁殖,许多海藻产生毒素,致使贝类、鱼类死亡或在体内积累,危及其捕食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