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1.gif)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2.gif)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3.gif)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4.gif)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6/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7d1b7198-c2eb-4c44-8fc8-08887ab9acb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第十四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47中学 孙丹玉教学活动标题|:第十四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所属学科:历史适于年级:八年级一、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来源于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本课教材讲述的是19241927年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最后失败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本课重点: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本科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北伐战争的结果二、 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一年的训练培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教
2、材、历史读物、史料的能力,初步掌握读图识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教材内容而言,通过影视作品等学生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有所耳闻,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但更喜欢感性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识图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2、 过程与方法:收集与黄埔军校有关的历史资料,观看北伐战争的影视录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形势图、小字、史料、人物肖像图等,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
3、景和基本过程,感悟大革命的时代特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学习先烈们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历史责任感和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精神。四、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和不断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阅读教材、识读历史地图以及观看录像等感受体会并理解历史史实,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五、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备课中首先应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明确课标对
4、本课的基本要求,包括课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收集查阅有关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资料,包括多媒体资料、图片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选择处理,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黄埔军校的材料,告诉其收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指导其从学校的创立、领导组织机构、办学指导思想、开设的课程、学员来源等方面进行搜集和处理 。 学生准备|:课外查阅有关黄埔军校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开端?指出中国共产党成
5、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建立起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了解国民革命的含义及国民革命中的主要事件: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学习新课一、 黄埔军校的创建 教师指出:在电影、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黄埔军校的名字以及与其有关的人和事,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课前你所查到的有关黄埔军校的情况。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介绍黄埔军校,包括黄埔军校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组织领导机构、课程设置以及学员来源等。 (设计意图:有关黄埔军校的内容,教材中
6、介绍的较少,而且多是结论性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可以丰富学生对黄埔军校的了解,为下面学习理解黄埔军校的性质奠定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即黄埔军校创立的背静、目的。指导阅读教材中孙中山的原话,让学生明确其目的是要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小字内容讲述孙中山这样做的原因: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总结教训,认为依靠军阀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其深受启发,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创建黄埔军校。(
7、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从而形成关于黄埔军校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后面学习理解黄埔军校的性质打下基础)1、 你觉得黄埔军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黄埔军校与旧式军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前面了解到的有关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组织领导机构、课程设置、办学方针以及学员来源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谈自己的认识。 (设计意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用孙中山的话说,就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枪是怎么样的放法,而且知道枪向谁放。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
8、革命精神。在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卓有成效。结合教材中周恩来的照片及小字内容,补充介绍周恩来的主要事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归纳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这一性质,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作用。)2黄埔军校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并引导理解:例如说出黄埔军校培养出那些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讲述国民革命军的构成及其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1、北伐战争的对象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主力及打击的目标。接着,出示“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材中的小字,指图讲述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9、所盘踞的主要地区及拥有的军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识图、运用地图学会历史的方法,建立时间概念,为下面学习北伐战争过程打下基础)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三派军阀拥兵自重,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国家、出卖国家利益,对内为争夺地盘连年征战不休,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们成为北伐的主要对象。(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补充介绍,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打击这些军阀,从而更好的理解北伐战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2、 北伐战争进程教师结合地图讲述国民革命军制定的战略方针以及进军路线。指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力的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率先北伐。播放北伐战争的录像资料,再现北伐战争的过程、情景。(设计意
10、图:通过录像,再现历史,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使历史生动鲜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3、 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在观看录像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1)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取得了什么样的战绩?学生应该从两方面回答: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将战场由珠江流域推广到长江流域。(2) 你认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战争性质上分析,北伐军进行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其次,国共两党合作,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配合;第三、以黄埔军校学生为主的国民革命军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
11、,屡克强敌,为战争的胜利作出最重要的贡献。另外,从客观上说,军阀统治不得人心,军阀之间矛盾重重也是站争得以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指出北伐战争中,令我们最为感动的就是北伐将士们那种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教师结合教材小字内容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介绍北伐将士们的英雄事迹。(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学习先烈们以天下为己任,敢为人先,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教师: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过程中,国名革命军内部却出现危机,蒋介石军事势力不断膨胀,它通过内外的敌人勾结,在他们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四.一二”政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四.一二”政
12、变的过程,思考:“四.一二”政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蒋介石公然向革命的同盟者举起屠刀,意味着棋彻底背叛了革命,走上了反革命的道路。从而更好的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指出在屠杀革命者的血泊之中,蒋介石于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布的第一号密令就是“清共”,大肆屠杀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指导学生看教材图片,感受国民党屠杀革命者的情景。最后,组织学生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设计意图:在充分讲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所作所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使学生的分析有据可依,真正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
13、史的方法,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3、国民革命的失败组织学生讨论:这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最后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国民革命的目标是否实现来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取代旧军阀,国民革命的任务没有实现,国民革命最后失败了。3、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合作,在19241927年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势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中。那么,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从血泊中站立
14、起来挽救中国革命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4.课堂练习选择题:1、 黄埔军校与旧式军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A、 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建议下创建这所军校B、 有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在军校学习C、 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D、 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2、 北伐战争所要打击的目标中最终没有受到打击的是 A、孙传芳 B、吴佩孚 C、张作霖 D、袁世凯3、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A、蒋介石 B、廖仲恺 C、孙中山 D、周恩来 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胜利进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共产党成成立国共两党实现合作课后反思: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只是教育活动被动的接受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就会使课堂教学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在本节课关于“黄埔军校”一目的学习中,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掌握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了解掌握。可谓一举多得。如果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的话,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会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从而形成一种大教育观。学生最终无论在知识掌握上还是方法能力培养上,都会受益匪浅。其实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教师有这样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眼表解剖与生理》课件
- 《C语言习题》课件
- 《机灵的小鼠标》课件
- 《食源性寄生虫》课件
- 《ATM传输技术》课件
- 七夕节保险营销策略模板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 医疗项目年度总结模板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培训课件
- 家庭学习场域的解读与创生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德能勤绩廉”考核测评表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弟子规全文拼音版打印版
- 变电站设备验收管理标准规范
- 锅炉房危害告知卡
- NPI流程管理分解
- 物业公司财务部各岗位工作职责
- 航空器拆解适航管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