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胃炎_第1页
第四篇胃炎_第2页
第四篇胃炎_第3页
第四篇胃炎_第4页
第四篇胃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胃 炎(Gastritis)1. 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防治原则。2. 熟悉本病病因、发病机制。讲授目的和要求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病理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治疗 诊断标准 治疗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定 义 胃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 分类: 急性胃炎 胃炎 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特殊类型胃炎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若主要病损是糜烂和出血,则称之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因这类炎症多由药物

2、、急性应激造成,故亦称急性胃黏膜损害。急性胃炎主要包括:1.急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2.HP之外的病原体及毒素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急性胃炎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多样,包括:药 物急性应激乙 醇缺 血感 染十二指肠液反流等一、理化因素一、理化因素药 物 较常见。NSAID最常见,其他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乙 醇 破坏黏膜屏障 ,引起上皮细胞损害、黏膜内出血和水肿 胆汁反流 胆盐、磷脂酶A、胰酶破坏胃黏膜,产生多发性糜烂 。物理因素 过冷、过热饮食、辛辣及粗糙等食物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3、。二、应二、应 激激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克、颅脑外伤、颅内疾病、精神心身因素等引起。发病机制:胃黏膜缺血H+反弥散三、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三、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某些细菌:常见有葡萄球菌、 链球菌、大肠杆菌、嗜盐杆菌等。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人们重视。病 毒:如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细菌毒素:以金葡菌毒素常见。四、血管因素四、血管因素常见于:老年的动脉硬化患者腹腔动脉栓塞治疗后由于血管闭塞所致病病 理理黏膜固有层中性粒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有上皮细胞丧失,并见血液渗出,腺体歪曲。 内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甚至一过性的浅表

4、溃疡形成。n糜烂:黏膜破损不超过黏膜肌层n出血:黏膜下或黏膜内出血外渗,而黏膜上皮无破坏。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症状:轻者多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伴有肠炎者可腹泻,呈水样便。病程自限,数天内症状消失。如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常为间歇性(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025)。 体征: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诊断标准n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确诊。n内镜下表现: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形成。黏膜红斑及出血:黏膜红斑及出血:红斑位于胃底,点片状,大小不一,红斑位于胃底,点片状,大小不一,并可见出血灶。并可见出血灶。黏膜出血

5、:黏膜出血:胃底部黏膜广泛出血,点状或小片状,并密胃底部黏膜广泛出血,点状或小片状,并密集融合成片,色鲜红。集融合成片,色鲜红。黏膜出血:黏膜出血:胃窦及胃体交界处黏膜广泛出血,点片状,胃窦及胃体交界处黏膜广泛出血,点片状,色红。色红。黏膜糜烂、出血:黏膜糜烂、出血:胃窦黏膜广泛、糜烂出血,渗出的血胃窦黏膜广泛、糜烂出血,渗出的血液附于黏膜表面,色暗红。液附于黏膜表面,色暗红。治治 疗疗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对严重原发病预防性使用抑酸药。暂时禁食或流质饮食,多饮水。对症处理:解痉Atropine、Probantin、654-2止吐胃复安10mg im 或 吗丁啉1

6、0mg TID抑酸H2受体阻滞剂或PPI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呕吐、腹泻严重者应输液。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同时予以止血等治疗。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本病为常见病。根据尸检资料,发病率为60%,高年组达80%,根据胃镜检查资料,占活检的5580%,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为主,萎缩性胃炎(CAG)占1520%。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侵润。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分类: 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多灶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HP) 感染:1983年Warre

7、n和Mashull发现慢性胃炎黏膜层上皮细胞有大量的HP存在,其阳性率高达5080%,认为HP参与了慢性胃炎的发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发现HP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病因。HP HP 感染作为慢性胃炎病因的依据感染作为慢性胃炎病因的依据绝大多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可检出HPHP在胃内的分布与胃内炎症的分布一致根除HP可以使胃黏膜炎症消退从健康自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可以复制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粘附作用:HP具有粘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使细胞绒毛断裂,细菌被绒毛覆盖,不易去除。推测粘附作用可能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相似。蛋白酶的作用:HP可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并消化上皮细胞膜,破

8、坏粘液屏障结构。尿素酶作用:HP具有很强的尿素酶活性,将尿素分解为NH3,既能保护细菌的生长环境,又能损伤上皮细胞。毒素作用:HP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HP菌体细胞还可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HP的作用机理病病 理理慢性胃炎是从浅表逐渐向深扩展至腺区,继而腺体有破坏和减少(萎缩)的过程。CSG的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面,腺体则完整。CAG除炎性细胞浸润外,有腺体破坏、萎缩、消失,黏膜变薄。表面上皮细胞萎缩并失去分泌粘液能力。 肠腺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胃腺转变为肠腺样,含杯状细胞 假性幽门腺化生胃体腺转变成胃窦幽门腺的形态

9、不典型增生(dysplasia)增生的上皮和肠化生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所谓不典型增生。表现为不典型的上皮细胞,核增大,增生的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黏膜结构紊乱,有丝分裂象增多。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病人病程迁延,大多无症状或症状很轻。部分病人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无规律性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例出现较重的症状:疼痛、厌食、消瘦,酷似胃癌的表现。自身免疫性胃炎可有明显厌食、消瘦,伴有贫血、舌炎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最可靠CSG: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多,黏膜光滑,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有少量出

10、血点,轻度糜烂。CAG:黏膜苍白或灰白,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弥漫性或灶性分布;黏膜变细而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也可粗糙,呈颗粒状小结节;易发生糜烂和出血。 活检的价值在于检测HP,区别是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排除早期胃癌。 HP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Hp抗体测定,活检标本涂片,病理切片找Hp,细菌培养,13C或14C尿素呼气实验。 胃液分析:自身免疫性胃炎胃酸,胃窦胃炎不影响胃酸分泌。 血清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胃炎:抗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 X线检查:胃X线气钡双重造影显示CAG黏膜皱襞相对平坦和减少,胃窦炎症时可见局部痉挛性收缩,皱襞增粗、迂曲等。CSG黏膜红斑:

11、红斑呈片状,较密集地分布于胃窦四壁。CAGCAG:轻度并黏膜糜烂:轻度并黏膜糜烂CAG:黏膜变薄,血管透见CAGCAG黏膜粗糙伴点状出血:黏膜粗糙伴点状出血:胃窦部黏膜粗糙,局部以白胃窦部黏膜粗糙,局部以白相为主,伴散在出血。相为主,伴散在出血。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病史和体检:无特异性,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1.评估胃炎对人体的影响程度:有无消化不良症状和严重程度。2.找出可能的病因或诱因:药物、酒精或胃十二指肠反流。X线检查:无多大价值,只能作为排他性诊断。 胃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1.分类:内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又称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

12、反流,则诊断为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2.病变的分布和范围:胃窦、胃体和全胃3.诊断依据:浅表性胃炎:红斑(点、片状、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4.活检取材:胃窦大弯、小弯及胃体小弯各1块。5.诊断书写格式:除表明胃炎类型和分布范围外,对病因也应尽可能加以描述。例如: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为主,HP阳性。治治 疗疗一、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 1根除HP:成功根除HP可使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得到明显改善,但对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作用有限。 指征:有明显异常(指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胃

13、癌家族史者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差者 治疗方案:常用的有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 附:推荐的根除附:推荐的根除HPHP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一、铋剂+两种抗生素 1铋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500mg+甲硝唑400mg,BID 2周。 2铋剂标准剂量+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 BID 2周。 3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 BID 1周。二、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 1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g, BID 1周。 2PPI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 BID 1周。

14、 3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 BID 1周。三、其他方案 1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400mg替代推荐方案二中的PPI。 2H2受体阻断剂(H2RA)或PPI+推荐方案一,组成四联疗法。2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的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3针对胆汁反流或服用(NSAID)等情况作相应治疗和处理。二、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适用于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兼有杀菌作用的胶体铋、兼有抗酸和胆盐吸咐作用的铝碳酸制剂和具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三、动力促进剂:适用于以上腹饱

15、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四、消除致病因子:如戒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停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五、对症治疗:助消化药物、解痉、补充VitB、C、E等。六、中药:辩证施治,可与西药联合应用。七、其他:抗抑郁药和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恶性贫血,注射VitB12;重度不典型增生,预防性手术治疗,建议内镜下黏膜切除。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急、慢性胃炎确诊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慢性胃炎(A型)血清学检查有什么特点?3.慢性胃炎(B型)实验室检查有什么特点?黏膜出血:黏膜出血:胃底部黏膜广泛出血,点状或小片状,并密胃底部黏膜广泛出血,点状或小片状,并密集融合成片,色鲜红。集融合成片,色鲜

16、红。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本病为常见病。根据尸检资料,发病率为60%,高年组达80%,根据胃镜检查资料,占活检的5580%,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为主,萎缩性胃炎(CAG)占1520%。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侵润。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粘附作用:HP具有粘附素能紧贴上皮细胞,使细胞绒毛断裂,细菌被绒毛覆盖,不易去除。推测粘附作用可能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相似。蛋白酶的作用:HP可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并消化上皮细胞膜,破坏粘液屏障结构。尿素酶作用:HP具有很强的尿素酶活性,将尿素分解为NH3,既能保护细菌的生长环境,又能损伤上皮细胞。毒素作用:HP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HP菌体细胞还可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HP的作用机理CSG黏膜红斑:红斑呈片状,较密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