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_第1页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_第2页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_第3页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_第4页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一、绝对贫困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 相对贫困-收入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到一定程度。2、 贫困发生率: 又称绝对贫困指标,是指贫困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H贫困发生率, N全部人口,Q贫困人口,那么H=QN。 它的基本特点是不考虑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收入变化和收入的分布,重在测定贫困人口比重。 贫困缺口率又称相对贫困指标,是每个贫困人口的平均纯收入与贫困线收入的差距除以贫困线收入所得出的比率。贫困缺口率为I,平均收入为U,贫困线收入为L,那么: I=1-( UL )。主要用来说明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及贫困状况的变化情况。I的数值高贫困程度高,

2、I=0,说明贫困已消除。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状况必须同时使用贫困发生率与贫困缺口率两个指标。 三、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 主要观点:(1)资本形成不足是贫困恶性循环的中心环节,其根本原因又在于人均收入水平过低; (2)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 需求方面:“低收入低资本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 贫困产生于贫困,贫困又带来了贫困。这样就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3)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行业的相互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

3、”。4、 社会救助 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因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与社会救济的区别:1、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比社会救济更广泛,不仅包括政府的救济,也包括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不仅包括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还包括其他有效的针对社会救助对象的扶助措施。 2、救济一词渊源流畅,历史上曾经包含这慈悲、怜悯等不平等的色彩在内;而现代社会救助不是对贫穷者的恩赐、施舍,而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接受救助是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救助一词从词性角度看为中性,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 3、现代社会救助由专的政府

4、机构实行,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按照法律规定标准实施,摆脱了传统社会救济的随意性和临时性。 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一)按救助项目划分: 1.生活社会救助 2.医疗社会救助 3.生产社会救助 4.住房社会救助 5.教育社会救助 6.灾害社会救助(二)按照救助手段划分:1.资金救助 2.实物救助 3.服务救助 4.以工代赈(三)按照救助时间的长短划分:1.定期救助 2.临时救助 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选择性原则 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原则 无差别待遇原则 社会救助基本特性:(一)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二)资金来源的单一性(三)享受对象的有限性(四)保障水平的最低性(五)资格审查的严格性(六)救

5、助时限的短期性 基本功能(一)对贫困人员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1、贫困导致资金运行间断的恶性循环 2、贫困导致经济活动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 (三)对社会的影响 1、可以稳定社会 2、可以提高人口质量五、生活社会救助: 内涵和特征 内涵:国家对生活在国家法定或当地法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下的贫困人员进行现金和实物等救助的一项社会救助项目。 特征:1、救助对象的全民性2、最低保障性3、适时调整型4、既有长期救助又有临时救助5、选择性 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一)救助对象1、无依无靠又没有生活来源的居民2、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个人和家庭3、在享受保险待遇或期满后,

6、收入不能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人员。(二)责任主体1、责任主体国家、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2、劳动、建设、教育、扶贫、卫生、财政、司法等部门给予协助3、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帮助政府实施救助事务。4、民间及社会团体志愿 资金来源和主要形式 (一)资金来源1、主要有政府支出(强调国家的责任)2、各种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承担3、国家和社会团体共同承担 (二)主要形式1、现金救助2、实物救助3、服务救助 实施原则(一)生存权保障原则(二)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三)不断调整的原则(四)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协调的原则(五)法制化原则 功能与作用(一)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缓和社会矛盾(三)促进社会经济的

7、发展(四)是建立、健全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保障标准的确定方法(一)市场菜篮子法(二)恩格尔系数法(三)收入比例法(四)生活形态法六、我国的生活社会救助: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从1993年开始,上海等城市陆续制定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1999年9月2日国务院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实施为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公共政策。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为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总的来讲体现出以下特点:1、明确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责任。 2、通过市场调查以及恩格尔系数法把上海市的贫困线确定

8、为120元每月,然后筛选符合救助对象。3、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对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动态管理与动态调整。 2.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1) 保障对象:1.具有城镇户籍的常住居民2.非常住流浪乞讨人员(2) 城市流乞人员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自发流入城市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总结以往经验,正式制定了收容遣送制度.1982年颁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三)收容遣送制度的异化第一,社会救助功能逐渐淡化,社会管理的功能逐步强化。第二,收容遣送的范围不断扩大,远远超出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范畴,各地收容遣送对象迅速增加。

9、第三,在收容遣送过程中,被收容者的自由、尊严和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有时甚至危及生命。第四,收容遣送逐渐演变为相关部门和流入地的自利行为。(四)收容遣送制度发生异化的原因一、收容遣送制度本身设计上的缺陷 1、目标“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 2、违背宪法精神,严重漠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3、收容遣送站可以组织被收容人员进行生产劳动并获得收入二、收容遣送制度之后一系列政策规定加速了该制度 异化(五)收容遣送制度与救助管理制度比较第一,新的救助管理制度有着充分的宪法依据,合法性强。第二,新的救助管理制度明确了对流乞人员实施救助是其唯一目标。第三,新的救助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乞人员。第四,新

10、的救助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自愿受助、无偿受助原则。第五,新的救助管理制度更为明显强化了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约束,而减轻了对受助人员的约束。第六,新的救助管理制度更为明确地规定了救助内容。(六)城市流乞人员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成效一、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基本到位。二、工作制度已经建立三、相关部门协作机制正在形成四、创新的工作方式大量涌现五、救助管理政策不断完善3.农村生活社会救助:(一)传统制度的主要内容1、贫困户救助2、五保供养(二)现行制度的主要内容1、五保供养2、农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特困户救助制度4、临时救济措施 五保”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提出的,当时

11、是指保证吃、穿、烧、教、葬五个方面。 目前“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此外,对孤儿还有保教育的内容。 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内容 供养对象 供养内容 经费和标准 五保供养的形式 财产和遗产的处理 监督管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1)保障水平偏低 (2)供养方式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兼顾到农村五保户对象的特殊性 (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相联系的农村敬老院性质不明确,发展较为滞后 建议:第一,提高农村五保户保障水平。第二,完善农村五保制度,明确农村敬老院性质。第三,开源节流,不断提高农村五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7、 医疗社会救助:(一)医疗社会救助的概念 由政府从财政、政策和技术上为贫

12、困人群中的疾病患者提供某些或全部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改善贫困人群健康状况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二)医疗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1、救助对象2、救助标准3、救助办法4、救助的申请和审批5、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救助对象(1)评估方法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中的患病者;上述人员实施了医疗保险之后仍不能支持医疗费用。客观经济指标评估法 经济收入或支出(人均纯收入)参与性评估法 被救助者的意见和观点(2)应注意的问题比例问题(不同地区、家庭、人群的贫困程度) 性别公平性 量入为出 2、救助标准:一般以政府财力可承担的医疗救助费用表示(救助缺口) 3、救助办法: (1)对医疗社会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减

13、免或完全减免 (2)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财政部门设立一定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3)行会、工会等社会组织对会员进行互济互助 (4)社会或慈善组织为病贫人员组织开展的义诊、义捐和无偿义务医疗活动 4、救助的申请和审批(属地化管理) (1)贫困人群提出申请 (2)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 (3)合格的实施社会救助 5、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1)资金的筹集 (2)资金的管理八、医疗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 1、医疗减免 2、医疗社会救助基金 3、慈善救助 4、平民医院 5、临时救济 6、专项补助 7、团队医疗互助九、生产社会救助:(一)基本内涵 生产社会救助是指对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资金、技术

14、、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二)生产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1、救助对象2、救助资金的偿还性3、救助资金来源多渠道4、救助手段多样化5、救助方式更为积极(三)生产社会救助实施原则1、坚持救助治本的原则2、坚持扶持对象到户的原则3、坚持救助方式多样化的原则4、坚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原则5、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6、坚持生活社会救助与生产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四)生产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1、政策扶持:是指国家通过放宽政策,实行优惠等来支持贫困户和贫困人员的生产发展。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贷款优惠、价格补贴或支持、进行有利于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制度改革等。(1

15、)在制度改革方面,保障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措施。 (2)在税收优惠方面,各国普遍实行减免农业税、耕地占用税、企业所得税等措施,间接地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产经营收入。(3)在贷款优惠方面,一般适当延长贷款的使用期限、降低贷款利率、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 (4)在价格补贴或支持方面,政府有时会根据市场情况,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2、资金扶持: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通过低成本或无偿的资金投入,解决贫困户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改善其生产条件。(1) 财政资金:一般是指国家为了某些特定的扶贫工程的实施,或为了改善某些特定地区的生产条件等设立的专

16、项资金,这部分资金一般是国家无偿投入的,而且作为专项资金不能被挪用。(2)信贷资金:可分为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资金。 3、科技扶持:是指发挥科技在生产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多途径地给贫困户送技术、送管理知识,以提高贫困户的素质及生产经营能力,帮助其开拓新的生产门路、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增强贫困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增加贫困户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1)向贫困户推广和普及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粮食产量。(2)组织政府有关部门、院校的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任教,组织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宣传普及农业技术。(3)大力推广和应用节能、节水、降低消耗的技术

17、,减少因为生产发展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缓解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有助于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4)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户科学地选择有竞争优势的经营项目,增强市场竞争力。4、信息扶持是指通过电视、电话、广播以及现代信息网络,及时地向贫困户传播生产技术,提供市场信息,以指导其生产、销售。(1)建立乡村信息服务站(2)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网站(3)建立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5、能力培训:是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通过对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等,帮助其提高生产技能、掌握经营管理办法、了解国家的有关

18、政策和法规,从而切实提高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或创办小企业的能力,有助于其创业成功。(1)职业指导(2)职业技能培训(3)创业能力培训(4)提供创业服务十、孟加拉国的生产社会救助:(1) GB模式的产生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在乔布拉村创办GB项目,并于1983年将其正式转变为一家银行。(二)GB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目标客户 理论:GB银行主要致力于为穷人提供无担保的小额信贷服务,不断给予穷人权利,最终用市场经济手段使其持续发展主要目标客户:最底层无地的贫困人群,尤其是妇女群体(三)GB模式的主要特征1、GB是贫穷农民的股份制银行2、GB只向贫困户贷款,尤其是贫穷妇女,贷款无

19、需抵押担保3、GB提供小额度、短期贷款,贷款回收实行分期偿还4、提供连续贷款服务5、联户贷款、联户担保6、每周中心会议制度7、建立必要的小组储蓄资金8、利率市场化9、程序简单化、活动公开化10、重视培训,强调自愿、互助、信任和平等(四)GB模式的优势一是为穷人提供了谋生的条件,凡是得到贷款的农户,生活得到了改善,基本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他们自定的脱贫目标;二是贷款回收率高。还贷率为100%;三是银行实现了盈利,没有亏损的情况。十一、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贷的启示(不知道考不考,估计是比较) 孟加拉乡村银行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比较 (一)相似性第一,放贷对象。两者皆服务于收入等级低或

20、贫困阶层;他们属于“脆弱”群体,但不是最为贫穷者。第二,放贷机构。机构的主体类型虽有区别,但信用合作社都是小额信用放款的主要提供者。第三,放贷目的。在目的上,主要都是为农户或个体经营者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服务。第四,放贷机制。对于能够按时还本付息及信誉较高的农户,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获得更高额的贷款或更大额度的授权,为今后再贷款提供便利。第五,放贷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小额农户贷款的还款率达96%以上,而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则高达98%、99%。可见,两者均具有风险低、回收率高的特点。(二)差异性第一,贷款资金渠道。孟加拉乡村银行是一种非政府组织的信贷机构,其中,政府的低息贷款、国际机构贷款

21、、接受国内外慈善机构和基金会捐赠等非政府组织捐助的资金是孟加拉乡村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成员的储蓄。而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是唯一提供小额信用贷款的机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储蓄及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第二,贷款的用途。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主要资助非粮食生产的各类小型生产项目,绝大部分是小手工业项目和副业项目。而我国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支持农业家庭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业生产,以维持家庭式的农业简单再生产或小规模的扩大再生产资金持续周转。第三,还贷方式。孟加拉乡村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每月结清一部分资金,岁末本利结清,次年再贷。信贷偿付采用每周还款方式,贷款期为1年,从贷款一周后

22、开始偿付。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则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授信等级、各地区农村信用社现金流动情况等对不同农户给予不同数量的贷款及还款期限,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并规定贷款利息一般在年末结清。第四,贷款利率。孟加拉乡村银行根据市场行情自行调整并相应制定贷款利率水平,定价比较高,一般年复利为10%。这会增加贫困阶层的可贷性,也有利于增加银行利润,弥补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进而维持银行的经营,促进其发展。而我国政府则采取福利性政策,比如发放低利率小额贷款,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五,控制风险方法。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团体贷款的每个成员每周需存一个达卡,作为小组基金

23、用来降低组内风险,并且每一户还要上交5至7个达卡,作为乡村风险基金,以备个别借款者延期还贷或无力偿还之需。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对贷款对象专设评估机构来控制风险,评估机构由农户、信用社和村级行政机构人员组成,主要是对农户的信用度、经济收入状况、借款用途等进行评估,无须让农户强制储蓄或变相抵押及隐性担保。三、孟加拉乡村银行对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启示(一)从事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应多元化(二)从事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应拓宽融资渠道(三)从事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应准许利率市场化(四)从事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应加强服务创新(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逐步减少政府干预十二、我国的生产社会救助城市生产

24、社会救助(一)实施意义1、他是我国生产社会救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有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稳定3、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4、有助于带动更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二)主要内容1、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扶持政策(1)收费优惠政策:凡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税收优惠政策。凡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3)经营场地方面的扶持政策。在整顿市容市貌时,

25、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好再就业者的经营场地问题。(4)小额担保贷款。放宽贷款的对象和条件;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的优惠。2、对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扶持政策(1)减免税费(2)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优惠(3)资金扶持(4)综合保险(5)免费培训3、再就业培训十三、住房社会救助一、基本内涵 住房社会救助是指: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或直接提供住房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几层含义:1、住房弱势群体及家庭的现实居住水平处于社会居住水平以下,在一些情况下,住房弱势群体的概念和最低收入家庭是高度相关。2、住房弱势群体在一定时间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无房、危房、拥挤、共用等住房弱

26、势状况。3、住房弱势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不能像强势群体那样可以动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影响公众舆论,影响政府决策。 二、主要内容(一)提供福利保障性的廉租住房 廉租房由国家出资建设规模相当、设备齐全的住房,以低廉的可以接受的方式向住房弱势群体成员或家庭提供,保证其住房达到社会最低标准。 (二)出售低于市场价格的经济适用房 是国家为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房屋。介于完全市场化的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的廉租房之间,适应中低收入阶层的需求。 一是具有经济性,要求其价格适当、中低收入家庭通常能够承担,具有较强的可支付性; 二是具有适用性,要求住房设计建造标准符合居

27、民的需要,面积适当、功能使用、交通便利、共用配套设施齐全等。 (三)发放住房现金补贴现金补贴 住房实体补贴 三、基本特征(一)救助对象的针对性(二)救助范围的狭窄性(三)救助时间的动态性四、基本原则(一)政府主体原则 (二)合理适度救助原则 (三)因地制宜原则 (四)动态调整原则 五、作用和意义(一)维护人们基本生活的客观要求(二)追求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三)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十四、廉租住房一)主要内容1、实施目的 从2003年开始实施廉租房制度,目的是通过租金补贴、实物配租等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2、保障对象的条件和保障标准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

28、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3、保障方式(1)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为符合条件的廉租家庭按其家庭的配租标准发放补贴租金,由其到市场上自行租赁房屋或选择廉租住房管理部门推荐的合适房源,租住双方签订廉租住房合同后,出租方定期到制定银行提取补贴部分租金。(2)实物配租,即市、县政府向符合条件的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3)租金核减方式,即产权单位按照当地市、县政府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

29、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4、行政领导体制 各级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各级政府的财政、民政、国土资源、税务等分工负责相关工作。5、租金标准 具体包括维修费、管理费两个因素。单位面积租赁住房补贴标准,按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计算。6、资金来源。实行财政预算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的原则,包括:市县财政预算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规定提取的城市租住房补充资金;社会捐赠;其他渠道。7、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即政府为低收入户和住房困难户直接提供低租金的普通住房。包括:政府出资收购的住房,社会捐赠的住房,腾空的共有住房,政府出资建设的廉租住房,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30、。8、政府新建的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并在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9、申请、审核办法 廉租房要经过“书面申请审核公示复审公示登记排队轮候配租公布结果”等程序。 廉租房只能用于申请家庭及其成员自住,不得转租、转借或改变用途。 10、廉租住房调整或退出 (二)基本特征1、社会保障性2、政府主导性3、运作过程的封闭性4、实施方式的多样化5、非盈利性(三)作用与意义1、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2、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保持安定团结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吸取了世界各国的经验(四)存在的问题1、廉租房制度定位过低,保障实际覆盖面较窄2、廉租房保障水平过于单一,进入与退出机制过于刚性

31、3、廉租房房源供给机制单一、缺口较大 4、地方政府廉租房制度执行力度不大,资金、土地保障不力,区域不平衡明显 5、缺乏有效的房源信息交流机制6、供应对象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滞后7、廉租房建设地点不合理十五、经济适用住房(一)含义和性质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以行政划拨土地,享受政府优惠政策,以保本微利为原则,面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的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具有一般商品房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酝酿时期:1991年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在房改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由政府推出的新型房产种类,是适合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 启动、开建时期:1998年 1997、1998年是房改的关

32、键时期,也是房地产行业的起步时期,当时的商品房价格同以工薪阶层为主的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差距甚大。高速发展时期:1999-2005年 从1998 年经济适用房开始兴建以后,全国各地的经济适用房在短短几年内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房价的相对低廉,逐渐成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重要选择。质疑时期:2005-2006年 1、经济适用房小区出现大量闲置“豪宅”,已售经济适用房呈现“高租售率”。 2、经济适用房都这么难买!凌晨4点排队老大爷买不到经济适用房。 3、经济适用房小区出现大量有钱人,奔驰,宝马屡见不鲜。 转型时期:2006年8月 建设部称,经济适用房将一改以往出售的形式,面向低收入人群出租。租赁

33、型经适房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廉租房、租赁型经适房及限价商品房三者将共同组成实物型的住宅保障。(二)主要内容1、优惠政策 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商业网点建设费以及契税,减半征收水电费等各种税费。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有限给予办理有关手续。同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2、开发建设 按照政府组织协调、企业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参与招标的房地产公司应该具有相应资质、资本金、社会信誉。住房面积严格控制,中套住房面积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60平方米左右。 3、价格的确定和公式(1)征地动迁补偿、安置费。(2)规划设计、前期工程费。(

34、3)建设工程费。(4)小区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费。(5)管理费。(6)财务费。(7)销售费。(8)税金。(9)利润。4、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群条件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1)有当地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或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 (2)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 (3)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 (4)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5、交易和售后管理 经适房供应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经适房由于同时具有商品和保障两种属性,经适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35、。 购买满5年后,购房人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缴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在未取得完全产权之前只限于家庭自住,不得的专卖、出租和改变用途。 满5年,购房人若上市转让需按照相关规定向政府缴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政府可优先收回;6、监督管理擅自改变用途擅自提高销售价格擅自向未取得资格的家庭出售、出租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购出据虚假证明的单位(三)作用与意义1、是实现房改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2、可以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充分体现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3、能够平抑商品房价格4、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四)实施中的困难1、如何界定对象2、标准如何确定3、如何决定价格 1、经适房制

36、度定位模糊,政策目标不断调整 2、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3、保障标准不合理,经适房制度执行出现偏差 (1)保障水平过高 (2)保障对象界定过宽,资格审核标准执行失控 (3)部分特权存在加剧了住房不公平 4、经适房供给严重不足 十六、 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政策(一)发展过程1、高福利的人民助学金阶段 (19491986)2、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阶段 3、人民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4、多种资助形式并存阶段 (二)主要内容1、奖学金:奖、是指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帮助经济困难、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完成学业。 根据中国现行的奖学金制度,目前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包括以

37、下类型:本、专科生奖学金分为三种: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两种: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2、助学贷款: 贷,是指由金融机构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各种助学贷款。按现行政策,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借款比例不超过在校生总数的20%,每生每年最高标准为6000元。 中国的学生助学贷款政策主要包括三种贷款形式:学校学生贷款(指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一般性的商业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 助,是指学生设立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劳动获取一定报酬,贴补开支。 4、补助金 补,是指困难补助。中央和地方拨出专款,进行

38、补助。国家还规定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的补助。5、学费减免 减,是指减收或免收学费。 (三)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1、教育社会救助职责不明2、资金问题是困扰该体系完善的最大阻碍因素3、“五大”帮困措施自身的缺陷 奖、助、勤、补、减4、私立高校的教育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健全十七、灾害社会救助一、基本内涵 灾害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向因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资帮助,以保证其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帮助灾民确立自行生存能力的社会救助项目。 灾害救援:主要指在灾害刚刚发生或刚刚发生后,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妥善解决灾民临时的

39、吃、住、穿、医等问题。是灾害社会救助的一个内容,它所涉及的是一个灾中及时救助的问题。 灾害救济:主要指政府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对灾民的实物或现金赈济,强调这种行为的施舍性、被动型和随意性,而且通常是个灾后提供帮助的概念。 灾害救助:比较全面的包括了受灾中和受灾后的及时且持续的帮助。同时还强调了在切实解决灾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还要帮助灾民们生产重建、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二、功能和地位(一)能够使灾民脱灾 灾害发生中或发生后,灾害社会救助的作用首先在于对人的救助包括抢救、安置灾民,发放救灾物品,医疗伤病员等。它的意义在于使幸存者可以不因伤、病、饥、寒而死去,即为灾民提供最低层次的社

40、会保障。二)能够帮助灾民由脱灾向脱贫转变灾害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不仅是简单的恢复与重建灾区与灾民的生存条件,使灾民暂时“脱灾”,它的根本社会目标在于使灾区与灾民在“脱灾”的基础上“脱贫”。三、主要内容(一)灾害社会救助的实施步骤1、紧急抢救2、安排灾民生活3、恢复工农业生产和公益设施4、扶持灾民进行恢复和发展生产(二)灾害社会救助的组成1、救助灾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直接目的和主要内容)2、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3、安抚灾民情绪,实施精神救助4、帮助灾民确立自力更生的能力(根本目的)5、灾区社会救助是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整合社会组织、恢复社会功能、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正常化。四、基本特征(一)内

41、容的广泛性(人物、个体社会、身体物质心理)(二)手段的多样化(物质、精神、组织)(三)对象的选择性(区域选择、灾民选择)(四)对象的复杂性(社会关系重建)(五)水平的低层次(抢救、转移、安置)(六)灾害救助的不确定性十八、灾害救助的内容 灾害救助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对灾区灾民的救助和对灾区社会的救助。前者是针对居民个体及其家庭的,而后者针对的却是受灾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组织。 对灾民的救助包括以下内容: 1.救助灾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2.安置灾民,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安抚灾民情绪,实施精神救灾。 4控制次生灾害和灾后疫病,制止灾情蔓延和发展。 5紧急抢修被破坏的生命线工程设施,恢复灾区交通、通讯和水、电、物资供应秩序。 6根据城要对灾区的的治安、交通、物价、人员流动等实施应急管理,维护灾区的社会秩序。 7动员、组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