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登高》课47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课件】《登高》课47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课件】《登高》课47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课件】《登高》课47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课件】《登高》课47张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高望远,思亲怀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腔诗意,悲尽三秋杜甫《登高》赏读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3.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情感的丰富、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上半场:狂放青年,游山玩水年少优游

十九岁,出游

二十岁,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二十四岁,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父亲时任兖州司马,赴兖州省亲,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

三十二岁,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相约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是第三次漫游,之后又到齐州。

三十三岁,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饮酒赋诗,讨论炼丹求仙,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互赠了诗篇,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面。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做官的,所以家庭条件还不错,接受的教育也好。杜甫在少年时代就小有才名。

等长大之后,杜甫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一样,选择去当驴友,到处游山玩水,当个文艺青年。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结识自己的偶像李白,于是毅然决然和李白组队穷游,不多久,一个叫高适的又加入了他们。三人开始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的浪漫修仙过程。下半场:抑郁中年困守长安

三十五岁,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参加考试。权相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士子全部落选。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都无结果。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不得志,贫困。

三十九岁,玄宗举行盛典,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四十三岁,被授予河西尉,不愿任,朝廷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为生计接受。十一月,往奉先省家,小儿子饿死。

杜甫来到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办了个临时科举,面向全国选秀,只要你有才艺,都可以来报名。杜甫当然也报了名。

考试通不过,想当官就只剩下“求举荐”一条路了。可是,虽然杜甫自认为很有才,不过运气不站在他这边。杜甫的投稿都没什么回音。

父亲又去世了好几年,没有经济来源又没有人供养的杜甫就要断粮了。他的诗和远方都成了回忆,现在的日子就剩下苟且了。实在没办法,杜甫给一些贵族作宾客,靠写诗维持生活,还兼职卖过药。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短期任职

四十五岁,四月投奔肃宗,授为左拾遗。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华州。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从此肃宗不再重用。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回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四十六岁,暂离华州探亲。

四十七岁,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返回途中创作“三吏”和“三别”。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后来又经历很多坎坷与无奈,杜甫也当了县尉和兵曹等官职,但是无奈杜甫受不了官场黑暗和生活困苦,辞职投靠亲友,第一站就是成都。蜀中漂泊

四十七岁,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立秋后,因对污浊时政痛心疾首,放弃华州司功参军职务,西去秦州,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建成“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四川。

五十二岁,春,严武再镇蜀,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又辞职。五、六年间,寄人篱下,生活苦。

五十三岁,四月,严武去世,离开成都,辗转各地,于766年到达夔州。得都督柏茂林照顾,得以在此暂住,参加劳动,创作达到了高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客至》《蜀相》《登高》舟中长逝

五十六岁,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年底冬天漂泊到湖南岳阳,写下《登岳阳楼》。由于生活困难,不能北归,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又由潭州到衡州,复折回潭州。

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逃往衡州,欲往郴州投靠舅父,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停泊,五天未进食。后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洪水又未退,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冬,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文学常识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背景介绍《登高》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在四川的夔州所写。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此时“漂泊西南天地间”,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未酬。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又相继去世。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啸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杜甫的情怀,使他发出如此之人生慨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悲1.首联中有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诗人的视线又是如何变化的?情感急(凄冷)高(人渺小孤单)哀(凄凉、悲哀)

清(冷清)白(惨白)飞回(孤独)仰视

上俯视下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意境:雄浑高远,肃杀凄凉情感: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动静结合、视听结合2.颔联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落木——长江——人生之秋人生短暂时间永恒对比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状悲之广言悲之多时间从不止息1.怀古与迁逝之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2.思念、离别、忧愁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江水”意象3.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登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八重愁苦: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国家多难01作客02常作客03秋时常作客04悲秋时常作客05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悲01登台02独登台03病中独登台04多病中独登台05百年多病独登台登台悲4.尾联中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喜时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忧时也喝酒:“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九日》“浊酒”与“清酒”相对。清酒,乃酒中之冠,冬酿夏熟,属于好酒系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浊酒,未提酒糟,酒色浑浊,属于不太好的酒,价钱也便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登高》一诗写尽秋色,却不单只有季节之秋,一颗诗心,三秋图景,请寻找隐藏在诗意中另外三幅秋景图,并结合诗句进行简单的描绘。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三秋图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破之境而无厌世之心。

登高而当秋风摇落之时,沙渚清幽之处,故啼猿飞鸟各自有情。落木江波,一望无际,是所见者万里皆秋,而以久客值此,其悲可知。

——唐汝询“三秋图,杜甫心”杜甫诗中有哪些悲意?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兵车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惊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的“悲”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社会、悲国家,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瑟,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探究杜甫“悲”之根本

为了表达对杜甫无限的缅怀、崇敬之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对下联。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下联: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杜甫将他的诗写在个人的悲欢里,镶在人民的疾苦里,嵌国家的命运里,融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是杜甫是达也兼济天下,穷也忧思天下,所以人们才称他为诗圣。“圣”是刻在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的品格,一代一代人秉承“圣心”,才有了今日之中国。“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是杜甫的人生理想。当今华夏大地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盛世如你所愿。小结写景首联仰望云天秋风俯视江水渚洲颔联无边落叶不尽江水抒情颈联悲秋作客多病登台尾联苦恨霜鬓新停酒杯悲状悲之广言悲之多哀婉孤独沉郁高昂愁苦沉痛忧愤无奈

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清·杨伦《杜诗镜铨》

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