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科技行业)中国生物 产业大会相关资料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涔询顾诩遢,经过实战脸证可以落地抑亍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戟用M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相关资料索引:一、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概况二、大会主要内容三、大会组织机构四、展览信息五、历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六、中国发展生物产业相关规划、政策七、该领域相关媒体、网站一、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概况: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生物产业在保障人口健康与粮食安全的同时,在节能减排、资源替代、环境改善等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产业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国家安全起
2、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快培育生物产业, 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和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个政策,指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是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 生物技术和产业化也将是“十二五”布局的重点, 目前新能源、 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等领域已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系 列决策和部署,将为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
3、更好地宣传与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动我国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由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局支持,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十几家国家级学/协会, 自 2007 年起在我国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每年组织举办“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大会每年举办一次,每届参加人数逾千人,参展人数达万人,是我国生物产业领域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年度盛会。目前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 分别在石家庄、长沙和长春。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宣传我国生物产业政策,搭建生物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金融与企业、科研与企业以及政府与企业有效对接,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集聚化、 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由中国
4、生物工程学会等 17 家国家级学/协会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拟定于2010 年 6 月 18 日 -6 月 20 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大会将结合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特点,以“创新生物经济环境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为主题,举办生物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专题论坛、中外论坛、项目专题对接会、企业发展专场研讨会、成果及采购发布会、 生物企业招商展及科普展等活动,旨在为国内外从事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搭建政策研讨、学术交流、产品展示、项目合作、融投资对接的综合性平台,促进生物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创新与发展。2010 年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筹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
5、工作目标是: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意见,在汲取既往产业大会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特点,从大会主题活动设计、规范管理、会议宣传、招商招展、会议品牌建设等环节入手,努力将本届大会办成国内最高层次、最大规模、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一次行业盛会。、大会主要内容日期时间内容6月17日9:00-22:00报到注册14:00-17:00中德医药经济和生物技术合作工作组会议6月18日9:00-12:00开幕式暨会展剪彩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授牌仪式国家领导人、有美部委及大会组委会领导参观展览重大项目签约仪式14:00-18:00高层论坛中德生物技术匕产业合作论坛19:00-20:0
6、0省巾政府招待晚宴6月19日9:00-18:00国际生物技术前沿论坛海洋生物匕蓝色经济发展论坛海峡两用重大生物技木产业化论坛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论坛生物环保产业论坛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制药企业产业链质量管理与控制-药用辅料专题论坛科企合作对接会项目融资对接会企业专场院士专家恳谈会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研讨闭门会议6月20日9:00-18:00专场缶息发布会中国企业如何正向国际市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论坛生物产业发展中的传媒推动力论坛闭幕仪式及新闻发布会三、组织机构(一)大会组织机构大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大会主席:桑国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 卫生部部长姜大明 山东省省委
7、副书记、山东省省长张晓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燕华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家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大会副主席:吴晓青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危朝安 农业部副部长刘谦 卫生部副部长张建龙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边振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贺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刘德培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宜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于文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许智宏 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华相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郡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曹湘洪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高从增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于旭波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仁元 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常务副省长焉荣竹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 张建国 济南市委副书记
8、、济南市市长 吴翠云 德州市委副书记、德州市市长大会组织委员会:主 任:杨胜利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泰成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巡视员韩金峰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超超 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常务副主任:任志武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闫作溪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中长友 济南市市委常委、济南市副市长袁秀和 德州市市委常委、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副主任:(按姓氏笔画排序)于明德王志新齐家滨刘旭孙立民张英慧周竹叶武贵龙王昌林孔震宇李少丽何孝瑛杨建华周福成石维忱白京羽白慧良邸永光张知彬张鹤铺房书亭欧阳平凯郑植艺饶子和赵国屏骆燮龙高福曹竹安彭玉戴小枫魏殿生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于占文马延和王芸尹清
9、忠尹耀光方廷伟王伟王同喜王威王晓日匀龙其云任政富刘兆麟孙宝勇孙新生安可明许志宏闫剑波何榕张贺文张晓青张德生李越春杜军杨勇陈坚陈侃陈春江龙庞敬泽林敏罗清泉费翔赵贵英徐久武 盛达昌董艺武黄建勇王瑛王满王福清王鼐包晓凤刘佳刘长青刘建亚刘勇刘海林朱康勤权永生权林江川池洪何睿吴优张红张建华张春雷李作伏李俨钧李春临李寅李琳娜汪先勇肖昌松丘B有龙邵卫东陈宇剑陈雁陈巍周全红周震虹孟青郑企成郑臣克金毅侯宝健姚翠荣贾国昌高天光崔凤军梁少明梁志强曾学勤焦洪波葛岩董里潘爱华瞿学东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任:陈竺 杨胜利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大龙马延和马清金匀方荣祥王大成王志军王昌林王涛王琳芳王薇青邓子新付小兵卢圣栋
10、卢光诱田波刘双江刘昌孝 刘耕陶 刘谦刘新垣 刘筠刘德培 匡廷云林敏林章凛欧阳平凯 姚开泰姚守拙娄丹 郝水饶子和夏咸柱 高从墙高福曹竹安 程京蒋建东甄永苏潘爱华戴景瑞旭日干 吴飙 张启发 李载平 李寅 陈凯先 陈国强 周宏激 孟广震 罗家立 范云六 施蕴渝 贺福初 夏家辉 翁延年 曹湘洪 黄大昉 雷霆 管华诗大会秘书处:曲音波朱作言 张树政张树庸 杨焕明沈岩 陈受宜陈涛 季国标 官春云 金磊侯云德 赵国屏赵贵英 莽克强袁隆平 强伯勤彭朝晖 蔡光先裴雪涛 朱祯汤懋亚 李大鹏李宁 沈倍奋陈代杰 陈章良陈惠鹏 林枫 侯惠民 赵铠 郭云沛 曾溢滔 谭天伟吴祖泽吴常信李家洋李校剪陈坚陈钊周永春周后元秘 书
11、长:马延和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作溪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执行秘书长:白京羽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新兴产业二处处长张晓青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处处长邸永光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副 秘书 长:(按姓氏笔画排序)于占文王福清尹清忠包晓凤刘勇孙宝勇 邢雪荣 吴朝晖 杜军孙新生 肖昌松 张宏翔 郑企成 赵贵英 胡迁林盛达昌(二)、大会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约管理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
12、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三)、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中国医约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约质量管理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约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局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科学时报社(四)、承办单位: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发改委、德州市人民政府三、展览信息展览地点 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展览时间 6月18-20日展览面积 2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特装展位展区,二层为标准展位展
13、区。展区规划 1、国内生物产业重大技术成果展示2、国际知名生物产业跨国公司产品技术展3、生物技术科普展4、国家生物产业企业产品展(分领域)展示内容生物医药疫苗与诊断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与产品、医疗仪器及设备等生物农业生物育种、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的相关技术与产品生物能源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燃料等相关技术与产品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的相关技术与产品生物环保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生物技术产品及荒漠化防治、盐碱地治理、水域生态修复、抗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等新产品生物服务包括医疗器械、生物检测等相关技术与产品等四、历届生物产业大会(一)第一届中国生
14、物产业大会年6 2007石家庄主题:创新与发展,战略与未来会议规模:参会代表1285 名,有美国、韩国、加拿大、瑞典和日本等6 个国家的 38 名代表参会;“生物产业成果展”展览面积 10500 平方米,设标准展位410 个,参展企业130 家;生物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和5 个主题论坛,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共作报告93 个,参会人员4000 余人次。主要成果: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华药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 6 项; 发布生物产业经济合作项目80 项,总投资156 亿元,技术需求项目28 项;签订生物产业经济技术合作协议20 余项, 其
15、中, 石家庄市签约19 项, 总投资 15.5 亿元。(二)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年6 2008长沙主题:引领生物产业发展,助推两型社会建设会议规模:20 位“两院”院士和 200 多名学者参加,全国22 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 500 多家研究机构和生物产业企业参展,韩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外有关机构和著名企业参与,参会人数超过3000 人;举办高层论坛及11 个专业论坛;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展吸引了3 万多人次参观。主要成果:汇集和发布生物技术研究成果项目、技术需求项目、产业投资合作项目 810 个,成功签约127 个项目,合同金额300 多亿元;其中,长沙市达成产业、技术、金融等合作项
16、目32 个,合同金额60 多亿元;发布了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倡议书。(三)第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年6 2009K:春主题:应对挑战、运势而上、创新产业、共谋发展。会议规模:参会嘉宾和代表超过5000 人;设置生物产业百家重点企业展、生物技术成果展以及科普展,展览面积达3.5 万平方米,参展企业237 家,参展单位 46 个,观展群众达5 万余人(次)。主要成果:汇集生物技术成果共2000 多项,推出发布1200 余项;企业技术需求 140 项;投融资项目400 个。参加现场签约的6 个省市签约项目19 个,签约合同金额191 亿元,共有38 家金融机构到会与企业进行投融资对接;其中,长春市达
17、成产业、技术、金融等合作项目10 个,合同金额120 亿元。五、中国发展生物产业相关规划、政策(一)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发展改革委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工作,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2006-2020 年) 的有关要求,编制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机遇与挑战新世纪, 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开辟了崭新的路径。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18、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快速形成。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抓住生物科技发展的机遇,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战略产业加快发展,对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1 .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进入新世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体细胞克隆、干细胞、 基因治疗、 生物芯片、转基因动植物等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新兴生物产业群蓬勃发展。 2005 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达到600 多亿美元,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 1995 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11%;全球
19、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00 万公顷, 10 年间增长了50 倍。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 多种生物药物 80% 已进入临床试验,6000 多例转基因动植物经批准正在进行试验。同时,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2 .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生物科技革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资源、新手段、 新途径, 引发医药、农业、 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有效缓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健康、食品、资源等重大问题,生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 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 , 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
20、将达到5% 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 的化学材料。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产业将逐渐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3 .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各国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布专项政策,成立专门机构,加速培养和吸引人才,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在知识密集区域集聚化发展,努力抢占21 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二)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 .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需要。有助于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有助于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21、2 .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大力发展一批优质、高产、 高效农业新品种,加速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产业化应用, 是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3 .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 加速生物制造技术在高消耗、高污染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既有利于减少我国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又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1 .我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
22、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2005 年,全国生物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约2000 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2 .我国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拥有约26 万种生物物种、12800 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 万份农业种质资源,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人口众
23、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资源、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3 .我国面临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前, 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我国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虽然我国生物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等扶持政策,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介体系不完备,高素质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建立;产业总体规模和
24、技术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生物资源流失和外来物种入侵比较严重,生物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生物产业加快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掌握主动权。(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
25、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使生物产业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基本原则。1 .自主创新,国际合作。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2 .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产品,构建较完善的产业链,加快做大做
26、强;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前沿生物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实现产业化。促进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培育生物产业区域增长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3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支撑平台。(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
27、发展的目标是:初步形成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开发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10 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形成 10 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 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形成 8 个产值过 500 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到 2010 年, 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 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 的 2
28、%。生物产业出口额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 年的努力,力争使我国生物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关键生物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到 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根据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并举,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 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行业。国家重点组织实施9大专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国生物产业的群
29、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一)生物医药。根据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要,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 物和新型医疗器械。1 .疫苗与诊断试剂。大力开发预防、诊断艾滋病、禽流感等严重威胁我国人 民生命与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 加快实现产业化,务求取得突 破性进展。积极推进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研发。 提高流 感、麻疹、病毒性肝炎、麻腮风、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统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效果。积极推进疫苗生产企业战略性重组,形成疫苗产业良 性发展的产业链条。迅速扩大我国疫苗与诊断试剂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专
30、栏1疫苗与诊断试剂专项以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为目标,加快预防性疫苗研制和产业化发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免疫效率,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防止局部或大范围爆发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加快治疗性疫苗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一批临床治疗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新 药;开发20种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并实现产业化,替代部分进口,形 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2 .创新药物。大力发展生物药物,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 积极开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小分子药物,在手性合成、激素合成、抗生素半合成等领域取得突破,在具
31、有独特疗效的溶栓药物、急救药物、心血管药物、代谢病药物、老年病药物等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推进缓释、控释、 靶向、透皮、粘膜给药制剂等各类新型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药物制剂整体 水平。积极推进生物药物的合同研究和委托加工。专栏2创新药物专项以提高我国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开发和产业化;加强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研究,整体提升药物制剂水平。开发药物生产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力争在重大疾病(如恶性月中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艾滋病等)的治疗和预防用药方面取得突破,争取有5-10个自主创新的重要新药品进入产业化生产, 培
32、育5家左右年销 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大企业。3 .现代中药。大力加强中医药研究条件和平台建设,完善中药技术标准和安 全用药保障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药理清楚、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 药快速发展。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库;选育优良中药材品 种,加快濒危中药材和关键中药材的生物培养和拟生态条件的规模化生产;推进中药材GAP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种植业和中药饮 片发展。加强中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优先发展用于治疗月中瘤、肝病、心脑 血管病、艾滋病、抑郁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
33、征、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病 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成药,加快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品牌、品种和企业。专栏3 现代中药专项以保护濒危稀缺中药资源为重点,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完善 技术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建立现代中药工程技术体系;加强名 医名方开发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促进中药专业化生产,培育 20个左右产值超过10亿元的中药大品种,形成3家左右年销售收入 超过100亿元的中药龙头企业;推动中药国际化发展,大幅度提高 国际竞争力。4 .生物医学工程。着眼于满足全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快开发恶性月中瘤、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创
34、伤、突发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 设备,力争在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开发新一 代具有组织诱导性的涂层人工关节、牙种植体、经皮植入器件、植入性智能假肢、 人造皮肤、人工骨等组织工程产品;积极发展新型人工心瓣膜和血管支架、人造 血管;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易维护、易操作的超声影像设备,核 磁共振、CT、数字化X射线机、生物分子核医学显像等设备;以亚健康状态调 控为重点,开发低生理负荷的生理信号检测技术和装置。重点发展面向中小型医院的量大面广的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实现部分医疗器械自给并出口。专栏4生物医学工程专项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
35、、生物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设备,建设 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自主创新,在一批关键技术或部 件上实现重点突破,实现产业化。提升和稳定量大面广的生物医学工程 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初步改变高端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形成一 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专利产品并进入国内外市场; 形成5-10家年 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骨干企业。(二)生物农业。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及 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1 .农业良种。重点推进超级稻、优质高产小麦、杂交玉米、转基因棉花等我 国具有优势的农业良种产业化。加强转基因抗病虫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品 种的选育。促进
36、野生稻、野生大豆等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加快具有区域优势的 特色农作物开发和产业化。加速牛、猪、羊、鱼等畜牧、水产品种的更新换代, 提高扩繁率,促进产业化发展,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禽类新品种, 扩大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和孵化能力。|专栏5生物育种专项围绕提高农产品品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选育并大面积推广应用100-150个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30-50个抗虫、抗旱、抗逆能力强的防护林、经济林、能源林、速生工业用材林等新品系;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业(种 畜、种禽、种苗、花卉、竹藤)企业(集团),使我国动植物新品种 的推广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显著
37、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效益。2 .林业新品种。推进优良林木、竹藤等产业化,加大抗逆、抗虫、高产和优质基因工程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技术开发,加快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基地,不断扩大野生种群,为野生动植物产品生产奠定基础。3 .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 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开展生 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和宣传 普及;推进全降解农膜的应用。推动资源优势整合,加快培育生物农药、生物肥 料、新型兽(鱼)用动物疫苗和诊
38、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中兽药、生物 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栏6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开发并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重要农用生物制品15个左右,开发并推广应用畜禽新型疫苗等动 物用生物制品和制剂40-50种;增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使用比例;培育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大型企业集团10家,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缓解农业 面源污染。4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发掘和筛选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 值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新技术,选育一批海水养殖新品种,建立种苗 繁育基地,加速产业化,推动
39、海水养殖业发展;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 取、纯化技术研究,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等研究开发 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海洋生物企业。(三)生物能源。突出区域特色、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加快培育我国生物能源产业。1 .能源植物。充分利用荒草地、盐碱地等,以提高单产和淀粉含量、降低原 料成本为目标,培育木薯、甘薯、甜高粱、菊芋等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以黄连木、麻疯树、油桐、文冠果、光皮树、乌相等主要木本燃料油植物为对象,选育一批新品种,促进良种化进程;积极培育与选育高热值、高产、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以及高含油率、高产的油脂植物新品种(系),建立原料林基地;改进沙柳、柠条等沙生灌木资
40、源培育建设模式, 提高灌木资源利用率,建立沙生灌木资源培育示范区。积极研制一批基因工程油用植物新品种。专栏7生物能源专项重点选育培育一批速生高产、高含油和高热值能源植物品种,实现规模化、基地化种植;开展以甜高粱、木薯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10万吨级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建设年产万吨级植物纤维燃料乙醇示范线;利用多种农林油料等建设10万吨级连续化生物柴油示范生产线;以秸秆、木屑等农林业废弃物以及沙生灌木为原料,建立年处理10万吨级以上生物质的气化固化示范发电厂;实施若干工业沼气产业化示范工程。2 .燃料乙醇。支持以甜高梁、木薯和菊芋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加快以农作物秸秆和木质素为原料生产乙醇技术研发
41、和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优化燃料乙醇生产工艺,降低水耗、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 合效益;逐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规模和乙醇汽油推广范围。3 .生物柴油。支持以农林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加强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高转化效率,建立示范企业,提高产业化规模。开发餐饮业油脂等废油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 加快制订生物柴油技术标准。加速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 进程。4 .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加快研制大型高效生物质连续气化装置,开发生物质燃气高效净化技术,积极开展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直燃和气化发电示范工程,大力支持以灌木林和柳树等燃值高的速生能源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示范;加大规模
42、化沼气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建设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沼气发电供热供气示范工程。加强户用沼气池、特别是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池的技术开发,大力普及农村沼气。5 .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积极发展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鼓励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加工致密成型燃料,为农村、林区提供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的能源,减少农村燃料消耗对林木等植被的破坏。(四)生物制造。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 加快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1 .生物基材料。支持以农林可再生
43、资源为原料,大力发展聚乳酸、生物乙烯、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生物材料和1,3-丙二醇、 1,4- 丁二醇、糠醛等单体原料;提高生物基化学品如赖氨酸、谷氨酸、苹果酸、木糖醇、柠檬酸、维生素、 各种糖工程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支持生物可降解溶剂、润滑剂和各种高效安全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支持以松脂、木本油脂和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醴)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合成产业化技术开 发,减少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资源的消耗和有害有机化学制品的应用。 同时,发 展一批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
44、料、 高性能木基复合 材料、陶瓷化竹木纤维新材料以及新型炭质吸附和其他功能材料。专栏8生物基材料专项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降低成本为重点,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糖工程产品和新型炭质吸附材料规模化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到2010年,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达到年产 20万吨级规模,其他可生物降解功能高分子材料达到年产10万吨级规模;糖工程产品和炭质吸附材料达到年产万吨级规模;木基工程材料达到年产10万吨级规模,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的大型生物基材料企业集团。2 .微生物制造。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
45、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显著降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纺织、造纸 等工业的能耗和污染水平。提高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的技术水平和产量,在 造纸、纺织等工业中进行示范应用;开发新型酶制剂,发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 生物制革和生物脱硫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快推广应用。专栏9微生物制造专项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新型生物反应过程为核心,加快微 生物制造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过程 中应用。“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批微生物制造示范企业,提高纤维素酶 和平纤维素酶的酶活水平和产量等,大幅度提高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 品与饲料添加剂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水平,有效降低造纸、纺织等工
46、业领 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生物环保。以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等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 为重点,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发 展高性能的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等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 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加快先进、成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 推广应用。提高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选育并推广一批适应干旱盐碱与荒 漠地等的优质高抗造林植物新品种,加快生物技术对盐碱地、荒漠化、石漠化、 干热河谷等退化生态系统改良步伐。开展抗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新品种的选 育和规模化繁育,开发提高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多功能添加
47、剂制造技术、超富集植物收获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促进对重金属污染水土的修复与改良。(六)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我国生物资源情况。实施全国生物资源 保护和利用规划,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就地、迁地保护和离体设施的建设。抢救性 收集宝贵生物资源,加强物种种质资源库(圃)及保护场(区)、原生境保护点、 试验基地和信息与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国家生物资源流失查验技术平台,加大鉴 定评价特异生物资源的工作力度,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宣传,支撑生物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筛选关键优异资源和突破性新种质,促进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培 育一批具有资源特色的优势生物产业。(七)生物安全管理体
48、系建设。加快制定生物安全法。贯彻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根据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原则,加 快建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检测技术等技术标准体系、生物测量 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生物参考测量标准物质库。加强国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 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设施建设,建立危险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和重大疫病 疫情的检验鉴定、监测、评价、预警及应急反应体系,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 外输出、出入境审批与查验制度,建立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 建立病原微 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 建立我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生物 产业认证认可体系。四、保障措施
49、我国生物产业尚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实现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 有力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政策和市场环境。(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国家建立生物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加强生物产业体制改革、产业 发展、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形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的合力。设立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就生物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 咨询意见。依法组建中国生物产业协会和国家生物产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市场调查、信息交流、标准制修订、行业自律、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促 进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二)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生物产业
50、集聚式发展。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企业牵头组 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政 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鼓 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改造或新建一批国家 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与系统集成能力。加强生物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技术公共实验 室、中试基地以及融资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产业化能力建设。加强高校和科研 院所研究开发设施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大规模、多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强、开 放运行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鼓
51、励和支持国外机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加强生物 信息中心、科技成果评估机构、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生物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完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 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落实对知识产权创 造者的奖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若干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引导生物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 展。(三)建设高素质生物产业人才队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生物技 术专业人才以及生物安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5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生物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扩大生物类硕士和博士的招生规模。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支持出国留学人员、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和来华创办生物企业、从事教学和研究。加强生物技术人才的国际培训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完善生物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国家生物科研机构的技术负责人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加大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四)多渠道增加对生物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整合政府科技计划(基金) 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
53、资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生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并增加对生物企业的投资。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物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生物企业要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以专利技术为担保向银行贷款。 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各自经营范围内积极为生物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生物企业的发展。(五)实施有利于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
54、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配套税收政策,鼓励生物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现代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 收益、长周期等特点,结合国家税收改革方向,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现 代生物产业发展。(六)建立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培育生物产品市场,扩大需求。通过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计划免疫等覆盖范 围,加大对农民提供良种补贴、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对生物能源发展 的扶持等措施,积极扩大生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大政府采购对国内生物企业的 支持力度,加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普及教育, 正确引导消费;建立有利于生 物医药发展的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物流体系。完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转基 因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限制。 逐步推进药品的委托生产。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生物药品上市后,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生物产品市场监管。完善对生物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及其制品的管理制 度。健全生物技术的实验程序,以及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商品化生产和进出口 等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基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煤炭开采权转让及安全生产保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制作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版餐饮业店长任期管理与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地铁停车场车位租赁及公共交通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法院判决引导下的债务偿还与追加借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地下室出租合同(含仓储物流)3篇
- 二零二五版深基坑降水井施工劳务分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果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2篇
- 设备租赁公司2025年度租赁施工塔吊合同2篇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综合实践》示范课教学设计
- (正式版)QC∕T 1206.1-2024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第1部分:通 用要求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4﹞192号
-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 消防控制室值班服务人员培训方案
- 《贵州旅游介绍》课件2
- 2024年中职单招(护理)专业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无人机应用平台实施方案
- 挪用公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医生个人总结)
- 盾构隧道施工数字化与智能化系统集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