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模板_第1页
祝福教案模板_第2页
祝福教案模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祝福 编写人:强强 审核人:艾伟 安雅琼 审批人:白 艳 使用人: 【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2.过程与方法(1)朗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2)赏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2)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

2、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难点】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教学方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示例一: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祝福也正是如此。祝福(板书)示例二:人物的塑造,鲁迅先生可谓高手而且还有高论:画人物,最有效的莫过于画他的眼睛。今天,我们就一

3、起来探究这位高手是怎样通过画眼睛来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的。二、文学常识1.介绍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2.作者 可让学生介绍,教师补充。三、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情节内容。(师生互动合作完成)叙述顺序情节内容时间倒 叙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 (333)三个半月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两年发展祥

4、林嫂被迫改嫁 (5465)约两年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0)五年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111)要求学生按分组简单复述祝福情节,教师给予点评。四、合作探究1. 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讨论: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明确:倒叙。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标志性句子:“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倒叙的作用: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

5、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2.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那么,作为主人公的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和分析祥林嫂的形象。(1)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祥林嫂年普简表到鲁镇以前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的一个春天没有了丈夫。到鲁镇一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到鲁镇二年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到鲁镇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到鲁镇四年第二任丈夫贺老六死。到鲁镇五年春天阿毛被狼吃掉。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到鲁镇六年柳妈建议她捐门槛。到鲁镇七年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

6、被主人允许拿酒杯和筷子。到鲁镇八年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反应迟钝。到鲁镇九年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到鲁镇十三年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2)请同学们找出林嫂的肖像描写,并思考肖像描写的作用。时间服饰面貌眼睛初到鲁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兰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只是顺着眼再到鲁家一个圆篮,一个小铺盖。头上仍扎着白头绳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沦为乞丐竹篮,破碗,拄着一支竹竿,下端开了裂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瞪着眼,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

7、她是一个活物。 讨论后明确 : 第一次“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脸颊显示了祥林嫂青春的活力,她二十几岁。 第二次“顺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虚,写出她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第三次的形象,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过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而现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溃了。(3)分析“画眼睛(眼神)”,揭示了祥林嫂怎样的变化?“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 明确:一系列关于眼睛的描写既揭示了人物的心灵历程,又是对黑暗社会、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它有助于中心思想的表达。(4)怎样认识祥林嫂的语言? 明确: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的

8、故事,是因为她爱子心切,受害太深,她要倾诉,要发泄心中的痛苦,但是,她所受到的却是社会的冷遇。综上所述 祥林嫂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但又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愚昧懦弱。她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牺牲品。一生屡遭打击,虽也有反抗,但不明白应当反抗什么,怎样反抗,因而反抗显得无力。她的死,是对吃人的黑暗社会的无声的抗议。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理清祥林嫂的人生历程。2.试着分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第二课时一、 合作探究,谈究祥林嫂悲剧的原因。1. 使祥林嫂陷入绝望境地的致命打击是什么?明确:祥林嫂捐了“门槛”后,自以为已经赎罪,特地告诉了四婶。但是,祭祖时四婶仍不让她沾手。这使她感到绝望。四

9、婶的大声断喝,使她即刻缩手、变色、失神,造成她精神上的严重创伤。2. 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明确: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3. 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1)鲁四老爷 提问: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怎样揭示他的性格的?明确:直接描写 身份:老监生。思想:讲理学,大骂新党。侧面描写写书房。中堂:朱拓的“寿”字。对联:只剩一边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书籍:凌乱,残缺,陈旧(不学无术,装点门面)综上 鲁四老爷是一个面目可憎,思想顽固,非常虚伪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政治上迂腐保守,反对革新;为人

10、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厌恶祥林嫂。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2)鲁四婶形象分析师生对话互动明确: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以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用人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躇”,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没有以前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没有把她当人来看。(3)婆婆和大伯: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

11、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从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个矛盾:婆婆卖媳妇是应该的,甚至人们还夸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在这个矛盾人,我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原因很简单,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这个矛盾中,我们也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4)柳妈形象分析柳妈和鲁迅的许多作品中的看客一样,他们既是那个

12、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被损害者,又不自觉地成了畸形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成了杀害祥林嫂的帮凶,另一种角度来讲她自己也是封建道德、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教师补充解释: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则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

13、结果适得其反。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他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5)鲁镇上的人们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

14、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4.概括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二、环境描写1.讨论课文前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1)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15、。小说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这样通过环境描写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描述性的语言也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2)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2.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明确:由回想到现实,与开头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综上: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

16、“祝福”这一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发生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三、讨论: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四、分析“我”这一形象明确: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

17、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五、思考: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责任呢?可以先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明确:“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