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观察地球仪》 同步练习_第1页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观察地球仪》 同步练习_第2页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观察地球仪》 同步练习_第3页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观察地球仪》 同步练习_第4页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观察地球仪》 同步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之观察地球仪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A站在高处,前面遮挡的东西少B高处视野好C大地是圆的D风景在高处2. 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是绕一根轴旋转的。B、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制作的模型。C、地球仪上的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能在实际中找到。D、地球仪的形状和地球的实际形状完全相同。3. 最能证明地球形状的事实是( )A日食时,日面上呈现弧形阴影 B地球卫星照片C长江水东流入海 D太阳东升西落4. 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

2、认为有误的是(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 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5. 人们在制作地球仪时,将地球仪做成标准球体的原因是( )A为了美观B为了便于地球仪转动C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等D地球缩小到地球仪大小时,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6. 关于地球仪和地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B地球仪和地球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C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极、地轴都是地球上没有的D地球上的地物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7. 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3、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A.B.C.D.8. 图示中数据说明了我们的“家园”的()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9. 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做成下面所示的什么形状()10. 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11. 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C分别表示北极和南极B.AC间的连线代表地轴,是假想轴C.B表示赤道,是一条经线D.正常放置在桌面上的地球仪上距离桌面最近的点是南极点12. 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B.全球可划出360

4、条经线C.经线都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13. 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14.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15. 下图为联合国徽章示意图。联合国徽章图案()A是从南极上空俯视的世界B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C所示区域为北半球D纬度范围为60°S60°N二、综合填空题16. 观察地球仪,中国最西端的经度为_,最东端的经度为_,中国位于 _半球,东西跨越约_经度,根据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算,

5、中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_小时。中国最北端纬度为_,中国的南北半球位置是_。17. 将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可发现_(填“铅笔尾”或“铅笔头”)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_(填“短”或“长”)。 (2)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上述实验反映的内容一致?_(4)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及现实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1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A_,B_,C_,D_,E_。(2)根据描述,猜猜我是谁?我是地球的缩小版,通过我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我是_。我是地球上始终对着北极星方向的一个点。 我是_。人们都说我是南北两极的最近通道,可是我只是地球中的一个影子。我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BBDD 6-10BBDAD 11-15 BACDB二、综合填空题16. 730E 1350E 东 600 4 53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