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22/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1.gif)
![《日知录》三则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22/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2.gif)
![《日知录》三则教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22/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3.gif)
![《日知录》三则教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22/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4.gif)
![《日知录》三则教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22/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f57cef43-a0a2-4d83-bd46-26f6638b4c01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日知录三则项城一高-史明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2、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具体内容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术联系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吸收本单元课文阐述的治学方法和表现出的论辩艺术,作一些社会调查或问题探究,切实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2、通过作者关于作文、做人的论述,让学生体会“经世致用”思想。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经
2、世致用”的内涵。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中南大学的校训: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校训“经世致用”,一是体现了中南大学的文化传承,有湖湘特色,并与孙中山先生早年为湘雅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二是有利于引导中南学子把远大理想抱负和锲而不舍努力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又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这话谁说的?(梁启超)出自哪部著作?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清末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日知录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去领略其中的真味。二、简介本单元内容及作者本单元涉及的
4、是清代学术,主要介绍古代学者的治学态度,“经典课文”为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则,而“相关读物”则是章学诚的浙东学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知录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成的大型学术札记,全书一千多条,最长的五千多字,最短的只有九个字。节选的三则并见于该书卷十九,阐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体现了顾炎武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精神。顾炎武,明末清初人,力主反清复明,拒绝出仕,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身体力行,注重调查实际,不为空言,以天下为己任,力主治学要经世致用(其思想源于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文史通义是章学诚积一生学力著成的史学
5、论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浙东学术是文史通义中很有分量的一篇,集中论述了作者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作者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言、提倡切实致用的思想贯穿始终,字里行间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烈激情。两文的共同点是“经世致用”。三、研习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一)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二)讨论:1、本则观点是什么?文须有益于天下2、“文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原因是什么?各是什么意义?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明道”是阐明为政理论,“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察民隐”是体察民心,“乐道人善”是体悟人情。3、本则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是怎样论述的?有
6、什么作用?(1)、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有益之文和无意之文。(2)、正: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益 反:无益之文(有何弊端?):怪力乱神、无稽之言、 剿袭之说、谀佞之文损(3)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4、作者从四个方面列举无益之文的弊端,这四个方面各是什么意义?乱,指悖乱之事,如臣弑君、子弑父之类;神,指鬼神之事。顾炎武首先把写“怪、力、乱、神”之事的文章斥为“无益”,表明了他正统的儒家思想。“剿袭” 之事。他鄙弃抄袭古书,顾炎武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他说,当今的人写书,就像当今的人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作废铜铸钱。铸出的钱,既粗恶,
7、又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岂不两失?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现在,人们仍然常常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比喻,说明历史研究要重视第一手资料。“谀佞之文”,是指多溢美之辞的书序铭状等。指出时人著书,为了博得名声,请人写序多至两序、三序甚至四序,由此,顾炎武模仿孔子的口吻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四、研习第二则著书之难(一)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二)讨论:1、从著书的角度,作者肯定了哪些书、否定了哪些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著书原则?(1)首肯孟荀及老庄等,(2)否定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其“汇而成书”,不自成体系;(3)“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2、作者认为古人中还有谁做到了此原则?作
8、者为何推崇此二人?(1)司马光、吴端临;(2)他之所以推崇这两部书,表明了他著书的价值尺度,即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是史学著作3、作者认为今人坚持了著书原则吗?原因何在? 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越多。后世作者创作态度不诚实,动机“成名”不纯。4、作者为什么说“著书之难”难在何处?如何理解“后人”“成书太易”?(1)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难”是高标准严要求。(2)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也就越多的原因:后世作者,人心不古,把写书看得太容易,成名成家之心迫切归根结底,还是创作态度诚实与否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动机决定一切5、作者强调著书之难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
9、鉴文献通考为例?(1)议“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著述贵创新”的观点。(2)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6、本则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著书难;古今对比论证。小结:作者谈古论今,阐述著书原则,表明爱恶褒贬,感叹今人人心不古,“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板书: 孟荀老庄等,“自成一家言”古人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吕氏春秋淮南子“取诸子之言,汇而成书” (司马光、马贵与: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今人:“愈多”“愈舛漏”“愈不传”原因:“成书太易”“急于求名”-著书难。五、作业-辩论:读书人应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人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
10、”,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第二课时一、研习第三则(一)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二)讨论:1、作者开篇就慨叹“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文人多,不好吗?为什么单说“唐宋以下”?怎样才是真正的文人?(1)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2)作者认为文人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文人”滥竽充数;表明了作者关心社会现实和尊古复古的思想。(3)真正文人:识经术,通古今。2、韩愈之诗是什么意思?强调“经训”是学问的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之基石,舍此如“潢潦”,朝满夕涸,不但学问做不成,安生立命也陷入困境。3、作者引用韩愈和刘挚的话有什么作用?借他们崇尚经术、重视器量见识,轻蔑文采
11、华意来宣扬经世致用的思想。虽然不免偏激,却切中时弊。4、作者引述西汉扬雄和宋代黄庭坚的话,目的何在?继续说明务实与尚华的关系,扬雄对别人赏其文辞而不赏其义理痛心疾首,黄庭坚指出以文才的高低作为选拔奖掖后生的标准,是助长了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5、作者引用本朝掌故空同的辩驳,作用是什么?证明前文“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6、最后一段,作者引用欧阳修的话,表明了什么?表明了作者崇尚实用的思想。7、本则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板书: 文人:识经术、通古今:韩愈、刘挚、扬雄、黄庭坚、欧阳修引证法文人之多 (经世致用) 假文人:华而不实:空同辩驳 例证法 (注重文采)二、探究:评价“经世
12、致用”的现实意义1、“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特别是湖湘文化中有何发展? 近代以来,自曾国藩、左宗棠以及黄兴、蔡锷身上,我们看到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将湖湘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湖湘文化的勇于艰苦创业,勤于开拓创新,乐于牺牲奉献,善于包容互补,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和济世救民精神,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经世致用”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何意义?纯文学、纯文人是不是没有用处?(讨论) 三、讨论:比较本课所选三则札记在主旨、语言上的异同?内容相关,主旨相同:都是宣传经世致用的精神,识经术,通古今。而二、三则在立论上不同:著书之难以著述为话题,从正面立论,“难”是高标准严要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短信平台数据统计分析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阳台装修封包与景观照明系统安装合同
-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
-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计划
- 秘书工作任务安排计划
- 韵律之声学校声乐社团训练计划
- 从规划到执行的工作计划流程
- 持续改进班级工作方法计划
- 从消费者行为看品牌优化计划
- 组织班级志愿者活动计划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之自谦语句型课件
- YYT 0325-2022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第一章+教案
- 腹股沟斜疝护理查房ppt
- 重走长征路卡通思维导图
- 医院招聘医护人员报名登记表
- 完整解读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新课标PPT
- 央企最新版员工手册vvv
- 0- 18岁儿童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
- 吸收塔防腐施工方案(电厂脱硫装置防腐施工工艺)
- 最炫民族风歌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