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一、课文类型:精读(必学课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的能力目标: 1.学一点文学常识。 2.了解一点写作背景。 3.把握课文内容。积累词语(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古今义异词、词类活用词)和特殊句式(即判断句、状语后置),会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4.学习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和性格特点。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唐雎爱国情感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 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差,帮助学生读懂文意(即翻译)是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学习本课的方法是:点拨合作探讨自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把握
2、课文的写作内容,掌握重要的词语,理解重要的句子。 2.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难点: 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四、教学时间: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呢? 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
3、、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谋臣策士的活动。 三、关于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作了全系统的分类整理。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他撰有说苑新序,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寓言传说资料,内容以人深省。 四、关于本文: 本文先自战国策魏策四。文中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谁有意来说给大家听听呢? 五、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说说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六、破题: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j),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4、辱,辱没、辜负。 七、整体把握课文。 (一)了解一点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周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秦国的崛起和强大,打破了务国的均势,各诸侯国间的斗争更趋于复杂尖锐。各 间斗争的胜负,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国力的强弱,一方面在外交策略上也常一比高低,即决定于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手段。在这种形势的要求下,出现了一大批纵横家一类的人物,开成了一种养士的风气,于是“士”阶层就成为当时社会最为活跃的一种政治力量。贵族所养之士,多达数千人。被养之人行行具备,有的为了猎取功名利禄,奔走各国之间,他们为了个人目的,朝秦暮楚,阴谋狡诈,不择手段。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为解救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做了一些于国于民有益之
5、事。这些夫物的言午,构成了这部史料汇编的基本素材,史学家将其辑录加工成文,保存下来。 (二)本文的写作内容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人,秦王企图并吞安陵国的故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了韩、魏。安陵是魏国的附属小国,秦王想以交换土地为名,来达到吞并安陵的目的。于是安陵君就派遣臣子唐雎出使秦国进行交涉。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三)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 (四)齐声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弗fú 雎j怫f&
6、#250;跣xin抢qing傀gu祲jìn缟go挠náo谕yù) 八、小结: (据情小结) 九、作业布置: 读熟课文 十、板书设计: 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谋臣策士的活动。 三、关于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作了全系统的分类整理。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他
7、撰有说苑新序,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寓言传说资料,内容以人深省。 四、关于本文: 本文先自战国策魏策四。 第23课时 一、 导入: (导语略书) 二、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一)指导学生理解下列词句: 1.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3)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 (4)轻寡人与 (“与”通“欤”,表疑问语气词) (5)寡人谕矣(“谕”通“喻”,知晓,明白) 2.一字多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以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 (把)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
8、词) 徒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夫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怒 2.怀怒未发(愤怒,名词)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而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之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1.以君为长者(的人) 者 2.而安陵
9、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1.虽然 (这样) 然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1.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 虽 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 1.受地于先王(从) 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3.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
10、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 4.词类活用: “且秦灭韩亡魏”“ 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
11、解得通顺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5.特殊句式: “非若是也”: 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 二、把握课文的结构: 板书: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
12、的背景(即缘由) 第二部分(第23) 第2段:写唐雎揭穿秦王威逼利诱的骗局 唐雎出使在秦与秦王 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第3段:写唐雎反击秦王的威协 第三部分(4段): 写唐雎出使的结局。 秦王为之折服,安陵国得以保全 三、研读课文 1.找出文中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见文中“ ”处) 2.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 欲易(不说) 蛮横狡诈 轻寡人 沉着镇定 不可一世 秦王 天子之怒 唐雎 义无反顾 前倔后恭 长跪而谢 有智有勇 3.文中是怎样体现秦的强大以及安陵国的弱小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 1秦国“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也”。 2“秦王不说”,于是“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13、”,“因”解释为“因此,于是”,秦王不高兴,安陵就要派使臣去,可见安陵国之弱。 3秦王羸政当时尚统一注国,却在文中自称“天子”,说自己一怒,就 “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见秦国之强。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讨论后归纳: 本文高度赞扬了唐雎面对秦王的寻衅威胁,不畏强暴的勇气和据理答辩的机智,歌颂了安陵国君臣敢于与虎狼之秦针锋相对的斗争精神。 5.第2段中,秦王质问唐雎的话与第1段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的话内容完全相同,而唐雎回答秦王质问的话与第1段安陵君答秦王的内容完全一致,这是不是重复?如果重复,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作用? 讨论后归纳:这不是内容上简单的重复,而是用了“隔离、反复
14、”的修辞格。秦王两次说话先后内容一致,意在表现秦王的蛮横与狂妄态度。后者则强调了安陵君不畏强暴、坚决维护祖国尊严的勇气和原则立场。其作用是既突出现人物性格,又突出了全篇的主题思想。 6.本文的写作的借鉴是什么? (1)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唇枪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公分运用对比手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对比着来写这两个人物。 (2)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上。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处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而唐雎出使秦廷,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rn),只要掌握时机,就难一举而战胜之。但反过来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塔吊租赁与验收及付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科技公司股份交易与反垄断合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共享办公空间租赁与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咖啡厅高品质咖啡豆供应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向科技公司借款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街区临时摊位租赁及管理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销售合同”英文翻译与海外市场品牌推广合作框架3篇
- 2025年度木地板施工安全与质量责任合同4篇
- KTV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煤矿井巷工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合同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GB/T 18488-2024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 投资固定分红协议
- 高二物理题库及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2024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讲稿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