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文档资料_第1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文档资料_第2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文档资料_第3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文档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本文的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生产活动中实际发生但又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得以补偿的成本;而产品成本,则是指从单个企业角度看,生产过程中企业所有的投入成本。两者之和构成产品生产的总成本,后者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补偿,而前者则只能通过非市场化的方式转嫁给社会各方。社会成本不断趋高,产品成本不断走低,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体总特征。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高社会成本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资率畸高。投资率既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投资与GDP勺比重。我国近30年以来每年的投资率都超过30%其中大部分年份在35%Z上,2003年以

2、来更是达到40%Z上。而198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平均投资率都在25%Z下,少数国家(韩国、日本)出现过超过30%的情况,但在1997年、1998年以后,都降到了30%Z下。投资率的畸高也直接导致资金成本的不断走高。(二)资源耗费高。资源耗费高企是投资率高企的物质表现形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普遍存在的所谓“五小工业”(小高炉、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小水电)的资源耗费明显高出大工业。进入21世纪,这类状况有所改观,但是总体上还是未变。能源消耗系数比发达国家高4倍到8倍。劳动力资源耗费同样高:20世纪80年代初生产同样产品所用工人比发达国家多5倍(轻工业)到10倍(重工业)。到21世纪初,中国

3、的劳动生产率、工业生产率、农业生产率、服务生产率仍然处于世界末流。另外,土地资源耗费也高,土地监管失衡,土地违法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政府行政费用不断走高。一方面,1978年政府行政费用占当年GDP勺比重不到1.5%,而到了2006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4%。另一方面,从财政支出内部结构看,行政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时仅为4.7%,2006年达到20%这体现出政府效率的下降。(四)环境污染高企。与发达国家的百年工业化进程相比较,中国的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呈现出集中性、全面性出现的特点,从天空到陆地,从沙漠到海洋、从农村到城市全方位污染情况严重。根据国家“沙漠化”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沙漠与

4、沙漠化报告显示,近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约占GD用勺14%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其背后隐藏的却是极高的社会成本,因为极低的地租、劳动力成本、能源使用费、生产性政府服务费以及污染费用等使得原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成本被过多的转移给社会。从而导致价格的偏离,生产实际上处于社会无效率状态,而这种状态毫无疑问是不可持续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低产品成本高社会成本的发展模式会消解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代替数量扩张的改革动力,使制造产业在严重依赖出口和内需严重不足的畸形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二、高社会成本模式的形成机制我国这种高社会成本模式的形成是由以下几点原

5、因造成的:(一)政府垄断资源。公有制决定国家是所有资源的垄断者,而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因此,政府垄断几乎所有资源。政府不仅包含中央政府及其各个部门而且包括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各级政府各自垄断其所辖领域内的几乎所有资源。(二)政府配置资源不受经济约束。政府本身不同于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对其配置的资源不计经济成本(既不计机会成本、不计沉没成本,当然也不计会计成本),因而,不受经济成本的硬性约束。(三)政策通过“优惠”的基本手段垄断竞争配置资源。“优惠”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价格优惠:或是高价格优惠亦即被优惠者得以垄断高价销售其产品、劳务;或是低价格优惠,亦即垄断低价地供给被优惠者种种要素资源,土地

6、供给的低竞争以至零价格;资金供给低价(贴息)、劳动力供给低价、政府服务低价供给(减税、免税、退税等)、能源低价供给等等。因此,优惠的实质是政府将企业成本部分地转嫁给社会,将社会资源部分地转给受优惠者。(四)政府的“经济人”特性。“政府人”(特别是政府官员)作为个人与其他个人一样,都属“经济人”。首先,政府人与其他个人一样也有其只属于个人的种种需求,其需求欲望同样地趋于无限;其次,政府人与其他个人一样都是有限理性者而非无限理性者;第三,政府人与其他个人一样,其理性思考的结果必然是追求以自己的较少资源耗费得到自己的较多利益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欲望,也就是追求“经济”,摒弃“不经济”。因而,政府人与其他

7、个人一样,也就成为“经济人”而非“不经济人”。(五)“寻租人”与“政府人”合力向社会转嫁自己的成本。如前所述,只要有向社会向别人转嫁自己的成本的可能,“经济人”总会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政府提供的“优惠”意味着存在低价格乃至零价格的巨量资源,存在向社会转嫁自己的成本的巨大空间,也就是存在巨额租金吸引着经济人去寻求,进而出现众多寻租人。众多寻租人进入反过来加剧了政府围绕优惠政策的垄断竞争。寻租人与政府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加速了社会成本高企与产品成本走低,加速了高社会成本与低产品成本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以上五点构成了高社会成本一一低产品成本经济系统能够运行的五个要素。其中,政府垄断资源、政府间垄断竞争和软

8、约束是形成此模式的前提条件,“优惠”政策是政府垄断竞争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政府人”和“寻租人”则围绕“优惠”政策展开竞争,并竞相向社会转嫁成本。三、问题解决的关键:政府转型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的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是市场配置资源范围的不断扩展,要素产品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体现出了效率,但与此同时,生产要素市场的政府行政性垄断定价,政府间行政性垄断竞争,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以及产业升级动力的不足使得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分工演化受到抑制,社会成本的分担机制被长期扭曲,这也暴露出当前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转型的不彻底性,即从计划经济下的全能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之中,政府仍然具有相当的资源垄断权,对基础性资源仍具有相当的行政性定价权,这些权力与政府部门的GDPt核,与私人部门的利润和寻租动机相结合,使近30年的经济发展逐步深陷到高社会成本低产品成本模式之中。因此,中国经济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的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动力,而政府转型则是当今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核心节点。政府转型就是要从“大政府”转型为“小政府”,首要的是把资源配置权“放”给“农民”,农民、农村、农业之所以会成为高社会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就是因为农民对本属于自己的土地没有实际的资源配置权(或产权)。其次,也要“放”开对几乎全部资金的配置权。应当看到,政府对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