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感特征与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的思考和实践_第1页
关于语感特征与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的思考和实践_第2页
关于语感特征与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的思考和实践_第3页
关于语感特征与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的思考和实践_第4页
关于语感特征与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的思考和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语感特征与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的思考和实践一、引言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我国 较早提出语感的是更丐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 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 传统的重新审视中,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这一新话题,并与现代社会语言学和 心理语言学联姻,试图以此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开拓 出一当代语文教学的“语感”新热点。二、语感的概念“语感”这个概念是更丐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较早提出来的。夏丐尊先生认为“对 于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叶圣陶先生也

2、指出“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些年,在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中, 许多有识之士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语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感的概念作出了不同 的表述,综合如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感是一种智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 种理性直觉,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从教学论角度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言语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 悟、领会语言的能力”。从语言学(语境、语意)角度看,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 义(深层意义)的一种深切直觉”。“是对某一语句与语境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 是“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的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

3、心灵的交流和感应”。是来 自“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观点的提出,丰富了我们对语感的认识,有利于揭示语感的性质和规律。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综合性吸收 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 的一种丰富的理解力。实际上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 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即语感。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三、语感的特征1、直觉性这几

4、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 超越了中间的分析、 推断与验证的环节,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相传清代纪晓岚为乾隆皇帝题扇,题写王之涣凉州词一诗,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掉了, 乾隆龙颜不悦。 情急之下, 纪晓岚援笔在扇上断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纪晓岚在这里不是着眼于细节的逻辑分析,而是冲破了某些羁绊,超越了某些限制,从而带来了创新的意识,凭借直觉,通过对原有言语的创造性处理使这首千古流传的七绝诗变成了一首绝妙好词。这是一种潜意识思维,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往往凭“感悟”。当

5、然,直觉不是感觉,它包括了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个别属性的反映,也包括了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属性的反映。语感以对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通过各种途径深化,达到语言的里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经过强化的过程,在言语主体内部积淀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感受到某一表层意义,立刻反应到与之对应的里层意义上,使最终的感觉粘连上理性的认识内容。可见语感这种直觉思维就是在瞬间内实现感性到理性,继而又向前发展为感性形式,是以感性形式表达理性内容,这里感性内容成为直觉的形式性因素,而理性内容成了直觉的内容性因素,也就是说语感直觉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积淀着理智的基础。所以语感是心灵的直觉,直觉思维构成

6、了语感的核心因素。2、同化性。同化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用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来阐释和说明客体,即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语感就是主体作用于言语对象的结果,是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被有效接纳的基础上的言语再创造,既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又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反馈与输出。此言语信息包含内容宽泛,可以是言语意义、意境、情感等。而将语感仅仅视为理解语言时的感受力,则只强调了言语对象向主体进行信息输入,却未注重主体对言语对象的积极同化作用。主体只有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具体的语用层面才会获得句子的不同意义,形成语感。由语基而语构再到语用的言语同化过程,实际上是逻辑化过程

7、。而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虽然涵盖了语基与语构的内容,但已不是简单重现逻辑化过程,而是逻辑化过程的积淀与潜伏,通常以直觉同化形成出现。因而,只有语用层面上的言语同化才是最快捷的言语过程,才会产生较强的语感。3、整体性。直接思维强调整体感知,对语感整体性特征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是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是指对言语对象整体的、全面的、笼统的把握,而不是条分缕析,兼顾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具体理解和切分。如夏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

8、、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这里的感受和意味,都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和色彩,而是对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语感的整体性有时还表现在模糊上,即不清晰、不确定,它不同于含糊,人们在感知言语时往往只有正误、好坏的直觉结果,却说不清语感判断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意会”,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语感整体性特性一方面与直觉思维相关,另一方面也是与汉语独特文化传统相关,汉语是“人治”语言(王力) ,汉字字形耐人寻味,语法以语序和虚词为手段,“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固定在语言结构中注重心物感应、直觉体悟、整体综合,思维结构偏于笼统模糊。这些特点促进了汉人形象思维、经验思维、直观思维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9、使整体把握、笼统感受、模糊思维成了汉民族感受言语对象的主要的和擅长的方式方法。语感的整体性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但又短于分析,难以透彻。可见,语感是在瞬间内对言语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4、联想性。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在语感中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是以表象的形式保留着,是用形象来显现的。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侧重在语义的领悟,实现意象,引起情趣上的效应,把握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言语的旨趣。如人们读到白雪歌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

10、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的怒吼声,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境界。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言语符号,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正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具体、生动、真切。当然,这种想象、联想是否丰富,领悟是否深刻,体验是否真切,是与个人的语文修养和交际范围等因素有关,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意味着联想性中孕育着创造性。 联想、想象是积极参与语感的认识过程,发展语感的重要因素。5、情感性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简单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迅速的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

11、。言语内容与形式的真善美和主体的心灵形成异质同构,将会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反之,则与主体的心灵形成异质异构,使主体的情感体验变得扭曲失衡,无法共鸣。语感不仅能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作出正误判断,而且能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成的美丑作出判断。人们在对言语感受判断的同时,能在内心深处生动体味语言信息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东西,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并在不知不觉中陶冶, 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 使语感深入高层次境界。 如, 我们在读鲁迅 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话,透过断断续续,罗罗嗦嗦的文句,就能体验作者当时极度悲痛的心境,睹物

12、激情,引起无限的缅怀和激愤。语感就是这样通过表象与情感的联系,借助表象意义来表现相应的情感涵义。四、高中生语感培养策略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具有读写听说的语言能力, 和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淑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更新语文教育观念,将“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

13、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地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能力, 即语言的运用。 培养语感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鉴于语感的五个特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培养语感能力应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 从而创造性地获得适应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真正解决“学”和“会学”的问题。1、人格塑造策略。语感的情感性决定了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

14、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人们在对言语感受判断的同时,能在内心深处生动体味语言信息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东西, 从而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 并在不知不觉中陶冶, 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使语感深入高层次境界。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养

15、。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2、促进个性发展策略。语感的同化性和联想性决定了促进个性发展策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联想性中孕育着创造性。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

16、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3、能动参与策略语感的五个特征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学生的能动参与,语感的培养是一句空话。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主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 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 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 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 创造的力量。学生

17、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4、实践感受策略语感的五个特征都在反复强调一点,那就是语感实践感受策略。新课标的“积累整 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也在告诉我们,唯有实践才会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我们力求使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

18、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5、整体感和策略。语感的整体性决定了培养语感的整体感知策略。因为语感是主体直接作用于语用层面的言语同化,已经舍弃了对语音、词义、词汇、语法等具体语素的条分缕析,所以,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语素意义与非语素意义、内部语境意义和外部语境意义等的总和。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19、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6、形象思维策略。语感的直觉性和联想性则启示语感教学的形象思维策略。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 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五、高中生语感培养的实践探索案例(一) : 说木叶(一)导语1、朱光潜在咬文嚼

20、字中的一段话2、中国古典诗歌中柳意象。3、中国古典诗歌中流水意象。(二)研读课文,品味作者所引的诗文,准确体察诗歌语言形象和概念中潜在的意味,分析“木叶”的内蕴,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1、分析“木叶”的内蕴。( 1)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2)木叶就是树叶吗?为什么?2、品味文中诗句,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和概念带来的暗示性。(三)实战演练:2002 全国高考卷诗歌鉴赏题(四)作业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

21、写成小论文。新课标的第一个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第二个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感的特征和培养策略也要求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如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学生在回忆、复习旧知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诗歌语言,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拓展了思维,为下面诗歌理论的阐述作了积极的铺垫。第二个环节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是全文的关键,我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培养语感能力,即阅读能力、分析

22、能力,总体把握文章主体内容,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等。这篇文章,要害就是“木叶”二字,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全文。所以我设计了这样题目: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 是什么? 2、 木叶就是树叶吗?为什么?回答这个题目,不仔细研读课文是绝对出不来的,读懂了它,就读懂了文章所阐述的理论: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还有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学生学习过程:看书、划出要点、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也体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愿望。第二个步骤意在具体的诗歌环境中进一步品味上一步骤研读课文得出的理论。同时 也是鉴于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所设计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 的价值取向,同时

23、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是高中新课标中的感受、鉴赏、思考、领悟,这也是语感能力所要求的。第三环节就是运用、拓展,也体现了高三新课的目标之一:新课也是复习课,在新课中融入考点的分析。新课程的目标之一: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也是语感应用。最后一个环节既符合了这个要求,也体现了高三复习课的要求,整理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为高考中的诗歌鉴赏做知识的积累。案例(二) : 再别康桥1、导语:古人抒写别离情。2、诗人小档案3、康桥情结精神依恋之乡4、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分析意象领悟诗情(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24、 3)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5、从借鉴诗意的角度与李白别友人作比较阅读6、学生朗读、体味诗歌的音乐美7、总结语近而情遥这个案例中,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培养语感的六个策略。比如导语的设计和配乐朗诵的 Flash 的制作,目的只有一个:是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从而产生语言体验,激发语言情感,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这是语感的特征决定的,也是整体感知和形象思维策略的体现。对诗情美和音乐美的体验和分析更是能动参与和实践感受的策略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他几个培养策略的集中体现。六、思考和体会语感所包含的对于语言的感悟和反馈的两个侧

25、面,事实上是融汇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既涉及到语文知识,也涉及到语文能力;即涉及到语言学习,也涉及到语言运用:既涉及到语言的科学性,也涉及到语言的情感性,既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规范 和创新问题,也涉及到文学、文化层面的熏陶和教育问题,既涉及到语文学科的工 具性,也涉及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因此,把握住语感培养的线索,实际上就是把 握住了语文教学的主轴;开展语感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进行语文能力全方位的训练。 甚至可以认为,语感问题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命脉问题。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语感的重要作用,大至一篇文章 的诵读,或惊喜,或抑闷,或悲愤,小至一个字词的斟酌、比较,无不与语感有密 切联系。一个句子读得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 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吕叔 湘先生认为,人们在分析写作时,很少是有意识地进行字义、句法的分析,多半是 直觉地感觉到这个字不合适,换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