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本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1单元_第1页
岳麓版本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1单元_第2页
岳麓版本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1单元_第3页
岳麓版本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1单元_第4页
岳麓版本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1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09年3月1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亨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激化了争夺霸权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D项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以排除,A、C两项均由B项决定。答案:

2、B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说法正确的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一战的爆发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爆发的原因和物质、技术基础等各方面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错误,因为当时参战的塞尔维亚是为了民族利益而战,是正义的,应排除。答案:B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A英国B法

3、国C德国D美国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判断,其中核心信息为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持久战,这与德国速战速决的策略是不相符的,因此不利于德国。答案:C4.右面图片不能反映的问题是()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选择时还需结合战争爆发前和爆发初的形势来考虑。意大利原来属于三国同盟的成员,可是在战争初倒向协约国对德宣战,这一事件直接体现了B和C。从深层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一战的双方(协约国和同盟国),不能说哪一方带有正义性,其主要成员参战都是为了重新分割殖

4、民地和局部或者全球称霸,故选D。答案:D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从欧洲波及到世界范围的重要标志是()A1914年德俄英法等国相继投入战争B1915年意大利等国加入大战C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D1917年美、中等国相继参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A、B、C三项,作战的双方都局限于欧洲,1917年美、中等国参战后,战争波及到美洲、亚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故选D。答案:D6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最主要的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

5、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难度较大。A、C、D三项都在表述上有错误。因为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代价,赢了战争,输了财富,所以没有真正的赢家。答案:B71918年3月,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根本原因是()A俄国在战场上的失败B俄国兵员和物资供应不足C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D项明显不正确,因当时政府已被推翻。A、B两项为俄国面临的危机,但这些危机并不是俄国退出一战的根本原因,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没有退出一战便是佐证,俄国退出一战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答案:C8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

6、:“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A引发了十月革命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据材料中“印度支那”“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及1926年时间限制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9题20分,第10题21分,第11题19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法德三国占有殖民地面积:单位:千平方千米国别年份英国法国德国1860年25020无1880年77070无1899年9

7、30370100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排位与占有殖民地排位比较国别项目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3124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542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材料四1915年5月后一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横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联系教材内容,简析材料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3)仔细观察材料三、四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有什么变化。(8分)解析:本题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背景)、过程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一战期间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分析和

8、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问应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理清内在联系,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矛盾尖锐,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结成军事集团。回答第(3)问时可从示意图中观察到意大利加入协约国,而土耳其、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答案:(1)从纵向看,说明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加强,侵占殖民地增多。从横向看,说明英国占领殖民地最多,德国占领殖民地相对较少。(4分)(2)联系: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情况,而力量上的变化又使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击败主要对手,从自己切身利

9、益出发,摒弃前嫌,寻求结盟,最后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8分)(3)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意大利原来参加同盟国,战争爆发后考虑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同同盟国作战。另外,土耳其、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作战。(8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7年12月7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镇贝托拉,9岁时因家贫前往法国谋生,曾在巴黎扫过烟囱,当过报童。后来蓬蒂塞利隐瞒年龄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蓬蒂塞利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方式”。1939年,蓬蒂塞利加入法国国籍,并在巴黎郊区定居下来。材料二2008年3月12日,拉扎尔蓬蒂塞利在巴黎郊区

10、家中去世,享年110岁。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奇说:“今天,我代表这个国家表示深切的哀悼。”材料三作为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曾提出在他死后为他举行国葬,蓬蒂塞利婉古拒绝了,认为这对其他没有享受到死后礼遇的老兵不公。但在另一法国一战老兵路易斯卡泽纳夫去世后,蓬蒂塞利终于同意日后可以“以纪念死去战友们的名义”为自己举行国葬。3月17日,法国政府在拿破仑墓所在地巴黎荣誉军人院为蓬蒂塞利举行葬礼。请回答:(1)2011年是一战结束多少周年?(2分)(2)蓬蒂塞利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认为这是他的光荣还是他的悲哀?为什么? (4分)(3)蓬蒂塞利说他参军是他“用来感谢这个养育我的国家的

11、方式”,除了这个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促使他参加了一战?(3分)(4)有人认为蓬蒂塞利全程参与了一战而能保住一条命,而且能活到110岁,实在是够幸运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4分)(5)关于应不应该给蓬蒂塞利举行国葬,也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一种认为不应该。你的观点如何?说明你的理由。(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实际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一战结束的时间,只要知道一战何时结束,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第(2)问,实际上要求学生从一战的性质方面去思考问题,蓬蒂塞利被政府蛊惑而参战,是光荣还是悲哀,不难判断。第(3)问,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政府对

12、民众的欺骗及民众的被愚弄。可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等角度组织答案。第(4)问,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一战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5)问,属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不管同意哪一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93周年。(2分)(2)悲哀。当时的法国政府驱使千千万万的蓬蒂塞利们为所谓的民族利益而战,而蓬蒂塞利们不清楚战争的非正义性,没有认识到这场战争是一场掠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误以为是拯救民族或保卫祖国的战争。(4分)(3)盲目的爱国热情,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3分)(4)同意。理由:共有33个国家的15亿人口卷入了一战,各国参战的士兵达到7 350万,战争造成约1 0

13、00万人阵亡,约2 000万人伤残,蓬蒂塞利能全身而退,安享晚年,幸运之至。(4分)(5)应该。理由:蓬蒂塞利参加了一战,保卫了祖国,是法国的英雄,举行国葬理所应当。不应该。理由:蓬蒂塞利当时参加的是争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保卫祖国不过是当时资产阶级政府用来欺骗蛊惑民众的说辞而已。蓬蒂塞利充其量就是资产阶级政府的炮灰,根本不能算是英雄,所以不应该举行国葬。(8分)11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上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思考?(9分)(2)列宁曾经论述对“战争引起革命”和“革命制止战争”的观点。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合理?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说明。(10分)解析:本题旨在探究一战的新特点、一战的影响和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主要体现了历史探究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新课程理念。第(1)问解读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思考相关问题。第(2)问注意分析判断基本观点,特别是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战争会引起革命?为什么革命会起到制止战争的作用?答案:(1)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