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梯形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要研究的是梯形的中位线,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中位线基础上 进行的,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学习并掌握梯形的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 将有 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四边形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证明问题和实践性问题的能力。另 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向学生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 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及其定理。掌握梯形面积 的第二个计算公式。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运用梯形中位线定理来解决相关问题;通过直观演 示、猜想
2、实践、归纳论证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锻炼学 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归纳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通过创设愉悦的学习情 境,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考、大胆置疑、勇于创新、合作学习的氛围中,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益。三、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梯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2)难点: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发现和论证的思想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探究活动和分组讨论的教学环节,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在教师引 导下,发现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并合理地添加辅助线证明定理。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和设疑诱导的教学方法
3、。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和研究性的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猜 想和思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自觉地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知识 发生的全过程。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采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五、教具、学具计算机,刻度尺,量角器 六、教学程序:教学教学程序设计21图环节复习 提问复习回顾二角形中位线及其定理,强调三 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双重关系(位置关系和 数量关系).(学生回答)1、通过复习三 角形中位线的知识, 使学生具备获取新 知的基础;2、在复习旧知 识的过程中引出新 知识,实现思维的正 向迁移,自然而顺利
4、过渡到新的课题。概念 的形说一说1、让学生根据上述引入过程,自己用文 字概括出梯形中位线的定义;1、培养学生归 纳概括的能力;2、突出概念中和固 成巩2、梯形中位线定义: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的“要素”一“两腰”, 巩固新知并提高学 生的识别能力。活动探究ADe/2Ef1、向学生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提L高学生分析问题的BcG如图,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连接AF能力;定并延长,匕BC的延长线相交丁点Go(1) zADF与4GCF全等吗?为什么?2、创设研究情 景,展现知识的发生 过程,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理 的(2)梯形的中位线EF与两底AD, BC有怎 样的位置关系?梯形
5、的中位线与两底后怎样现的数量关系?(3)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吗?(学生自己用语言归纳)3、给学生实践的机 会,加深对新知的印根据前而的问题发现,得出如下结论:(1)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2)梯形中位线的长度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象,从而对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演绎归 纳能力都启益。定 理 的 证 明提出论证猜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用推理 的方法证明结论:启发1、利用转化思想,提出能否将梯形 的中位线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中位线问题,然 后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启发2、如何利用所学的梯形辅助线的作 法,合理地添加辅助线,使上述意图得以实 现?3、给学生5分钟,按每4个人一组,分小 组让学生讨论。4、每组推
6、人汇报研究成果。5、让学生口述证明过程, 教师出十个 完整的推理过程,让学生阅读理解,从而规范 步骤。A . .Dm/JnZ_S3BcE(步骤略)7、教师板书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 和的一半1、让学生掌樨 数学的转化思想,是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2、让学生合作 讨论和设计定理的 证明方法,是为了对 学生的学法进行指 导。3、学生通常将 自己对图形性质的 感觉作为推理的依 据,这点体现在了他 们的设计方案中。教 师要做好充分的准 备,在顺应学生思维 特点的基础上,对他 们方案中存在的问 题给予及时的点拨, 从而达到突破难点 的目的。定 理 的 应 用基础练习ADMrN
7、BC如上图,在梯形ABCD中,AD / BC, MN 是它的中位线。(1)若AD=3, BC=5,则MN=;(2)若 AD=a, MN=7,则 BC=;(3)若BC=12, MN=b, WJAD=;1、第一组基础 训练题,直接再现梯 形中位线的定理,要 求学生会熟练运用 刚学过的知识。学生 通过知“二求一”的 训练,加深对定理的 理解。2、既对本节课 所学的内容进行了 巩固和强化,也为学 生独立完成课后练 习和作业做了必要 的铺垫。定强化练习(一)本组练习较上理 的 应 用(4)若 BC-AD=(5)若MN=6, BA、4 B、4 , MN=8 ,贝U BC=。C=2AD ,贝IJBC的长为(
8、)8 C、 6 D、 12组有所提高,需要学 生结合方程的思想 进行计算,这样,使 知识层次在提高,也 使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断地得到提高。例 题 解 析梯形ABCD中,AAD=CD=a,求梯;D / BC, CD±BC,Z B=45° , 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利用梯形中位 线定理进行有关证e/ZZOF二明BGC定 理 的 应 用形成性练习(1)若 AD=4, E 形 ABCD =.(2)若 MN=6ABCD =oM b/归纳总结出相 -1 S=-(a+b)3c=8,梯形的高AE=5,贝US梯梯形的高AE=5 ,则S梯形AD心NEC?形的又一个面积公式: h=l h
9、(l为梯形的中位线)通过对过去所 学知识的复习实现 知识的迁移,这样, 既找到了新知识的 生长点,又扩展了新 知识的运用空间,在 不增加学生学习负 担的前提卜,使教学 的第二个知识目标 自然实现。梯形的又一个 面积公式的推导是 中位线定理的应用, 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定 理 的 应 用强化练习(二)(1)已知梯形 线长是4cm,贝U该(2) 一个梯形 是18 cm2,则这相(3) 一个等腰梯. 位线长与腰长相等 的面积是:(A.60cm2 B.120cn的回积是12cm2,底边上的局 亍梯形中位线长是 cm.中位线的长是高的2倍,面积1形的图是cmAD通过对新面积 公式进行应用,及时 地巩固和强化新知 识。m/_N/BEC形的周长是 80cm,且它的中 ,它的高长 12cm这个梯形 )n 2 C.240cm 2D.300cm2巩固练习如图:在RtzXABC中,A这是一道综合 运算题,包含了三角定AB 是斜边,DE/FG/BC,/ 3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理且AE=EG=GC=3,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分析承包合同
- 《无线电能兼容RF》课件
- 生产调度保证金协议
- 《费列罗巧克力的广告》课件
- 客运站服务协议
- 铁路市场营销产品策略教学案例课件
- 物流公司司机合同管理规定
- 中专主题班会课件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下载
-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件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入团考试练习试题(100题)附答案
- 南美白对虾养殖课件
- 房建工程样板策划及实施方案
- 二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完整版PPT
-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课件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 车床、钻床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完整版)保温工艺课件
- BLM(含样例)(培训调研)课件(PPT 121页)
- T∕CVIA 73-2019 视觉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第2部分:量表评价方法
- 小学美术课件-第12课太空旅行-冀美版(16张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