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1.gif)
![上海市闸北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2.gif)
![上海市闸北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3.gif)
![上海市闸北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4.gif)
![上海市闸北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8/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88aafcca-7daf-430c-a655-8e2e26ec6a9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1短路运动员奔跑时的速度最接近()A1千米/时B1米/秒C10千米/时D10米/秒2用手拿着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最接近()A1牛B10牛C100牛D1000牛3在各种不同色光中,叫做三原色光的是()A红、黄、蓝B红、绿、蓝C红、橙、蓝D红、白、蓝4跳远运动员都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了()A增大惯性B减小惯性C克服惯性D利用惯性5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一行小字,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如果透镜与书本的距离为8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厘米B8厘米C6厘米D3厘米6如图所示,拉力F经过滑轮B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2、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牛,不计动滑轮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A60牛B30牛C15牛D10牛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关于汽车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B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与汽车受到空气的阻力C汽车受到向前的动力与汽车受到向后的阻力D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向后的阻力8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极为常见,观察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锤子拨钉子B 钓鱼杆钓鱼C 切纸刀切纸D 撬棒撬石头二、填空题(共34分)9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简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10汽车在
3、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汽车是的,若以车上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的11人正常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摩擦(选填“静”、“滑动”或“滚动”),这种摩擦是(选填“有利”或“有害”)的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当作平面镜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实验中还需要刻度尺,其目的是测量蜡烛(物和像)到的距离13马路上以同样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与自行车,动能较大的为,将小纸团用橡皮筋弹出,是将橡皮筋的能转变为小纸团的动能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反射角等于度1
4、5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把B处的钩码撤去,在O点左侧第三格处换用弹簧测力计,则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最小的拉力为牛;如果把图中A、B处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O处移动一格,则杠杆(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16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4秒时通过的路程为4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甲、乙的st图象在如图三条图线中,甲车的速度为米/秒,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如果比较v甲、v乙的大小,则v甲v乙17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科学家为,他提出了
5、对应的观点:18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三、作图题(共6分)19如图所示,重为2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长方体所受的重力G20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计算题(共18分)21甲、乙两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都从某A地
6、向B地运动,A、B之间的距离为20米,甲车用时40秒,乙车的速度为1.25米/秒,求:(1)甲车的速度v甲(2)两车所用的时间差t22如图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哑铃在30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求:(1)哑铃的重力G(2)哑铃所受的合力大小F合及方向23某电动小车的重力为20牛,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小车重力的0.2倍,如果小车在10秒内匀速行驶了20米求:(1)动力对小车做的功W(2)动力对小车做的功率P五、实验题(共26分)24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先对
7、测力计进行,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把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在透镜两侧标出焦点的位置固定凸透镜、点然蜡烛,使烛焰的、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2)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某一位置不动,使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由靠近透镜处向远处慢慢移动,看到光屏上成像后,再将光屏前后微调,其目的是(3)寻找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将凸透镜放置在图中50厘米处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中020厘米刻度线之间5个不同位置时,
8、可以将光屏放置在图中刻度线的范围为厘米,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4)继续寻找凸透镜成像规律,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当点然的蜡烛放在图中3040厘米刻度线之间5个不同位置时(不包括30厘米和 40厘米位置),可以将光屏放置在70厘米刻度线的地方找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26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完成空格处的填写(1)实验目的(2)把杠杆的中心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上保持平衡(3)某同学经过实验记录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F1(N)L1(米)F1×L1(牛米)F2(N)L2(cm)F2×L2(牛米
9、)120.10.220.10.2220.20.420.10.4330.41.040.31.2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条件是(4)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2016-2017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分)1短路运动员奔跑时的速度最接近()A1千米/时B1米/秒C10千米/时D10米/秒【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先根据实际经验估测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短路运动员参加100m短跑时,路程为100m,时间约10s,因此其运动的速度:v=10m/s故选D2用手拿着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最接近(
10、)A1牛B10牛C100牛D1000牛【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鸡蛋的质量作出正确的估测,然后利用G=mg得到两个鸡蛋的重力【解答】解: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G=mg=0.1kg×10N/kg=1N,故A正确故选A3在各种不同色光中,叫做三原色光的是()A红、黄、蓝B红、绿、蓝C红、橙、蓝D红、白、蓝【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和可得到各种不同的色光【解答】解: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和可得到各种不同的色光故选B4跳远运动员都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了()A增大
11、惯性B减小惯性C克服惯性D利用惯性【考点】惯性【分析】根据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解释即可【解答】解:先跑一段,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跳时,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故是利用惯性,则A B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5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一行小字,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如果透镜与书本的距离为8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厘米B8厘米C6厘米D3厘米【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字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此时物距u=8cm,小于焦距,所以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0cm故选A6如图所示
12、,拉力F经过滑轮B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牛,不计动滑轮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A60牛B30牛C15牛D10牛【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分析】本题为利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前进,要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因为两段绳子拉着物体,所以F=f【解答】解: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因为用滑轮组拉动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F=f=×30N=15N故选C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关于汽车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B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与汽车受到空气
13、的阻力C汽车受到向前的动力与汽车受到向后的阻力D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向后的阻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分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二力平衡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汽车,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远大于汽车受到空气的阻力,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汽车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动力与受到向后的阻力,符合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四个
14、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汽车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汽车受到的阻力水平向后,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8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极为常见,观察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锤子拨钉子B 钓鱼杆钓鱼C 切纸刀切纸D 撬棒撬石头【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用锤子拨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用钓鱼杆钓鱼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用切纸刀切纸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用撬棒撬石头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
15、省力杠杆故选B二、填空题(共34分)9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考点】机械运动【分析】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宇宙间的运动是绝对的【解答】解: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答案为:机械运动;运动10汽车在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若以车上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要解决此题,要掌握运动和
16、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汽车在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汽车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汽车是运动的;以车上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汽车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1人正常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是静摩擦(选填“静”、“滑动”或“滚动”),这种摩擦是有利(选填“有利”或“有害”)的【考点】摩擦力的种类【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两个物体未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
17、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摩擦力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解:正常步行时,鞋底与地面脱离的瞬间相对静止,故它们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人走路时,若鞋底与地面没有摩擦,会发生打滑,使人无法前进,因此这种摩擦使人获得前进的动力,是有利摩擦故答案为:静;有利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当作平面镜使用的实验器材为玻璃板,实验中还需要刻度尺,其目的是测量蜡烛(物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则不能(2)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
18、;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解答】解:(1)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透明薄玻璃板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因此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当作平面镜使用的实验器材为玻璃板(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故答案为:玻璃板;玻璃板13马路上以同样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与自行车,动能较大的为汽车,将小纸团用橡皮筋弹出,是将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变为小纸团的动能【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动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
19、素是质量和速度,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1)马路上以同样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与自行车,由于汽车的质量较大,所以动能较大的是汽车;(2)将小纸团用橡皮筋弹出,是将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变为小纸团的动能故答案为:汽车;弹性势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OG,反射角等于30度【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
20、、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解答】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故答案为:OG;3015在如图所示的
2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把B处的钩码撤去,在O点左侧第三格处换用弹簧测力计,则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最小的拉力为1牛;如果把图中A、B处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O处移动一格,则杠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力不同时,同时减小力臂,杠杆不在平衡【解答】解:已知阻力阻力臂,动力臂最大时,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n1G×2l=F×3l,3×0.5N×2l=F×3l
22、,F=1N;如果把图中A、B处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处移动一格,左侧变为3Gl,右侧变为2G×2l=4Gl,左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小于右侧的,故不再平衡故答案为:1、不能16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4秒时通过的路程为4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甲、乙的st图象在如图三条图线中,甲车的速度为1米/秒,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如果比较v甲、v乙的大小,则v甲小于等于v乙【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的速度;由甲运动时间可得到乙的运动时间,由甲、乙6s后相距2m,得到乙通过的距离,由此计算出乙的速度根据图象得到a、b、c的速度判
23、断即可【解答】解:甲的速度v甲=1m/s;由题,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4s,所以乙运动时间t=2s,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s=s甲+2m=4m+2m=6m,也可能是s=s甲2m=4m2m=2m,由v=得,乙的速度可能是v=3m/s,也可能是v=1m/s由图线a,当s=6m时,t=2s,所以图线a表示的速度va=3m/s;由图线b,当s=6m时,t=4s,所以图线b表示的速度vb=1.5m/s;由图线c,当s=4m时,t=4s,所以图线c表示的速度vc=1m/s由此可知,a、c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图线,所以,甲、乙的速度v甲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v乙故答案为:1;小于等
24、于17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科学家为伽利略,他提出了对应的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进行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答案为:伽利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8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a)与
25、(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当阻力一定时,动滑轮本身的重力越大,所需的动力也越大【考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比较题干中图(a)与(b)或(a)与(c),或(a)与(d)可得: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比较图(b)与(c)与(d)三图,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当阻力一定时,动滑轮本身的重力越大,所需的动力也越大;【解答】解:(1)由于图(a)与(b)或(a)与(c),或(a)与(d)的不同点是:(a)图是直接提起钩码,图(b)、(c
26、)、(d)是使用简单的机械,由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看出(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故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2)图(b)与(c)与(d)的不同点是动滑轮的重力不同,由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看出(b)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而(b)图中动滑轮的重力最大,故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当阻力一定时,动滑轮本身的重力越大,所需的动力也越大故答案为:(1)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2)当阻力一定时,动滑轮本身的重力越大,所需的动力也越大三、作图题(共6分)19如图所示,重为2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长方体所受的重力G【考点】重力示意图【分析】(1)先画出标度,
27、然后根据规则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画出大小表示1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作竖直向下的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出力的方向,大小为两段标度的重力如图所示:20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故画图如下四、计算题(共18分)21甲、乙两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都从
28、某A地向B地运动,A、B之间的距离为20米,甲车用时40秒,乙车的速度为1.25米/秒,求:(1)甲车的速度v甲(2)两车所用的时间差t【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甲车所用时间和路程,利用v=计算速度;(2)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乙车所用时间,然后计算两车所用的时间差t【解答】解:(1)甲车的速度:v甲=0.5m/s;(2)根据v=可得乙车所用时间:t乙=16s,两车所用的时间差t=t甲t乙=40s16s=24s答:(1)甲车的速度v甲为0.5m/s;(2)两车所用的时间差t为24s22如图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哑铃在30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求:
29、(1)哑铃的重力G(2)哑铃所受的合力大小F合及方向【考点】重力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1)根据G=mg即可求出哑铃的重力;(2)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一致【解答】解:(1)哑铃的重力:G=mg=2kg×9.8N/kg=19.6N;(2)哑铃在30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竖直向上的30N的拉力作用和竖直向下19.6N的重力作用;故哑铃所受合力的大小:F合=FG=30N19.6N=10.4N,方向竖直向上答:(1)哑铃的重力为19.6N;(2)哑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10.4N,方向竖直向上23某电动小车的重力为20牛,在平直路面上
30、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小车重力的0.2倍,如果小车在10秒内匀速行驶了20米求:(1)动力对小车做的功W(2)动力对小车做的功率P【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动力F=0.2G,根据W=Fs求出牵引力做的功;(2)知道时间,利用P=求出功率【解答】解:(1)因为小车匀速行驶,则动力:F=f=0.2G=0.2×20N=4N; 动力做的功:W=Fs=4N×2m=80J; (2)动力对小车做的功率:P=8W答:(1)动力对小车做的功为80J;(2)动力对小车做的功率为8W五、实验题(共26分)24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
31、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先对测力计进行调零,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的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彼此平衡;分析图可知探究二力平衡实验;当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当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二力是否共线时,应该保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先对测力计进行调零;
32、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故答案为:二力平衡条件;调零;相同;相反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把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在透镜两侧标出焦点的位置固定凸透镜、点然蜡烛,使烛焰的、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某一位置不动,使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由靠近透镜处向远处慢慢移动,看到光屏上成像后,再将光屏前后微调,其目的是找到清晰的像(3)寻找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将凸
33、透镜放置在图中50厘米处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中020厘米刻度线之间5个不同位置时,可以将光屏放置在图中刻度线的范围为60cm70cm厘米,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继续寻找凸透镜成像规律,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当点然的蜡烛放在图中3040厘米刻度线之间5个不同位置时(不包括30厘米和 40厘米位置),可以将光屏放置在70厘米刻度线的地方找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此时的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3)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4)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解答】解:(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听评课记录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4.3 因式分解 14.3.1 提公因式法听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整式》听评课记录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1《平方差公式》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7.4《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民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第八课依法治国第3-4喜中有忧我们共同的责任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巴西》听课评课记录
- 铝合金窗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 一年级英语听评课记录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空白离婚协议书
- 校长在行政会上总结讲话结合新课标精神给学校管理提出3点建议
-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快递行业无人机物流运输合同范本及法规遵循3篇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2025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地下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低密度聚乙烯(LDPE)行业需求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