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粗字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洗濯(zhuó) 丰硕(shuò) 地窖(jiào) 心旷(kuàn)神怡B诅(z)咒 奢(sh)望 沉甸甸(diàn) 猝(cù)然长逝C玷(zhn)污 泯(mn)灭 厄(è)运 险象迭(dié)生D贪婪(lán) 落难(nàn) 论语(lún) 碌碌(lù)终生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改斜归正 茫无涯际 随机应变 患得患失B绝处缝生 大声

2、急呼 各具风韵 多愁善感C不屑置辨 天灾人祸 获益非浅 异国他乡D漫不经心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阴晴圆缺3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A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C天实在是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D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4下列各项语句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理想一文中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B行道树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是在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

3、健康而忧愁。C第一次真好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经历总是失败的。D我的信念中“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说“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是因为居里夫人潜心学业,没有虚度年华。5如果批评一个偶尔不守纪律的同学,你认为下面哪句最能被这个同学接受? A你这样做确实影响很坏!B你这样做影响不太好吧!C难道你这样做影响就好吗?D你这样做简直“太好”了!6下列方框中依次填入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A , , , ? B 。 ? , ?C , , ? ? D 。 ,

4、 ? 。7下面句子表达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A王老师正在理发。B老师让你明天下午3点前去会议室开会。C我班和他们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昨天的庆祝活动。D做任何事情都不只有一种途径和方法。8填空简答。(1)名句填空。_,隔江犹唱后庭花。一水护田将绿绕,_。(2)孔子是我国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_,字_,是_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记录_的书。(3)有记者问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1997年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李光耀答道:“1998。”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_(4)用准确的语言对下列等式加以表述。(96)÷3=?_二、阅读理解(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5、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学而不思则罔_ (2)是知也_(3)人不知而不愠_ (4)诲女知之乎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_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_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

6、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二)一棵树(节选)我说的一棵树,不是指森林、小树林、树丛,也不是指一排排街道绿化树中的某一棵树,而是指旷野山梁上孤独长着的一棵树。它离群索居,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不知什么原因,是同类抛弃了它,还是它自己逃离了群体?反正上帝在造就它时,便已安排了它必然

7、孤独的命运。这样的一棵树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着时,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过之后,必然会铭记永生。二十年前登华山,见到东峰顶上长着的一棵华山松。二十年后,登山游玩的一切细节渐次模糊,惟这棵树镌刻于脑际,如我保存着的在它身旁拍摄的黑白照片一样清晰。这是与遍布华山的华山松绝不雷同的一棵华山松。以华山命名的这种松树,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挺拔伟岸的躯干。沟涧里,山坡上,满是棵棵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茏苍郁的树冠,竭力向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充满了一种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有的奋进向上的精神。是的,在密密匝匝的林木中,谁想得到多一点的阳光雨露,谁就得这么端直地向上长,再向上长,

8、一点不敢歪斜了身躯。所以,满沟满坡的华山松,都让自己立得端正,站得挺直,最后都长成了栋梁之材。东峰顶上的那棵却截然不同显而易见,它是从石缝中硬挣出来的。一出世,便挣脱了压力,获得一个广阔的天地,无拘无束,一味地自由放任,伸胳膊蹬腿。故而,那身躯就失去了华山松特有的端庄挺拔,从最底部起就分枝杈,歪歪扭扭,曲曲弯弯。偌大的峰顶上,只它一棵树木,无须跟同类抢阳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似乎是上天过于对它宠爱,太少了约束,太多了放任,其结果造就了这么一棵不端不正的华山松,虽居位优越,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初次见它,不由不拿它与满涧满坡的同类相比,生出一番深远的遗憾。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离群索居

9、:_伟岸:_2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绘“一棵树”孤独的句子,并写在横线上。_3让作者难忘的华山东峰顶上那株华山松的外形特征:_,形成这种外形特征的原因是:_4作者赞美的华山松奋进向上的精神表现在:_5结合人生,简要谈谈你对“一棵树”的认识:_(三)明媚的三月三日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亮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

10、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抵御冰雪的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惊悸和疑惑当然是有的,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

11、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

12、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

13、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字母依次填入括号内。 A虔诚 B侥幸 C真诚 D庆幸2第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答:_3第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谜:_底:_4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5

14、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粗词“芬芳”的意思。芬芳:_。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似无情的刀,却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B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C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三、作文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许多情况下这种“靠”往往是靠不住的,请以“靠”为话题,结合自身经历体会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C 2D 3D 4C 5B 6A 7D8(1)商女不知亡国恨 两山排闼送青来 (2)春秋 丘 仲尼 儒 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3)平稳过渡,持续发展。 (4)9减去6的差再除以3,商是多少?二、阅读理解(一)1(1)迷惑 (2)通“智”,聪明 (3)生气 发怒 (4)教导2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3关于学习方法,“感受”略 4D 5D(二)1(1)离开同类而孤独地生活。 (2)树干高大。2它离群索居,没有左邻右舍,无依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3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