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诊 四四 诊诊 鹤壁市中医院鹤壁市中医院 康复科康复科 宋俊建宋俊建第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一、四诊 概述概述 诊法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望、闻、问、切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是判断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对疾,对疾病当前的病当前的病理本质病理本质作出作出判断判断,辨识,辨识(bin sh)为完整证名的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诊断思维过程第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
2、四-诊概述(i sh) “四诊四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望:神、色、形、态及局部望诊望:神、色、形、态及局部望诊 闻:听觉闻:听觉(tngju)(tngju)、嗅觉、嗅觉 问:询问病情与病史问:询问病情与病史 切:脉诊与其他按诊方法切:脉诊与其他按诊方法 症状与体征: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不适应的感觉症状:主观不适应的感觉 体征:客观检测出的异常征象体征:客观检测出的异常征象 二者常合称为广义二者常合称为广义“症状症状”,简称,简称“症症”第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一)望诊(wn zhn) 望诊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shnsh)(shnsh)形
3、态、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审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察,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种方法 望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望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包括: :全身望诊、局部望诊全身望诊、局部望诊第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望诊(wn zhn) 望神 望色 望形 望态第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几个(j )概念:望神神狭义(xiy):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bngqng)的方法 望神应包括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具体有: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
4、表现第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精气神生命(shngmng)之主宰生命(shngmng)之基础生命之动力第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望神的分类(fn li): 失 神少 神假 神得 神第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概念:概念: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表现:表现: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意义:意义: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多为健康的表现,即使有病,也易康复。 望神 得神(d shn) 第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概念:概念:即“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表现: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
5、言,动作迟缓。 意义:意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 望神 少神 第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概念:概念:即无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 。表现: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已脱。 意义:意义: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衰减,属病重。 望神 失神(shshn) 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概念:概念:是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临终前的预兆 。 表现:表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
6、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意义:意义:是重病临终前的表现, 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 望神 假神 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观察病人面部(min b)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 皮肤颜色:面部颜色属血、属阴,反映了血液盛衰和运行的情况(qngkung)。在病理状态下,则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 皮肤光泽(gungz):面部光泽(gungz)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望面
7、色(mins) 原理原理 1. 1.面部的血脉丰富,为脏腑气血之所荣面部的血脉丰富,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内经内经说: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而走空窍。”所以望面色就可以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所以望面色就可以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 2.2.面部与脏腑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可以反映在面色。面部与脏腑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可以反映在面色。故通过望面色就可以了解内脏的病变故通过望面色就可以了解内脏的病变 色与泽的意义色与泽的意义 1. 1.面部颜色: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面部颜色: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ynxng)(ynxng)情况,判断疾病情况,判
8、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的性质和部位 2.2.面部光泽: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面部光泽: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第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常色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中国人多表现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第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病色病色:指疾病时的面部色泽。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 。 。 第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主病:寒证、气滞、血瘀、疼痛(tngtng)、惊风面色(mins)青或青黑,属寒证、气滞、血瘀突见面色(mins)青灰、口唇青紫,属心阳暴脱、心血瘀阻证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山根)色青,属惊风或欲作惊风第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
9、页。四-诊山根(shngn)色青口唇青紫(qngz)山根(shngn)色青第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主病:热证、戴阳证满面通红(tnghng,又tnghng),属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chohng),属虚热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时而(sh r)泛红如妆、游移不定,属戴阳证第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虚热(x r)图例1虚热(x r)图例2第二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戴阳证图例(tl)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赤色赤色(ch s)(ch s):主热:主热证证 1. 满面(mn min)通红:实热证3.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 移不定(bdng)者,属戴阳证。 (
10、见于假神)2. 两颧潮红 :虚热证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黄色黄色(hungs)(hungs):主脾虚、湿:主脾虚、湿证证_ _ 2.面黄虚浮(xf)属脾虚湿蕴 1.面色萎黄(wi hun),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3.黄疸(hungdn):面目一身俱黄阳黄:面黄鲜明如橘皮,湿热为患阴黄:面黄晦暗(hu n)如烟熏,寒湿为患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白色(bis):主虚证、寒证、失血1.面色淡白主气虚(qx)、血虚或失血 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2. 面白虚浮(xf):属阳虚证;或阳虚水泛 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黑色:主
11、肾虚(shn x)、痛证、水饮、瘀血 1.面黑干焦,多属肾阴虚 2.面黑暗(hi n)淡或黧黑,多属肾阳虚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3.眼眶(ynkung)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望形态是通过观察病人形体和姿态进行诊断(zhndun)的方法。 望形体望姿态望形态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望形体(xngt)即观察(gunch)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形体强弱形体胖瘦体质形态望形体第三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体强:即体质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同时精力充沛,食欲旺盛。说
12、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 体弱:即体质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同时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体胖: 其体形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 “肥人湿多” 体瘦:其体形特点是头长形,颈 细长,肩狭窄,胸狭平坦,大腹瘦瘪,体形瘦长。“瘦人多火”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阴脏人:体型偏于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喜热恶寒,大便多溏。患病后易从阴化寒,阴寒湿内停。阳脏人:体型偏于瘦长,头
13、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喜凉恶热,大便多燥。患病后易从阳化热,伤阴伤津。平脏人:体形介于前两者之间。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即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肢体(zht)的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动静姿态衰惫姿态异常动作望姿态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凡动者、强者、仰者、伸者 多属阳证、热证、实证(shzhng)凡静者、弱者、俯者、屈者 多属阴证、寒证、虚证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如手足软弱无力,行动(xngdng)不灵而无痛,是痿证,多由阳明湿热或脾胃气虚,或肝肾不足所致。 如唇、睑、指、趾颤动,多为动风先兆(xinzho),或血
14、虚生风证。如卒然昏倒,不省人事(b xng rn sh),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属中风。如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多见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等。如坐而仰首,常见于哮病、肺胀、气胸、痰饮停肺等。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头颅(tul)囟门(xnmn)头发(tu fa)望头面望头部望面部头大、头小、方颅囟填、囟陷、解颅发黄、发白、脱发面形异常特殊面容面肿腮肿面削颧耸口眼喎斜惊怖貌苦笑貌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头大解颅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头发(tu fa)稀少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头发(tu fa)直立第四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斑 秃第四十
15、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面 肿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痄 腮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发 颐:为阳明(yn mn)热毒上攻所致。 抱头火丹(hu dn)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望舌 望舌,又称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tnggu)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 舌诊主要包括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质舌苔(shti) 舌下络脉(lu mi)舌系带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诊舌诊 脏腑脏腑(zngf)病变反映于舌面病变反映于舌面第四十七页,共一
16、百五十八页。四-诊肾 肝胆(gndn) 心肺(xn fi) 脾胃(pwi)舌根舌中舌边舌边舌尖 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诊舌诊 望舌质望舌质(望舌体神、色、形、态)(望舌体神、色、形、态)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反映脏腑虚实,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反映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气血盛衰 望舌苔望舌苔(shti)(shti) (望苔质和苔色)(望苔质和苔色)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一层苔状物。反映病邪深浅,胃气舌苔是舌体上附着一层苔状物。反映病邪深浅,胃气盛衰盛衰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要注意光线、饮食、药品(yopn)、口腔等的影响。第五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
17、-诊1、体位(t wi)和伸舌姿势患者:体位坐位(zu wi)、仰卧位、面向光源。 姿势自然、舌尖略向下,平展两侧。医生:体位坐位、站立位。 姿势俯视,应迅速、准确,避免让患者伸舌过久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2、望舌顺序(shnx)先看舌尖舌中舌边舌根先看舌质,再察舌苔(shti),分析合参。 扪舌、摸舌、刮舌与揩舌: 探察舌面润燥,舌苔松腐与坚敛、有根无根。询问: 了解舌的亦常感觉,排外染苔。闻诊: 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语言是否流畅。3、四诊合参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舌象特征舌象特征(tzhng)(tzhng):舌体柔软
18、灵活,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苔质干湿适中正常舌象简称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淡红舌,薄白薄白苔苔”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提示提示脏腑机能正常,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胃气旺盛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青紫舌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光滑、齿痕、重舌、舌衄、舌痈、舌疔、舌疮、舌菌、舌下络脉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舌纵、舌麻痹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神荣润、灵活。舌色淡红。舌形大
19、小(dxio)适中,柔软。舌态活动自如。苔质薄,均匀(jnyn); 润,干湿适中。苔色白。简称:“” 。舌 质舌 苔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qin dn)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 【主病】【分型】淡白光莹(un yn),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亏。 淡白湿润(shrn),而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证。 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亏。 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六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shnzh)呈
20、鲜红色,称为呈鲜红色,称为。 【主病】【分型】 若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li wn)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 若舌鲜红而起芒刺(mn c),或兼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 主热证。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较红舌更深较红舌更深(n shn)的红色,称为的红色,称为。 【主病主病】【分型分型】在内伤在内伤(nishng)杂病,若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是阴虚火旺。杂病,若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是阴虚火旺。有外感(wign)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
21、若舌绛或有红点、芒刺,为温病热入营血。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寒证:淡白舌淡青(dnqng)舌淡紫舌青紫舌【主病】【分型】热证:红绛舌绛紫(jingz)舌紫暗舌青紫舌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有寒、热之分。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七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颜色(yns):深浅正常虚证、寒证热证因寒、热、气滞导致瘀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是舌质纹理粗糙,形色是舌质纹理粗糙,形色(xn s)坚敛苍老,不论苔色
22、如何,都属实证。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都属实证。是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是舌质纹理细腻,形色(xn s)浮胖娇嫩,一般都属虚证。浮胖娇嫩,一般都属虚证。 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者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者(shn zh)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舌体瘦小舌体瘦小(shuxio)而薄,称为而薄,称为。舌体比正常舌大,伸舌满口舌体比正常舌大,伸舌满口(mn ku),称为,称为。【主病及分型】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属脾肾阳虚,积水停饮。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属脾肾阳虚,积水停饮。舌淡红或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舌淡红或红而胖大
23、,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舌鲜红而肿胀,甚者伴有疼痛,为心脾有热。舌鲜红而肿胀,甚者伴有疼痛,为心脾有热。舌紫而肿胀,多为素善饮酒,又病温热。舌紫而肿胀,多为素善饮酒,又病温热。舌肿胀而青紫晦暗,多因中毒而致血液凝滞。舌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舌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舌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舌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是指鼓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是
24、指鼓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主病及分型】无论红点、黑点和白点,皆因热毒炽盛无论红点、黑点和白点,皆因热毒炽盛(chshng),深入血分之故。,深入血分之故。红点多主温毒入血;或热毒乘心;或湿热红点多主温毒入血;或热毒乘心;或湿热(sh r)蕴于血分。蕴于血分。白点多是脾胃气虚而热毒攻冲,是将糜烂之兆。舌生芒刺,总属邪热亢盛。舌生芒刺,总属邪热亢盛。绛舌无苔而生芒刺者,则是热入营血,阴分已伤。绛舌无苔而生芒刺者,则是热入营血,阴分已伤。 此外,邪热的轻重与点刺的数量成正比;根据芒刺出现的部位,还可此外,邪热的轻重与点刺的数量成正比;根据芒刺出现的部位,还可分辨热在何脏。分辨热在何脏。
25、如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为胃肠热盛。如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为胃肠热盛。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八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面上有多少舌面上有多少(dusho)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称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称。【主病主病】【分型分型】淡白舌而有裂纹淡白舌而有裂纹(li wn),多是血虚不润。,多是血虚不润。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则属脾虚湿侵。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者,则属脾虚湿侵。热
26、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红绛舌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虚液涸。 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主病】胃阴枯竭(kji)、胃气大伤。不论何种舌色,皆属胃气将绝的危候。 【分型】淡白而光莹,是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淡白而光莹,是脾胃损伤,气血两亏已极。红绛而光莹,是水涸火炎,胃肾阴液枯竭。红绛而光莹,是水涸火炎,胃肾阴液枯竭。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第九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体边缘
27、见牙齿的痕迹,称为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chn wi)或或。常与常与胖大舌胖大舌同见。同见。【主病】水湿(shu sh)泛滥。 【分型】淡白而湿润淡白而湿润(shrn),则属寒湿壅盛,则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体板硬强直舌体板硬强直(qingzh),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称为,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称为。【分型】【主病】热入心包热入心包(xnbo);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或中风先兆。因热盛者,舌质多见深红。因痰浊者,多舌胖而有厚
28、腻苔。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体软弱,无力屈伸舌体软弱,无力屈伸(q shn),痿废不灵,称为,痿废不灵,称为。【分型】【主病】气血(q xu)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已极。久病舌淡而痿,多是气血(q xu)俱虚。新病舌干红而痿,是热灼津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 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chn wi)。【分型】【主病】虚损虚损(x sn)、动风。、动风。久病舌颤,蠕蠕微动,多属气血两虚或阳虚。久病舌颤,蠕蠕微动,多属气血两虚或阳
29、虚。外感热病见之,且习习煽动者,多属热极生风,或见于酒毒外感热病见之,且习习煽动者,多属热极生风,或见于酒毒病人。病人。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体偏于一侧,称舌体偏于一侧,称“”。【分型】【主病】中风(zhng fng)或中风(zhng fng)先兆。 舌紫红势急者,多为肝风发痉 。舌淡红势缓者,多为中风偏枯 。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舌伸出口外者为舌伸出口外者为“”;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掉动不停,叫作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掉动不停,叫作。【分型】【主病】二者皆因心、脾二经有热所致二者皆因心、脾二经有
30、热所致(su zh)。吐舌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往往全舌色紫。吐舌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往往全舌色紫。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全。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全。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颜色(yns):深浅热证正常、虚证、寒证寒极、热极第一百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分型】【主病】主表证、寒证。 里寒证或寒湿(hn sh)证 。正常正常(zhngchng);或表证;或表证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如积粉苔、糙裂苔 。 外感凉燥;气津两伤。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分型】【主病】主里证、热证。 湿重于热湿
31、重于热 。热重热轻热结里热实证;胃肠热结,可下之证 。外感风热;阴虚内热。外感风热;阴虚内热。深黄而粘腻 热重于湿。湿热蕴结;痰热;食积化热。胃肠热结,腑气不通(不可下)。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分型】【主病】阳虚(yn x)寒盛,痰湿内停热极伤阴,津液(jny)枯竭灰苔,灰即浅黑色 ;黑苔,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疫病严重阶段。热极伤阴,津液枯竭; 阳虚寒盛,痰湿内停。由黄苔转为黑苔黑如烟煤焦黑而干裂舌质红绛由白苔转为灰黑苔黑如淡墨滑润多津舌质淡白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32、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临床意义】薄苔透过舌苔能隐约(ynyu)的看到舌质;厚苔透过舌苔不能隐约的看到舌质; 以是否见底为划分标准。薄在表、厚在里。薄在表、厚在里。【舌象特征(tzhng)】由薄变厚,提示病进;由薄变厚,提示病进;由厚渐薄,复生新苔,提示病退,胃气渐复;由厚渐薄,复生新苔,提示病退,胃气渐复;厚苔骤然剥脱不长新苔,提示病重,胃气大伤。厚苔骤然剥脱不长新苔,提示病重,胃气大伤。 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临床意义】【舌象特征(tzhng)】润苔舌面润泽(rnz)有津;滑苔舌苔水分过多;燥苔舌苔干燥少津;糙苔舌苔粗糙如沙
33、石。润苔正常、病中津液未伤;滑苔阳虚、痰饮水湿内停; 燥苔热盛伤津(舌红苔黄干燥); 气化失司(舌淡苔白干燥); 糙苔热灼津伤之重证。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临床意义】【舌象特征(tzhng)】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rngh)成片, 紧贴于舌面, 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脱落;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腐渣堆铺舌面, 揩之可去, 刮之易脱落。腻苔多因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 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证; 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 多见于痰热、湿热、食积化热证。察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
34、-诊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临床意义】【舌象特征(tzhng)】剥 苔全舌剥落,光洁如镜为“光剥苔”; 部分(b fen)剥落,剥处无苔为“花剥苔” ;类剥苔剥落处仍有新苔或乳头可见。光剥苔,舌绛胃肾阴液枯竭 ; 舌淡气血亏虚;花剥苔,周围有薄苔气阴两虚; 周围有腻、滑苔湿浊未化;类剥苔久病气血不续。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临床意义】【舌象特征(tzhng)】有根苔舌苔坚敛着实,紧贴(jn ti)舌面,刮之难去 ;无根苔舌苔不着实,似浮涂舌上,刮之即去 。苔有根而薄正常苔,胃气旺盛; 而厚邪气较盛,但正气未衰;无根苔,不论厚
35、薄正气衰竭,胃气大伤。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二)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闻诊是通过听声音(shngyn)(shngyn)和嗅气味用以来诊断疾病和嗅气味用以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的方法 内容: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内容: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原理:由于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原理:由于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产生的,所以通过声音与嗅气味的异常变化便可诊察病情产生的,所以通过声音与嗅气味的异常变化便可诊察病情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问诊问诊 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
36、目的地询问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关的情况(qngkung),以诊察疾病的方法,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问诊的问诊的内容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询问之时,应根据就诊对象,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询问之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地进行询问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张景岳张景岳十问歌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
37、四问便,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tinhu)(tinhu)麻疹全占验。麻疹全占验。”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问 寒 热1.概念(ginin)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f r)的感觉。寒怕冷恶风( fn):遇风觉冷,避之可缓恶寒:无风怕冷,得温不解畏寒:经常怕冷,得温可解热发热体温升高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2.寒热的产生机理
38、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寒热的临床表现1 恶寒发热 2 但寒不热 3 但热不寒4 寒热往来 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3.1 恶寒(w hn)发热 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体温(twn)升高。 临床意义:见于(jiny)外感表证。病机: 邪袭肌表卫阳被遏,失煦恶寒腠理闭塞卫阳失宣,内郁发热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分型: 外邪袭表,影响卫阳温分肉的功能。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外感寒邪所致; 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热邪所致; 发热轻,恶风自汗太阳中风证 ,外感风邪所致。 表证寒热的轻重,除与感受外邪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感邪轻重关系密切。一般而言 ,病邪轻者,则恶寒
39、发热俱轻;病邪重者,则恶寒发热俱重。 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3.2 但寒不热 概念:病人(bngrn)但感畏寒而无发热。 临床意义:见于(jiny)里寒证 。病机: 素体阳虚(yn x),不能温煦肌表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 分型: 畏寒久病体弱畏寒,脉沉迟无力者 ,属虚寒证。 是因久病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表所致。 新病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者,属实寒证。 是因寒邪直接侵入体内,损伤脏腑或其他局部阳气所致。 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3.3 但热不寒 概念:病人(bngrn)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 。 临床意义:见于(jiny)里热证 。病机: 分
40、型: 阳盛或阴虚(yn x)。壮热【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 潮热【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 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 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温病)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 (见于阴虚证) 【分型】【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 【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 微热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3.4 寒热(hnr)往来 概念
41、:指恶寒与发热交替(jiot)发作 。 分型: 发无定时寒热(hnr)往来发有定时寒热往来【概念】指病人时冷时热,一日发作多次,无时间规律 【意义】见于半表半里证【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邪正相争,相持不下, 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概念】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 二、三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 【意义】常见于疟疾 【病机】由于疟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 寒,出与阳争则热,故寒战与高热交替出现,休作有时。 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问 汗1.概念(ginin)及机理2.汗的临床表现1 表证辩
42、汗 2 里证辩汗 3 局部(jb)汗出 素问阴阳(yn yn)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是由津液所化。 表证有汗表证无汗里证有汗里证无汗自汗盗汗战汗绝汗头汗半身汗出手足心汗心胸汗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2.1 表证辩汗 在疾病过程中,尤其对外感病人,询问汗的有无,是判断感受外邪(wi xi)的性质和卫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多属外感风邪(fn xi)所致的中风表虚证;多属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shnghn)表实证; 或为外感风热所致的表热证;外邪入里,成为里热证,或因其他原因导致里热炽盛,阳气过亢多因阳气不足,蒸化无力, 或为津血亏耗,生化乏
43、源所致 表证有汗表证无汗里证有汗里证无汗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2.2 里证辩汗 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hu dng)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 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cho r)、颧红等症,属阴虚。 绝汗:病人津液(jny)大泄,大汗不止,见于重病、危证病人。 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细数疾亡阴证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阳证战汗: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汗出热不退,脉来疾急邪盛正衰疾病发展的转折点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2.3 局部(jb)汗出 头汗: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
44、为“但头汗出”。多因上焦(shngjio)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 半身汗出: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另一侧则经常无汗者。属患侧(无汗一侧)经络(jnglu)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 手足心汗:即病人手足心出汗较多。其原因多与脾胃有关。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手足心汗出。 心胸汗出: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多见于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四)切诊(四)切诊(qi zhn)(qi zhn)切诊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
45、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 切脉以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切脉以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成为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成为反
46、映反映(fnyng)(fnyng)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寸口诊法寸口诊法“寸口寸口”及及“寸、关、尺寸、关、尺”的概念的概念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桡后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现象,茎突(桡后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现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zhnch)(zhnch)方方法法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高骨内侧下方为关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高骨内侧下方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
47、。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候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寸口分候脏腑寸口分候脏腑难经难经 左手左手:心、:心、 肝、肝、 肾肾 小肠、胆、小肠、胆、 膀胱膀胱 右手右手:肺、:肺、 脾、脾、 肾肾 大肠、胃、大肠、胃、 命门命门诊脉方法诊脉方法1 1、体位、体位 病人的体位是正坐或仰卧病人的体位是正坐或仰卧(yn w)(yn w),腕关节下垫一,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松软的脉枕 2 2、平臂、平臂 无论正坐或仰卧位,前臂应自然平展,与心脏置于无论正坐或仰卧位,
48、前臂应自然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3 3、时间、时间 诊脉最理想的时间是清晨,实则不必为拘,随时可诊脉最理想的时间是清晨,实则不必为拘,随时可诊诊 脉诊脉诊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4.4.指法指法(1 1)布指)布指 交叉取脉:即医生以左手诊病人右手的脉,右手诊左手的脉 中指定(zhdng)关:即先用中指在高骨内侧下方定关位,再以食指在关前定寸位,以无名指在关后定尺位 指目触脉:三指微曲弓形,使指端齐平,触脉,疏密适当脉诊脉诊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脉诊脉诊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寸口寸口(cnku)
49、诊法:寸关尺定位诊法:寸关尺定位脉诊脉诊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2 2)指力指法)指力指法 轻手循之曰轻手循之曰“举举”(即用较轻的力触(即用较轻的力触按至皮肤),称为按至皮肤),称为“举法举法”,又称,又称“浮取浮取”、“轻取轻取” ” 重手取之曰重手取之曰“按按”(即用较重的力触(即用较重的力触按至筋骨),称为按至筋骨),称为“按法按法”,又称,又称“沉沉取取”、“重取重取” ” 不轻不重,委曲不轻不重,委曲(wiq)(wiq)求之曰求之曰“寻寻”(即用不轻不重的触按至肌肉),称(即用不轻不重的触按至肌肉),称为为“寻法寻法”,又称,又称“中取中取”脉诊脉诊第一百三十六页
50、,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正常脉象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又称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平脉、常脉 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45至,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至,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力。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 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斜飞脉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反关脉。此属于挠。此属于挠动脉动脉(dngmi)(dngmi)
51、解剖位置的变异,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不属于病脉第一百三十七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常见病脉常见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称病理脉象,简称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称病理脉象,简称“病脉病脉” 由于对脉象感觉和体会的差异,历代由于对脉象感觉和体会的差异,历代(ldi)(ldi)医家对脉象医家对脉象的分类及命名亦有所不同。近代临床常分为的分类及命名亦有所不同。近代临床常分为2828种种 1. 1.浮脉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浮在皮毛,如水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脉位浮浅。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脉位浮浅。 主病:表证主病:表证
52、第一百三十八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沉脉沉脉脉象:轻取脉象:轻取(qngq)(qngq)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行筋骨,如水投石。为脉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行筋骨,如水投石。为脉位深沉位深沉主病:里证。主病:里证。迟脉迟脉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数脉数脉脉象:脉来急促,一息五到六至(不及七至)。脉率较正常为快脉象:脉来急促,一息五到六至(不及七至)。脉率较正常为快 主病:热证。亦见于里虚主病:热证。亦见于里虚第一百三十九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53、虚脉虚脉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松软。为脉紧张度减弱,脉管充盈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松软。为脉紧张度减弱,脉管充盈度不足度不足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实脉实脉脉象:三部脉充实有力。实脉是有力脉的总称。脉管宽大,脉搏力强脉象:三部脉充实有力。实脉是有力脉的总称。脉管宽大,脉搏力强 主病:主病: 实证实证滑脉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正气盛而血管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正气盛而血管(xugun)(xugun)张力小,弹性大。)张力小,弹性大。)主病:主病: 主主痰饮,食滞,实热痰饮,食滞,实热 第一百四十页,
54、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涩脉涩脉脉象:脉形细而迟,往来脉象:脉形细而迟,往来(wngli)(wngli)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 主病:气滞血瘀、痰食内停、精伤血少主病:气滞血瘀、痰食内停、精伤血少细脉细脉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脉道狭小,应指起落明显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脉道狭小,应指起落明显 主病:主病:诸虚劳损诸虚劳损,湿病,湿病弦脉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脉道较硬,直起直落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脉道较硬,直起直落 主病:肝胆病,疼痛,痰饮主病:肝胆病,疼痛,痰饮第一百四十一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二、八纲 八纲
55、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综合分析,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qin ru)、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纲第一百四十二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疾病的表现尽管复杂(fz),但基本都可归纳八纲之中 疾病总的类别,有阴证、阳证两大类 病位的深浅,可分在表在里 阴阳的偏盛,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阳虚或阴盛则为寒证 邪正的盛衰,邪气盛的叫实证,正气衰的叫虚证第一百四十三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运用八纲辨证的顺序: 先辨别病变部位(表里) 再分清病情性质(寒热) 再分辨(fnbin)邪正盛衰(虚实) 最后用阴阳来概括病的类别第一百四十四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一)表里(bio l) 表里(bio l)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皮毛、肌腠、浅表经络-为表 脏腑、气血、骨髓、体内经络-为里第一百四十五页,共一百五十八页。四-诊 1.表证: 六淫外邪侵犯人体肌表而产生(chnshng)的证候,多见于外感初起阶段 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表现:发热、恶寒(风)、苔薄白、脉浮。“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第一百四十六页,共一百五十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实习报告模板集锦七篇
- 大一学期总结三篇
- 安检员工作总结
- 运营管理职业规划
- 投标企业诚信承诺书锦集7篇
- 识字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 外贸公司的实习报告锦集六篇
- 初三班教学工作总结
- 茶花女经典小说读后有感5篇
- 建团百年光辉的历程主题团课观后感例文8篇
- 香烟过滤嘴问题论文
- 中学生主题班会课题: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
- 花卉 宿根花卉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纸(可打印编辑)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试卷+答案)
- 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制)
- 计算机图形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理工大学
- GMP认证药厂固体车间及中药材提取车间平面图
- 低血糖的识别和处置
- 博后年度考核个人总结8篇
- 2023年中国生殖健康行业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