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2.了解单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准确的,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3.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一、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3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2.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待水沸腾后,拿着长柄勺子靠近壶嘴,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答:壶嘴附近有大量的“白气”产生,勺子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

2、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师点拨】1.现实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较常见.其实,除水以外,所有物质均有三态,而且相互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只是不常见而已.2.发生物态变化时通常都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跟踪训练】下列过程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B)A.冰棒含在嘴里化了B.酒精与水混合后得到一种液体C.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D.钢变成“钢水”二、温度和温度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4、5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 ,把0 和100 之间划分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度.2.-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3.要准确地判断和

3、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4.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3个杯子分别盛有冷水、温水和热水.一只手接触冷水,另一只手接触热水,过一会儿,两只手同时插入温水中,感受一下,两只手的感觉是一样的吗?说明什么问题?答:不一样;说明仅凭感觉器官去判断温度的高低不准确.2.如图所示,取一个带塞玻璃瓶(如注射用青霉素瓶)和一根透明细塑料管(如细饮料吸管),在瓶中装满水(在水中滴两滴红色墨水),将细管插入塞中并使细管中的水略高出瓶口,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将玻璃瓶放入温度更高的热水中,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液面高度的不同,

4、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答: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液面会继续上升;说明物体的温度不同;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师点拨】1.在制备简易温度计时,透明塑料管越细越好,能更好地观察到液面的变化;在玻璃瓶的水中加入红墨水,可以方便观察到液面的变化.2.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每一等份都表示着相同的温度,在0 以上每上升一小格即增加1 ,0 以下每往下数一小格即下降1 ,为负数.3.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另外也有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工作的.【跟踪训练】1.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D)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B.把

5、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C.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些D.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2.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三、温度计的使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页,完成下列填空:1.使用温度计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物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小组讨论】如图所示,观察如下使用温度计的操作,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教师点拨】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

6、,认清它的分度值;“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若将玻璃泡接触容器的底或壁,温度计将显示的是容器本身的温度;视线若在液柱的上表面以上或以下,读取的数值将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跟踪训练】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C.图乙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2,水的温度是87.四、体温计【自主预习】阅

7、读课本第7页,完成下列填空:1.体温计的量程是35 42 ,分度值是0.1 .2.体温计的玻璃泡前面有细弯管,这种结构使体温计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3.每次使用前,体温计需要甩动,使玻璃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小组讨论】1.取一支体温计,认识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答:35 42 、0.1 .2.将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同时放入一杯温水中(37 左右),待示数稳定后读数并记录,将它们取出过两分钟后再次读数,比较它们的示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体温计示数较高;实验室用温度计拿出后示数下降,而体温计拿出几分钟后示数保持不变,因为体温计有一缩口结构.【教师点拨】体温计与常用

8、温度计的区别表现在: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不同;结构不同.【跟踪训练】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读数时看到的是水银柱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6.5,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先甩一下,使管内的液体回到35 以下.第2节熔化与凝固1.知道物质熔化的规律、图像,了解晶体、非晶体的概念,知道熔化需要吸热.2.知道物质凝固的规律、图像,知道凝固需要放热.一、熔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912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9、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晶体.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非晶体.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小组讨论】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问题:取适量的碎冰和石蜡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如图所示.(1)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变化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些不同能否将物质进行分类?答: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可以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冰和石蜡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若冰和石蜡在刚开始熔化后,停止给它

10、们加热,此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现象,你能分析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遵循怎样的规律呢?答:需要加热;不再熔化;物体在熔化时,要持续加热.(3)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标出各个时刻所记的物质的温度(坐标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像.分析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有什么不同?答:冰的熔化图像有一横向平线,石蜡的熔化图像没有.【教师点拨】1.做熔化实验时,将有碎冰或石蜡的试管放到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将试管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目的是使受热物体尽可能均匀地缓慢地受热,从而能够得出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做水浴法,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另外,实

11、验时还应注意酒精灯的安全使用.2.晶体熔化需经历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三个状态的过程;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3.用图像法描述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非常直观,在各门科学中应用非常广泛.【跟踪训练】1.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丙(1)该实验装置应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安装,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2)图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温度不变并且吸收(填“吸收”或“放出

12、”)热量,说明海波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0 min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降低(填“升高”或“降低”).二、凝固【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3、1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3.非晶体

13、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4.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其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北方冬天储存白菜,人们常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请问原理是什么?答: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得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教师点拨】1.同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互为逆过程.因此,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则晶体凝固需要放热,且温度也不变.2.晶体凝固放热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跟踪训练】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D)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

14、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第3节汽化与液化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3.了解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沸腾【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1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3.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它的温度却保持不变(填“升高”或“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小组讨论】1.取温度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铁架台、水,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实验器材.实验时自水温90 开始每隔一分钟

15、记录温度,并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1)请根据记录的温度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答:图略.(2)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现象?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3)若水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烧杯中的水还能保持原来的沸腾现象吗?这说明什么?答:不能;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4)你所测到的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这个温度是否变化?答:略;不变.2.请根据下面表格中的“一些物质的沸点”说明为什么测量沸水的温度时,用水银温度计而不是酒精温度计.一些物质的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物质(液态)沸点t/物质(液态)沸点t/物质(液态)沸点t/氦-269乙酸35萘218氢-253酒精78亚麻仁

16、油287氮-196水100汞357氧-183甲苯111铅1740氨-33煤油150铁2750答:水银的沸点是357 ,酒精的沸点是78 ,沸水的温度是100 ,所以应选用水银温度计.3.如图所示,使烧瓶中的水沸腾,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水重新沸腾;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教师点拨】1.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实验中通常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水的初温;减小水量;加大酒精灯的火焰;加盖纸盖.2.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验中测得的液体沸点偏离100 ,这主要是由于实验时的大气压不是标准

17、大气压导致的;另外水质不纯对沸点也有影响.【跟踪训练】1.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C)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蒸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二、蒸发【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只在液体表面(填“液体内部和表面”或“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2

18、.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填“吸”或“放”)热.3.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反之,蒸发越慢.【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人们常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2.完成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涂抹开,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涂抹开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2)如图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加热,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被加热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

19、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3)如图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风,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被扇风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教师点拨】1.沸腾和蒸发都属于汽化,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掌握这两种汽化方式(如下表).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发生的温度发生位置剧烈程度制冷作用蒸发汽化、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表面平和缓慢有沸腾汽化、吸热达到沸点并吸热才能进行表面和内部剧烈无2.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跟踪训练】下列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D)A.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

20、处C.喝热开水时,用嘴向水面吹气D.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三、液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9、20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液化向外放(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将正在加热且水已沸腾的烧瓶引出的水蒸气对准冰冷的玻璃表面和热的玻璃表面,哪块玻璃表面有水珠生成?这说明什么问题?答:冷的玻璃表面;说明液化需要向外放热.【教师点拨】生活中谈及的“白气”为液态,不是气态.因为无色的气体是看不见的.“白气”一般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跟踪训练】100 的水蒸气比等量的100 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C)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钻进人的皮

21、肤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的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第4节升华与凝华1.知道升华的概念、常见的升华现象及升华需要吸热.2.知道凝华的概念、常见的凝华现象及凝华需要放热.3.统一认识、比较所学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一、升华【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2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2.升华需要吸(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烧瓶中,瓶口盖上玻璃片,开始加热并观察瓶内有什么变化?答:加热时,会看到有紫色气体生成,没有出现液态的碘.2.舞台上的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等特殊效果得力于干冰升华,使水蒸气

22、遇冷液化(如图所示),请说明原理.答: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导致周围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这便是我们看见的淡淡薄雾.【教师点拨】1.要了解常见的升华现象:钨丝升华、萘升华、冰升华、干冰升华、碘升华等.2.发生升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而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发生升华.【跟踪训练】1.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C) 冰袋降温冰冻的衣服晾干干冰变小冰花的形成A.B.C.D.2.为缓解旱情,某市多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投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投撒干冰的作用是(C)A.使空气液化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

23、气液化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二、凝华【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凝华需要向外放(填“吸”或“放”)热.【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放入少量碘,加热,至出现紫色气体时,停止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说明什么问题?答:紫色气体渐渐变淡,玻璃片下表面和烧瓶内壁上有固态碘颗粒形成,没有出现液态碘;说明物质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2.继续对烧瓶加热,待瓶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瓶口,观察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这说明什么问题?答:没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需要向外放热

24、.【教师点拨】1.要了解常见的凝华现象:钨蒸气凝华、水蒸气凝华、碘蒸气凝华等.2.发生凝华现象时,物质并不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然后由液态凝固为固态的,而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只有一部分物质能发生凝华.【跟踪训练】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4、25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熔化、汽化、升华这些物态变化过程都是吸热过程.2.凝固、液化、凝华这些物态变化过程都是放热过程

25、.【小组讨论】如图所示,制冷剂在“蒸发器”发生汽化(填物态变化)时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在“冷凝器”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时放热(填“吸热”或“放热”).【教师点拨】1.判断物态变化时一般采用三个步骤:物质的初始状态是属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由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确定物质中间的物态变化.2.对本章的物态变化知识可以总结如下:【跟踪训练】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液化,同时伴随着放热.第5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1.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2.认识合理利

26、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及节水的一些措施.一、全球变暖【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7、2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作为能源,排放出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太阳的热量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使全球变暖.【小组讨论】如图所示,说说全球变暖对动、植物的影响?答: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惨遭厄运或被迫转移.【教师点拨】1.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高温天气将严重困扰人类健康,导致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一些热带地区疾病也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向更多的国家传播.2.全球变暖使海面上升,其后果是引起

27、地球南、北极的冰山熔化,这将使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沿海和岛国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二、水资源危机及珍惜每一滴水【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并提出节约用水的措施:随手关水龙头、水的循环使用等.【小组讨论】我们家庭生活中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想想在这些用水环节中,可采取哪些节水方法?答: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用淘米的水浇花、关紧水龙头防止水的无谓流失等.【教师点拨】谨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跟踪训练】1.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D)A.汽车排放的尾气B.污水的任意

28、排放C.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2.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C)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第13章 内能与热机第1节物体的内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3.了解热量的概念.一、物体的内能【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每个分子都具有动能.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和

29、斥力,并且有间隙,因此分子间还存在势能.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焦耳,用字母J表示.【小组讨论】1.讨论0 的冰块有没有内能?答:固态的冰块也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0 的冰块也不例外;同时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0 的冰块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0 的冰也具有内能.2.同一物体内能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就越大.如果物体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

30、其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其内能越小.【教师点拨】1.内能是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单个分子的内能.2.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跟踪训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0 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35、36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2.热传递的三种形式是: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小组讨论】1.观察课本第35页两个演示实验,回答问题: 空气被压缩,内能增加铁丝反复弯折处会

31、发热甲乙(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象是硝化棉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玻璃管内的空气,对管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说明铁丝弯折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观察课本第36页3个图片,回答问题:如图甲所示,热传导时,物体内各部分的物质不发生移动;如图乙所示,对流时,物体内各部分物质之间会流动,主要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中;如图丙所示,热辐射时不需要介质.【教师点拨】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此物体

32、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跟踪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B.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C.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就不能同时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它的内能D.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同时用做功的方法和热传递的方法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B)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B.搓手时,手感到热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3.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方法一:开取暖器取暖;理由: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33、增加身体内能.方法二:摩擦手掌使手暖和;理由:做功增加手的内能.三、热量【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36、37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常用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教师点拨】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2.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

34、能量的转化.【跟踪训练】将一壶热水置于室内,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降低,它的内能将减少,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第2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3.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一、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3941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填“多”或“少”).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填“相同”或“不同”).3.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填“相同”或“

35、不同”).【小组讨论】探究: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猜想:水(填“煤油”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2)需要的器材:酒精灯、温度计、停表等.(3)实验装置:(4)设计实验思路思路一: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少,说明吸热能力越强.思路二: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5)若采用思路一实验,怎样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6)设计实验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液体吸热情况“多”或“少

36、”(7)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教师点拨】实验过程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跟踪训练】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B)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二、物质的比热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42、43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物理学规定:比热容的大小等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

37、质的一种特性,其符号为c,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2.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表示的意义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3.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答: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能够放出更多的热量,该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人们培育秧苗,为了保护秧苗不被冻坏,常常在傍晚时向农田灌水,白天将水放出;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

38、热水取暖.【小组讨论】1.如果以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cm(t-t0).试计算:把质量为2 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 J/(kg)2 kg(100 -20 )=6.72105 J.2.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公式是Q放=cm(t0-t).试计算: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 ,质量是1.5 g,若温度降低到20 ,放出多少热量?

39、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解:放出的热量Q放=cm(t0-t)=0.46103 J/(kg)1.510-3 kg(800 -20 )=538.2 J.【教师点拨】1.比热容计算公式可以写为Q=cmt,其中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c为物质的比热容,m为物体质量.2.注意“升高到”与“升高了”的区别.【跟踪训练】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

40、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C)A.海水的内能大,砂石的内能小B.海水吸收的热量多,砂石吸收的热量少C.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c甲”“”或“=”)4.一般的温度计用水银做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填“大”或“小”),当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小(填“大”或“小”),这样对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较小,并且水银的热膨胀性能强,温度改变时,体积变化大,容易观察.5.质量为500 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 升高到30 ,吸收了2.1

41、104 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解:由Q=cmt可知,c=Qmt,则c=Q吸m(t-t0)=2.1104 J0.5kg10=4.2103 J/(kg),它可能是水.第3节内燃机1.知道什么是热机、热机的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内燃机【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454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小组讨论】1.汽油机认识四冲程汽油机主要部件名称,并完成下列问题:汽油机是利用汽

42、油作燃料来工作的.构造:气缸、进气道、进气阀、排气道、排气阀、火花塞、活塞、曲轴连杆、飞轮.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气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打开和关闭情况?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汽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总结: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除做功冲程外的其他冲

43、程靠飞轮(或叫惯性轮)的惯性完成.2.柴油机柴油机是利用柴油作燃料来工作的.构造:气缸、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活塞、连杆、曲轴.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四个冲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气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柴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总结: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除做功冲程外的其他冲程靠飞

44、轮的惯性完成.【教师点拨】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分【跟踪训练】1.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C)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四冲程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B.乙图冲程能获得动力C.丁图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丙图冲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3.汽油机吸入气缸的物质是C,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B.A.汽油B.空气C.燃料与空气混合物D.燃气4.四冲程单缸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0 r/min,那么,每秒钟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25次.5.如图所示是某热机工作的两个冲程:(1

45、)其中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甲图.(2)若该热机1 s内对外做功10次,则1 s内完成40个冲程,活塞往复20次,曲轴转动20周,飞轮的转速是1200 r/min.第4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1.知道热值是燃料燃烧放热的特性,知道热值的单位和物理意义.2.了解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3.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一、燃料的热值【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50、51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燃料的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与所用该燃料的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J/kg,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J/m

46、3.2.阅读常见燃料的热值表,表中热值最大的燃料是氢气.3.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 J/kg,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干木柴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2107 J.【小组讨论】计算4 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解:从热值表中查得柴油的热值是q=4.3107 J/kg,则4 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q=4 kg4.3107 J/kg=1.72108 J.【教师点拨】1.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Vq.Q放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2.热值是燃料的一

47、种特性热值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即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跟踪训练】1.现在火箭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D)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比热容C.较低的沸点D.较大的热值2.柴油的热值是4.3107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4.3107 J,完全燃烧3 kg柴油能释放出1.29108 J热量.3.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酒精灯里装有20 g酒精,若燃烧掉一半,放出的热量是3.0105 J,剩余部分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

48、精灯把0.1 kg的水从20 加热到100 .求:(1)水吸收的热量.(2)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酒精的热值q酒精=3.0107 J/kg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2-t1)=4.2103 J/(kg)0.1 kg(100 -20 )=3.36104 J.(2)由Q吸=Q放,Q放=mq得,酒精的质量:m=Q吸q=3.36104 J3.0107 J/kg=1.1210-3 kg.二、热机效率环境保护【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5153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热机的效率:对外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49、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2.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主要措施.3.热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如汽车排出的尾气、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使大气十分浑浊,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会形成酸雨,危害植物,污染环境.【小组讨论】分析教材第52页图13 - 21的“热机燃料的能量走向示意图”,就如何提高热机效率谈谈你的看法.答: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减少热机工作中的热量损失,如内燃机要掌握好火花塞点火或喷油嘴喷油的最佳时间,蒸汽类热机将煤研磨成粉状,用风吹入锅炉内燃烧,选用优良的润滑材料减小摩擦,以减少能量损失

50、.【跟踪训练】一台大型推土机的推力约为3104 N,匀速推土总行程达10 km,消耗柴油约30.3 kg,求推土机柴油机的热机效率(q柴油=4.3107 J/kg).解:=Q有Q放100%=W有q柴油m柴油=3104 N104 m4.3107 J/kg30.3kg23%.第14章 了解电路第1节电是什么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验电器,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2.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3.了解静电感应现象及应用.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57、58页,完成下列填空: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用丝绸

51、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另一种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小组讨论】1.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然后用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发现塑料梳子能够吸住小纸屑,说明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2.小组交流一下,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摩擦起电现象?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用干燥的毛刷刷毛衣时,会在毛刷上吸附许多细微脏物(只要答案合理即可).【教师点拨】做摩擦起电实验时,相互摩擦的物体应是不同的物体,且两个物体均要与外界绝缘.故实验一般在空气干燥的条件下成功率较高,在空气潮湿的条件下失败率较高.【跟踪训练】1.在日常生活中,“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

52、理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毛”粘在镜子上,这是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2.干燥的天气里将用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带电,会吸引不带电的头发.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59页,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a)所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观察到两根玻璃棒相互远离,猜想同种电荷可能相互排斥.2.如图(b)所示,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观察到两根橡胶棒相互远离,进一步验证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如图(c)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能观察到它们相互靠近,说明异种电荷相

53、互吸引.【小组讨论】两个轻小物体互相排斥,则一定带同种电荷,两个轻小物体互相吸引,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吗?【教师点拨】两个轻小物体互相吸引,则两个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负电,则甲带正电,乙带负电.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发现塑料绳向四周散开,这说明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三、验电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0页,完成下列填空:由图(a)可知,验电器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和金属箔组成,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如图(b)和(c)所示,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小组讨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跟踪训练】如图甲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可以发现A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B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有电荷通过金属杆从验电器A流动到验电器B.四、摩擦起电的实质【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0页相关内容.【教师点拨】原子核式结构八年级学过.由原子结构进行推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