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案:描写景物抓特征写作训练(共8页)_第1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描写景物抓特征写作训练(共8页)_第2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描写景物抓特征写作训练(共8页)_第3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描写景物抓特征写作训练(共8页)_第4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描写景物抓特征写作训练(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摹形绘象蕴真情描写景物抓特征写作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景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2、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在突出景物自然特性的同时,融入主观感受。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景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写景如何抓住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做到情景交融。 一、导入新课: 1、感知有特征的景物造物的神奇在于孕育万物却各不相同:同样是山,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同样是花,牡丹雍容,菊花傲骨,莲花冰清,兰花素雅(投影以上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不同景物具有不同特征)2、归纳景物特征特征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区别的地方。那么同学们得出景物的特征:景物

2、的地域、时令特征,加上物种的差别,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的特征,另外,景物还具有感情特征。这是因为景物因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而异。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同的反映。即使在同一个人眼里,心情不同,反映也截然不同。 二、写法指导 过渡语:如何才能在写景时抓住景物的上述特征呢?如何才能让你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老师将景物描写分为两重境界,现在就让我们我们通过学习,逐步登上这两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解说:这第一重境界就是要将客观景物真实地再现出来。如果做到这一点,景物本身的特征就自然显现。 (1) 归纳方法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见山只是山,见

3、水只是水”的境界呢? 出示课件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所写的景物,作者分别通过何种感官感知? l由此可见,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眼、耳、口、鼻、舌、身去用心观察,然后将观察所得如实地描绘出来,客观景物的特征就能真实再现。这就达到了景物描写的第一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所以,我们可以将景物描写的第一重境界的实施办法

4、归纳为:添加修饰,描摹特征。(2)学生小练请同学们以“文明湖春色”为题,要求用到刚才总结的“添加修饰,描摹特征”来描绘,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写出你对文明湖独特风景的介绍。文明湖春色 穿过一条幽僻的林间小路,我的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片明净的湖静静地卧在那里。暖暖的太阳映照在湖面上,那闪闪的绿色直逼你的眼。两岸的绿柳和湖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耳畔传来几声鸟啼,啼声清脆婉转,是黄莺儿吗?抬眼望去,只见三两只不知名的小鸟飞快地掠过水面,湮没在湖对岸那一片迷蒙的翠色中了。 2 、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1)明确含义,归纳写法 l 第二重境界有两层含

5、义l 第一层含义为:不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而致力于对其进行传神地描绘。l 出示课件: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引导学生分析 明确:相比前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段较为平实的景物描

6、写而言,老舍先生的描写简直将景物写活了。在先生笔下,树尖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成了“日本看护妇”,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景象被描绘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有肌肤,而落日映照下的“薄雪也会害羞”,这可不是典型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吗”? l 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呢? l 很显然,先生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景物的神韵。 l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

7、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朱自清春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对“春风图”的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作者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多种修辞手法,从三个角度描写春风:一凭触角写春风拂面,二从嗅觉写风送清香,三以听觉写风传乐声。大自然的风本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但作者通过自己的感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它写得形神兼备,特征鲜明。所以,我们想要将景物的特点写得形象而生动,就必须“妙用修辞,传神绘形”。(2)学生小练:请同学们以“文明湖春色”为题,在第一次小练的基础上运用刚才总结的“妙用修辞,传神绘形”方法,写出三到五处景物。文明湖春色 穿过一条幽僻的林间小路,我的眼前顿时豁然开

8、朗,一片明净的湖静静地卧在那里。仿佛一位性情娴静的少女。暖暖的太阳映照在湖面上,那闪闪的绿色直逼你的眼。 湖水平滑似一幅绿绸。湖边的垂柳大约是想抚平这一池春水吧,纷纷抢着将纤细柔软的枝条伸向水中。两岸的绿柳和湖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耳畔传来几声鸟啼,啼声清脆婉转,是黄莺儿吗?抬眼望去,只见三两只不知名的小鸟飞快地掠过水面,湮没在湖对岸那一片迷蒙的翠色中了。 (3)那么,“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层含义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两段写景文字。出示课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9、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荷塘月色“那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孙犁白洋淀 问:两段文字同是写荷塘,却各有不同,文段一中婀娜多姿,文段二中刚强坚挺,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l 明确:两位作者的心境不同。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是在一个月夜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平复颇不宁静心绪的体现;孙犁写文段二时

10、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所以,在他的笔下,荷叶荷花也融入了作者保卫国土的情感。 小结: 由此可见,以不同的心情面对自然山水时会有截然不同的反映,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决不能只是单纯地描形摹态,而应该在其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只有注入了“情的活水”,我们笔下的山水才会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l 归纳方法为“融情入景,提升境界”。 l (4)学生小练请同学们以“文明湖春色”为题,在第二次小练的基础上运用刚才总结的“融情入景,提升境界”方法,描写出轻松快乐的心情,写出三到五处景物。文明湖春色 穿过一条幽僻的林间小路,我的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片明净的湖静静地卧在那里。仿佛一位性情娴静的少女。我轻轻地走近,生怕惊扰了她。暖暖的太阳映照在湖面上,那闪闪的绿色直逼你的眼。 湖水平滑似一幅绿绸。湖边的垂柳大约是想抚平这一池春水吧,纷纷抢着将纤细柔软的枝条伸向水中。每一片嫩叶都调皮地向上翘起,又像是一只只飞累了的绿色蜻蜓。一阵清风掠过,这绿绸现出层层褶皱,连映在上面的蓝天白云也随之摇曳起来。两岸的绿柳和湖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耳畔传来几声鸟啼,啼声清脆婉转,是黄莺儿吗?抬眼望去,只见三两只不知名的小鸟飞快地掠过水面,湮没在湖对岸那一片迷蒙的翠色中了。我的心仿佛被带到很远很远,静极了,柔软极了,好像谁用了一双温柔的小手,将我心中的角角落落全都抚得平平整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